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者,正也,止于一也,无教则不知止,不知止不足与言正。 这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卜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人君,止于仁; 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是什么意思~


懂得停下来然后才稳定,稳定然后才能冷静,冷静然后才能平心静气,平心静气然后才能仔细考虑,仔细考虑然后才能有所收获。该句话出自于《大学》。

拓展资料: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贡献价值
⑴《大学》提出了一个政治哲学纲领。《大学》以不长的篇幅使儒家思想理论化、通俗化,便于学者学习掌握,而儒家思想为封建王朝的稳固提供了保障。
⑵《大学》可以作为科学启蒙第一书,它提出的“诚意正心”是必备的科研心态、“格物致知”是认知的唯一途径、“止于至善”是追求臻美境界,“日日新”是强烈的创新意识。
⑶《大学》虽然充满着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但是却有重要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论述,如提出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认知到事物发展的先和后;提出的“治本”,认知到治国的规律。
⑷《大学》作为“四书”之首,是儒学重要的思想载体。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政治的合法性依据,在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建设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⑸《大学》提出的经济思想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最为有利的文化根基。如提出的“德本财末思想”、“财聚民散思想”、“生众用舒思想”,“先义后利思想”。
⑹《大学》提出的诚信思想对当代探讨诚信缺失的社会根源以及创建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⑺《大学》是讲学习法则的著作,影响着学风。
⑻《大学》提出了“做人”法则。
⑼《大学》是国学经典之一,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

从政要适可而止

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分别...
答: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分别出自孟子、尚书、论语。论语:lúnyǔ,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是什么意思
答:政治家要行的正 将帅自己本身正直行的正 底下的人谁敢不正呢。自己的人理解 望采纳 谢谢

孟子和孔子最经典的语录是哪些?
答: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孟子》语录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政治格言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

《孔子家语》4大婚解诗解(上)正爱敬礼
答:【原文】版本1 孔子侍坐於哀公.公问曰:「敢问人道孰为大?」 孔子愀然作色而对曰:「君及此言也,百姓之惠也,固臣敢无辞而对. 人道,政为大.夫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而正矣 . 君之所为,百姓之所从.君不为正,百姓何所从 乎!」 公曰:「敢问为政如之何?」 孔子对曰:「 夫妇别、男女亲、君臣信...

关于论语的诗句有哪些
答:12、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13、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14、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15、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1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8、古之学者...

儒家对后世有没有什么消极影响
答:儒家所言仁义,将人分为士农商工一说,将中国的科技创新和商业发展给压制下去了;儒家有朱熹所谓存天理灭人欲,叫人守节,而自己却纳一寡妇为妾,即说明了儒家的虚伪,又使中国古代无数无辜的寡妇浪费一生的青春;儒家导致中国人的思维僵化.只知道死读先贤的书,却不拥有自己的独立思想.说起话来是...

请帮我解决关于孔子提出的教育观点的问题,谢谢
答:主张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准则。主张以身作则,“诲人不倦”,他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说:“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提出灵活多样的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出来因材施教外,还有嘘唏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

钱逊的履历
答:的治国思想春秋末期,作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力量衰落,各诸侯纷纷攻城略地,大小战争不断。诸侯国内,父子兄弟之间篡位夺权的事层出不穷,礼崩乐坏。各家各派都提出了恢复秩序的办法,孔子的全部思想和活动也都是为了恢复社会秩序的稳定,变天下无道为有道。治国为政方面,孔子的核心思想是“政者正也”。

《孔子家语》卷第七
答:则民知所止,民知所止,则不犯.故虽有奸邪贼盗,靡法妄行之狱,而无陷刑之民.不孝者生於不仁,不仁者生於丧祭之礼明,丧祭之礼所以教仁爱也,能教...孔子曰:「巧言破律,遁名改作,执左道与乱政者杀;作淫声,造异服,设伎奇器,以荡上心者杀;行伪而坚,言诈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惑众者杀;...

欲正人先正己是什么意思
答:【歇后语】: 包公斩包勉 【英文】: sweep before one's own door 近义词:以身作则(yǐ shēn zuò zé),意思是以自己的行为做出榜样。出自出处 《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则:准则,榜样。示例 巴金《家》二十五:“这其间不顾一切阻碍以身作则做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