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川会议的内容是什么?

作者&投稿:章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洛川会议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案: 解析:   (1)主要内容   ①决定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②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③决定在敌人后方放手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2)历史意义:给全国人民及时指明了争取抗战胜利的正确方向,使中国的抗日战争迅速发展成全民族的抗战。

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洛川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是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具体体现。

主要内容是:(1)打倒日本帝国主义;(2)实施全国军事的总动员;(3)实施全国人民的总动员;(4)改革政治机构;(5)执行抗日的外交政策;(6)执行战时财政经济政策;(7)改良人民生活;(8)执行抗日的教育政策;(9)肃清汉奸卖国贼亲日派;(10)促成抗日的民族团结。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纲领。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与国民党再次合作抗击外侮。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主席作出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会议指出争取抗战胜利的关键是实行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和艰苦的持久战。会议要求中国共产党及所领导的一切武装力量应站在抗战的最前列,坚持抗日战争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成为全国抗战的核心。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11日改称第18集团军),并同意设总指挥部,下辖3个师,每师定员为1.5万人。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陕北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随后,八路军主力在朱德、彭德怀率领下东渡黄河,相继挺进山西抗日前线。



六届中央政治局于1937年8月22日至25日在陕北洛川冯家村召开扩大会议(即洛川会议),讨论制定动员全国军民开展民族解放战争,实行全面持久抗战的方针,进一步确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任务及各项政策。张闻天主持,出席者有毛泽东、周恩来、博古、朱德、张国焘、任弼时、彭德怀等22人。毛泽东作军事问题和国共两党关系问题的报告。他分析了抗战开始以后的新形势和战争的持久性,指出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而关键在于实行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反对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提出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在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在国民党统治区,放手发动抗日的群众运动;以减租减息作为抗战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等任务。会议就国共关系、战略方针和出兵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张闻天、周恩来、朱德等就有关问题作了报告和发言。毛泽东作了会议总结。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毛泽东起草的《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的宣传鼓动提纲。会议决定组成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央军委),毛泽东为军委主席,朱德、周恩来为军委副主席。8月25日,中央军委发布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洛川会议是在全国抗战刚刚爆发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制定的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把实行全民族抗战与争取人民民主、改善人民生活结合起来,把反对外敌入侵与推动社会进步统一起来,正确处理了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关系。会议通过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阐明了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基本政治主张,指明了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的具体道路,这是同国民党领导集团所实行的片面抗战路线不同的正确的抗战路线。

中共中央的洛川会议



洛川会议坚持的三个原则
答:出席洛川会议的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彭德怀、刘伯承、林彪、贺龙、周昆、张国焘等22人。会议分析了当前的形势:1.日本帝国主义想灭亡中国,中国进入到全面抗战阶段。2.抗战是长期的、艰巨的,需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3.抗战是全民族的,需要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取得抗战的胜利。依据当前形势,...

八七会议、遵义会议、瓦窑堡会议、洛川会议分别作出了什么决定
答:2、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把党的路线转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轨道上来。3、瓦窑堡会议:批评了“左”倾关门主义,既着重批判了“左”倾教条主义在政治策略上的错误。4、洛川会议:确立了共产党在敌后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是在哪一年,什么会议上提出来的?
答:《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是在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国共产党在洛川会议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来的。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8月22日至25日中国共产党在洛川会议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会议上由毛泽东提议并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彻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战争路线。洛川会议上通过了《抗日...

瓦窑堡会议和洛川会议
答:2、洛川会议 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会议通过了著名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十大纲领的主要内容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全国军事的总动员;全国人民的总动员;改革政治机构;抗日的外交政策;战时的财政经济政策;改良人民生活;抗日的教育政策;肃清汉奸卖国贼亲日派,巩固后方;抗日的民族团结。这次会议还通过...

什么是全面的全民族抗战路线
答:全面的全民族抗战路线就是使中国人民觉醒起来团结起来,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概括了全面抗战路线的基本内容,一是进行人民战争,全民战争,二是坚决抗战,反对任何妥协、投降。中共中央洛川会议正式确定全面抗战路线,指出:“...

瓦窑堡会议和洛川会议的区别
答:议时间和地点、会议内容和议题、会议的意义和影响等。1、会议时间和地点:瓦窑堡会议召开于1935年12月在陕西安定(今子长)瓦窑堡,而洛川会议则召开于1937年在陕西洛川。2、会议内容和议题:瓦窑堡会议主要讨论了全国的政治形势、党的策略路线以及军事战略问题,并通过了相关决议。而洛川会议则主要讨论了...

中国共产党几次重大的历史会议?
答:6、瓦窑堡会议(1935年底) ①内容: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②影响: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推动了全民族的抗战 7、洛川会议(1937年秋): ①内容: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②影响: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为抗日的前...

瓦窑堡会议和洛川会议的区别
答:瓦窑堡会议于1935年12月25日在陕北安定县瓦窑堡召开,洛川会议于1937年8月22日-25日在陕北洛川冯家村召开。瓦窑堡会议和洛川会议的背景也不同,瓦窑堡会议是在“九一八“事件后,洛川会议是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瓦窑堡会议和洛川会议的历史意义也不同,瓦窑堡会议使中国共产党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洛川...

洛川会议时间是什么时候?
答: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冯家村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博古、朱德、任弼时、关向应、凯丰、张国焘,以及各方面的负责人彭德怀、刘伯承、贺龙、张浩、林彪、聂荣臻、罗荣桓、张文彬、肖劲光、林伯渠、徐向前、周建屏、傅钟等22人参加了这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