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中国1840-1949年间,伟大的20名思想家及其生平简介~

作者&投稿:夏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1840-1949年间较为有影响的历史人物,带生平事迹,不要太出名的,都写烂了。~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郎损、蒲牢、沈余、微明,出生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茅盾是中国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其代表作有:《子夜》、《霜叶红似二月花》、《春蚕》、《白杨礼赞》等;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是中国革命文艺奠基人。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将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和社会文学的繁荣,该奖项是中国最高荣誉的文学奖之一。
 8岁时茅盾入乌镇立志小学读书,后转入植材高级小学,成为该校第一班学生。在学校里,茅盾的各门功课都名列前茅,特别是他的作文更是出色。受父母的影响,茅盾很小就心怀天下。十二岁时茅盾在会考作文中就写出了他一生的追求和信仰:“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在父母亲的鼓励下,十三岁的茅盾踏上到湖州的火车,开始了中学生活。有一次,先生布置的作业是自命题写作,很多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茅盾却借鉴庄子《逍遥游》中的寓意,写了一篇五六百字的文章《志在鸿鹄》。文中写了一只大鸟展翅高飞,在空中翱翔,嘲笑下边仰着脸看却无可奈何的猎人。茅盾借对大鸟形象的描写,表明了自己的少年壮志。而且,文章的题目又与茅盾的名字德鸿相合,形象生动,故借此自抒胸臆。先生很是赏识,夸赞他“将来能为文者”。
1913年夏天,茅盾中学毕业,报考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他自己觉得考得不错,便安心地回家等候消息了。想不到发榜时竟没有沈德鸿的名字,茅盾非常失望。但不久,他却意外地收到了北京大学寄来的入学通知,通知书上写的是沈德鸣三个字。茅盾赶忙跑到报名处去查报名单,发现自己在填报名单时,书写潦草,把“鸿”字写得像个“鸣”字了。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从此,他写字一笔一划,端端正正,从不草率,直至80多岁高龄写回忆录,还用毛笔正楷书写,字迹清楚俊秀。

97

鲁迅(1881-1936)国现代文学史教科书,对大师级作家的排名一直是「鲁、郭、茅、巴、老、曹」显然中国最伟大的作家是:鲁迅 鲁迅先生简介: 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少年时代在家塾学习诗书经传,喜欢野史杂录和民间绘画艺术。1898年就读于洋务派创办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数月后重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路矿学堂,开始接触新学。1902年到日本留学。4月入弘文学院,1904年4月结业,6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这一时期开始参加各种民族民主革命活动,广泛涉猎西方近代科学文艺书刊。最早的一篇译述文章《斯巴达之魂》前半部分发表于l903年6月在日本出版的《浙江潮》第5期(后半部分载于第9期);同年在东京出版了第一本翻译科幻小说《月界旅行》。1906年弃医学文,希望以文艺改造国民精神。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未果,转而在《河南》杂志发表《人之历史》、《摩罗诗力说》、《文化偏重论》等重要论文。与周作人合译《域外小说集》第一集,1909年出版。1909年夏回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辛亥革命后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1911年用文言写了第一篇小说《怀旧》,思想特色和艺术风格,都与后来小说相同,捷克学者普实克认为它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1912年2月应蔡元培之邀,赴南京教育部任职,后随教育部迁往北京。1918年5月开始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发表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此后3年间陆续在《新青年》发表小说、新诗、杂文、译文50余篇,并参与《新青年》编务。1920年8月被聘为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科讲师。1921年12月至次年初,最重要的代表作《阿Q正传》在《晨报副刊》连载。1923年,第-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出版。1926年出版《仿惶》。除了小说,鲁迅还写了很多具有独特风格的杂文,以《随感录》为代表,1918年起在《新青年》上发表。1925年出版杂文集《热风》。此后几乎每年都有杂感集问世。 20年代中期,参与创办《莽原》周刊、《语丝》周刊和文学社团末名社。1927年初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1927年8月到厦门大学任教授。同年10月抵上海,从此定居上海,专事写作。1928年与郁达夫创办《奔流》杂志。193O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他是发起人之一,也是主要领导人,曾先后主编《萌芽》、《前哨》、《十宇街头》、《译文》等重要文学期刊。 1936年因积劳和肺病在上海逝世,终年55岁。 著作书目: 《呐喊》(短篇小说集)1923,新期社 《中国小说史略》(上下卷)1923一1924,新潮社 《热风》(杂文集)1925,北新 《彷惶》(短篇小说集)1926,北新 《华盖集》(杂文集)1926,北新 《华盖集续编》(杂文集)1927,北新 《坟》(论文、杂文集)1927,未名社 《野草》(散文诗集)t927.北新 《朝花夕拾》(散文集)1928,未名社 《而已集》(杂文集)1928,北新 《三闲集》(杂文集)1932,北新 《二心集》(杂文集)1932,合众书店 《鲁迅自选集》1933,天马 《两地书》(书信集)与景宋合著,1933,青光书局 《伪自由书》(杂文集)1933,青光书局 《鲁迅杂感选集》翟秋白编选,1933,青光书局 《南腔北调集》(杂文集)1934,同文书局 《拾零集》1934,合众书店 《准风月谈》(杂文集)1934,兴中书局 《集外集》杨霁云编,鲁迅校订,1935,群众图书公司 《门外文谈》(论文)1935,天马 《故事新编》(小说集)1936,文生 《花边文学》(杂文集)1936,联华书局 《且介亭杂文》(杂文集)1936,三闲书屋 《夜记》(杂文集,后编入《且介亭杂文末编)1937,文生 《且介亭杂文二集》(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 《且介亭杂文末编》(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 《鲁迅书简》(影印本)许广平编定,1937,三闲书屋 《鲁迅全集》(1一20卷,收著作、译文和辑录的古籍)1938,鲁迅全集出版社 《集外集拾遗》(综合集)1938,鲁迅全集出版社 《汉文学史纲要》(文学史)1941,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全集补遗》唐韬编,1946,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书简》许广平编,1946,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日记》(影印本)1951,上海出版公司;铅印本,1959,人文 《鲁迅选集》1952,开明 《鲁迅小说集》1952,人文 《鲁迅全集补遗续编》唐韬编,1952,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书简补遗》吴元坎辑,1952、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全集》(1-lO卷)1956-1958,人文 《鲁迅选集。(1一2卷)1956-1958,中青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文学史)1958,三联 《鲁迅选集》(上下册)1959,人文 《鲁迅书简》(致日本友人增田涉)1972,人民日报社 《鲁迅诗稿》1976,文物;1981,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鲁迅书信集》(上下卷,收《两地书》以外书信1381封)1976,人文 《鲁迅佚文集》1976,解放军报社 《鲁迅书简》(致曹靖华)1976,上海人民 《鲁迅手稿全集》(书信8册,日记6册)1978一1980,文物 《鲁迅致许广平书简》1980,河北人民 《鲁迅全集》(1-16卷)1981,人文 中文名称: 梁启超 又名: 号任公字卓如 饮冰室主人 性别: 男 所属年代: 清代 民族: 汉族 生卒年: 1873—1929 相关事件: 公车上书 国会请愿运动 戊戌变法 戊戌政变 相关人物: 光绪 康有为 生平简介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戊戌维新运动(见戊戌变法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梁启超自幼在家中接受传统教育,1889年中举。1890年赴京会试,不中。回粤路经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同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1891年就读于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时人合称“康梁”。 1895年春再次赴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请愿的“公车上书”。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表现活跃,曾主北京《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和上海《时务报》笔政,又赴澳门筹办《知新报》。他的许多政论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在湖南宣传变法思想。1898年回京,积极参加“百日维新”。7月3日(五月十五),受光绪帝召见,奉命进呈所著《变法通议》,赏六品衔,负责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9月,政变发生,梁启超逃亡日本,一度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有过接触。在日期间,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反对革命。同时也大量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1905~1907年,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达到高潮,梁启超作为改良派的主将,遭到革命派的反对。 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梁启超立即表示支持。1907年10月,在东京建立“政闻社”,期望推动清政府实行君主立宪。由于清政府并不真心实行宪政,政闻社也因受到查禁而宣告解散。武昌起义爆发后,他一度宣扬“虚君共和”,企图使革命派与清政府妥协。民国初年又支持袁世凯,并承袁意,将民主党与共和党、统一党合并,改建进步党,与国民党争夺政治权力。1913年,进步党“人才内阁”成立,梁启超出任司法总长。袁世凯帝制自为的野心日益暴露,梁启超反对袁氏称帝,1915年8月,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进行猛烈抨击,旋与蔡锷策划武力反袁。1915年底,护国战争在云南爆发。1916年,梁启超赴两广地区,积极参加反袁斗争,为护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袁世凯死后,梁启超依附段祺瑞。他拉拢一些政客,组建宪政研究会,与支持黎元洪的宪政商榷会对抗。1917年7月,段祺瑞掌握北洋政府大权。梁启超拥段有功,出任财政总长兼盐务总署督办。9月,孙中山发动护法战争。11月,段内阁被迫下台,梁启超也随之辞职,从此退出政坛。1918年底,梁启超赴欧,亲身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之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梁启超也是一位著名学者。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1901至1902年,先后撰写了《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批判封建史学,发动“史学革命”。欧游归来之后,以主要精力从事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写下了《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文化史》等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的著作。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1840年到1949年主要历史事件及其意义,要求完整
答:它的发生及和平解决,基本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内战,开始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一致抗日的新阶段,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奠定了全民族抗战的基础,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5、新中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国人民政治...

1840年到1949年中国发生那些大事
答: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同年,平型关大捷和南京大屠杀发生。1938年,台儿庄战役发生。1940年,百团大战发生。1945年,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同年,中国收复了台湾。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近代史是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

中国从1840年到1949年共经历了多少次战争,包括内战?
答:中国从1840年到1949年共经历十来次战争,包括内战:1851年-1864年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1840-1842第一次鸦片战争 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 1895年甲午中日 战争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1911-1912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1915年护国运动(讨伐袁世凯)1926-1928年北伐战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7七七事变-抗日战争 ...

中国1840-1949的政权更迭?
答:3、1912年4月1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宣布解职.北洋军阀开始统治中国。4、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进入国民党统治时期。5、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因此这个题的答案是:1840年,清朝(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2年4月...

1840年到1949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内容
答: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变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 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杀 1945年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投降 1945年中共和谈代表毛泽东等飞抵重庆,重庆谈判开始 1945年 双十协定签字 1947年6月 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 1948年9月 辽沈战役开始 1949年4月...

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
答:中国近代史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

1840年到1949年,主要发生那些历史事件
答:1、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First Opium War)英国经常称第一次英中战争(First Anglo-Chinese War)或“通商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是英国与法国为了进一步...

我想知道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经历了哪些战争,进行了哪些革命?
答:鸦片战争1840-1842《中英南京条约》《中英虎门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中美望厦条约》:2100万赔款,割香港岛,五口通商,协定关税,片面最惠国待遇,开设租界,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传教权(法国)。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天津条约》(中国与英法美俄)《...

国内1840-1949历史事件
答:1938年 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广州、武汉失陷,抗日战争转入战略相持阶段;1940年 汪伪国民政府成立,百团大战;1944年 豫湘桂战役;1945年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结束;重庆谈判和签订《双十协定》;1946年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1948-1949年 三大战役;1949年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

1840年到1949年之间中国近现代史?
答:1840年到1949年之间中国近现代史? 谁能给我讲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算起,1840年之后中国的历史都有些什么?能详细点最好,大概的我也知道...就是想知道详细点... 谁能给我讲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算起,1840年之后中国的历史都有些什么?能详细点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