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教育家

作者&投稿:郁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今中外教育家有什么?分别有哪些简介?~

教育家
教育家是实践教育的杰出人士。教育家与教育学家是不同的,对于研究教育的杰出人物才被称为教育学家。

古代中国著名的教育家有孔子、墨子、荀子、王阳明,近代中国则有陈垣、陶行知、晏阳初、黄质夫、夏丏尊、蔡元培、马君武、许寿裳、严范孙、邓之诚、胡雨人、胡敦覆、梁漱溟、吴稚晖、梅贻琦、黄现璠、唐国安、徐特立、屈伯川、汤有祥、柳贻征、杜亚泉、武训、黄乃裳、包煜文、容闳、江学珠、史英、陈清枝、杨茂秀和李雅卿。

古希腊的著名教育家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古罗马的著名教育家有昆体良。

近代的著名教育家有蒙特梭利、史坦纳(Rudolf Steiner)、杜威、尼尔、葛林堡(Rudolf Steiner)等人。

那些圣人,李耳、孔子、孟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孔子
(公元前551~前479)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中国古代文化的杰出代表和封建教育的奠基人,对中国传统教育影响至深。  
教育名言: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苏格拉底
(约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家,雅典人。他在哲学上坚持唯心主义观点,宣扬神学目的论,能言善辩且喜好诗歌。
教育名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朱熹
(1130~1200年)宋代集理学之大成者、教育家。66岁时罢官还乡,五十年中一直不曾放弃教育活动。  教育名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科学家。柏拉图的学生,曾作过亚历山大大帝的教师。  教育名言:“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

夸美纽斯
1592~1670年)捷克著名教育家,欧洲近代教育理论的探索者。22岁起就担任一所文法学校的校长。他于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被称为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教育学理论巨著。
教育名言:“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洛克
(1632~1704年)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在哲学上,他批判了唯心主义的天赋观念论,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论证了人的知识和观念都是后天从经验中获得的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绅士,这种绅士实际上就是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的实业家。他称之为善良的、有德行的、能干的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认为应该进行三种教育,即健康教育、德行教育和学问方面的教育。在教育方式上,他主张由父亲聘请优良的家庭教师来培养青年绅士,反对让他们到学校去受教育。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教育名言:“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蔡元培
(1863~1940年)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1902年组织中国教育会任会长,创立爱国学位、爱国女学,均曾被推为总理。1917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他明确提出要废止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封建教育宗旨,要建立以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急务,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以世界观教育为终极目的,以美育为桥梁,要进行体、智、德、美四育和谐发展的教育体系。在北京大学首次招收女大学生。他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促进了当时新思潮的发展。
教育名言:“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

陶行知
(1891~1946年)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民主革命活动家。安徽朗县人。曾留学美国,回国后供职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先后任教员、教育科主任和教务主任等,又继任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他积极从事平民教育运动,率先关注乡村教育问题,极为主张“一定要教育与农业携手”,建立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教育制度等。1927年,他在南京郊外晓庄创办了一所与旧教育分庭抗礼的新型学校——晓庄师范学校。他那“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主张,也得以实践验证和发展。
教育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杜威
(1859~1952)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1896年创办芝加哥实验学校,作为实施他教育主张的基地。杜威反对以获取和积累知识为目的,认为这是成人按自己的标准强加给学生的,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个人经验,限制了他们的主动活动,对思维的发展起破坏作用。杜威也不赞成传统学校所强调的教材之间的逻辑顺序,认为“学校课程中相关的真正中心,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他主张“从做中学”,即把获取主观经验作为确定教材、教法和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旧中国有深刻影响。
教育名言:“失败是一种教育,知道什么叫“思考”的人,不管他是成功或失败,都能学到很多东西。”

启功
(1912~2005)当代著名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启先生的教学总是同他的学术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讲课,写文章极注意做到深入浅出,化繁复为简明,化深奥为平易,从不板起面孔故弄玄虚地吓唬学生,所以总让人感到读书求学乃是一项愉快的活动,而不是那么枯燥乏味,艰深困难。如诗歌格律问题讲不好就很使人厌烦,但启先生却绘成图表教学生掌握其变化规律,使学生很容易就了解到它不但有规律可循,还有其灵活性。他还是当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和历史学家。
教育名言:“半字百推敲,一义千反复。”

教育家是实践教育的杰出人士。教育家与教育学家是不同的,对于研究教育的杰出人物才被称为教育学家。 古代中国著名的教育家有孔子、墨子、荀子、王阳明,近代中国则有陈垣、陶行知、晏阳初、黄质夫、夏丏尊、蔡元培、马君武、许寿裳、严范孙、邓之诚、胡雨人、胡敦覆、梁漱溟、吴稚晖、梅贻琦、黄现璠、唐国安、徐特立、屈伯川、汤有祥、柳贻征、杜亚泉、武训、黄乃裳、包煜文、容闳、江学珠、史英、陈清枝、杨茂秀和李雅卿。 古希腊的著名教育家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古罗马的著名教育家有昆体良。 近代的著名教育家有蒙特梭利、史坦纳(Rudolf Steiner)、杜威、尼尔、葛林堡(Rudolf Steiner)等人。

古希腊: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中国:孔子 、孟子 、墨子 、荀子、 朱熹 、陆九渊、 黄炎培
蔡元培 、梁启超 、陶行知

如何理解陶行知的八大教育原则?
答:德育原则:德育原则(principles of moral education)是指思想品德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要求。德育规律的体现,受德育目的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制约,古今中外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体现一定阶级、民族和文化的特点。是制订德育计划,选择德育内容、方法和组织德育过程的依据。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孟子提出...

古今中外的名人有哪些?
答:古今中外的名人有:孔子、马克思、周恩来、牛顿、司马迁、爱因斯坦、华佗、亚历山大·弗莱明、邓小平、达尔文等。1、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主要成就:开创儒学,编纂《春秋...

古今中外,不少名人的读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请你列举一例。
答:朱熹是南宋时期理学大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和教书,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他死后不久,弟子们将他的读书经验归纳为 “朱子读书法”第一,循序渐进。朱熹说:“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守而致精。就是说,读书要有个先后顺序,读通一书,再读一书。就读一书而言,则要逐字...

我国古代名人是怎样进行家庭教育的
答:林则徐教子成才 林则徐以禁烟抗英的壮举而震撼世界,也因治家严谨、教子有方而被人称道。他为官常匹马上任,把妻孥留在家乡,平时教育子女通过鸿雁传书。封建社会把读书看得很重,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是也。林则徐却不然,一方面教子要“敬师勤读”;另一方面教子学种庄稼,向儿子灌输“农民为...

如何评价孔子教育思想(总括)
答:再以“因材施教”方法而论,孔子更是独树一帜,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中无人能与之相比。在《论语》中,有不少生动的事例表明,同一个问题,孔子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法,例如在(《论语· 颜渊》)篇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做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司马牛...

古今中外名人事迹30个名人200字左右
答:他的创作和演奏,奔放不羁,富于激情,对同时代的浪漫派作曲家有较大的影响。 八、海伦·凯勒--残疾人的骄傲 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一岁半时因病丧失了视觉和听力,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不可想象、不可忍受的痛苦。 然而海伦并没有向命运屈服。在老师的教育、帮助下,她凭坚强的毅力战胜了病残,学会了讲话...

最早提出终身教育思想的是谁?
答:2. 18-19世纪末,终身教育思想扩展到成人社会,代表人物是莫尔和欧文。3. 进入20世纪后,成人教育得到更广泛的重视,1919年在英国召开了成人教育会议,提出教育是人的终身过程,直到80岁还是可以接受教育。这个时期我国的代表人物是陶行知。4. 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的实施由1965年开始,由法国教育家保罗&#...

古今中外读书的名人事例有哪些
答:20.孟柯改过勤学:孟子是战国时代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但是,孟子并非是一个天生就有学问的人,他幼年的时候非常贪玩,不喜欢读书.后来,孟母为了教育他,三次搬家,还剪断布匹开导他.终于,孟子明白了要想成才,必须努力勤奋的道理. 21.陶弘景菜园求学:古代的时候,对自然界产生很多误区,人们相信螺赢是将螟蛉变成自己的...

中国近代教育名家的名言或名著
答:名人名言—学习 ●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鲁迅 ●人永远是要学习的。死的时候,才是毕业的时候。——萧楚女 ●苦学能够战胜一切,学问的宫殿不分贫富都可以进去。——巴金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德育原则和方法
答:德育原则(principlesofmoraleducation)是指思想品德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要求。德育规律的体现,受德育目的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制约,古今中外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体现一定阶级、民族和文化的特点。是制订德育计划,选择德育内容、方法和组织德育过程的依据。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孟子提出言行一致、因材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