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

作者&投稿:邢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 百度文库~

陋室铭
翻译课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练习题
1、本文选自《 》。作者 ,唐代 。字
2、本文体裁是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称述功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3、本文主要的写作手法是托物言志,在写法上用了类比的手法先与“山”类比,。然后与水类比,。最后又将陋室与古代著名的居室“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相类比,表达了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意思,
文章主旨: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文中以“陋室不陋”立意,以“德馨”二字统领全篇。
9、全文分三层。
①开头到“惟吾德馨”,点明全文主旨,说明“陋室”值得铭颂,不在其陋,而在居“陋室”
的人品德高尚。
②从“苔痕上阶绿”到“无案牍之劳形”,写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③从“南阳诸葛庐”到最后,总结全文,点明“陋室不陋”。
11、用原文语句回答:
1、能体现陋室环境之雅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表明陋室主人品行高尚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5、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相呼应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6、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7、描写陋室主人情趣之雅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8、表明陋室主人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9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0中运用对偶修辞的一句话: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1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惟吾德馨
12陋室主人居室内生活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13以比喻起兴,以虚衬实,引出主旨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4从反面虚写陋室中生活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5从正面描写陋室中生活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16文中写室内景物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
17、文中写室外景物的句子是:草色入帘青
十二、本文运用的修辞方法为: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比喻、比兴、类比
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对偶、拟人
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对偶
④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类比
⑤孔子云:“何陋之有?”:引用
十三、问答题。
⑴文章开头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答:以比喻起头,以虚衬实,类比的写法;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
⑵文章开头以山水起笔,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答:用山水作衬托引出“陋室不陋”。这样开头,不落俗套,引人入胜。起到了创造意境,突出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
⑶"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山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
答: 前二句类比"陋室",后两句暗喻自己。
⑷你认为能统领全篇大意的句子是哪一句?说说你的理由。(3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理由:本文作者要说的是“陋室不陋”,而不陋的原因则是室主人的品德高尚,所以是这个句子
⑸本文对陋室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的?这几方面突出陋室怎样的特征?
答: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进行描写的。陋室特征:雅。
⑹“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答:对偶;“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环境的特点是恬静,雅致。
⑺陋室内外是什么颜色?景色美不美?有何特点,用一个词(字)概括。
答: 绿色,青色,景色别致幽雅(幽)
⑻与作者交往的人有何特点?
答: 鸿儒 ,无白丁(雅)
⑼作者身居陋室的生活是什么?有何特点?
答: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安)
⑽作者是怎样写“陋室不陋”的?
答:居室环境—清幽雅致 交往人物—高雅脱俗 日常生活—清雅安适
⑾“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室中事?写出了室主人怎样的情感?
答: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写的。表现了室主人清雅安适的情感。
⑿作者既说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不矛盾。前者是指生活情趣高雅,后者是说没有俚语扰耳俗务缠身。(意思对即可)
⒀、对于陋室描写,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上下文联系)
答:对陋室的描写紧扣“惟吾德馨”一句来写,既为全文主旨“惟吾德馨”作证,又为本文结语“何陋之有”张本。
⒁、刘禹锡自比诸葛亮和扬雄,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
答:都具有安贫乐道、淡薄名利的君子之风,高雅脱俗而才华横溢。
⒂、“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运用类比的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⒃、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
答: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再次有力的点明主题,同时说明了作者的志趣与圣人之道相符合。
⒄、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答: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
⒅、作者明明是在称赞他自己的“陋室”的,为什么又要在文中提到“南阳诸葛庐”和“西蜀子云亭”呢?
答: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人的情趣与品质
⒆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请举例。
答: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杜甫草堂。净洁无尘,以木板方砖做书架的钱钟书的书斋。
⒇首尾句有何关系?
答:首句用了比兴写法,尾句与首自互相呼应。
(21)本文题目为"陋室铭",文章又说"何陋之有"?这些不矛盾吗?
答:不矛盾。题中之"陋"为房屋的形陋,尾句的"陋"为"鄙俗"之义,指屋中主人的"德馨"不鄙俗。
(22)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是一位有着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的名士。
(23)写交往人物、写室中生活都是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试具体说明。
答:交往人物:实写:谈笑有鸿儒虚写:往来无白丁.
室中生活:实写: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虚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4)本文写法新颖别致,采用了反向立意的写法,不写“陋室”如何“陋”,却从“陋”的反面“不陋”来立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这种写法将本来没有必然联系的“陋室”和室主人的“德馨”联系在一起,由室及人,又因人及室,扣住“陋室”的同时,将笔墨引向室主人,通过描写,表现“惟吾德馨”,以此说明“陋室不陋”充分突出主旨
(25)本文是一篇骈文,多用对偶句,请你根据对本文的理解,拟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表达你对本文的看法。
答:人雅无须室大;品正不在官高
(26)找出本文你最喜欢的骈句。
答: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① 把自己比喻成诸葛亮及杨雄以点题“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孔子云:“有德者居之,何陋之有?”突出自己只要有高尚的品德,便觉得陋室不陋。并用来再次强调“陋室不陋”
②作者将其陋室比作“诸葛庐”、“子云亭”,我们说这不但不过分,更突出了陋室主人“安贫乐道”之心,所以说“何陋之有”。
这篇铭文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从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追求之高雅,精神之富有,使人感受的是陋室不陋,就是直接描写陋室的词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也让人体会不到一点“陋”意,给人更多的则是郁郁葱葱的青草掩映下的小屋,充满了勃勃生机。真是陋室不陋。

八年级语文上《陋室铭》复习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文中加粗的字。
(1)有仙则名 名: (2)斯是陋室 斯:

(3)惟吾德馨 馨: (4)何陋之有 何:

(5)谈笑有鸿儒 鸿:     儒:    。(6)往来无白丁 白丁:  

(7)可以调素琴调:  (8)无案牍之劳形 劳:     形:
2、解释下列各句中相同的字。
(1)①无丝竹之乱耳 之: ②何陋之有    之: 。
  ③辍耕之垄上  之: ④操蛇之神闻之 之: 。
(2)①无丝竹之乱耳 乱: 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乱: 。
3、身居陋室,却不感到简陋,你对此有何看法?

4、(1)本文选自《 》,作者是 代的 家、 家

(填人名),他的字是 。文题中的“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 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2)用原文回答:
①本文的主旨句是: , 。
②本文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 。
③表现纵情畅怀、谈笑风生情状的句子是 。
(3)指出“龙”、“仙”比喻什么? 。
(4)《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通过这篇铭文,表达了自己______的愿望和__________生活情趣。
5、下边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从全文内容看,作者具有怎样的生活情趣?

7、本文题为《陋室铭》,而作者却没有直接去写陋室,为什么?既然是陋室,作者就应该倾其笔写尽其陋,然而作者又没有去写其陋,相反却极写其不陋,这又是为什么?

8、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的?

9、有人认为本文反映了作者消极避世的心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10、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是陋还是不陋?

11、铭文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

“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

12、铭文最后一句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13、文中谈到“诸葛庐”“子云亭”其目的是什么?

14、请找出文中你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的理由。

15、文中陋室的主人“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品德给我们以启迪。在我们学习的古诗文中,还有类似的精神的名句,请你写出两句来。

陋室铭参考答案:

1、(1)著名 (2)这 (3)品德高尚 (4)什么 (5)大 指读书人

(6)平民 (7)调弄(8)使----劳累 形体

2、(1)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 (2)宾语前置的标志

(3)到,往 (4)助词,的 代词,这件事

(5)扰乱 (6)战乱

3、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不要在意物外条件的好坏。

4、(1)全唐文 唐 文学 哲学 刘禹锡 梦得 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

(2)用原文回答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4)保持高尚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5、b

6、高雅脱俗,安贫乐道。

7、(1)作者以山水引出陋室,而后以仙、龙喻德馨,这就自然而然引出本文主旨。(2)陋室之所以不陋,都是因为在陋室之中居住的人是一位志趣高尚的人,这就更好地体现出那种安贫乐道的思想性格。

8、生活环境、日常生活、交往人物三个方面。

9、远离官场,是因为作者长期遭受贬谪,更不愿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更见他高洁傲岸的节操,并不是消极避世。

10、这恰是本文反向立意的作文技法之所在,说是陋室,是为了引出“惟吾德馨”的主旨,而结尾的“何陋之有”运用的是反问句,这样看来陋室自然不陋。

11、(1)类比,引出中心 、

(2)类比陋室

(3)暗喻惟吾德馨

12、画龙点睛。表明陋室因主人品德高尚而不陋,表现了高雅的志趣。

13、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虽身居陋室,却同古代名贤一样,安贫乐道,品德高尚。 后一问略。

1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使用工整的对偶句式,“绿”、“青”色调搭配和谐,突出了环境的清幽宁静。

1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八年级语文上《陋室铭》复习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文中加粗的字。
(1)有仙则名 名: (2)斯是陋室 斯:
(3)惟吾德馨 馨: (4)何陋之有 何:
(5)谈笑有鸿儒 鸿:     儒:    。(6)往来无白丁 白丁:  
(7)可以调素琴调:  (8)无案牍之劳形 劳:     形:
2、解释下列各句中相同的字。
(1)①无丝竹之乱耳 之: ②何陋之有    之: 。
  ③辍耕之垄上  之: ④操蛇之神闻之 之: 。
(2)①无丝竹之乱耳 乱: 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乱: 。
3、身居陋室,却不感到简陋,你对此有何看法?
4、(1)本文选自《 》,作者是 代的 家、 家
(填人名),他的字是 。文题中的“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 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2)用原文回答:
①本文的主旨句是: , 。
②本文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 。
③表现纵情畅怀、谈笑风生情状的句子是 。
(3)指出“龙”、“仙”比喻什么? 。
(4)《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通过这篇铭文,表达了自己______的愿望和__________生活情趣。
5、下边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从全文内容看,作者具有怎样的生活情趣?
7、本文题为《陋室铭》,而作者却没有直接去写陋室,为什么?既然是陋室,作者就应该倾其笔写尽其陋,然而作者又没有去写其陋,相反却极写其不陋,这又是为什么?
8、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的?
9、有人认为本文反映了作者消极避世的心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10、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是陋还是不陋?
11、铭文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
“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
12、铭文最后一句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13、文中谈到“诸葛庐”“子云亭”其目的是什么?
14、请找出文中你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的理由。
15、文中陋室的主人“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品德给我们以启迪。在我们学习的古诗文中,还有类似的精神的名句,请你写出两句来。
陋室铭参考答案:
1、(1)著名 (2)这 (3)品德高尚 (4)什么 (5)大 指读书人
(6)平民 (7)调弄(8)使----劳累 形体
2、(1)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 (2)宾语前置的标志
(3)到,往 (4)助词,的 代词,这件事
(5)扰乱 (6)战乱
3、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不要在意物外条件的好坏。
4、(1)全唐文 唐 文学 哲学 刘禹锡 梦得 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
(2)用原文回答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4)保持高尚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5、b
6、高雅脱俗,安贫乐道。
7、(1)作者以山水引出陋室,而后以仙、龙喻德馨,这就自然而然引出本文主旨。(2)陋室之所以不陋,都是因为在陋室之中居住的人是一位志趣高尚的人,这就更好地体现出那种安贫乐道的思想性格。
8、生活环境、日常生活、交往人物三个方面。
9、远离官场,是因为作者长期遭受贬谪,更不愿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更见他高洁傲岸的节操,并不是消极避世。
10、这恰是本文反向立意的作文技法之所在,说是陋室,是为了引出“惟吾德馨”的主旨,而结尾的“何陋之有”运用的是反问句,这样看来陋室自然不陋。
11、(1)类比,引出中心 、
(2)类比陋室
(3)暗喻惟吾德馨
12、画龙点睛。表明陋室因主人品德高尚而不陋,表现了高雅的志趣。
13、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虽身居陋室,却同古代名贤一样,安贫乐道,品德高尚。 后一问略。
1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使用工整的对偶句式,“绿”、“青”色调搭配和谐,突出了环境的清幽宁静。
1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名的意思根本不是著名,是出名

陋室铭练习题 急!!!
答:①语文书中的注释“素琴”是指不加装饰的琴,强调素琴是为了体现出作者的高雅、淡泊名利和脱离世俗。②“丝竹”泛指音乐,在这里指的是嘈杂庸俗的音乐。“无丝竹之乱耳”表达了作者宁静的心态和他不慕名利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与陋室铭爱莲说相似的文言文有哪些
答:我想你之所以不知道该如何去找跟陋室铭,爱莲说相似的文言文,是因为你不知道他们的归类。这一类的文言文,可以称之为“小品文”。字面上的意思是值得品味的小文。O(∩_∩)O~不一定都言志,但一定都值得咂摸。给你列举一些吧:苏轼的前后赤壁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还有非常经典的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八年级下册初中文言文详解答案
答:2. 求八年级(下)人教版文言文练习题请附带答案谢啦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题 一、阅读吴均《与朱元思书》,回答1—5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

《爱莲说》 《陋室铭》的相关练习题
答:一、 默写 1、《爱莲说》一文中写莲花形象品质的名句是 2、《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 3、《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意不敢侮的句子是 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5、文章的主旨句是 6、...

陋室铭,爱莲说练习题及答案
答:《陋室铭》1.从环境,友人,情趣这三个方面说明陋室不陋。2.作者借这南阳的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作类比,引出自己的陋室,及诸葛亮与杨雄为自己同道的意思,也表明了作者以这二人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如同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同时暗示了陋室不陋。实...

陋室铭的练习题 陋室简陋吗?
答:陋室不陋,作者是借助陋室说理,突出主人品德高尚,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急需一些古诗词的练习题!.
答:答案全在这里了 gfigepyg 2008-02-27 · TA获得超过7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2万 采纳率:22% 帮助的人:1.1亿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古诗文练习题(一)(一)根据上(或下) 句填写 1、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2、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陋室铭》教案八年级上册
答:教师:雨、下雨、下小雨、窗外下小雨、坐看窗外下小雨 2、幻灯片展示网络搜集来讽刺某些学生的《教室铭》,要求学生也仿《陋室铭》写自己的卧室,注意“铭”的特点,立意要高。作为家庭作业。五:集体背诵 学生对照黑板板书背诵全文。六:作业布置 评价手册中22课《陋室名》的练习题。

人教版语文文言文基础过关测试题
答:2.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综合复习测试题答案给个谢谢 附: 资料积累: 1、《论语》: ①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列子》 27、短文两篇 陋室铭(刘禹锡) 爱莲说(周敦颐)28、*黔之驴(柳宗元) 29、*工之侨献琴(刘基)30、诗词五首 龟虽寿(曹操) 石壕吏(杜甫) 相见欢(...

陋室铭本文从哪几个方面写陋室之中独善其身的做法,你是如何认识的_百度...
答:囧o(╯□╰)o!!这是课后练习题还是考试题~难道是老师做课件?!我觉得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从陋室下手,强调自己品德高尚)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部分是描写自然、生活环境与向来往的人员)上述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