高中物理题

作者&投稿:苑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高中物理题目?~

滑块在A上运动还未到达B时A一动B就会被推着动,所以你应该把AB看成一个整体来分析。直到滑块到了B上面由于A已经没有滑块给的摩擦力了,而B有,这时候AB就分离了。
(1)小滑块对木板A的摩擦力:f1=μ1mg=0.4×1×10=4N木板A与B整体受到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f2=μ2(2m+MA)g=0.1×(2×1+3)=5Nf1<f2,小滑块滑上木板A后,木板A保持静止设小滑块滑动的加速度为a1,则:F-μ1mg=ma1根据运动学公式,有:l=a1解得:t1=1s(2)设小滑块滑上B时,小滑块速度v1,B的加速度a2,经过时间t2滑块与B速度脱离,滑块的位移x块,B的位移xB,B的最大速度v2,则:μ1mg-2μ2mg=ma2vB=a2t2xB=a2v1=a1t1x块=v1t2+a1x块-xB=l联立解得:vB=1m/s答:(1)小滑块在木板A上运动的时间为1s;(2)木板B获得的最大速度为1m/s.
另外,如果地面是光滑的可以考虑使用动量定理。

30M。画平面直角坐标系做这道题。X轴是T(时间),就是10秒。Y轴是V(速度),最大速度就是6米每秒。过原点话倾斜直线达到最大速度,代表加速段的速度变化,减速段时间的道理一样。无论斜率(加速度)为多少,构成的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就是位移就是底10乘高6除以2等于30。

金属棒沿导轨向下切割磁感线时产生感应电动势,电容器就会被充电,使得电荷通过电
金属棒形成电流。因此在运动过程中,金属棒会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安培力。由右手定则判断出感应电流的方向后,再根据左手定则可知安培力方向是沿导轨向上。
假设在时间dt内,金属棒的速度增加了dv,那么感应电动势的增量dE=BLdv。由于不计电阻,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电动势始终相等,因此在dt的时间内,电容器带电量的增量dQ=CdE=CBLdv。而dQ/dv=CBL就是直线斜率,所以Q和v的关系式就是Q=CBLv,第一问解决。
根据电流的定义式,通过金属棒的瞬时电流I=dQ/dt=CBLdv/dt,而dv/dt恰好是金属棒的瞬时加速度a,所以I=CBLa。
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sinθ-μmgcosθ-F安=ma。把F安用BIL代替,解得a=(mgsinθ-μmgcosθ)/(m+B²L²C)。可以看到式子右边全是常数,所以a是个常数,即金属棒做的是匀加速运动。
根据v=at,把a的表达式代进来,就是v=(mgsinθ-μmgcosθ)/(m+B²L²C)*t,第二问解决。

解析如下,望。。。
分析:
(1)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出感应电动势;再与C=Q/U相结合求出电荷量与速度的关系式.
(2)借助于了I=Q/t、及a=dltv/dltt,牛顿第二定律来求出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1)粒子进入磁场后,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做匀速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轨迹半径表达式.当粒子打在收集板D的A点时,轨迹半径最小,粒子速度最小,在M、N间所加电压最小;当粒子打在收集板D的C点时,轨迹半径最大,粒子速度最大,在M、N间所加电压最大;由几何知识求出半径,再求解电压的范围.(2)粒子从s1开始运动到打在D的中点上经历的时间分三段:加速电场中,由运动学平均速度法求出时间;磁场中根据时间与周期的关系求解时间;射出磁场后粒子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求解时间,再求解总时间.解:(1)粒子进入磁场后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设此时其速度大小为v,轨道半径为r,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qvB=mv2r 粒子在M、N之间运动,根据动能定理得:qU=12mv2, 联立解得:U=qB2r22m 当粒子打在收集板D的A点时,经历的时间最长,由几何关系可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r1=3√3R,此时M、N间的电压最小,为U1=qB2R26m 当粒子打在收集板D的C点时,经历的时间最短,由几何关系可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r2=3√R,此时M、N间的电压最大,为U2=3qB2R22m 要使粒子能够打在收集板D上,在M、N间所加电压的范围为qB2R26m?U?3qB2R22m. (2)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当粒子打在收集板D的中点上时,根据几何关系可以求得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r0=R,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v0=qBr0m 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t1=Rv02 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2πr0v0=2πmqB 粒子在磁场中经历的时间t2=14T 粒子出磁场后做匀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t3=Rv0 所以粒子从s1运动到A点经历的时间为t=t1+t2+t3=(6+π)m2qB 答: (1)要使粒子能够打在收集板D上,在M、N间所加电压的范围为qB2R26m?U?3qB2R22m; (2)若粒子恰好打在收集板D的中点上,粒子从s1开始运动到打在D的中点上经历的时间是(6+π)m2qB.





你好,很高兴地解答你的问题。



高中物理题
答:解:速度方向以向右为正。当小物块A滑上长木板B后,小物块A将做匀减速运动,长木板B将做匀加速运动。对于小物块A,其加速度为a1=-μg=-0.2*10=-2m/s^2 对于长木板B,其加速度a2=μmg/M=0.2*1*10/2=1m/s^2 设长木板B经过时间t1撞到竖直挡板,则:S=a2*(t1)^2 /2 =(t1)^2...

高中物理题
答:mgh+1/2mv0^2=mgh'则抛球时的初速度为:v0=√[2g(h'-h)]=√(2*10*5)=10m/s 此人对玻璃球做的功就是玻璃球的初动能:W=Ek0=1/2mv0^2=1/2*0.02*10^2=1J

高中物理题
答:解答如下图

一道高中物理竞赛题
答:1) 设M向右加速度a,m1和m2相对M的滑行加速度A,则以M为观察点,m1受向左惯性力m1×a,m2受向左惯性力m2×a,从而:以M为观察点,m1和m2共同滑行加速度A:m1×g×sinα+m1×a×cosα+m2×a×cosβ-m2×g×sinβ=(m1+m2)A,在整体坐标系下,系统水平加速度为0:m1(A×cosα-a)+...

高中物理题
答:(1)吊绳先以最大的拉力工作,可知物体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电动机达到最大功率,功率不变,速度增大,拉力减小,即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加速度减小到0,速度达到最大.所以拉力等于重力速度最大.(2)全过程分两过程,第一阶段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运动求出时间,第二阶段加速度...

高中物理题目,急求大神 具体过程分析
答:、木板在第一阶段做加速度为ug的匀加速运动、在t=v0/ug后加速度减小为1/3ug 可以画出木板和木块B 的速度时间图像、当木板加速和木块减速到速度相等的时候木块B的速度最小。经计算可得:木块B的最小速度为四分之三v0 这道题确实比较难、如还有疑问可以直接把问题发我邮箱1906142041@qq.com ...

高中物理综合题
答:1、A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必然电场力等于重力,qE=mg,则E=mg/q=0.4/(2*10^-4)=2000N/C,方向向上 2、整个过程推力做功0.27J,摩擦力做负功:μmg2L=0.5*0.2*0.2=0.02J,弹簧做功为零。则到M时B的速度v:0.27-0.02=0.5mv^2,v=5m/s。这也是到A点时的速度。设C的速度v',...

高中物理第十七题怎么做,各位帮助(请详细一些,谢谢)
答:(1)动量守恒:m0 v0 = (m0 + M) v v = 0.5 m/s (2)F = (m + M) g + (m0 + M) v^2 / L = 29 + 1 = 30 N

高中物理比较难的理论题!!!比如相互作用之类的!!!
答:第一题是考的相对速度,飞机与地球的相对速度超过太阳与地球的相对速度(角速度超过)在傍晚由东向西就会有这种现象,如果不能理解最好用地球仪试试。第二题 v2t1=v1t1+L,这是追赶的那部分 v2t2+v1t2=L,这是回去的那部分 关于位移,就是这段时间部队的位移,就是把前面的t1,t2解出来,乘以...

高中物理题
答:解:由题意可知:匀速行驶的车在雾霾天行驶有两个过程,一是匀速的0.5s距离,二是减速行驶距离,这两段距离之和应该小于等于115m才会不发生相碰。设小车的速度为v,那么: s1=v*0.5在减速过程时,加速度为:a=0.45*g=4.5m/s^2 所以:s2=v^2/(2*a)=v^2/9故: s1+s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