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句法分析

作者&投稿:柯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总结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特别是与英语相比~

汉语语法化不应受英语语言学理论过多的影响

汉语和英语都经历过漫长的发展,都处于高度完善的状态,词汇分类非常相似,语句结构在表面上也大致相同,从表面上看许多英语语言学理论应该适用于汉语语法学的学科建设,特别是汉语语句的解析是完全可以套用英语的句法解析模式的。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汉语语法化不应受英语语言学理论过多的影响,因为汉语与英语相比在构词造句方面具有许多本质上的差异。

例如,我们暂时认定英语句子“All of us believed him honest.”翻译成“我们都相信他诚实”。从表面上看这两个句子结构几乎完全相同,可以认定这两个句子的结构都为SVOC,其中S为主语、V为动词、O为宾语、C为补语。但经过仔细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许多可能是因为本质不同而带来的不同之处。

第一,在英语语句结构中人群与其他事物一样,在主语结构中可以被任意划分,如,some of us, any of us, all of us, the great majority of the people。而汉语则不同,人群一般都作为整体充当主语,在谓语中用“完全”、“大都”等副词来履行英语中的“some of ”、“all of ”等成分的职责。在汉语中我们一般不会用“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做主语,而用“我们大多——”、“我们当中多数人——”等结构代替。“我们当中有一些人不同意你的看法。”这样的句子才是典型的汉语语句。

第二,英语的动词有词形的变化,汉语的动词则没有。例如,在汉语句子“我们都相信他诚实。”中,“相信”一词没有任何词形变化,因此我们单从这个句子来看可以认定“现在,我们都相信他诚实。”是正确的理解。但是在英文句子“All of us believed him honest.”中,由于“believed”为动词“believe”的过去形式,我们只能认定“过去,我们都相信他诚实。”是正确的理解。因此,可以相信,汉语中的动词根本不具有许多英语中的动词在语言表达中担当的语法功能,所以英语的句法解析模式和规则,甚至其他语法范畴中的某些规则、解析方法可能不适合于汉语语法化相关的学术研究工作。

第三,在英文句子中“All of us believed him honest.”中,“honest”作为宾语补语成分存在,但在相应的汉语句子“我们都相信他诚实。”中,“诚实”一词就不应该作为宾语补语成分存在,因为那样会使汉语的语法规则复杂化。为了说明这一点,再取一个英文句子“All of us believed that he was honest.”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虽然它也可以直译成“我们都相信他是诚实的”,但是我们同样可以把它译成“我们都相信他诚实”。这是因为汉语具有一个英语语法根本不具有的语句特征,汉语的句子中可以没有动词而只有形容词,也就是说,汉语中只要有形容词便可以构成完整的句子,如“他诚实。”和“他是诚实的。”一样,都是完整的句子。因此,既然汉语的语句具有这一特征,那么依据简化的原则,在汉语中句子“我们都相信他诚实。”和句子“我们都相信他是诚实的。”就应该具有同样的句法结构,其中“他诚实”和“他是诚实的”都应视为完整的句子、相同的成分存在于各自的复杂句中,而且“他诚实”中的“诚实”一词是谓语成分,而不是宾补成分,“他”一词也应视为主语,而不是宾语。这样的解析才符合汉语的特点。相反,如果受英语句法解析模式过多的影响而认定汉语句子“我们都相信他诚实。”中的“诚实”作为宾语“他”的补语,那么汉语语法就会因为英语的特点而被人为地复杂化了。总而言之,在汉语中单独一个形容词就可以作为完整的谓语,就因为这个英语语句不具有的特征,完全可以把汉语中SVOC这样的句法结构变为“主语+动词+简单句”的句式而使汉语语法尽量简化。英语之所以具有SVOC的句式,是因为英语句子只有在存在动词的情况下才能被视为完整的句子。因此,英语具有SVOC的句式是适应了英语的特征,但汉语不具有这个特征,我们采用这种句式可能并不适合汉语自身的特点。

第四,最关键的是,如果我们用“S、V、O、C、A”这些句子成分为汉语句子做句法解析。那么有些句子我们将很难分析其句法结构。例如:

(1)老王太极拳打得特别好。

(2)我们中有一些人赞成你的看法。

在第1句中,我们把“老王”一词当作主语,那么“太极拳”一词应该是何种句子成分呢?在第2句中,如果“我们中”是状语,那么“有”和“赞成”哪一个是主要的动词呢?我们没有任何线索来判断,因为汉语的动词只有一种词形,也就是说,汉语的动词根本就没有原形和与之相区别的其他形式这一划分。如果认定“有”一词为第二句的主要的动词,那么第二句可能会出现两个主要的动词,因为动词“赞成”表达的是句子的主要内容。

综上所述,虽然英语和汉语在句法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由于二者在组词造句上存在着许多本质上的重大区别,各自都有一些独有的句法特征,因此汉语句子的语法解析应以汉语自身特点为基础建立一套适合汉语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句法解析模式。

句法解析模式是任何一门语言语法学的重要学术领域,它往往包含和体现了一门语言与其他语言在许多语法范畴内的语法内容的不同之处,也就是说,这些不同之处往往也会造成不同语言,特别是在语言文字构成形态方面有重大区别的语言在句法解析模式有重大区别,甚至完全不同。

语法学几乎是所有语言语言学体系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内容是其他分支语言学科的学术成果的集中体现,实质上是以其他分支语言学科的学术成果为基础进行学术研究而得到的,语法学的内容体现了语言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轨迹。

由于英语和汉语是两门有重大区别的语言,不论是文字形态还是组词造句都有本质的区别,二者的所有分支语言学科都必定有不同的内容,过多地受英语语言学学术成果的影响,特别是过多地受英语语法学,尤其是句法解析模式的影响,必将使汉语语法化的进程严重受阻,使汉语语法化的方向很难正确把握。

因此,汉语语法化不应受英语语言学理论过多的影响。

同印欧语相比,汉语呈现出一系列分析型语言的不同特点:
(1)汉语缺乏形态,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汉语缺乏形态即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形态变化,指表示语法范畴的形式的变化。如名词、形容词、动词那些性、数、格、时、人称等变化。英语的人称代词、动词做主语时和做宾语时词形不同,如:“She loves me”和“I love her”,同是一个代词“她”(或“我”)词形不同,同是一个动词“爱”,主语是第三人称时要加“s”,主语是第一人称时则不加。而汉语里的“她爱我”和“我爱她”,里面的两个代词“她”和“我”,不管是做主语还是做宾语,词形都不变化;动词“爱”,不管作主语的是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都没有相应的形态变化。
现代汉语的“们、着、了”等助词,在很大程度上近似词尾,但它们不是严格意义的表示形态变化的语法成分。比方“们”,“代表们”固然表示多数,但不用“们”的“代表”也可以表示多数。尽管现代汉语的某些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讨论讨论、漂漂亮亮“,这不能说不是词形变化,但并不具有普遍性。
语序的安排对结构和意义都有很大的影响。比如:
客来了。
来客了。
月光流进了屋里
屋里流进了月光。
语序不同,结构关系不同,表意重点也有所不同。
虚词的运用对结构和意义也有很大的影响。比如:
粮食增产。
粮食的增产
北京大学。
北京的大学。
用不用虚词,结构关系不同,或者意思不同。
学校和农场。
学校的农场。
挑了十多担就不挑了。
挑了十多担才不挑了。
(2)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
现代汉语不像印欧语那样句子和短语有不同的构造。如英语的句子中谓语部分要求有一个由限定式动词(句niteverb)充任的主要动词(mainverb),短语中不允许有限定式动词;而现代汉语里句子和短语的构成原则具有一致性,同样的一个主谓短语,既可以独立成句,也可以充当句子成分。无论词素组成词,词组成短语,或者短语组成句子,都有主谓、动宾、补充、偏正、联合五种基本语法结构关系,例如:汉语的一个主谓结构,可以是句子,也可以是短语。动宾结构、动补结构、偏正结构,等也一样。词“月亮”,短语“大家好”,句子“太阳升起来了。”等都是主谓结构。
(3)词类和句法成分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
现代汉语不像印欧语那样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有一种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比如,印欧语里名词跟主语、宾语对应,形容词跟定语对应,而汉语中词类和句子成分的关系比较复杂,同一词类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现代汉语里名词可以充当主语和宾语,也可以充当其他别的成分,形容词可以充当定语,也可以充当别的成分。词在语法方面呈现出多功能性;反之,同一种句子成分又可以由几类词充当,两者之间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所以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不像印欧语那样有简单的对应关系。
(4)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
现代汉语的量词十分丰富,计数时数词后面一般要用一个量词,不同的名词所用的量词也往往不同。如“一条绳子、一匹马牛、一张桌子、一道彩虹”等。语气词也十分发达,能使句子表达的各种语气色彩形式化。语气词常出现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的细微差别,如“你走啊!(感叹)”、“你走吧。(祈使)”、“你走了。 (陈述)”
这些都是现代汉语不同于印欧语的特点。

第一层次:“我”是主语,“坚持要送她回家”是谓语。
第二层次:谓语部分,“坚持”是谓语中心词(动词、述语),“要送她回家”是宾语;
第三层次:宾语部分,“要”是状语,“送她回家”是中心语;
第四层次,宾语中心语部分,“送”是动词,“她”是兼语(兼“送”的宾语和“回家”的主语),回家是小谓语。

主语部分是:他(定语)父亲(主语);
谓语部分是:去年(状语)给过(谓语;如果把“过”看成时态助词,可以不划入谓语)三次(补语);
宾语部分:他(远宾语)钱(近宾语)(这是一个双宾语句)。

我坚持要送她回家。
“坚持”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坚持是这个句子的谓语部分

状语

分析下列句法结构,现代汉语的题目
答:1. “希望你能来我们这儿工作”中,“希望”作为谓语,宾语是“你能来我们这儿工作”,其中“能”是能愿动词,“来”是谓语,“我们这儿”是定语,“工作”是“来”的同位语。2. “通知小李马上去开会”中,“通知”是谓语,宾语是“小李”,状语是“马上”,宾语补足语是“去开会”,其中“去”...

有没有学现代汉语的童鞋啊,能不能给我讲讲句法成分分析和复杂短语啊...
答:☆ 蝙蝠利用自身的回声定位系统来捕捉昆虫的灵活性和准确性是非常惊人的。★ 像你所说的,此句的主干是「灵活性和准确性是惊人的」。★ 主语部分是「蝙蝠利用自身的回声定位系统来捕捉昆虫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谓语部分是「是非常惊人的」。★ 主语部分的核心是「灵活性和准确性」,主语部分的定语...

大学现代汉语,句法分析
答:分析如下:(供参考)主语:烟花,鞭炮。谓语:在夜空中,在人们耳畔。宾语:稀疏了,停止了。(应该是对偶)主:自行车,我们。谓语:是,成为。宾语:杂牌,“永久”(借代)主:日用品。谓:趋向。宾:方向。政治激情;是;情感 公民;负;责任 物价局;没收,罚款;所得,100元 炒货;是;小食品...

现代汉语,句法分析。
答:主语部分是:他(定语)父亲(主语);谓语部分是:去年(状语)给过(谓语;如果把“过”看成时态助词,可以不划入谓语)三次(补语);宾语部分:他(远宾语)钱(近宾语)(这是一个双宾语句)。

现代汉语句法切分成分的实例有没有?
答:现代汉语句法切分成分有两种方法:一是成分分析法,例如:她‖[刚才][在天河区的书店里]买了∣(一本)书。她是主语,刚才、在天河区的书店里做状语,买是谓语,一本是定语,书是宾语。细分析:“在天河区的书店里”是短语做状语,它是一个介词短语,这个介词短语由介词“在”和方位短语“天河区的...

用《现代汉语》知识,分析句法成分。句子:那个特别红的让他拿走了...
答:那个特别红的让他拿走了。|---主---| |---谓---| |---定---||-中-| |-状||-中-|

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有哪些
答:词在语法方面呈现出多功能性;反之,同一种句子成分又可以由几类词充当,两者之间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所以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不像印欧语那样有简单的对应关系。(4)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现代汉语的量词十分丰富,计数时数词后面一般要用一个量词,不同的名词所用的量词也往往不同。如“一条绳子、...

请结合例子分析现代汉语主要的句法成分有哪些
答:现代汉语句子的成分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此外还有复指成分(又称同位语)、独立成分、兼语等等.短语成分跟句子成分基本一致,因为现代汉语中的句子主要是由短语构成的(独词句除外),因此可以说,句子的成分就是构成这个句子的短语的成分.句法成分是对句子成分的一个别称.

如何理解“现代汉语的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这一特点_百...
答:汉语的短语和句子基本上是一套构成原则,动词和动词结构出现在句中和短语中的形式完全一致。汉语侧重句法结构分析,而句子的构造原则与短语的构造原则一致,句子可以分解为独立的短语,短语可以分解为独立的词,可以说短语是句子的基础,汉语语法描述就是短语的描述。其实,这就是词组本位说。

现代汉语中语法成分有哪些,它们是如何配对的?
答:句法成分分析强调的是层次性和二分法。就你所说的配对,一般是来:主谓、动自宾、定中、状中、中补、介宾等。楼上所说的“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的百说法是忽视了句法分析的层次性,现代度汉语语法理论已经淘汰这种说法了。在进行句法分析的时候,除了联合、连谓等句法结构可以多分问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