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赛典赤治大理

作者&投稿:邱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赛典赤,一名乌马儿,本名赡思丁,回人。他出生于不花剌,今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是 *** 教创始人 *** 的后代。“赛典赤”就是“圣裔”的意思。成 吉思汗西征时,他只有十几岁。他主动率部归降,得到了的赞赏,以后就以宿卫的身份跟随成吉思汗左右。成吉思汗从来不叫他的本名,总是称他“赛典 赤”,于是“赛典赤”这个称呼也就反客为主成了人们对他的习惯尊称。史书上多称他为赛典赤赡思丁。> >   统治时期,赛典赤已先后辅佐过成吉思汗、、贵由和蒙哥四位蒙古大汗,到忽必烈时,可说是“五朝元老”,因此深受忽必烈的信任与器重。> >    1254年,忽必烈领军平定大理后,留大将兀良哈台经营大理。在这一时期,蒙古人在大理设置了近20个万户府,然而除万户以上的大元帅、都元帅等职由蒙 古人担任外,原大理王族段氏仍掌有相当部分的实际权力。忽必烈即位后,把第五子忽哥赤封为大理王,希望能通过这种方法控制住大理地区的不稳定局势。可没想 到忽哥赤到达大理后反而使局势更加复杂,不久就被自己的部下毒死了,大理形势更加动荡。在这种情况下,忽必烈决定在大理建立行省,加强中央的统治,于是他 派富有经验的老臣赛典赤瞻思丁去大理进行治理。> >   1274年,忽必烈把赛典赤召到近前说:“大理是朕亲自平定的,却因用人不当使远方的 人感到不安。现在我想要选择谨慎厚道的人去治理,看来朝廷上下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人了。”赛典赤临危受命,他马上开始着手对大理地区的山川地理、驿舍军屯、 夷险远近等情况进行了解,并找到对大理情况熟悉的人画出地图,献给了忽必烈。忽必烈看到地图,十分高兴,正式授命赛典赤为平章政事,在大理建立行省,拨钞 五十万缗、金宝无算。> >   赛典赤还没有到达大理,宗王脱忽鲁就得到了消息。脱忽鲁坐镇大理不久,是个粗人。他听信部将的谗言,以为赛典赤 到这里来是消藩夺权的,立即披挂整齐,率领士兵准备和赛典赤决一死战。赛典赤听说这件事后,就在大理境外停了下来,先派自己的儿子纳速剌丁去见脱忽鲁。纳 速剌丁对脱忽鲁表明了来意,他说:“大汗因为过去派到这里来治理的人治理无方,造成各国叛乱,所以命我的父亲到这里来安抚,整顿边境地区秩序。现在父亲在 大理境外扎营,不敢对大理的事物专断处置,希望宗王派一个人过去和父亲共同研究。”脱忽鲁听了这话,所有的顾虑都打消了,他气呼呼地对左右说:“我差点叫 你们给害了!”> >   第二天,脱忽鲁派自己的两名亲臣撒满和位哈乃与纳速剌丁一同来见赛典赤。因为两人没有爵位,所以不好用朝廷礼仪接待。 赛典赤就问他们:“应该用什么礼仪来见你们呢?”两人十分乖巧,回答说:“我们和纳速剌丁一同前来,视如兄弟,请就像对待自己儿子一样就可以了。”跟着两 人献上名马,对赛典赤跪拜行礼极为恭敬,旁观的人都十分惊讶。随后赛典赤设宴款待了他们,让两人用镶嵌着宝石的金制酒器饮酒。宴会后,将这些物品都给了两 人,两人大喜过望。过了一夜,酒醒后,他们来向赛典赤道谢。赛典赤对他们说:“你们两人虽然是宗王亲臣,可惜没有爵位,按规定是不能参议国事的。我想要授 予你们行省断事官的职位,遗憾的是没有见到宗王,不敢擅自做主。”于是让一个人先回去,向脱忽鲁禀报。脱忽鲁听后怎么能不高兴呢,从此以后大理政令全由赛 典赤做主。> >   赛典赤任职不久,大理萝盘甸的纳西族人发动了叛乱。赛典赤带兵前往征讨,面色忧郁。将帅们看到了,其中就有人问赛典赤原 因。出兵打仗主帅要是怯懦了,那可是兵家大忌。可没想到赛典赤回答说:“我并不是担心这次出征会失败,我所忧虑的是你们会毫无顾忌地使用你们手中的兵器, 去杀死那些不幸而且无辜的人。我还忧虑,等叛乱平定后,你们去抢掠平民,致使百姓无法生存,再度引起叛乱,那时我们就还得派兵征讨了。”大军开抵萝盘甸城 下,围城三天,萝盘甸叛军毫无降意。诸将请求攻城,赛典赤不同意,派遣使者进城谕降。萝盘甸城主佯装同意。三天过后,毫无动静。这可把元军将领们急坏了, 他们再次请求攻城,又被赛典赤拒绝。一些将官实在沉不住气了,擅自发起了进攻,赛典赤大怒,立刻鸣金制止,随后将擅自攻击的将领押来斥责说:“大汗命我安 抚大理,没有叫我来大肆杀戮。没有得到主将的命令就擅自进攻,论军法当诛。”经其他将领的劝说,才将这些擅自进攻的人暂时免去一死,等待攻取萝盘甸城后再 做处置。萝盘甸城主听说后,深有感触地说:“平章大人这样宽厚仁义,我要还是抗拒不投降的话,就要遭报应了。”于是出城投降。西南其他地方叛乱的少数民族 听说后也都纷纷闻风归附了。这以后,归附的少数民族酋长经常来晋见赛典赤。所献纳的物品,赛典赤全都分赏给跟随酋长而来的人,或分给贫民,丝毫不做保留。 酋长们从没见过像赛典赤这样不歧视少数民族、不搜刮财物的蒙古官吏,都非常感动。从此大理局势稳定下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地方叛 乱。> >   在稳定大理局势的同时,遵照忽必烈的指示,赛典赤在大理建立行省,开省置于中庆(今天的昆明),限制住了段氏的势力。随后他开始 为大理的长治久安考虑,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首先,他实行军民分治政策。赛典赤建立起了各级政权机构,设置路、府、州、县各级政权,规定行政官由朝廷委 派,在一定范围内统一了行政权。军事上,赛典赤下令千户、万户等武职官员一律不得过问民政。在少数民族地区,为化解民族矛盾,他委任当地民族官员,安抚当 地土官,从不轻易使用武力。为了加强大理与内地的联系,赛典赤也改善了大理的交通环境,使大理与内地的关系更加紧密。经过赛典赤的努力,在大理成功地建立 起了行省,使大理重新归属到了元 *** 的直接统辖范围以内。> >   赛典赤在大理建立起行省后,先开始着手大理的经济恢复。他清查户田,整理货 币,整顿赋役,屯田垦荒,赈灾恤苦,不久就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民以食为天”,为了能够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赛典赤十分重视水利工作。当时大理滇池地区由于 政事不通,水利无人管辖,造成水患连年成灾,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赛典赤要发展农业,滇池地区就一定要得到治理。



云南省建立以后,省会城市的选择,为何必须确定在昆明呢?
答:忽必烈派文臣赛典赤治滇,典赤到达云南后,为加强中央对云南的控制,就从行政区划入手,于1274年,建立了云南行省,这也是元朝建立的第一个行省。更为特别的是,赛典赤还把云南省的省会定在了中庆路昆明县。此前几百年,云南的政治中心一直是大理,在元朝灭亡大理国后,在大理城设立了大元帅府,依然将...

云南有哪些名人
答:云南历史上的名人 先秦时期 庄硚(神话中的人物)隋唐时期(南诏国时期)皮罗阁 两宋时期(大理国时期)段思平 元朝时期 赛典赤 明朝时期 开疆功臣 傅友德——永昌侯 蓝玉——颖川侯 沐英——西平侯 沐春——黔国公 政治人物 杨一清——华盖殿大学士,云南安宁人。朱家民——贵州左布政使,云南曲靖人。...

导游对大理的幽默简介
答:城破,大理相高祥被杀,大理王段兴智逃到滇池地区。1254年春,忽必烈班师北还,兀良合台留镇云南。公元1254年,兀良合台继续进军,先后平定了大理国的五城、八府、四郡及乌、白蛮37部,在昆泽(今宜良)俘获大理王段兴智,大理国亡。至元十一年(1274年),元朝委任赛典赤为云南平章政事,来云南建立...

翠湖的发展历史
答:”(见方国瑜《元史·赛典赤传概说》)至元十一年(1274年),赛典赤拜云南行中书省平章政事,至元十三年(1276年)初,“昆明池口塞,水及城市,大田废弃,正途壅底,公命大理等处巡行劝农使张立道,付二千役而决之,三年有成。”(元赵子元《赛平章德政碑》)这就是第一次疏浚海口水利工程。“至元...

趣闻云南目录
答:诸葛亮的"羁縻政策",深远影响了边疆治理,尤其是在唐宋时期,大理成为了云南的行政中心。赛典赤·瞻思丁与昆明市中心的"忠爱坊",则见证了云南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与城市文化交融。云南的多元民族,如彝族的"十月太阳历",与农历有所不同,展示了独特的时间观念。傣族的竹楼和"泼水节",则是他们生活习俗...

云南何时建的省
答:公元1274年忽必烈派赛典赤·赡思丁到云南。公元1276年,元朝已正式建云南行中书省为全国11个行省之一,从此“云南”正式作为省级行政区的名称。政治中心由大理迁至昆明。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军征云南,破大理国,1267年封第五子忽哥赤为云南王, 1271年其子被害身亡。公元1274年忽必烈派赛典赤·赡思丁到...

云南省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什么时候?
答:其时,著名政治家赛典赤·瞻思丁担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并将省治由大理迁到中庆(昆明)。昆明作为云南省会亦从元朝开始。明代,朝廷取消“行省”设立“云南承宣布政使司”(相当于省政府),同时设置“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号称“三司”,实行三权分立。在布政司下设府、州、县三级。明代治理云南、任用官吏...

云南在中国各个时期具体是那个国家
答:937年,白族段思平灭大义宁,建立大理国,都城大理。疆域包括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等地区,缅甸北部地区,以及老挝与越南的少数地区。元朝:1253年,忽必烈派蒙古军队征服大理国,1276年正式建立云南行省。色目人赛典赤·赡思丁任平章政事,省会中庆路(昆明),自此昆明取代大理成为云南的政治中心。明朝...

郑和七下西洋的资料
答:郑和下西洋 【简介】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每次都由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远航了有八次之多。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