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设计中是墙齐柱边,还是柱齐墙边好?

作者&投稿:生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框架结构设计中是墙齐柱边,还是柱齐墙边好~

原则上柱居中布置受力最好,抗震等级较高时柱偏心太多时还要水平加腋。但实际设计过程某些时候还是需要柱平墙边,例如外墙不能见凸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你的图中,轴线位置没变,那就是柱子偏轴线,用你的话说就是挪了柱子。

  无所谓,一般结构喜欢柱居中,外墙扶壁柱以墙居中。
  多数结构师默认柱子中心在轴线上,墙可以偏离轴线。
  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以刚接或者铰接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框架结构的房屋墙体不承重,仅起到围护和分隔作用,一般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空心砖或多孔砖、浮石、蛭石、陶粒等轻质板材砌筑或装配而成。
  框架结构又称构架式结构。房屋的框架按跨数分有单跨、多跨;按层数分有单层、多层;按立面构成分为对称、不对称;按所用材料分为钢框架、混凝土框架、胶合木结构框架或钢与钢筋混凝土混合框架等。其中最常用的是混凝土框架(现浇整体式、装配式、装配整体式,也可根据需要施加预应力,主要是对梁或板)、钢框架。装配式、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效率较高,工程质量较好。
  梁的截面尺寸
  宜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
  (2)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4;
  (3)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
  采用梁宽
  大于柱宽的扁梁时,楼板应现浇,梁小线宜与柱中线重合,扁梁应双向布置,且不宜用于一级框架结构。扁梁的截面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并应满足现行有关规范对挠度和裂缝宽度的规定:
  梁的钢筋配置
  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粱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且计入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
  (2)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
  (3)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12-29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数值应增大2mm.
  梁的纵向钢筋配置
  尚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的配筋,一、二级不应少于2φ14,且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不应少于2φ12;
  (2)一、二级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直径,对矩形截面柱,不宜大于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对圆形截面柱,不宜大于纵向钢筋所在位置柱截面弦长的1/20.
  梁端加密区的箍筋肢距
  一级不宜大于20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四级不宜大于300mm.
  柱的截面尺寸
  宜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截面的宽度和高度均不宜小于300mm;圆柱直径不宜小于350mm.
  柱的钢筋配置
  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柱纵向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12-31采用,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对建造于Ⅳ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表中的数值应增加0.1.
  注:采用HRB400级热轧钢筋时应允许减少0.1,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应增加0.10.
  2)二级框架柱的箍筋直径不小于10mm且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时,除柱根外最大间距应允许采用150mm;三级框架柱的截面尺寸不大于400mm时,箍筋最小直径应允许采用6mm;四级框架柱剪跨比不大于2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
  3)框支柱和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
  柱的纵向钢筋配置
  尚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宜对称配置。
  (2)截面尺寸大于400mm的柱,纵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3)柱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
  (4)一级且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每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1.2%。
  (5)边柱、角柱及抗震墙端柱在地震作用组合产生小偏心受拉时,柱内纵筋总截面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加25%。
  (6)柱纵向钢筋的绑扎接头应避开柱端的箍筋加密区。
  柱的箍筋加密范围
  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柱端,取截面高度(圆柱直径),柱净高的1/6和500mm三者的最大值。
  (2)底层柱,柱根不小于柱净高的1/3;当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外尚应取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
  (3)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和因设置填充墙等形成的柱净高与柱截面高度之比不大于4的柱,取全高。
  (4)框支柱,取全高。
  (5)一级及二级框架的角柱,取全高。
  柱箍筋加密区箍筋肢距
  一级不宜大于200mm,一般而言,二、三级不适合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四级不适合大于300mm,至少每隔一根纵向钢筋宜在两个方向有箍筋或拉筋约束;采用拉筋复合箍时,拉筋宜紧靠纵向钢筋并钩住箍筋。
  柱箍筋加密区的体积配箍率
  注:①普通箍指单个矩形箍和单个圆形箍;复合箍指由矩形、多边形、圆形箍或拉筋组成的箍筋;复合螺旋箍指由螺旋箍与矩形、多边形、圆形箍或拉筋组成的箍筋;连续复合矩形螺旋箍指全部螺旋箍为同一根钢筋加工而成的箍筋;
  ②框支柱宜采用复合螺旋箍或井字复合箍,其最小配箍特征值应比表内数值增加0.02,且体积配箍不应小于1.5%;
  ③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宜采用复合螺旋箍或井字复合箍,其体积配箍率不应小于1.2%,9度时不应小于1.5%;
  计算复合螺旋箍的体积配箍率时,其非螺旋箍的箍筋体积应乘以换算系数0.8.
  柱箍筋非加密区的体积配箍率
  不宜小于加密区的50%;箍筋间距,一、二级框架柱不应大于10倍纵向钢筋直径,三、四级框架柱不应大于15倍纵向钢筋直径。
 

【结构工程师】
我明白你的意思,就是柱子比墙宽,哪边突出柱子比较好,对吧!
这个完全是建筑外观的范畴,比如说有的人希望自己的房间里四四方方不要看到柱子,也有的人觉得从外面看自己的房子不要看到柱子好。这个只是一个审美观的问题,没有对错。
但是一般的做法是,楼梯间的柱子最好不要突出来。
随着人们要求的提高,设计师开始采用异形柱做法,就是哪里都看不到柱子!

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

不是一个意思吗?

框架结构设计步骤是什么?
答:\x0d\x0a\x0d\x0a框架结构设计步骤及要点\x0d\x0a1.结构设计说明\x0d\x0a主要是设计依据,抗震等级,人防等级,地基情况及承载力,防潮抗渗做法,活荷载值,材料等级,施工中的注意事项,选用详图,通用详图或节点,以及在施工图中未画出而通过说明来表达的信息。如混凝土的含碱量不得超过3kg/m3等等。\x0d\...

在工程建筑中,墙和柱子有哪几种相对应位置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答:框架结构建筑中,外墙与柱子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立面图有什么特征? 外墙?没有多大关系啊?是框架梁吧?有轴心与偏心,小偏心与大偏心,至于外墙,看你怎么布置与二次装修啊!想要突出外墙面,装饰的时候,可以把框柱位置,用装饰柱,装饰,内突出的话,外墙面直接抹平就可以啊,框架结构的墙体与结构是没有多大联系的,只是起...

进行框架结构布置时,一般应满足哪些原则
答:框架结构布置原则有:1、布置要尽可能匀称;2、结构的受力要明确;3、承重隔墙宜采用轻质材料;4、构件类型、尺寸的规格要尽量减少。框架结构是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框架结构的房屋墙体不承重,仅起到围护和分隔作用,一般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空心砖、...

对现阶段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要点分析?
答:5 设计原则及重点注意 (1)抗震验算时不同的楼盖及布置(整体性)决定了采用刚性、刚柔、柔性理论计算。抗震验算时应特别注意场地土类别。8度超过5层有条件时,尽量加剪力墙,可大大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框架结构应设计成双向梁柱刚接体系,但也允许部分的框架梁搭在另一框架梁上。(2)大跨度雨蓬、阳台等...

框架结构设计的原则?
答:如土建结构中多肢墙比单片墙好,框架剪力墙比纯框架好等等,就是体现了多道防线的设计思路。3、抓大放小在框架结构结构体系中具有“强柱弱粱”、“强剪弱弯”等的说法也是钢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有人问:为什么不是“强柱强梁”“强剪强弯”呢?为什么所有构件都很强的结构体系反而不好,...

框架结构柱要圧桩中心吗?当柱圧桩中心的时候地圈梁就压不了中了偏一点...
答:通常框架结构柱是对正桩中心的,对于桩基础受力比较合理。考虑到外墙都是外柱边齐,所以地圈梁一般都是不对正柱中心,而是偏于外侧的。

探索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答: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框架剪力墙结构主要是受建筑水平荷载的影响,在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的相互作用下,从而保障建筑水平荷载的传递。不过,在不同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剪力墙结构所承受的水平剪力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为了使得整个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保障了建筑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我们就将框架...

框架中构造柱设置要求
答:1)应根据砌体结构体系.砌体类型.结构或构件的受力或稳定要求,以及其他功能或构造要求,在墙体中的规定部位设置现浇混凝土构造柱; 2)对于大开间荷载较大或层高较高以及层数大于等于8层的砌体结构房屋宜按下列要求设置构造柱。(1)墙体的两端,(2)较大洞口的两侧,(3)房屋纵横墙交界处,(4)构造柱的间距,当按组合墙考...

框架―剪力墙结构布置一般原则?
答:⑥ 楼梯间、竖井等造成连续楼层开洞时,宜在洞边设置剪力墙,且尽量与靠近的抗侧力结构结合,不宜孤立地布置在单片抗侧力结构或柱网以外的中间部分。⑦ 剪力墙间距不宜过大,应满足楼盖平面刚度的要求,否则应考虑楼盖平面变形的影响。(3)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宜设计成周边有梁柱(或暗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