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语后置句是什么?

作者&投稿:村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状语后置句是一种句式,指在古代汉语中,介词结构(介宾短语)或某些副词放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充当补语的现象。因后置的状语主要是介词结构,所以状语后置句又叫介词结构后置句。

所谓状语后置,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按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状语一般处在主语和谓语之间,作状语的一般只能是副词、形容词和介宾短语。

比如:他非常迅速地从操场上跑进教室。在这个句子中“非常”是副词,“迅速”是形容词,“从操场上”是介宾短语。“非常迅速地从操场上”处在主语“他”和谓语“跑”之间,是作状语来修饰“跑”这个谓语的。而在文言中,如果遇到介宾短语作状语时,却常常将其置于句末,所以,有时人们把状语后置又称之为“介宾短语后置”。

状语后置举例:

1、是故败吴于囿。——《勾践灭吴》

解析:“于囿”作状语后置了。

2、青出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解析:“于蓝”作状语后置了。

3、佚之狐言于郑伯。——《烛之武退秦师》

解析:“于郑伯”作状语后置了。

4、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解析:“于徐公”作状语后置了。


   



状语后置句是什么意思
答:1、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副词、形容词、动词词组、介宾词组等用在谓语后面。是单音节词的,前面无语音停顿,书面上不用逗号隔开。是多音节词或词组的,前面有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隔开。意义上对谓语起修饰限制作用,就是状语后置。2、状语是句子的一...

状语后置句是什么意思
答:状语后置的标志是介词“于”。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做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古代汉语中状语后置句也叫做介词结构后置句,因为状语都是由介词结构来充当的。比如在家,在上午,向东,向西等。状语后置句举例:1、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

文言文状语后置的句子有哪些?
答:一、状语后置也就是介宾短语后置,有很多例句,例如: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2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指南录后序》3 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孔子世家》4 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孔子世家》5 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

状语后置的几种类型分别是哪些?
答: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分析:此句中的“于蓝”介宾短语,前者应该移到“取”的前面做状语;后者“于蓝”介宾短语应该移到“青”的前面做...

求高手讲解状语后置及倒装句高一语文例句古文应该是.但是.
答:倒装句,文章作者为了强调、突出等语的目的而颠倒原有语序的句式都叫做倒装句。状语后置是其中的一种。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中,状语处在谓语前面,如果将状语放到谓语后面,就属于状语倒置。为了便于理解,我这里用例子解释。比方说,“从蓝色中提炼”,提炼,是谓语中心词;“从蓝色中”,是提炼的状语。...

什么是文言文状语后置
答:状语后置有三种情况: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分析:此句中的“于蓝”介宾短语,前者应该移到“取”的前面做状语;后者“于蓝”介宾短语应该移...

“状语后置”是什么意思?“状语后置”的文言文有哪些?
答:状语后置句的判别 状语是在句子谓语之前起修饰、限制作用的成分。状语后置,顾名思义就是它已不在谓语之前,而是到了谓语之后。笔者通过比较研究发现,状语后置时通常有两个位置:一个是在谓语之后;另一个是在宾语之后,且后置的都是介宾短语。 1.状语在谓语之后,谓语之后不再有宾语,而是有一个介宾短语。例如:(1)...

文言文状语后置的几种类型
答:分析:“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词“于”;“乎吾前”应该移到“生”的前面做状语。 6. 文言文状语后置句例句有哪些 文言文状语后置句例句如下: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2、具告以事。 ---《史记·项羽本纪》 3、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文言文状语后...

古代汉语中状语后置有几种情况?
答:状语后置的类型 状语后置有三种情况: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分析:此句中的“于蓝”介宾短语,前者应该移到“取”的前面做状语;后者“于蓝...

文言文状语后置的句子有哪些
答:出自:《鸿门宴》。译文:将军在河北打仗,我在河南应战。分析:“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出自:荀子《劝学》。译文: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分析:此句中的“于蓝”介宾短语,前者应该移到“取”的前面做状语;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