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词什么什么的 什么什么得 什么什么地,分别什么时候用啊,我分不清楚

作者&投稿:氐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语文句子中什么时候用的,什么时候用地。~

的后面跟的都是名词,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
地一一状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面。“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形容词(副词) +地+动词(形容词)。如:
她偷快(形容词)地接受(动词,谓语)了这件礼物。



扩展资料:
“的、地”用法的常见错误:
一般而言,在特约记者和通讯员来稿中常见的“的、地、得”用法错误,主要表现在该“地”的地方全部用了“的”。如:
①这两年,该公司的职工不断的(地)转变观念。
我们说“地”是状语的标记, 用在谓语的前面。此例中主语是“职工”,谓语是“转变”。很显然,用“的”是错误的,应该用“地”。
②该项目不仅创下了该公司单项工程总产值之最,更为重要的是成功的(地)闯进了,上海的国际石油化工项目建设市场,踏上了一个更高的平台。

“的”后面跟的都是名词。
“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

的是一个汉语汉字,普通话读音是de,dí,dì,dī(粤语读音为dik1),其居现代汉语使用量之首,有着漫长的演变史。用在定语的后面,也可以用在主谓短语中间,现代汉语56008个常用词 “的”字用最多的一个字。
读音
读作:de,常用结构助词。如:这把尺子是小花的。
读作:dí,真实、确实,如“的确”。
读作:dì,箭靶,如“目的”“无的放矢”“众矢之的”。
读作:dī,2012年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正式将“的士”中的“的”注音为dī。
汉字释义
用在定语的后面。[1] (《新华多功能字典》)(1)领属性定语:兔子~尾巴;学校~礼堂;老张~脾气。(2)限制性定语:纯金~项链;郊区~房子;三天~假期。(3)描绘性定语:蔚蓝~天空;绿油油~庄稼;愁眉苦脸~样子。
用在定语的后面。[2]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1)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一般的修饰关系:铁~纪律‖幸福~生活。(2)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领属关系:我~母亲‖无产阶级~党‖大楼~出口。(3)定语是人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是表示职务或身份的名词,意思是这个人担任这个职务或取得这个身份:今天开会是你~主席‖谁~介绍人?(4)定语是指人的名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和前边的动词合起来表示一种动作,意思是这个人是所说的动作的受事:开他~玩笑‖找我~麻烦。
用在主谓短语中间,使之成为偏正短语。[1]他~死亡‖狐狸~狡猾‖您老~光临。
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或短语的后面,构成“的”字短语。[1] (《新华多功能字典》)我们~‖国家~‖买~卖~‖最优秀~‖唱~唱~,跳~跳,自豪的。
用来构成没有中心词的“的”字结构。[2]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1)代替人或物:这是我~,那才是你~‖菊花开了,有红~,有黄~。(2)表示某种情况、原因:大星期天~,你怎么不出去玩儿玩儿?‖无缘无故~,你着什么急?(3)用跟主语相同的人称代词加“的”字做宾语,表示别的事儿跟这个人无关或这事儿跟别人无关:这里用不着你,你只管睡你~去。(4)“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这样的结构,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推~推,拉~拉‖说~说,笑~笑‖大~大,小~小。
用在动宾短语或离合词中间,表示该行为发生在过去。[1] (《新华多功能字典》)回来时乘~飞机‖在哪儿理~发?‖在火车上吃~饭。
用在句末,表示确定的语气。[1] (《新华多功能字典》)这是不可能~‖是小张告诉我~。
用在陈述句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2]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这件事儿我知道~,一定的。
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2]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破铜烂铁~,他捡来一大老乡们沏茶倒水~,待我们很亲热。
用在列举项的后面。[1] (《新华多功能字典》)也就是这家店,针头线脑~还能买到‖工具箱里,钳子、锤子~,什么都有。
〈口语〉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1)表示相乘:这间屋子是五米~三米,合计共十五平方米。(2)表示相加:两个~三个,一共五个。

地(dì),从土从也。也,本义女侌。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原为古汉语名词,与天相对,本意为物质,后逐渐引申为土地、大地、地表。(见《道德经》“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地久”即“物质长久不变”)可以用在动词后作助词,也可以作为名词,表示大地(指地球表面最下方;贴近地壳的表面部分),地球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得

要点,分别与定语、状语、补语有关:
“的”字前一般是名词、形容词,作【定语】,修饰名词,形成“定语+的+中心词”的语fǎ结构。“地”字一般在动词、形容词后,作【状语】,修饰动词,形成“状语+地+中心词”的语fǎ结构。“得”字则是在动词、形容词后,“得”后再跟【补语】,是补语的特定表示。

例子:
1. 由于李红同学学xí勤奋,这次语文测试,她考得特别出sè。
2. 田野里,农圌民伯伯正在紧张地收gē麦子。
3. 助人为乐的小huá被市少工委评为“优秀少先队员”。
4.她是一位性格开朗(描写性定语)的女子(名词,中心语)。
5.颐和园(限圌制性定语)的湖光山sè(名词,中心语)美不胜收。
6.她愉快(描写性状语)地接受(动词,中心语)了这件礼物。
7.天渐渐(限圌制性状语)地冷(形容词,中心语)起来了。
8.他们玩(动词,中心语)得真痛快(补语)。
9.她红(形容词,中心语)得发紫(补语)。
10.民圌主不是一个压倒另一个,各种势力和谐相处,最大程度(状语)地实现(中心语)多数人(定语)的民圌主(中心语),让农圌民活(中心语)得有尊严、有微笑(补语),才是最终(定语)的目的(中心语)。
11. 四大名山(名词)的佛教寺圌院(主语)大都是重要的观光景点。
12.她是一位性格开朗的女子(名词,宾语)。
13.她兴圌奋(形容词)地接受(动词,谓语)了这次邀请。
14.天渐渐(时间副词)地暗(形容词,谓语) 了下来。
15.他们玩(动词,谓语)得真痛快(补语)。
16.她红(形容词,谓语)得像桃huā一般(补语)。
17.这两年,该公圌司的职工不断地强化安全意识。
18.该项目不仅创下了该公圌司单项工程总产值之最,更为重要的是成功地闯进了上圌海的囯际石油化工项目建设市场,踏上了一个更高的平台。
19.各项安全工作做得很到位,安全防范措施都落实得很好。
20.身圌体更不敢碰到被太阳炙烤得滚圌烫的铁车梯。

的在名词前、地在动词前、得在形容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