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不分田 富农分坏田啥时候提出

作者&投稿:势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地主不分田 富农分坏田指的是什么?急需~~谢谢!~

为什么说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呢?可以从以下几点理解:(1)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农民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群体,是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最大的掠夺对象和剥削对象,历来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和斗争精神,是革命的主力军。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主要是落实在对广大农民的领导上。(2)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反封建,而反封建的核心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而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中国的民主革命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3)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凶恶而强大的,而城市工人阶级的力量相对弱小,中国共产党要积蓄和锻炼力量,就必须领导农民,把落后的农村建成先进的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4)事实上,作为中国革命支柱的人民军队主要是由穿上军装的农民组成的。中国革命战争正是在广大农民的支持和参加下取得胜利的。

农民问题作为中国革命基本问题,其核心就在于土地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对中国的土地革命尚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必要的经验。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土地革命的极端重要性,“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六大”之前,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虽然肯定了没收土地分配给农民的原则,但存在错误:一是没收一切土地而不是只没收地主土地,二是没有将富农和地主严格区别开来,三是主张土地国有或公有。中共“六大”明确规定没收地主阶级的一切土地,确定了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的阶级路线,对富农的策略也有调整,但土地所有权等问题依然没有解决。1931年前后,土地所有权问题得到解决,即农民不仅获得土地使用权,同时也获得土地的所有权,并基本形成了一条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这就是: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1931年“左”倾教条主义者上台后,在土地革命中执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政策,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减租减息,这是处理抗日战争时期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关系的一种特殊的土地制度。解放战争期间,随着中国人民和美蒋反动派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行土地改革的条件越来越成熟。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将减租减息的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1947年10月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是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的土地纲领。毛泽东在1947年12月会议上强调,土地改革中必须注意两项基本原则:第一,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第二,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到1948年秋,在有一亿人口的解放区消灭了封建的生产关系,农民获得彻底解放,工农联盟得到了巩固,并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物质基础。

针对中国农民的基本特点,毛泽东提出了解决农民问题的主要思路就是将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引导到农业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去。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的最终目的,是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加速发展农业生产力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合作制的理论和中国农村的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使农民通过合作化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方针策略。

不给地主分田地。给富农分贫瘠的土地。任2的某个多选题啊~呵呵。 查看原帖>>

1931年“左”倾教条主义者上台后,在土地革命中执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政策,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减租减息,这是处理抗日战争时期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关系的一种特殊的土地制度。解放战争期间,随着中国人民和美蒋反动派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行土地改革的条件越来越成熟。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将减租减息的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1947年10月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是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的土地纲领。

毛泽东在1947年12月会议上强调,土地改革中必须注意两项基本原则:

第一、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

第二、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

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到1948年秋,在有一亿人口的解放区消灭了封建的生产关系,农民获得彻底解放,工农联盟得到了巩固,并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物质基础。

针对中国农民的基本特点,毛泽东提出了解决农民问题的主要思路就是将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引导到农业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去。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的最终目的,是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加速发展农业生产力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合作制的理论和中国农村的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使农民通过合作化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方针策略。

扩展资料

背景

旧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农村人口总数不到10%的地主、富农约占有农村70~80%的耕地,他们以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农村人口总数90%以上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则只占有20~30%的耕地,他们终年辛勤劳动,却不得温饱。这是旧中国贫穷落后的主要根源之一。

地主阶级不仅凭借占有的大量土地进行残酷的经济剥削,而且与官僚、特务勾结在一起,任意欺辱和鱼肉百姓。双塔村地主王汉章叫佃户马义山出差,因事晚了点,王汉章即用皮鞭将其眼珠打淌。喂马的长工巩荣石无辜被王汉章活活打死。

此外,不少大地主还养着“团防”,作为镇压劳动人民的工具。因此,解决土地问题、没收地主的土地给劳动人民,已成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广大劳动人民的迫切要求。 

中国共产党为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完成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领导农民开展打倒土豪劣绅和反对重租、重息、重押、重税等斗争。十年内战时期,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和查田运动,实行土地革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土地改革运动



“地主不分田 富农分坏田”是土地改革时期提出的。

《中国土地法大纲》不但肯定和发展了1946年五四指示中提出的将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原则,而且改正了其中对地主照顾过多的不彻底性,成为一个在全国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纲领性文件。

其主要内容是,规定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规定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规定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规定设立人民法庭。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后,各解放区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又颁布了补充条例。

通过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挖掉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基础,巩固了根据地;农民分到了土地,为了保护自己的革命果实,组织人民武装,建立人民政权,并积极参加人民解放军;农民的革命热情被激发出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扩展资料:

耕者有其田,这是两千多年来中国农民的热望。解放战争期间,以1946年“五四指示”为起始的土地改革运动,猛烈冲击着几千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特别是在一亿多人口的解放区,基本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改变了农村旧有的生产关系。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亿万农民在经济上获得了解放,并由此迸发出难以估量的革命热情。他们踊跃参军参战,为夺取全国胜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持。

耕者有其田,这是中国农民两千多年来的热望。在抗战终于结束之时,这个变化正是民心所向。中共中央决定召开一次由各个中央局、中央分局和解放区主要领导参加的工作会议,研究土地政策。

1946年5月4日,会议在延安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林伯渠、徐特立等,还有晋冀鲁豫中央局副书记薄一波,华中分局书记邓子恢,山东分局副书记黎玉等。

在会议上,刘少奇拿出了历时一个多月,由薄一波、邓子恢、黎玉等参与讨论,胡乔木执笔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

毛泽东率先说:“国民党不能解决土地问题,所以民不聊生。这方面正是我们的长处。现在有了解决的可能,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

林伯渠说:“耕者有其田是我们党早已确定的目标,现在,是该实行的时候了。”

薄一波说:“这个文件(指《指示》讨论稿),在晋冀鲁豫解放区不会引起什么大的波动,因为实际上群众已经做了。有了这个文件,‘左’的错误可以减少,特别是党内思想可以统一起来。”

最终,这个文件顺利获得通过,因为会议日期是5月4日,此后又被称为“五四指示”。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诸多政策中,“五四指示”和随后出台的《中国土地法大纲》此后被学者们目为重中之重。“五四指示”发出一个多月,蒋介石便悍然撕毁停战协议,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新的全国内战爆发,国内形势随即发生了重大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土地法大纲

中国新闻网-土改风暴:让农民明白世代贫穷不是八字不好



1931年至1934年期间在革命根据地曾实行过“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左”倾政策。到1950年土地改革时,地主能分到地,同时保护富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