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复习重点

作者&投稿:熊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小升初语文复习重点~

语文小升初考试,重在考察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一、基础知识的巩固;
二、文学常识以及古诗词和名著知识的积累;
三、阅读及作文应试技巧的加强;
在小升初考试、冲刺重点名校之前,应科学的划分知识版块,通过集中进行强化训练、模拟测试,对以上三大板块知识进行查漏补缺,针对性加强。冲刺期间应注重反复回顾错题,注重细节知识点的积累和归纳。通过综合又具针对性的复习才能真正做到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最终达到理想的复习效果。

小升初语文揪出知识点
韵母表
1、单韵母
a[阿] o[喔] e[鹅] i[衣] u[乌] ü[迂]
2、复韵母
ai[哀] ei诶] ui[威] ao[奥] ou[欧] iu[由] ie[耶] üe[约] er[儿]
3、前鼻韵母
an[安] en[恩] in[因] un[温] ün[晕]
4、后鼻韵母
ang[昂] eng[摁] ing[英] ong[雍]
5、整体认读音节
zhi [吱]chi [吃] shi [使] yi[衣] wu[吴] yu[鱼] yin [因] yun [晕] ye [夜] yue [月] yuan [圆]
声母表
b [玻] p [坡] m [摸] f [佛]
d [得] t [特] n [讷] l [勒] g [哥] k [科] h [喝]
j [基] q [欺] x [希]
z [资] c[;雌] s [思] r [日] zh[知] ch [嗤] sh [诗]
y [医] w [巫]
小升初语文重点知识点
一、劝学类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字聿》
二、惜时类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汉乐府 《长歌行》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王贞白 《西洋记》
三、送别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赋得故草原送别》
四、四季类
春天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雨》
夏天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秋天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冬天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柳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五、爱国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日知录》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
——文天祥《过零丁洋》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绝句》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六、友情类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七、思乡类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八、节日类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蓃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情绪类
悲伤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陆游《示儿》
高兴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忧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小升初语文重要知识点
阅读短文做题方法
要在阅读上有所突破,首先要培养习惯,读懂文章后再动笔。
什么叫“读懂文章”,给学生这样一些界定:读完文章后,(1)要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写人还是写事,写景还是写物?(2)作者写这篇文章是要表达某种情感还是说明某个道理?(3)我能概括出文章的内容。(4)我能用几个词语说说主人公的品质或心情。(5)文章的题目是想表达什么?是主人公,还是主要内容,还是中心。题眼很重要,不能放过。
想回答这四个问题,文章不读上三遍是不可能一下子弄清楚的。因此教育孩子阅读短文,文章至少读三遍,
读第一遍,标小节号,题目边上写清楚:写 ;
读第二遍时,想文章的内容,是抒情还是说理;题目的作用是 ;
读第三遍时,写中心词或者在文中勾画中心句。
在做阅读题目的时候,一些方法,与大家分享:
一、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瞻前顾后 所谓“瞻前顾后”具体是指联系文章前后文的句子明确词义,在具体语境中揣摩词义的变化,用自己最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其实解释词语的方法有很多,找近、反义词;抓住关键词解释等,在基础部分复习时大家一定会注意的。
二、理解句子的含义,谈谈自己读句子的体会——字面+中心+生活所谓“字面+中心+生活实际”指的是,先理解句子的字面意思,解释句中的关键词语,连词成句;联系文章前后的内容来解释句子,联系文章中心来理解句意,最后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感受,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是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说明一个道理,希望与我们达到共鸣,我们要联系自己的生活,来谈体会。
三、概括段意(内容)的方法:
1、组合法:将每一段(层)的意思叠加起来,就是这一段的意思。用谁干什么的语句来表达。
2、摘抄法:找到这一段的中心句,一般是总起句或者总结句来概括段意。
3、拓展法:文章中心句可以帮助你进行概括段意,找到每一段的中心词和文章的中心词挂钩,用拓展法来概括即可。
4、概括段意的要求:
(1) 从文章内容的角度出发,不能直接从写法和中心出发,如写《卢沟桥烽火》:不能写成,本文用对比的方法叙述了我军和敌人在卢沟桥打仗的清况。
(2) 不能写成提纲式,如这段写了卢沟桥烽火的战争起因。
(3) 用陈述句的形式表达,不能用疑问句的形式写,如:这段话写了我军为什么要和日军在卢沟桥开战。
四、理解文章中心的方法:
1、写人是为了表达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自己读文章的时候用几个词语通俗的表达一下,提醒自己这几点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不能忘记写。
2、写事情的文章,主要表达的目的是情理,自己读时要多想几点,尽量考虑周全,从文章中不同的人物身上找情理,站在不同的人物角度思考问题。
3、写景的文章多半是表达自己的情感,对祖国,对家乡……的爱或者怀念。
4、寓言、童话多半是说明一个道理,一定藏在文中,自己要好好领悟。
5、诗歌阅读多半抒情,自己看看作者是向谁抒情,根据不同的对象抒发什么样的情感,表达要清楚。
6、说明的阅读多半是提醒我们该怎么做,日后要注意什么,要考虑多一些。
五、回答问答题的方法:
1、回答“从哪里看出来……”的题型:
首先找到问答中的关键词语,要就是“抓手”,然后在文中中间勾画出来,再在这个关键词语的前后找语句回答,跟着记住一定要先把语句抄下来,最后写自己的理解。
2、回答“为什么”的题型:
教会学生写清楚因为……所以……,这是答题的习惯。因为的
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文章内容,二是文章中心,每一方面至少都要考虑两点以上,或者记住文中有几个人物就从每个人物身上找要点。
3、回答“怎么理解……”的题型:
首先从文中理解,把文章中的这句话用最通俗的方法再说一遍,
可以给这个句子换说法,也可以给这个句子作解释。然后根据文章的中心再理解句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最后可以联系生活再说说。

课内阅读
(一)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她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1、本文段的作者是 丹麦 (国家)的 安徒生 ,他被称为“ 世界童话之王 ”,你还读过他的作品 《丑小鸭》 和 《坚定的锡兵》 。
2、在文中找出两组意思相反的词语。
( 寒冷 )——( 暖和 ) ( 痛苦 )——( 幸福 )
3、用“ ”画出小女孩幻想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 )
4、“美丽的东西”是指 大火炉 、 烤鹅 和 圣诞树 。第一个“幸福”是指 小女孩临死前产生的美好幻觉 ,第二个“幸福”是指 小女孩儿得不到新的幸福,悲惨地死去 。
5、“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小女孩只有死去,才能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寒冷,说明她的现实生活太悲惨了。
6、小女孩大年夜悲惨地冻死在街头,作者为什么写她“带着微笑死去”呢?请在最恰当的解释后面画“√”。
A、小女孩把死去看作是跟着她奶奶一起飞到天堂去,说明了小女孩死前还这么天真、幼稚,这样渴求幸福。( )
B、小女孩无知,迷信,不知道她的幻想会落空,说明她死得悲惨。( )
C、小女孩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一点儿快乐、幸福,她只有把对幸福的追求寄托在死去的奶奶和根本不存在的天堂。她死得这样悲惨,这样令人同情。( √ )
(二)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1、按原文填空。
2、本文出自 《韩非子•难一》 ,作者是 韩非 , 战国 时期 思想 家。
3、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鬻: 卖 誉: 称赞,在这里有夸耀的意思 或: 有人 弗能: 不能
4、解释补充句子的意思
第一句 我的盾很坚固,没有什么东西能刺穿它。
第二句 我的矛很锋利,没有它穿不透的东西。
第三句 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
5、为什么“其人弗能应也”?
答:因为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了矛和盾的作用,使自己说的话前后互相抵触。
(三)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 欢呼 )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的传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国人民的心一齐( 欢跃 )起来。
1、“这庄严的宣告”指的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 毛泽东的宣告 ;“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泛指 全中国 。
2、从这一段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答:我体会到举国欢腾,万众一心,都从内心热爱和拥护自己的国家。
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会场。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1、这句话运用了 比喻 修辞手法,把 流行队伍 比作 红流 。
2、你是怎样理解“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四)
在亿万( 炎黄子孙 )中,
有一位伟人( 永志不忘 )。
他用超人的( 智慧 )和( 胆略 ),
为你绘制了(回归的航向)。
(斩荆棘),(破巨浪),
前进的步伐不可挡。
百年之梦终相圆,
拥抱时的泪水中充满希望。
回到母亲怀抱的香港啊,
明天更加(美好)、更加(辉煌)。
1、按原文填空。
2、“有一位伟人”指的是 邓小平 ,他提出了 “一国两制” ,使得香港顺利回归。
3、 1997 年 7 月 1 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4、祖国母亲的代称有华夏、 中华 、 九州 、 神州 等。中国人可以称华夏儿女,也可称 炎黄 子孙,还可以称 龙 的传人。
(五)
啊,雄关,它就是我们伟大民族的英雄历史的见证人,它本身就是一个热血沸腾、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
如今,这雄关虽已成为历史陈迹,但是它却仍以它那雄伟庄严的风貌、可歌可泣的历史,来鼓舞着人们的坚强意志,激励着人们的爱国情感。山海关,将以它那伟大的体魄、忠贞的灵魂,永远地刻在人们的心中。
1、本段选自课文 《山海关》 ,作者是 峻青 。
2、用“ ”划出文中的比喻句,把 山海关 比作 见证人 、 英雄好汉 。
3、“伟大的体魄”指 山海关气势雄伟,地形险要的风貌 ,“忠贞的灵魂”指 山海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精神 ,表达了作者 对山海关的热爱和赞美的 思想感情。
(六)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按原文填空。
2、这段话选自课文 《秋天的怀念》 ,作者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 史铁生 。
3、母亲在生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还有那个未成年的女儿……”;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是“ 一定要好好儿活 ”;中你体会到了 母亲在对待儿女时的无私和忘我 。
(七)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1、给文中没加标点符号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话语反复的省略 ,请你补充出来 “精彩极了”,“糟糕透了” 。
3、文中的两种声音指的是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
4、请用“ ”划出文中的比喻句,它用 两股风 来比喻 两种声音 。
5、“精彩极了”是 母亲 对“我”的诗的 赞美 ,代表了 慈祥、鼓励 的爱;“糟糕透了”是 父亲 对“我”的诗的 批评 ,代表了 严厉、警告 的爱。
(八)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背着标杆、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詹天佑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还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
1、詹天佑是我国 杰出 的 爱国工程师 。他主持修筑了 京张铁路干线 。
2、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波浪线划下来。它与后面的句子是 总分 关系,它在本段中的作用是 总起全段 ,在全篇文章中的作用是 承上启下 。
3、用“ ”划出排比句,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什么?

4、给文中无标点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这句话表现了詹天佑 热爱祖国 的精神。
5、为什么说“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答:因为如此艰巨的工程,不经过极为严格的勘测和周密计算是很难成功的。从中,我体会到詹天佑科学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九)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按原文填空。
2、用“ ”划出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是 秦王我都不怕,不会怕廉将军 。
3、“负荆请罪”中的“负”的意思是 背 ,请用“ ”画出文中对这个成语解释的语句。
4、这段话选自课文《将相和》,是根据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改写的。“将”指的是 廉颇 ,“相”指的是 蔺相如 ,“和”是 和好的 意思。
5、这段话讲述的是 负荆请罪 故事,课文另外还讲述了 完璧归赵 和 渑池会见 两个故事。这三个故事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 发展 ,前两个故事又是第三个故事的 起因 ,三个故事合起来构成了 “将相和” 这个大的故事,讲述了发生在 战国 时期, “将”和“相”从 和 到 不和 再到 和 的过程。
6、课文的主人公是 廉颇 和 蔺相如,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是 勇于认错、知错就改 和 勇敢机智、不畏强暴 ,他们共同的精神品质是 顾大局、识大体,以国家利益为重 。
(十)
在治水过程中,最艰巨的工程是开凿龙门。龙门是一座大山,高高地横在黄河当中,挡住了奔腾直下的河水的去路,河水只好绕道从山脚下一条狭窄的河道穿过。每当水量增大时,河水就四处横溢,fàn làn chéng zāi。大禹不怕辛苦,不畏艰险,带领人们一点儿一点儿地开凿。夏天,烈日当空,山石被晒得gǔn tàng,大禹汗流浃背,仍然不停地干着;到了晚上,还要对付毒虫猛兽的xí jī。冬天,北风呼啸,天寒地冻,大禹一镐一镐地挖着冻得坚硬的土地,手都磨出了血泡,可他毫不在乎,稍稍休息一下,又干了起来。为了治水,大禹还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人们都被感动了,在大禹的带领下,齐心协力地干着。冬去春来,整整花了五年的时间,巨大的龙门山终于被劈开了一个大口子,河水流畅地流向了大海。看着滚滚流去的河水,人们个个兴奋不已,围着大禹欢呼雀跃。大禹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就这样,大禹带领人们,由南到北,由西到东,经过十三年的苦战,终于疏通了河道,治服了洪水。人们重新返回家园,过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人们非常感谢、敬佩大禹,便一致推举他为治理天下的君王。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泛滥成灾 滚烫 袭击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汗流浃背: 汗水湿透了背上的衣服。形容汗出得很多。
齐心协力: 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3、用横线勾画描写为了开凿龙门,疏通河道,大禹付出艰辛努力的句子。从这中我体会到: 大禹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
4、读句子,回答问题。
就这样,大禹带领人们,由南到北,由西到东,经过十三年的苦战,终于疏通了河道,治服了洪水。
“由南到北,由西到东”说明 大禹带领人们治理水灾的地域广 ,“十三年”说明 治理水灾的时间长 ,“终于”说明 疏通河道、治理洪水非常不容易 。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 大禹治理洪水的艰辛和他改造自然、征服自然、造福人民的崇高精神 。
5、将画横线的句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来,并将句子写在横线上。
巨大的龙门山终于被劈开了一个大口子,河水欢笑着奔向大海。
6、用“ ”画出第1段话的中心句。
(十一)
在耶路撒冷南边伯利恒的一个山坡上,(√坐 座)着一位少年,脸(夹 √颊)透红,两(√膝 漆)间夹着一把琴。他一边弹琴,一边唱歌。手指在琴弦上熟练地跳动着,琴声像清清的溪水从他手指旁流淌,流过山坡,流进草地,优美动听的歌声在原野上飘荡……身边,一群羊正在低头吃草。这一切是那么美丽,简直是一(副 √幅)图画!
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画“√”。
2、找出这段话的中心句抄写下来。 这一切是那么美丽,简直是一幅图画!
3、画线的句子应带着(√①陶醉 ②赞美 ③佩服 ④感叹)来读。(用“√”选择)
4、文章主要是写大卫击败歌利亚的事情,这段话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答:这段话表现了大卫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为后文大卫敢于和歌利亚搏斗,保卫祖国不受侵犯埋下了伏笔。
5、请你仿照下面的句式,描写歌利亚叫阵时的情景。
琴声像清清的溪水从他手指旁流淌,流过山坡,流进草地,优美动听的歌声在原野上飘荡……
歌利亚的声音如同从空中传来的声声巨雷,穿过山岗,空过军营,很多士兵都吓得瑟瑟发抖。
(十二)
告示挂出后不久,从围观的人群中走出一个小伙子,只见他挽起衣袖,把大木柱扛起来就走,一边走,一边还嘟囔(dūnanɡ)着:“我倒要看看,这位左庶长大人说话算不算数。”
小伙子扛起大木柱,大步流星地朝北门走去,后边跟随的人群汇成了一条长龙。
当扛大木柱的人到达北门后,商鞅立即大声宣布:“小伙子,你按我说的做了,请上来领赏吧!”
小伙子噌噌噌地登上了城楼,不一会儿,手捧五十两黄金,喜笑颜开地走了下来。这时,商鞅郑重地对大家说:“为了使咱们的国家强大起来,我受大王的委任,负责推行新法。今后,凡是按新法办事的,都有重赏,就像这位扛大木柱的人一样。可是,要是谁胆敢违抗法令,我定斩不饶!”说完,他便叫人把新的法令条文挂了出来。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大步流星: 形容脚步迈得大,走得快。 喜笑颜开: 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郑重(严肃) 委任(委派) 推行(推广) 违抗(违背)
3、商鞅是我国 战国 时期的 改革 家。课文讲述的是他到 秦国 后,被 秦孝公 任命为左庶长,用 南门立木 的方法取信于民的故事。
4、选文第一自然段,对人物进行了 动作 和 语言 描写?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 答:可以体会到小伙子对商鞅下的命令持怀疑态度。
5、当扛大木柱的人到达北门后,商鞅为什么要立即大声宣布?
答:表明商鞅说到做到,实践诺言。
6、最后一自然段,商鞅对大家说的话表达了几层意思?分别是什么?
答:表达了3层意思。第一层:商鞅受大王的委任,负责推行新法。第二层:凡是按新法办事的,都有重赏。第三层:谁胆敢违抗法令,他定斩不饶。
7、小伙子仅仅是因为得到赏金而高兴吗?为什么?
答:不是。还因为亲眼看到了这位左庶长的命令不含糊,说话算数、有效。
(十三)
我顿时明白了,告发我的就是那位把表还给我的黑大哥!我用一种极其困惑的眼光看了他一眼,他给我的(居然)是一种遗憾的笑容,还笑着解释了一句:“这是公德,这是规则!”他(居然)还笑得出来,真不仗义!
1、在文中括号里填入相同的一个词语,表示“我”对黑大哥的笑(极其困惑、不理解)。
2、“真不仗义”在文中的意思是 黑大哥把手表还给了“我”,又向校方举报“我” 。
3、“我”的感情由对黑大哥的 感激不尽 转变为 困惑 ,从 居然 、 极其困惑 等词语中可以体会到。
4、“这是公德,这是规则!”中“公德”、“规则”指的是什么?
答:“公德”指黑大哥拾金不昧,“规则”指学校的校规。
(十四)
老人的话让我翻然醒悟。这时,我才意识到黑大哥的确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老师。因为公德,他将手表送还给我;也因为公德,他又向校方举报我,因为我违背了公德。他用这种迂回的方式,让我彻底明白了公德的重要和校规的严格!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翻然醒悟: 很快而长度地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
迂回: 回旋,环绕。
2、给文无标点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3、“这种迂回的方式”指的是 黑大哥拾到手表后还给“我”,而后又向校方举报“我”。
4、黑大哥一方面将手表还给“我”,一方面又向校方举报“我”,他的行为前后矛盾吗?
答:他的行为前后不矛盾。因为他把手表还给我是遵守公德,向校方举报我是维护公德。
5、为什么说“黑大哥的确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老师”?
答:黑人同学遵守公德,拾金不昧,将手表送还给我;他维护公德,向学校举报我,让违背公德的我受到应有的处罚;他用心良苦,用这种迂回的方式,让我彻底明白公德的重要和校规的严格,使我受到公德教育
(十五)
但不知为什么,在告别了那对母子之后,拉曼忽然对自己的解释产生了疑惑。那个充满好奇心的稚童,那双求知的大眼睛,那些(源源不断)涌现出来的“为什么”,使拉曼深感愧疚。作为一名科学家,他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男孩儿那种在“已知”中追求“未知”的好奇心,他的心不禁(√jīn jìn)一震。
失去好奇心是科学发现与发明的最大忌讳,(即使)是一个颇有作为的科学家,(也)会因此而变得闭目塞(√sè sāi sài)听,(止步不前)。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上“√”。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3、解释词语意思。
忌讳: 指对某些可能产生不利后果的事,力求避免。
闭目塞听: 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4、拉曼深感“愧疚”的原因是什么?
答:原因是他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男孩儿那种在“已知”中追求“未知”的好奇心。
(十六)
1930年,地中海轮船上那个男孩儿的问号,把拉曼领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奖台,使他成为印度也是亚洲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此项殊荣的科学家。
那个有着无穷问题的男孩子的故事,在不断地提醒人们:永远不要放弃你对“(已知)”的(好奇心),也许新的发现就在你“(已知)”的“(未知)”之中。
1、按原文填空。
2、“地中海轮船上那个男孩儿的问号”指的是(男孩儿提的问题“海水为什么是蓝的?”)。
3、“殊荣”的意思是 特殊的荣誉 ,文中指拉曼 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
4、为什么说地中海轮船上那个男孩儿的问号把拉曼领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奖台?

5、你怎样理解引文的最一句话?
答:我的理解是只有保持从“已知”中追求“未知”的好奇心,才能有新的发现与发明。
(十七)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气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1、在这段话中找出词语的反义词。寒冷——(温暖) 喧闹——(安静)
2、屋外环境恶劣,屋内却温暖而舒适。“温暖”表现在 : 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 ;“舒适”表现在: 地扫得干干净净,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
3、这段话中描写海风狂暴的词语有 呼啸 和 怒吼 。描写海浪巨响的词语有 汹涌澎湃 和 轰鸣 。
4、文中画线的句子的含义是(B)。
A、桑娜害怕丈夫打不到鱼,孩子们会挨饿。
B、桑娜为出海打鱼的丈夫可能有生命危险而担心。
C、海上起了风暴,桑娜为天气的突变而害怕。
5、这段话在环境描写时采用了 对比 手法,可以看出桑娜 勤劳、善良 的品质。
(十八)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1、“这样做”指 抱回两个孩子。
2、“她的心跳得厉害”是因为 收养两个孩子是一个重大的决定 ;“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因为 收养他们会给家里带来巨大的负担,是不应该收养的,她却不由自主做了。;“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是因为 西蒙的两个孩子没人照顾,会冻死、饿死的 。
3、这段话表现了桑娜 淳朴、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 的品质。
(十九)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1、“皱起眉”“脸变得严肃、忧虑”说明 渔夫感到这个问题很严重,很难办 ;“搔搔后脑勺”说明 他正在认真考虑 。
2、“熬”在这里是 忍受 的意思,一个“熬”了说明了 渔夫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辛劳 。
3、读了这段话,我们能感受到渔夫是一个 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 的人。
4、这段话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答:这段话对人物运用了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
5、(十七)(十八)(十九)三篇短文,都选自 《穷人》 ,作者是 俄 国著名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 。这篇文章写了 桑娜和渔夫不顾自家的困苦,收养邻居西蒙的两个孤独的 事,赞扬了 穷苦的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宁可自己多吃苦也要帮助别人 的高贵品质。
(二十)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嘴里嚼着,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1、解释词语意思。
恍然大悟: 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2、文中有一处破折号,它的作用是 表示声音的延长 。
3、这段话选自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作者 周晔 是鲁迅先生的 侄女 。这篇课文按 倒叙 的顺序回忆了 沉痛悼念 、 谈《水浒传》 、 笑谈“碰壁” 、 救助车夫 、 关心女佣 五件事,表现了鲁迅先生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的伟大精神。
4、“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采用了 反问 的修辞手法,把它换一种说法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 。“四周围黑洞洞的”指的是 当时黑暗的社会 ;“碰壁”是指 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时遇到的挫折及反动势力对鲁迅先生的迫害 。这句话表现了鲁迅先生 对反动统治的憎恨和顽强斗争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

小学阶段语文知识要点
一、汉语拼音
1、掌握23个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r y w
2、掌握24个韵母:
(1)、单韵母:a o e i u ü
(2)、复韵母8个: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3)、鼻韵母分为前鼻音和后鼻音。
前鼻音为:an en in un ün 后鼻音为:ang eng ing ong
3、特殊韵母:er 它不能和声母相拼,只单独作为字音。
4、整体认读音节16个:zi ci si zhi chi shi ri yi yu w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5、标调:a o e i u ü,标调时按顺序,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去掉点;ü 与j q x y相拼时去两点,如ju qu xu yu 。
6、字母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7、隔音符号:以a o e 开头的音节紧跟在其它音节后面时,音节的界限容易发生混淆,因此音节间要用隔音符号(')隔开。如海鸥hǎi 'ōu

二、查字典的方法
1、音序查字法。如:鼎dǐn,先在“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出音序(D),再查找音节(dǐn)及所对应的页码。
2、部首查字法。如查“挥”字,先在“部首目录”中找到(扌),再找到部首所对应的“检字表”页码,在“检字表”相应部首下及剩余笔画数(6画)下找到要查的字及正文页码。
3、数笔画查字法。在阅读中遇到不知读音,又很难确定部首的字,就只能用数笔画的方法来查了。首先,在“难检字索引”中的相应笔画数下找到该字,再打开所对应的正文页码就可查到这个字。如查“乙”,在“难检字索引”中查(1)画。

三、理解词语
1、先弄清词语中每个字的意思,再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来理解。如:“疾驰”,“疾”是“飞快”,“驰”是“奔跑”,“疾驰”就是“飞快奔跑”的意思。
2、运用近义词或反义词来解释。如:(近义)“焦急”就是“着急”的意思。(反义)“熟悉”就是“不陌生”的意思。
3、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如《养花》一文,从“到院子里看花—回屋工作—再出去—再回屋”,就可以猜出“循环”是“不断重复”的意思。

四、词的感情色彩
褒义词:形容好的,如“顽强”;贬义词:形容不好的,如“顽固”;
中性词:形容不好不坏,如“环视”“桌子”。
五、选词填空:先分清楚所给的近义词在意义、用法或感情色彩上的区别,然后联系所给的句子进行判断选填。如:正确 准确
1、勘测地形必须十分(准确),不能有半点马虎。
2、这个意见提得非常(正确),我应该接受。

六、常用关联词使用列举:
1、她(既)是个三好学生,(又)是个优秀队干。
2、他(一边)听音乐,(一边)画画。
3、(因为)今天是六一节,(所以)不用上学。
4、武松(不但)勇敢,(而且)非常机智。
5、小明(不仅)学习刻苦,(还)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学生。
6、(只有)敢于向困难挑战的人,(才)能取得非凡的成功。
7、(只要)你肯去钻研,(就)一定能克服这个困难。
8、(无论)刮风下雨,我(都)按时到校。
9、(虽然)今天放假,(但是)小花还是呆在家里认真学习。
10、(如果)明天天气好,我们(就)去爬山。
11、(即使)你这次数学考了满分,(也)不能骄傲。
12、凡卡心想:(与其)在城里受罪,(不如)回乡下爷爷那里。
13、刘胡兰(宁可)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屈服。
14、这道题(不是)你做对了,(而是)我做对了。
15、他(一)读起书来(就)废寝忘食。

七、变换句式
1、“把”字句或“被”字句。改写时可这样思考:什么“把”什么怎么样;什么“被”什么怎么样。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意思。如:我打死了一只老鼠。应改为:我把一只老鼠打死了。不能改为:一只老鼠把我打死了。
2、转述:把一句话通过你的口转告给别人。改写时注意人称的变化,要去掉冒号、引号,根据句意及通顺与否可对个别文字作适当改动,但不能改变句意。如:王老师对小明说:“我下去买水,你在这里好好练习。”改为转述句:王老师对小明说,他下去买水,叫小明在那里好好练习。
3、陈述句和反问句:转换特点: 陈述句 反问句
(肯定)------ (否定)
(否定)------ (肯定)
如: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 ———— 马跑得越快,难道不是离楚国就越远了吗?
4、肯定句和否定句。如:(“肯定句”改为“否定句”)街上的人很多。—— 街上的人真不少。将肯定句改为否定句,一定要在句子中加“不”“没有”等词,然后将“不”“没有”后面的词换成反义词。

八、扩句和缩句0
1、扩句:首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再在主干词前加上合适的修饰词。扩写后的句子比原句的意思更具体、充实,但主要意思不变。如:小明去看电影。扩写为:小明(穿着一件新衣服,高高兴兴地)去(新华电影院)看电影。不能扩写为:小明和妹妹高高兴兴地去新华电影院看电影。
2、缩句。首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然后找出每部分的主干词,再去掉修饰性的词语,把主干词连成完整的句子,但要保留原句的主要意思。如: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应缩写为: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不能缩为:曹操听到呐喊声。

九、修改病句
1、句子不完整。如:战士的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优秀品质。
这句可改为:战士的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优秀品质令人敬佩。
2、用词不当。如:我的书包里还缺乏一个像样的铅笔盒。“缺乏”用得不恰当,应改为“缺少”。
3、搭配不当。如:他穿着一件灰大衣和一顶红帽子。“穿”与“帽子”搭配不当,应改为:他穿着一件灰大衣和(戴着)一顶红帽子。
4、词序混乱。如:打乒乓球对我是很感兴趣的。应改为:我对打乒乓球是很感兴趣的。
5、前后矛盾。如:油菜地里一片金黄的菜花,五彩缤纷。“一片金黄”与“五彩缤纷”相矛盾,应把“五彩缤纷”去掉。
6、重复啰嗦。如:他是我们班成绩最优秀、功课最好的学生。“成绩最优秀”和“功课最好”意思重复,这里只需保留其中一个。
7、不合逻辑,不合事理。如:他在霞光中读着书,不知不觉过了两个钟头。“霞光”稍纵即逝,持续两个小时是不符合现实的。应把“霞光”改为“阳光”。
注意常用修改符号的用法:

十、认识修饰句子的方法
1、比喻句。常用的比喻词有“好像”“犹如”“仿佛”等,有的比喻句用“成了”“变成”“是”等代替比喻词,如: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比喻句的特点是:本体和喻体有些相似,并且本体和喻体是不同类的。所以有比喻词的句子不一定就是比喻句,如:小花长得好像她妈妈。(X)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像人一样。如:青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此句用“告诉”“快乐”等写人的词语来写小动物。
3、夸张:故意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地描述。如:(夸大)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缩小)在巴掌大的牢房里,他照样锻炼。
4、排比:把意思相联、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大体相等、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排列在一起。如: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天山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传到大河长江之南,使全国的人民心一齐欢跃起来。
5、设问:自问自答。如: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6、反问:无疑而问,问而不答,答案暗含在问话中。如: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7、疑问:提出问题。如:今天你去图书馆看书吗?

十一、掌握部分标点符号的用法
1、句号(。):陈述句的末尾停顿用句号。如:请你稍等一下。
2、问号(?):问句末尾的停顿。
3、感叹号(!):感叹句末尾的停顿。如:这儿风景真美啊!
4、逗号(,):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如:他来了,又走了。
5、分号(;):一个句子中,并列的分句之间用分号。如: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上来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珍珠,冒到中途又歪下去了;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大水泡。
6、顿号(、):句子中并列关系的词语之间用顿号。如: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是我国的四大河流。
7、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提起下文,表示后面还有话要引起注意。如:她说:“我明白了。”
8、引号(双引号“ ” 单引号‘ ’)
引号的三种用法:
1)、表示直接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书刊等的话。如: 她说:“我明白了。”或:楼的前面挂着“镇隆中心小学”的牌子。
2)、表示强调,引起注意。如: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3)、表示意思否定。如: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注: 引号里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如: 他问老师:“老师,‘置之不理’的‘理’字是什么意思?”
9、省略号(……):省略号有三种用法:
1)、表示引文内容的省略。如:我读了“渔夫皱起眉……别等他们醒来”这一段,心里很感动。
2)、表示例举事物的省略。如:动物园里有白熊、大象、猴子……
3)、表示话没说完。如:指导员伤心地说:“我没有把你们照顾好,你们都瘦得……”
4)、表示声音断断续续。如:“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10、书句号( 《 》 ):表示书籍、报刊、文章、影视剧等的名称出现在一个句子中的时候,这些名称应用上书名号。如:昨天,我读了《林海》这一课,还看了《惠州日报》和《西游记》。
11、破折号(——):破折号有三种用法:
1)、表示解释说明。如: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
2)、表示意思的递进或转折。如: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3)、表示声音延长。如:“嘟——”火车进站了。

十二、给文章分段(归并法)
1、按时间顺序分段。 2、按地点变换分段。
3、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 4、按事物的内容性质分段。

十三、概括段落大意
1、学会摘句法:A、总分结构的段落,概括段意抓住总写句。
B、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其中“承上”部分往往是上一段落的段意,“启下”部分往往是下一段的段意。
C、要摘录几句才能概括段意时,要对句子作适当压缩。
2、采用层意归并法。(层与层之间是并列关系)
3、选取主要意思。在一段中写到几个内容,其中有主要内容,也有次要内容,在概括这类段落的段意时,就要对这些内容进行“筛选”,选取主要内容作为段意,删去次要内容。

十四、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用课题发展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抓重点段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用段意归并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十五、概括文章中心思想
1、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要包括“文章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两部分。
2、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
1)、用分析题目的方法概括思想。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舍身”二字包含有董存瑞为了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精神。
2)、用分析中心句的方法概括思想。如:《鸟的天堂》一课的中心句是: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从这句可知作者对鸟的天堂、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用分析主要情节的方法概括思想。如《麻雀》一课,母雀为了护子,挺身而出准备与猎狗搏斗。这体现了老麻雀的爱子精神。
4)、用分析主要人物的方法来概括思想。如《珍贵的教科书》一课的中心,要从指导员的身上去分析,从中体会他关心下一代及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3、概括中心思想的基本形式:(部分列举)
1)、课文写了( )表达了( )。2)、课文写了()赞美了()。
3)、课文写了()说明了()。 4)、课文写了()告诉了()。
5)、课文写了()表达了()赞美了()。

十六、给文章加上标题
一般来讲,给文章加标题可以从“内容”和“中心”两个方面去考虑。给文章加题目的基本步骤是:一读二想三加。

如果小学语文基础各个知识点掌握较好的,就整理复习阅读与写作.

短文阅读,这项学生分数普遍低。还有就是作文

短文阅读,这项学生分数普遍低。还有就是作文

小升初语文怎么复习
答:小升初语文怎么复习,小升初语文复习计划攻略。"小升初"备考阶段已经进入,这个时间段应如何合理地安排学习,做好小升初备考,为小升初做努力,是许多家长和同学非常关心的问题。根据以往教学中积累的经验,三好网1对1辅导教育语文教学专家老师浅谈想法,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启示。2016小升初语文备考:阶段性...

小升初语文汉字类考题答题技巧解析
答:★汉字类考题 汉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学习汉字主要是能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学会查字典。重点可以复习以下几个内容:1.读准字音:主要是对同音字、多音字和音近字的读音要能够辨别清楚,防止混淆。特别是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确定读音。我们课文中有不少多音字,要...

小升初语文单元考试实用技巧:默词语 靠自己
答:阅读方面的知识的理解,重点放在上语文课时进行。习作及白话交际采用归类复习的方式,利用语文课时间进行。 小升初考试实用技巧:默词语 靠自己 第十计:默词语 靠本身 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看着就会,写着就错。听着能懂,考试不会。无乱哪种情况总的来说还是手上的功夫...

求小升初语文复习资料!不要习题!就资料!快快快!
答:求小升初语文复习资料!不要习题!就资料!快快快!  我来答 4个回答 #热议# 柿子脱涩方法有哪些? gzrpretty 2011-06-25 知道答主 回答量: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六下复习要点(课内)1文言文两则1.《学弈》选自《孟子·告子》。通过写弈秋教两人...

小升初语文怎样复习
答:首先,要分块复习,分步完成。语文可以分解为基础知识、阅读和作文共三大块进行复习。基础知识部分可以分解为生字、解词、文学常识、修辞、文言文和现代文背诵默写等部分。阅读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作文则着重复习记叙文。其次,基础知识要集中几天进行强化复习。然后是阅读部分,课内的重点篇目、段落,...

小升初的语文怎么有效复习
答:小升初的语文怎么有效复习 文学常识是小升初考试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年年考,且分值较高,题型基本稳定,分填空和连线题两种形式。10年考了3分关于《三国演义》知识,11年(大联盟卷)考查成语典故、鲁迅、词牌、曲

小升初语文必考古诗诗句
答:小升初语文必考古诗句推荐如下:1、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咏鹅》唐·骆宾王2、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北朝民歌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唐·孟浩然4、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小升初语文拼音知识点最新整合
答:词语方面,实词如名词、动词等的掌握,词性划分、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以及成语、谚语的学习,都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复习要点包括声母、韵母的正确读音,拼音拼写规则,声调的正确发音,以及标调口诀和隔音符号的运用。总之,小升初语文拼音知识点的掌握,需要系统复习,通过各种方法加深理解和记忆,以确保在考试...

小升初人教版语文怎么复习能快速提高
答:第一阶段:夯实基础的关键阶段。在语文学习方面,主要是把基础知识部分(包括语音、字词义、句子等)系统地梳理一遍。第二阶段:综合提升的关键阶段。在语文学习方面,应该重点攻克阅读(包括现代文阅读、古诗词鉴赏、文言文理解等)和写作。第三阶段:做好综合训练、提升应考技巧。要按考试题型,逐个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