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为了缓解莫斯科西北的紧张局势,苏军做了怎样的军事部署?

作者&投稿:堂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什么战役?~

简介
斯大林格勒战役,又称斯大林格勒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转折点,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和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参战主要军队为苏联和纳粹德国。这场战役以参战双方伤亡惨重及对平民牺牲的漠视而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著名战役。

一般认为,该次战役包括下述几部分:德军对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现称“伏尔加格勒”)的大规模轰炸行动;德军攻入市区;市区的巷战;苏联红军合围;最终全歼德军及轴心国盟军。战争中总伤亡人数估计超过200万人。由于苏联政府害怕过高的伤亡统计会影响民众,因此在当时拒绝提供详细的伤亡数据。轴心国一方在这场战役中损失了其在东线战场的四分之一的兵力,并从此一蹶不振,直至最终溃败。对苏联一方而言,这场战役的胜利标志着收复沦陷领土的开始,并最终迎来了1945年5月对纳粹德国的最后胜利。


战役背景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及其轴心国盟军发动“巴巴罗萨计划”,悍然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德军闪电般地占领了苏联西部大片领土。在1941年夏秋季遭受了一连串打击的苏军在当年12月进行的莫斯科保卫战中取得了首次胜利。过度消耗的德军由于缺乏应付冬季的战争装备和稳定的供应线,在莫斯科城下遭受了严重打击,并在部分地区遭到反攻。

在1942年春天,德国的前沿阵地已经基本稳固。然而,由于中央集团军群受到了很大削弱,德军放弃了再次进攻莫斯科的计划。部分德军统帅希望攻击苏联意想不到的战略方向以求获得快速的成效。而部分人尤其是希特勒,认为攻击莫斯科这个目标过于明显。因此,德国开始筹划在北部或南部战线发动新一轮攻势。此外,由于美国在遭到珍珠港偷袭之后对日本宣战,德国认识到时间颇为紧迫。希特勒希望能够在美军有机会加入欧洲战场之前结束东线战争或尽可能削弱苏联。由于苏联南部地区有支撑苏联战争机器的高加索油田,联系中亚地区的伏尔加河以及大片农田,因此德国希望能够挺进这个区域,尽可能地削弱苏联的经济和战争潜力。


蓝色行动

德国计划调遣南方集团军群全速进攻,迅速穿越俄罗斯南部以控制高加索地区的油田。这场夏季攻势被命名为“蓝色行动”(德语:Fall Blau)。参加行动的部队包括第六集团军、第十七集团军以及第一、第四装甲集团军。在1941年,南部集团军已经占领了乌克兰地区,并被调往计划发动进攻的地区。
然而,在战略计划中,希特勒进行了介入,并命令该集团军分成两个集团军群。南部集团军A军群由曼施坦因和保罗�6�1路德维希�6�1埃瓦尔德�6�1冯�6�1克莱斯特指挥,并按原计划向南推进至高加索。南部集团军B军群包括弗里德里希·保卢斯率领的第六集团军和赫曼·霍特指挥的第四装甲集团军,其目标是东渡伏尔加河并占领斯大林格勒。
希特勒如此重视占领斯大林格勒,主要有几个原因:这是伏尔加沿岸的主要工业城市,攻陷斯大林格勒将保障进攻高加索地区的德军的左翼;另外,该城市的名字正是希特勒的死敌斯大林,如能攻占这个城市,将对对手造成极大的压力。当然,斯大林也对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这座城市的防卫非常重视。

1942年4月5日希特勒发布的战争密令:
4月5日 第41号指令(东线作战)
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 领袖大本营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 1942年4月5日指挥参谋部 1942年第55616号绝密文件只传达到军官
第 41号指令在俄国的冬季会战行将结束。由于东线官兵表现得特别顽强和富于牺牲精神,德军已取得防御战的巨大胜利。
敌人在人员和物资方而损失极为严重。在这个冬季,敌人在扩大所谓初期战果的努力中,已使其准备用于以后作战的预备队主力受到很大消耗。
一但天气和地形条件具备,德军指挥官和部队的优势必将再次赢得行动的主动权,迫使敌人就范。 目标是,最终歼灭苏军残存的有生力量,尽可能多地夺取它的最重要的战争经济资源。
为此,应投入德国国防军和盟军的一切可供使用的力量。但同时,无论如何应保障欧洲西部和北部占领区争峰海岸的安全
战役初期

蓝色行动原定于1942年5月开始。但是参与该行动的部分德国和罗马尼亚部队正在克里米亚半岛进行包围塞瓦斯托波尔的战役。直到当年6月,这座城市仍未被占领,因此这也迫使德国不得不数次推迟蓝色行动。与此同时,苏联铁木辛哥元帅领导 南方面军主力发动了第二次卡尔可夫战役,却遭到了惨重的失败。

1942年6月28日,作为蓝色行动的序幕,南方集团军群在俄罗斯南部发起了攻击。德军两个集团军群分别从库尔斯克东北、哈尔科夫东北、斯拉维扬斯克、斯大林诺一带发动进攻,苏军被迫后撤100-300公里,德军侵入顿河大弯曲部。南面的A集团军群继续向高加索油田区推进,北面的B集团军群则以斯大林格勒为目标。
德军的进攻起初非常成功。苏联军队在空旷的大草原上几乎未进行有效的抵抗,便向东迅速撤退。虽然苏联曾试图巩固防线,但由于另一部分德军从侧翼进攻,导致了防线的崩溃。德军将苏军两次包围,并歼灭大部份苏军。第一次是7月2日在哈尔科夫的东北部,第二次是在一周后米里洛夫的罗斯托夫-奥比拉斯地区。同时,匈牙利第二军团和第四装甲军团也对 佛罗尼斯发动了突袭,并在7月5日攻陷该城。
德军最高统帅部指定由B集团军群的由保卢斯指挥的第6集团军进攻斯大林格勒,第6集团军是当时德国较强的集团军,辖6个军(其中两个装甲军)共18个师,约25万人,坦克740辆,火炮或迫击炮7500门,由第4航空队1200架作战飞机进行支援。

由于第六集团军在战役初期就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战果,希特勒便直接参与指挥,命令第四装甲军团南下加入南方集团军A军群。由于当地公路狭窄并且数量不多,导致了第四装甲军团与第六集团军陷入了交通的阻塞。两个军团为了疏导路面数以千计的车辆,不得不陷入停滞。这次迟延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使进攻至少推迟了1个星期,未能一举突入斯大林格勒。由于第四装甲军团没有达到配合A军群合围苏军的目的,希特勒再次改变了主意,命令第四装甲军团重新加入对斯大林格勒的进攻。

苏联指挥层开始逐渐明确德军的意图。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心在斯大林格勒组织坚守。为此,苏军于7月12日在西南方面军原有基础上组建了由铁木辛哥元帅为司令(7月23日起改由戈尔多夫中将接替)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其编成内有从苏军战略预备队调来的第62、第63、第64集团军和原西南方面军的第21、第28、第38、第57集团军及空军第8集团军、海军伏尔加河区舰队。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实际能投入的力量有12个师,约16万人、2200门火炮和迫击炮、近400辆坦克、飞机454架。其任务是固守巴甫洛夫斯克至库尔莫亚尔斯卡亚的长约530公里、纵深为120公里的防御地带。7月,苏联制定了保卫斯大林格勒的计划。斯大林格勒的东面是宽阔的伏尔加河,在河对面布置了刚刚组建的第62集团军,其指挥官是崔可夫,他的任务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死守斯大林格勒。

近卫军只是荣誉称号,在伟大卫国战争时期,为了鼓舞士气,苏联红军开始授予那些战功卓著的部队、舰艇、兵团和军团“近卫”称号。 这真是一个天才般的举措。一个个荣誉的授与,使苏联的军队斗志高扬,团队精神更形巩固,战斗力也随之成倍数增长,为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1941年9月18日,遵照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决定,为表彰全体人员的集体英雄主义、勇敢顽强的战斗精神和高超的军事技能,苏联国防人民委员部发布第308号命令,将一批立正大功的兵团改名为近卫。 到伟大卫国战争末期,苏联近卫军已发展成为一支强大的力量。1945年5月9日,苏联武装力量荣获近卫军称号的计有:11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和6个坦克集团军;1个骑兵机械化集群;40个步兵军、7个骑兵军、12个坦克军、9个机械化军和14个航空兵军,217个步兵师、9个空降兵师、17个骑兵师、6个炮兵师、53个航空兵师、6个高射炮兵师、7个火箭炮兵师;13个摩托化步兵团、3个空降兵团、66个坦克团、28个机械化团、3个自行火炮团、64个炮兵团;1个迫击炮旅、11个歼击反坦克炮兵旅、40个火箭炮兵旅、6个工程兵旅和1个铁道兵旅;1个筑垒地域;18艘战斗舰只和许多军(兵)种部队。

党卫队高度独立于军队,可以说是井水不犯河水,谁也不能掺和谁的,从军衔到服装后勤各管各的。苏军的近卫军就是荣誉称号,是精锐部队,好像国内的有荣誉称号的部队,除了工资高,军旗和服装上有个近卫徽章外,就是苏联普通军队。

为了缓解莫斯科西北的紧张局势,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将突击第1集团军和第20集团军调归西方面军右翼,第16、第30集团军也得到加强,在红波利亚纳、克留科沃地域实施了反突击。到12月初,阻住了德军的进攻。在纳罗福明斯克方向,12月3日,德第4集团军遭到苏第5、第33集团军的反突击,被迫退至库宾卡以北、戈利齐诺和纳罗福明斯克以南阵地。12月5日,冯•博克命令第3、第4装甲集团军群与苏军脱离接触,并于随后几天撤到伊斯特拉至克林以东的防线,德军从西北和北面突入莫斯科的企图被粉碎。在图拉方向,12月5日,苏军第50集团军协同第49集团军左翼各兵团在科斯特罗沃、列维亚基诺地域实施反突击,恢复了图拉与莫斯科的联系。德军第2装甲集团军被迫向南退却,撤到顿河上游、夏特河、乌巴一线。德军对莫斯科的最后一次进攻彻底失败。至此,莫斯科会战苏军防御阶段结束。



二战时德军最远打到离莫斯科几公里的地方?
答:1941年11月16日,“秋季攻势”开始发动,霍特的第3装甲兵团慢慢地向莫斯科西北方向前进,23日占领了克林,28日突破莫斯科—伏尔加运河,到达伊斯特腊镇,这距莫斯科只有24公里,霍特从他的望远镜里已能看见克里姆林宫的圆顶。在霍特兵团右面,赫普纳的第4装甲兵团进到了莫斯科以西的齐维特科瓦。同时,南面...

二战苏德战争中,德国进攻莫斯科的时候,如果苏联没有下那场四十年罕见...
答:从表面看,德军获得了空前的战果,但是德军却丧失了极为宝贵的时间,也丧失了闪电战中极为重要的速度优势,两个月的时间,苏联虽然损失了基辅和大量部队,但是却从远东地区(靠近中国)掉来了大量精锐部队来到莫斯科防线加强防御力度,此时的莫斯科防线远比两个月前的莫斯科防线要坚固得多了。博克元帅也...

二战中,为什么苏联能守住莫斯科,中国却无
答:二战中,苏联与中国都曾经面临侵略者进犯首都的危机时刻,而苏联成功的守住了莫斯科,中国却在南京一败涂地。不仅如此,武汉,这个当时中国实际的陪都也没法成功守御。为何中国无法出现莫斯科、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这样的保卫战呢?很多人都认为是蒋先生离开南京,没有像斯大林那样坚守首都造成南京的沦陷。但...

二战中的战役有哪些
答:二战战役:5.犁不开的冻土――莫斯科保卫战 莫斯科保卫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中一次重要会战,于1941年10月至1942年1月期间,苏联军队保卫其首都莫斯科及其后反攻德军的战役。莫斯科保卫战包括苏军为保卫莫斯科并粉碎向莫斯科进攻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各突击集团而实施的一系列防御战役(1941年9月30日-12月5...

莫斯科保卫战中,大量德军被活活冻死,在当时为何不去掳掠呢?
答:苏联的寒冬来得十分迅猛,这令围攻莫斯科的德军猝不及防。寒冷,造成了大量的冻伤,甚至有不少人被活活冻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酷寒成为了苏联军民的有利武器。那么,作为侵略者的德军,为何不去纵兵掳掠呢?这真是因为他们军纪严明么?不可否认的是,二战中的德军无疑是军纪最为严明的。然而,在...

二战中,德军已经打到莫斯科,可日本并未出手帮助,这是为何?
答: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苏联一直担忧日本会从东边入侵自己,毕竟日本最强的军队——关东军,就驻扎的东北,随时都有可能举兵来犯。那时,苏联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情况,因此苏联在东部战线上也部署了近百万的军队,以此来防止日军从东边偷袭。这近百万的军队在莫斯科保卫战时也并未被调走,就是为了随时...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役
答:敦克尔克大撤退,为同盟国反击保留了火种的重要战役 不列颠之战(海狮计划),纳粹德国第一次没有完成战略目标而失败 (不知道你中意哪种)莫斯科保卫战:德军在二战中的第一次大失败 斯大林格勒会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 库尔斯克坦克战:战争史上最大的坦克战 攻克柏林:30万苏军倒在胜利前夜 西欧战场>> 大西洋海战:...

二战中,什么的相继陷落使得莫斯科处于危急中?
答:10月2日,霍特的装甲兵团和古德里安的装甲兵团同时在两个方向发起突击,从而揭开了维亚兹马和勃良斯克双重战役的序幕。先是奥廖尔被攻占,接着维亚兹马和勃良斯克也相继陷落。在西南方向,距莫斯科不到100俄里的卡卢加被攻占,在西北,距莫斯科93俄里的加里宁城也被攻占。莫斯科处于危急中。

二战德军为什么一定要打莫斯科
答:于是,德国中路集团路再从乌克兰挥师东进,在严冬中发起了攻占莫斯科的台风战役。苏联当然知道失去莫斯科的灾难性后果,所以斯大林坚守在莫斯科,鼓舞和指挥苏联军民殊死抵抗,最终借助严寒恶劣的气候帮忙,打赢了莫斯科保卫战。这也注定了德国已不能将东欧平原收入囊中。5、二战最后结局是德国战败。德国没有...

二战中,德军已经打到莫斯科,可日本并未出手帮助,这是为何?
答:二战初期,德国在欧洲战场几乎就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依靠着先进的闪电战,闪击波兰,在进攻苏联的时候,同样十分迅速,一度打到了苏联首都莫斯科,苏联军民并没有选择退缩,而是死守莫斯科,与德国军队展开了巷战,最终击退了德军。二战中,德军已经打到莫斯科,为何日本并未出手帮助?日本作为德国的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