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哀创作的脍炙人口的喜剧如何?

作者&投稿:茆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莫里哀及其喜剧如何?~

莫里哀(公元1622~1673),原名让—巴蒂斯特·波克兰,是法国古典主义时期著名的喜剧家,也是继阿里斯多芬之后世界最伟大的喜剧家,由于他在喜剧创作方面的巨大成就,使得这一时期的法国喜剧,被提高到了与悲剧同等重要的地步。
莫里哀画像

莫里哀出生于一个宫廷陈设供应商家庭,从小喜爱戏剧。遵照父亲的旨意,他曾进入大学学习法律,但后来宣布放弃世袭权利和律师头衔,投身戏剧活动。
1643年他与一些朋友组织了一个剧团“盛名剧团”,在巴黎进行戏剧演出。第二年他为自己取了艺名:莫里哀。然而他的戏剧事业并非一帆风顺,1645年,他苦心建立的剧团倒闭了,因经营不善,他曾受到债主控告并被拘禁。
走出牢狱之后,莫里哀加入别人的剧团,继续从事戏剧活动。在1645~1658年间,他跟随剧团到法国各地巡回演出,这段风餐露宿、艰难跋涉的生活经历,不仅使他对人生有了深切的体验,而且对巴黎之外的社会情况有了比较多的了解。在成为这个旅行剧团的骨干之后,莫里哀认识到一个剧团要想立足社会,必须拿出自己的剧目来,为此,他开始了喜剧创作。他既当演员,也当编剧,同时也做演出的组织者,方方面面,煞是辛苦。据说。莫里哀是一个非常好的喜剧演员,他扮演的马斯卡里叶、斯卡纳赖尔等角色,为他博得了很高的表演声誉。1655年,他的剧作《冒失鬼》在里昂上演,这标志着莫里哀喜剧创作生涯的开始。
1658年,莫里哀带领剧团回到了巴黎,争取到了在国王路易十四面前做首场演出的机会。他的独幕剧《多情的医生》(剧本已失传),在演出中非常成功,令国王感到兴奋,于是便把王宫附近的小波旁剧场拨给莫里哀他们,供其演戏之用。
从此莫里哀的创作激情被鼓动起来,他的好作品相继问世,有《可笑的女才子》(1659)、《丈夫学堂》(1661)、《太太学堂》(1662)、《太太学堂的批评》和《凡尔赛即兴》(1663)、《伪君子》(1664~1667)、《唐·璜》(1665)、《恨世者》(1666),《屈打成医》(1666)、《悭吝人》(1668)等等。
《贵人迷》剧照

莫里哀一生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喜剧,也时常因喜剧的讽刺矛头,触及了贵族阶级甚至王室的利益,而受到不公平待遇,甚至沉重打击。他的喜剧屡遭禁演,1672年他与宫廷的关系彻底破裂。第二年,他在抱病演出自己创作的最后一个剧《没病找病》时,体力不支,咳血而死。一代喜剧大师,就这样悲剧性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而教会却借口莫里哀死前未做忏悔,不准举行葬礼,也不给安葬之地。

莫里哀一生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喜剧,也时常因喜剧的讽刺矛头,触及了贵族阶级甚至王室的利益,而受到不公平待遇,甚至沉重打击。他的喜剧屡遭禁演,1672年他与宫廷的关系彻底破裂。第二年,他在抱病演出自己创作的最后一个剧《没病找病》时,体力不支,咳血而死。一代喜剧大师,就这样悲剧性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而教会却借口莫里哀死前未做忏悔,不准举行葬礼,也不给安葬之地。

一、嬉笑怒骂《伪君子》

《伪君子》是莫里哀喜剧的代表作,他所塑造的剧中人答丢夫的形象,因为其品行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其性格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其行为带有很大的蒙蔽性,故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自从这个喜剧上演之后,答丢夫便成为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狼心狗肺的“伪君子”的代名词。

剧中,家境殷实的人士奥尔恭将一个衣食无着,却常在教堂虔诚祷告的人领回家中,这个人就是答丢夫。在奥尔恭家里,此人不仅成了衣食无忧的座上宾,而且开始施展诡计,使奥尔恭和他的母亲对他言听计从。他们把他看成圣人、贤士,诚心诚意地赞美他,宠爱他、供奉他、纵容他。

这个骗子也的确有一套迷惑人的手法,比如他撒谎说他出生在贵族门庭。为了宗教信仰才虔诚苦修;他将奥尔恭送给他的少部分钱再转手送人;甚至他声称,有一天他祷告时遇到一只臭虫,事后一直后悔不该把它捏死。他这种伪装出来的宗教德行,十分轻易地就让奥尔恭感动了,他对此佩服得五体投地。为此,他不惜撕毁女儿与一位年轻绅士的婚约。要让与自己年纪相仿的答丢夫去做女儿的丈夫。可是,答丢夫一面准备与奥尔恭的女儿结婚,一面又对其新娶的妻子心怀歹心,伺机勾引。他对奥尔恭的妻子说,“如果上帝是我的情欲的障碍,拔去这个障碍对我算不了一回事。”由此可见,上帝也不过是他借用过来,遮挡其丑恶嘴股的一副盾牌而已。

奥尔恭家的其他人,甚至仆人,对答丢夫这个人的伪善面目早已看清,对其深恶痛绝。奥尔恭的儿子因为目睹了答丢夫调戏其继母的丑行,故向父亲告发并请父亲警惕这个卑鄙无耻的小人,而奥尔恭一怒之下,竟把他赶出家门,还把儿子的财产继承权送给了答丢夫。直到他自己亲眼看到了答丢夫对待妻子的邪恶行径,才决心让这个忘恩负义的恶人从家中滚开。而此时的答丢夫,则完全变出一副恶狠狠的嘴脸,他向国王告发奥尔恭私藏密件,把奥尔恭是在极端信任他的时候才告知他的事情,当作向奥尔恭发难的手段,妄图把他全家推向绝境,然后再以上帝的名义,霸占其全部家产。

在奥尔恭追悔莫及、伤心绝望之时,他女儿原已订婚的未婚夫,主动来帮助他们一家。最后,幸亏国王圣明,免除了奥尔恭一家的罪孽,惩罚了恶人答丢夫。

在17世纪的法国,一些僧侣披着宗教的外衣,仇视教会之外的人们,扩大势力,监视平民,甚至陷害那些所谓有自由思想的人,梦想让社会恢复到中世纪宗教统治的时代。答丢夫这个形象,艺术地概括了这类人的真实面目。在《伪君子》中,显示了莫里哀塑造人物的巧妙方法。戏一开始,答丢夫还没有登场,我们便从奥尔恭家人的言谈中,认识了答丢夫及其言行。可谓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但是,人们可以感觉到,这个人物已经整个控制了奥尔恭的家庭,尽管他在第三幕才正式亮相,但他的巨大阴影却徘徊在人们的心中。第四幕时这个骗子的诡计眼看就要得逞,而第五幕却急转直下,彻底揭穿了此人的伪善、狡猾,暴露了一个凶恶、卑鄙的灵魂。

《伪君子》这个戏命运多艰,1664年它第一次在凡尔赛宫上演时只有三幕,因该剧触犯了教会和贵族,他们在路易十四面前诋毁他蔑视宗教,因此这个戏被下令禁演。后来,莫里哀对剧本做了修改,1667年更名为《骗子》,公演后被人告发,当时的最高法院下令禁演。巴黎大主教还到处张贴告示,警告教民对这个剧连剧本也不要读,违者除其教籍。莫里哀当时被气得生病,剧团也停演7个星期,以示抗议。直到1669年,经过莫里哀的不断努力,《伪君子》这个剧才被解除了禁演令。

二、纵横漫笔画原形

莫里哀的目光是敏锐的,笔锋是犀利的,在他的喜剧中,那些愚蠢、卑鄙、做作、吝啬的人物,仿佛被摄于一个巨大的画屏中,一个个显出了原形;而观众仿佛在哈哈镜中看人生,总是忍不住心领神会的笑声。

《悭吝人》(又译《吝啬鬼》)是莫里哀又一部著名的喜剧,它讽刺了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阿巴公是个靠放高利贷起家的资产者,他贪心钱财,又非常吝啬,在世人面前假装贫穷。他总是抱怨儿子在穿着打扮上花费了太多金钱,还主动教给他一个赚钱的方法,就是让他把赌博赢来的钱拿去放高利贷。除了金钱,他不会关心别的事情,尽管女儿已到了待嫁的年龄,但是他所考虑的却不是帮她选择一位好女婿,而是关心想娶他女儿为妻的人,是否能够不要一文陪嫁。妻子死后,他想再度结婚,可是他看上的妙龄女郎,恰是他儿子的情人,儿子还成了他高利贷的借贷人。后来,他秘密埋在花园中的一罐金子被人偷去,这使他痛哭流涕,痛不欲生,他要求开动国家一切统治机器,为他找回命根子一样的金子。为了要回金子,他主动放弃了要娶的妻子,还沾沾自喜于自己的巧妙算计。

在《悭吝人》中,莫里衰将一个嗜钱如命、贪婪自私的家伙的真实面目,刻画得生动传神,惟妙惟肖,阿巴公的性格十分鲜明,吝啬的本能和致富的欲望支配着他的整个人生。这个形象是如此深刻地反映了吝啬鬼的灵魂,以至于在法语中,“阿巴公”与“吝啬鬼”完全可以等同。

喜剧《可笑的女才子》,写两个外省的女子玛德隆和卡多丝,来到巴黎,她们原本是要在此找寻自己的终身伴侣的,结果却因为虚张声势、假充斯文、卖弄风情、矫揉造作而演出了一场可笑又可气的滑稽剧。

玛德隆和卡多丝的装腔作势,惹恼了向她们求婚的两个年轻绅士,而这两人的仆人却偷穿上主人的衣饰,冒充起主人来。他们大摇大摆地来拜访这两个年轻女子,向她们大献殷勤,讲述一些不着边际的愚蠢话,并许诺将她俩介绍给巴黎上层社会的人们。结果,这两个蠢女子如鬼迷心窍一般,对两个骗子的鬼话深信不疑,觉得这才是风雅之人,并一见倾心。直到这两个仆人的主人赶来,揭穿了这场骗局,两个蠢女子才羞愧不已,灰心丧气。

《可笑的女才子》剧照

在这部喜剧中,莫里哀借助两个外省女子的遭遇,对流行于巴黎的附庸风雅的社会恶习,予以大胆的嘲笑和辛辣的讽刺。玛德隆与卡多丝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学”和“优雅”,居然生造了许多怪僻的词,如把镜子叫作“丰韵的顾问”,把椅子叫作“谈话的舒适”,把森林叫作“乡村的装饰”,把跳舞叫作“赋予我们脚步的灵魂”,并且硬要把流行于闺阁之中的恋爱小说的情景,照搬到自己的人生经历中来。这些作法真是滑稽透顶。

喜剧《屈打成医》,写一个名叫斯卡纳赖尔的樵夫,好酒贪杯,把家里的东西全拿去换酒喝了,致使妻子和孩子缺衣少食。妻子为此十分生气,他就对她拳脚相加。这使他妻子怀恨在心,要寻找机会报复他。一天,一个贵族家庭的总管和仆人出来寻找医生。因为他家的小姐得了一种怪病,在出嫁前突然变成了哑巴。斯卡纳赖尔的妻子趁机对他们说,他认识一位医生,此人医术十分高明,就是为人怪僻,非得用棍子狠狠打他,他才肯承认自己是医生。

在棍棒之下,斯卡纳赖尔被带到贵族家中,成了冒牌的医生。他胡诌的拉丁文令主人大跌眼镜,信服他是个有学问的人,放心地让他给小姐治病。斯卡纳赖尔在此过上了神仙般的日子,不仅可以吃饱喝足,还拿了不少的行医费,甚至还可以与小姐的奶妈调情。其实这家的小姐根本没什么病,只是因为她父亲不准她嫁给自己喜欢的人,却要她跟别人结婚,她才装出这副样子。斯卡纳赖尔巧妙地让小姐的情人扮成药剂师,随他一同进入贵族家门,借诊病之机,帮助他俩私奔。贵族发现女儿跑了,立刻拿斯卡纳赖尔问罪,并扬言要把他吊死。正在这时,小姐和他的情人出现了,原来这个小伙子刚刚得到了一大笔遗产,阻碍他们婚姻的问题解决了,他们决定正大光明地结婚。贵族见未来的女婿有钱了,也就不再赖婚;而斯卡纳赖尔的所作所为看来也没什么坏处,因此所谓的惩罚也就一概不论了。

这个喜剧,表现了处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聪敏,同时反衬出贵族阶级的愚蠢。斯卡纳赖尔利用自己的小计谋,帮助了一对年轻的恋人。这个被人屈打成医的人,却医治好了别人的心病,可谓歪打正着。

莫里哀善于反映下层人士的机智、勇敢,他们身份低微,但头脑活络,能说会道,机敏灵巧,善施诡计。《屈打成医》中的斯卡纳赖尔、《司卡潘的诡计》中的司卡潘,就是这类人物的代表。

莫里哀的喜剧中的角色,并不都是类型化的人物,有些剧中人性格复杂,内心细腻,如《恨世者》中的阿尔塞斯特,他厌恶贵族阶级庸俗无聊、自私自利、虚伪奸诈的一套,而自己却娶了一个专好诽谤别人的淫荡女人。这是一个可笑又可悲的人。

莫里哀的喜剧结构严密,情节的发展张弛有度,跌宕有致,他善于组织喜剧性的矛盾冲突。将流行于民间的闹剧,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而并不失去其风趣、活泼的特性。他不拘泥于古典主义“三一律”,而是从喜剧的演出效果出发,去编撰妙趣横生的喜剧剧本。他的剧中对话,机智俏皮,有许多就来源于民间流传的谚语;格言,这使他的喜剧充满了艺术生命力。

莫里哀是集编剧、表演与剧团经营于一身的戏剧人的典范。他与高乃依和拉辛都有过戏剧上的合作。在他逝世之后,人们逐渐认识到了他本人和他所创作的喜剧艺术的价值,把他看成是代表了“法兰西精神”的人。后来,路易十四下令,将莫里哀的遗孀和她继任丈夫所经营的莫里哀剧团,与另外两个剧团合并,成立法兰西国家剧院即法兰西喜剧院,剧院的另一个名字就叫“莫里哀之家”。至今,这个剧院依然存在,并保留着最初的传统。

意大利戏剧:写实与传奇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由于封建割据,意大利的社会历史处于倒退趋势,在艺术上则停滞不前。就戏剧状况而言,18世纪上半期,许多表演活动都消歇下去,只有歌剧和即兴喜剧统领着意大利舞台。

一些有识之士看到了意大利戏剧发展的缓慢状态,决心要进行戏剧改革,以图追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比如,意大利的启蒙主义者哥尔多尼,看到了陈腐的即兴喜剧已不足以反映社会现实,并且尤其不能满足新兴的资产阶级的欣赏需要,因此,就着手进行即兴喜剧的改革工作。但他面临着很多困难,这些困难既来源于社会传统势力,也来源于戏剧同人的艺术偏见。在这一时期,就艺术成就而言,可以与哥尔多尼相提并论的戈齐,在艺术见解上与之绝无调和的余地。两个人各自坚持自己的一套戏剧原则,形成相互抵触之势。有趣的是,公正的历史在这一阶段中,还是注定要把这两个不共戴天的人并列在一起。由此看来,历史并不在乎个人之间的是非恩怨,它只关心人类共同的文化价值。



莫里哀的喜剧有哪些代表性作品?
答:莫里哀的代表作品有:《冒失鬼》(1655)、《爱情的埋怨》 (1656)、《可笑的女才子》 (1660)、《太太学堂》(1662)、《达尔杜弗》(1664)、《唐璜》、《伪君子》、《吝啬鬼》等。莫里哀(1622~1673),是欧洲最杰出的喜剧家之一。他是法国古典主义作家,但并不拘泥于古典主义法则。他的喜剧具有鲜明的...

莫里哀作品有什么
答:9、1670年创作的喜剧《贵人迷》;10、1673年

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喜剧大师莫里哀的著名作品是
答:莫里哀《冒失鬼》(1653)如《可爱的女才子》(1659)、《斯卡纳莱尔》(1660)、《丈夫学堂》(1661)、《太太学堂》(1662)。1664-1668年,是莫里哀的创作高峰阶段,主要剧作有《伪君子》(1664)、《唐璜》(1665)、《吝啬鬼》(1668)等 ...

莫里哀是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建者,他的代表作品有哪些?_百度...
答:他一生写有37部喜剧,其中《伪君子》是他的代表作。《伪君子》简介莫里哀的喜剧代表,又译“答尔丢夫”。写伪装清高的教会骗子答尔丢夫,混入商人奥尔恭家当了总管,又企图夺取人家的财产和妻子,最后真相被揭穿,下了监狱。喜剧戳穿了教会的虚伪和欺骗。首演后曾遭教会反对,经斗争获准上演,轰动剧坛...

莫里哀的作品有哪些?
答:1650年起莫里哀像任剧团负责人并开始喜剧创作。1659年公演的《可笑的女才子》嘲讽当时贵族矫揉造作的风气,也奠定了莫里哀喜剧家的地位。他的主要作品还有讽刺天主教会的《伪君子》,批判修道院妇女教育的《太太学堂》《丈夫学堂》《屈打成医》《吝啬鬼》(一译《悭吝人》)、《乔治·唐丹》《唐·璜》《...

《吝啬鬼》是谁的作品
答:1、《吝啬鬼》是莫里哀创作的喜剧。2、简介 主人公阿巴贡是个放高利贷的老鳏夫,认为“世上的东西,就数钱可贵”。他老怕别人算计他的钱,就把一万金币埋在花园里。他想娶年轻姑娘玛丽雅娜,但玛丽雅娜前来相亲时,却与阿巴贡的儿子克莱昂特到花园里去幽会了,原来他俩早已相爱。阿巴贡气得暴跳如雷。...

法兰西剧院上演场次最多的莫里哀喜剧是
答:《伪君子》是法国喜剧作家莫里哀创作的戏剧作品。该戏剧讲述伪装圣洁的教会骗子答丢夫混进富商奥尔恭家中,企图勾引其妻子,夺取其家财,最后真相败露,答丢夫锒铛入狱,奥尔恭幡然醒悟,一家人皆大欢喜的故事。《伪君子》围绕父亲专制包办女儿婚姻的冲突来展开整个故事情节,塑造了爱管闲事却又固执己见的...

莫里哀的作品有哪些?
答:1655年,他的诗歌喜剧《冒失鬼》在里昂上演,次年,他的诗歌喜剧《爱情的埋怨》在贝特西上演。他创作的这两部诗化喜剧,使莫里哀的具象作品受到观众的欢迎,提高了剧团的声誉。1659年,莫里哀的第一部戏剧《可笑的女子》在巴黎上演,目标是贵族。它讽刺了资产阶级附庸风雅,抨击了贵族社会所谓颓废无聊的“...

十七世纪法国喜剧作家,戏剧活动家是谁?
答:莫里哀一生创作了33部剧作和8首诗。其代表作品有《伪君子》、《唐璜》、《无病呻吟》等。皮埃尔 高乃依(1606~1684)法国剧作家,诗人。他于1629年创作出第一部喜剧《梅里特》,上演获得成功,随后便专事创作。后来因才华出众得到 红衣主教黎塞留的关注,但因意见不合不久后离开。他真正出彩的还是163...

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建者是哪个人?
答:1652年开始喜剧创作,1664年喜剧创作达到鼎盛。1673年,由于出演人物过于投入,他病死在舞台。代表作有《伪君子》《悭吝人》《无病呻吟》《恨世者》《唐璜》等。莫里哀是法国古典喜剧的开创者,是古典时期伟大的喜剧作家,在法国文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莫里哀的喜剧作品看似诙谐搞笑,但背后蕴藏着对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