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修改病句的方法 急

作者&投稿:盖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修改病句的方法有哪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190260100rhln.html

小学修改病句
1、修改病句的方法
(1)用词不当
①感情色彩不当。如: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效尤’的意思是“学坏的样子”,是贬义,用在这里不合适,应改为“学习”。)
②关联词用错。 如:只有坚持核查,就能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只有”和“才”连用,应把“就”改为“才”。)
(2)搭配不当
①主谓搭配不当。如: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品质”不能“浮现”,可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
②动宾搭配不当。如: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为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聚集”的应该是“专业化人才”。)
③主宾搭配不当。如: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劳动”与“一天”搭配不当,应删去“的劳动”。)
④修辞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如: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很大”与“心血”搭配不当,应改为“很多”。)
(3)成分残缺
①缺主语。如: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使”字,使“我”丧失了主语的作用,所以,应删去。)
②缺宾语。如:看到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耍、同桌共读。(这个句子缺少宾语中心词。应加上“的情景”。)
(4)语序不当
①逻辑语序不当。如:学校通过并研究了新的规章制度。(“通过”与“研究”顺序颠倒。应是先“研究”后“通过”。)
②关联词语序不当。如:A:不但我信任他,而且信任他的朋友。B: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两个分句是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如例A,两个分句的主语都是“我”,“不但”应在主语“我”后边:两个分句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如例B,两个分句主语分别是“我”“人”,关联词语“不但”应放在“我”前边。)
(5)前后矛盾
①前后不统一。如: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能”与“否”表达完全不同的两种情况,所以,应删去“能否”。)
②否定多余。如:个别医生不讲医德,索要红包,医院领导对此并非不无责任。(“不无责任”即有责任,加上“并非”,意相悖,应去掉“并非”或去掉“不”。)
③范围不清。如:人们一走进教学楼就会看到,所有关于澳门历史的图片和宣传画被挂在走廊的墙壁上。(“图片”包括“宣传画”,不宜并列,应说成“宣传画及其它图片”。)
(6)重复罗嗦 如: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疾病。(“顽症”和“疾病”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
(7)表意不明(歧义)如:牧童牵着牛在吃草。(到底是“牧童吃草”还是“牛吃草”:应改为“牧童牵着牛,牛在吃草。”)
2.认识了病句的这些基本类型,我们要把握病句修改的基本方法。
(1)检查病句,判明原因。先阅读原句,看看毛病出在哪儿。语法、修辞、逻辑方面的毛病,有不同的修改要求。找出病因是修改病句的前提。
(2)先主后次,对症下药。如果是语法错误造成的病句,修改时,首先要找出句子的主干(主、谓、宾),看看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结构是否混乱,并将发现的错误加以改正:然后再检查附加成分(定、状、补),把误用的词语、颠倒的语序或同中心语搭配不当的附加成份一一加以改正。
(3)修改病句应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基础上,采用:增(增加字词),删(删去多余字词短语),调(调整字词的顺序),换(更换其它字词)。不能另造新句。

初中语文修改病句的方法
一、病句类型
  (一)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常见的情况有: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

  2、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3、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例: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

  4、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

  5、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

  6、主客颠倒:
  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应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7、分句位置不当:
  例: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象”)

  2、动宾搭配不当:
  例:纪念三领先节的到来。(“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不能是“到来”)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严肃”不能修饰“研究”,可以改为“认真”、“慎重”等)

  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此外“作风是否深入”也讲不通,应该是“干部是否深入群众”。这句话有两种改法:把第一个分句改成两面性的“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是否深入群众。”或将第二分句改成一面性的,不过句子结构要调整为“干部深入群众是做好救灾工作的决定条件”。)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既然”和“也”不能搭配使用,应将“也”改为"就”)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1、成分残缺
  (1)缺主语:
  例: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应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2)缺谓语
  例: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

  (3)缺宾语:
  例: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应在“敢搏”后加“的精神”)

  (4)关联词语残缺:
  例: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应在“时间”前加“尽管”一词)

  2、赘余
  (1)堆砌
  例: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掌握”应删去。)

  (2)重复
  例: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第二、第三个“工作”应删去。)

  (3)可有可无
  例:父亲逝世离现在已整整九年了。(应删去“离现在”。)

  (四)结构混乱
  (1)句式杂糅
  例: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把反问句和判断句式糅在一起,破坏了句子结构和语气的完整。如果用反问句,应是“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呢?”如果用判断句,应是“成绩不好是可想而知的”。)

  (2)语句杂糅
  例:上海文艺出版社会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

  (五)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例: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交代不清。)

  2、句子歧义:
  例: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究竟是“妹妹”心里着急呢?还是“爸爸”“妈妈”心里着急呢。还是“妈妈”心里着急呢?可在“爸爸”和”妈妈”中间加逗号,也可在“爸爸”前加逗号)

  (六)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例: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

  2、范围不清:
  例: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应说“各学科的专家和其他人才”)

  3、强加因果:
  例:我两次看见他从这个工厂走出来,我才知道这个热心帮助病人的老人原来是个工人。(凭两次看见老人从工厂里走出来就断定他是工人,理由不充分。)

  4、否定失当:
  例: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无时无刻”即“任何时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病句是指结构不完整,语句不通畅,意思表达不清楚甚至错误的句子。学会修改病句是一项基本技能,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有好处。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修改的技巧?首先,要了解病句的类型然后才能有针对方案:
1、病句成因
⑴句子不完整,成分残缺。
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例如:“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谁做了许多好事,不明确。
⑵用词不当
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用得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例如:“他做事很冷静、武断。”“武断”是贬义词,用得不当,应改为“果断”。
⑶词语搭配不当
在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是搭配起来不合事理,违反了语言的习惯,造成了病句。例如:“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听到”与”优美的舞蹈”显然不能搭配,应改为“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看到优美的舞蹈。”
⑷词序颠倒
在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面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变了,颠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甚至造成病句。例如:“语文对我很感兴趣。”“语文”和“我”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我对语文很感兴趣。”
⑸前后矛盾
在同一个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造成了语意不明。例如:“我估计他这道题目肯定做错了。”前半句估计是不够肯定的意思,而后半句又肯定他错了,便出现了矛盾,到底情况如何呢?使人不清楚。可以改为“我估计他这道题做错了。”或“我断定他这道题做错了。”
⑹重复罗嗦
在句子中,所用的词语的意思重复了,显得罗嗦累赘。例如:“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句中“兴冲冲”和“兴高采烈”都是表示他很高兴的样子,可删去其中一个。
⑺不合逻辑不合事理
句子中某些词语概念不清,使用错误,或表达的意思不符合事理,也易造成病句。例如:“稻子成熟了,田野上一片碧绿
,一派丰收的景象。”稻子成熟时是一片金黄色,而本句中形容一片碧绿,不合事理。
⑻此外比喻比拟不当,只代不明
2、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时要找出了病因,就能“对症下药”。常用的方法是:一读,二找,三改,四确定。修改病句的原则是:原意要保,改动要小,改法要巧。
检查长句子是否有毛病一般用缩句法,对于较长的句子,修饰成分多,不易看出毛病,把修饰、补充成分去掉,留下基本部分就便于检查了。如:“翻滚的乌云和滂沱大雨顿时从天空中倾泻下来。”缩句后变成:”乌云和大雨倾泻下来。”“乌云”是不能倾泻下来的,就很容易看出是犯了搭配不当的毛病。
在修改过程中,一般将句子毛病用删、 补、调、换的方法改过来。
附:修改下列病句
游览
⑴今年暑假,我 旅游 了黄山。(搭配不当)
滔滔不绝
⑵他讲起话来 连绵不断 。(用词不当)
⑶各种各样 种类繁多 的鲜花竞相开放。(重复罗嗦)

微风
⑷平静的河面上,有一只小船迎着 狂风 向岸边驶来。(前后矛盾)
⑸全校老师 和班主任都 和我们一起参加了文艺晚会。(概念混乱)
⑹ 在 这次秋季运动会 上 ,开得生气勃勃。(成分残缺)
⑺老农 把钻进口袋的狼 抡起锄头 打死了。(词序颠倒)
一场
⑻昨天傍晚下了 一天 雨。(不合事理)
成为
⑼每个同学都应该 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的接班人。(缺少成分)
张芳
⑽张芳和李明 并肩走着,突然 他 拍了他一下,一溜烟地跑了。(指代不明)

病句主要考的是语法,包括动词时态,语态,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冠词的使用,代词的使用,再就是从句了,这些语法你要逐条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