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山赋的原文翻译和注释

作者&投稿:樊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一、译文

阳生老弟:我近来由于家中贫困父亲年迈,返回了故乡。在本县西部,有一座雕山,地处幽静,水清石丽,四周高山环绕,有良田数顷,原先还有一所房子,可是遭逢兵乱已经荒废,如今重新起造。利用山石作地基,依靠树林作栋梁。

藤萝掩映了屋檐,清泉绕阶流淌,明月挂松风吹细草,在庭院中辉映;照山果,在溪边到处都是。房檐下升起的炊烟,同雾气混合而乍舒乍卷;园中的桃树李树,舆椿树、柏树相问而郁郁葱葱。撩着衣服趟过山涧,拄着拐杖登上山峰,心中感到悠然自得,身体飘飘欲仙,飘然出世的感觉忘了生活在天地之间。

在山上陶醉了很久才回到家中。独自坐在危石上。对着流水弹琴,面向山凹吟诵,举酒杯望月,听风声而文涌,听鹤鸣而动怀。希望能如庄周一样逍遥,羡慕尚子那样的清静旷逸。头戴蒲草帽,身穿麻布衣,种植稻米,侍奉双亲,徒步当车,无为无欲,已经习惯,又何必少年同游。

但我生来就套上了功名的枷锁,曾经向名师学习雕章琢句。列位朝堂之上,袖手殿廷之下。收集文献中的疏漏,访求散落的文章。在典籍中耗尽精力,在治理州县中消磨心智。期盼自己的文章绚丽华美,希望自己的见解赏心悦目。其实逭不过是自我夸饰。我是不会如此的。

我再作论述。昆仑山上的宾玉,有光泽的首先被毁掉;瑶山上丛生的桂树,花香的首先被采折。所以束都有挂冠的大臣,南方有捐弃的文士。不是他们厌恶锦衣玉食,喜欢布衣蔬食,而是为了保全性命、终老百年罢了。

如今你的官位已经很高了,华年远逝,牙齿脱落,走向衰亡,油脂由于照明而熬尽,你已经通览了老子养生之道,就应该仿效张良激流勇退的做法。如果能够幡然悔悟,仰慕清雅,解除世俗的羁绊,那么我可以在此为你盖起一所居室。

咱们两人携手深入森林,把头巾挂在树枝上,带着酒登上高峰,在乎旷的山上铺开席子,说平素的志向,谈旧日的朋友,探究练丹的方法,讨论玄学的典籍,也算是一种乐趣,何必一定要谋求富贵呢?阳子你该脱离尘俗了,尽快摆脱仕途,一旦失去机会,再回头已是远隔天汉而遥不可及。就写这些,信中难以尽述。

二、原文

阳生大弟,吾比以家贫亲老,时还故郡,在本县之西界,有雕山焉,其处闲远,水石清丽,高岩四匝,良田数顷,家先有野舍于斯,而遭乱荒废,今复经始,即石成基,凭林起栋,

萝生映宇,泉流绕阶,月松风草,缘庭绮合,日华云实,傍沼星罗,檐下流烟其霄气而舒卷,园中桃李,杂椿柏而葱蒨,时一褰裳涉涧,负杖登峰,心悠悠以孤上,身飘飘而将逝,杳然不复自知在天地间矣。

若此者久之,乃还所住,孤坐危石,抚琴对水,独咏山阿,举酒望月,听风声以兴思,闻鹤唳以动怀,企庄生之逍遥,慕尚子之清旷,首戴萌蒲,身衣缊袯,出艺梁稻,归奉慈亲,缓步当车,无事为贵,斯已适矣。岂必抚尘哉,而吾生既系名声之剞劂,就良工之剞劂,振佩紫台之上,鼓袖丹墀之下,采金匮之漏简,

访玉山之遗文,敝精神于丘坟,尽心力于河汉。ゼ藻期之ひ绣,发议必在芬香,兹自美耳,吾无取焉,尝试论之,夫昆峰积玉,光泽者前毁,瑶山丛桂,芳茂者先折。是以东都有挂冕之臣,南国见捐情之士,斯岂恶梁锦,好蔬布哉,盖欲保其七尺,终其百年耳,今弟官位既达,声华已远,象由齿毙,膏用明煎,

既览老氏谷神之谈,应体留侯止足之逸,若能翻然清尚,解佩捐簪,则吾于兹山庄,可办一得,把臂入林,挂巾垂枝,携酒登岳,舒席平山,道素志,论旧款,访丹法,语玄书,斯亦乐矣。何必富贵乎,去矣阳子,途乖趣别,缅寻此旨,杳若天汉,已矣哉,书不尽意。

三、出处

《北齐书·祖鸿勋传》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北齐书》是二十四史之一,唐代李百药撰。

它虽以记载北朝北齐的历史为主,但实际上记述了从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八十年的历史,集中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到南宋时,五十卷的《北齐书》仅剩一卷帝纪、十六卷列传是李百药的原文;其余各卷,都是后人根据唐代史家李延寿所撰《北史》抄补修成的。

二、作品赏析

《北齐书》详记了当时阶级斗争的情况,也有很突出的借鉴意味。在原书17卷中记载了杜洛周、葛荣、韩木兰、柴览、卢仲延、田龙、潘集、李延孙、张俭、路绍遵、刘盘陀、杜灵椿、陈暄、郑子饶等数次各族人民起义的事实。这些记载虽稍简略,却是研究东魏、北齐时期有关农民起义的重要史料。

三、作者简介

李百药(565年-648年),字重规,定州安平(今属河北)人,唐代史学家。

李百药父亲李德林是北齐的史臣,参与撰“国史”;后来也是隋朝名臣,奉诏继续撰《齐史》。隋文帝时李百药仕太子舍人、东宫学士。隋炀帝时仕桂州司马职,迁建安郡丞。唐朝以后,拜中书舍人、礼部侍郎、散骑常侍。人品耿直,曾直言上谏唐太宗取消诸侯,为太宗采纳。

李百药的才能得到隋文帝赏识,一时朝中奏议文告,多出自他的手笔。隋炀帝时他受到排挤,官运蹇滞。隋朝末年农民大起义时,他曾被胁裹到沈法兴、李子通、杜伏威等人的队伍中。李百药在唐太宗时参加了制定《五礼》及律令的工作。

在辅佐太子李承乾之时,对承乾漫游无度的行为数有匡正,对于朝中的其他政事,也不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政治上有些作为。他除擅长文章外,还很善于写诗。他的传世之作有诗20余首,文章13篇,以及被列入二十四史的《北齐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与阳休之书



《洛神赋》发下原文,翻译
答:译文: 黄初三年,我去京师朝拜天子,回来时渡过洛水。传说洛水神灵的名字叫做伏妃(伏羲的 小女儿,玩耍时淹死在洛水,死后被封为洛水之神)。于是就模仿宋玉将楚王遇见神女的 故事写成《神女赋》,我也将这段经历写了下来,是这样的: 我从京城返回东方的封邑(鄄城)。翻过伊厥山,越过缳辕山,经过通谷,登上了景山。

鹪鹩赋注音及翻译
答:2、它的形态卑微,身处低湿之地,根本不值得它物所害。但是它能够双双结伴而居,自行繁衍族类,倒也自得其乐。不像鹫、雕、鹍、鸿那样或凌霄太空,或踏足无垠;举翅尽可冲天,爪牙足可防卫。然而到头来呢。翻译的技巧 1、理解原文:在翻译过程中,理解原文是至关重要的。你需要理解原文的语法、词汇...

文心雕龙・诠赋原文及翻译,文心雕龙・诠赋原文及翻译
答:文心雕龙·诠赋原文及翻译 诠赋 作者:刘勰 《诗》有六义,其二曰赋。赋者,铺也,铺采文,体物写志也。昔邵公称∶“公卿献诗,师箴瞍赋”。传云∶“登高能赋,可为大夫。”诗序则同义,传说则异体。总其归途,实相枝干。故刘向明“不歌而颂”,班固称“古诗之流也”。 至如郑庄之赋《大隧》,士之赋《狐裘...

文心雕龙体性原文及翻译
答:文心雕龙体性原文及翻译如下: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

枯树赋原文_翻译及赏析
答:《枯树赋》是一篇骈赋,通篇骈四俪六,抽黄对白,词藻络绎奔会,语言清新流丽,声律婉谐,虽多次换韵,读之仍然音韵铿锵,琅琅上口。全赋以人喻树,以树喻人,借树木由荣到枯,喻自己由少壮到风烛残年的生活体验和心理感受,苍凉深婉,老练浑成。从而使得“枯树”这一形象成为庾信人北之后内心最为生动的表述。 《枯树赋...

上林赋全文白话文翻译是什么?
答:上林赋全文白话文翻译如下。 1、亡是公张口大笑道:楚国是有错误,但齐国也未必正确。若说让诸侯交纳贡品,并不是为图财物,而是要他们定期来朝陈述政事方面的情况。划定封地的疆界,也不是护守边境,而是防止诸侯放纵有越轨的行为。 2、如今齐国被封为东方的藩属,对外却私自与肃慎往来,超出国土远离须界,越过东海而去游...

游天台山赋全文翻译,最好有详细注释,谢谢了。。。
答:游天台山赋翻译

潘岳《登虎牢山赋》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答:潘岳:登虎牢山赋 潘岳 辞京辇兮遥迈,将远游兮东夏。朝发轫兮帝墉,夕结轨兮中野。凭修坂兮停车,临寒泉兮饮马。眷故乡之辽隔,思纡轸以郁陶。步玉趾以升降,凌汜水而登虎牢。览河洛之二川,眺成平之双皋。崇岭骉以崔衅,幽谷豁以窙寥。路逶迤以迫隘,林廓落以萧条。尔乃仰荫嘉木,俯藉芳...

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注释
答:2006-05-18 后赤壁赋的原文和译文 312 2010-04-18 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7349 2016-09-13 前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340 2017-12-16 《赤壁赋》的全文及翻译。 1 2017-12-02 《前赤壁赋》的原文及翻译 7 2007-06-03 求前后赤壁赋原文+翻译 2011-11-02 后赤壁赋的翻译 1009 更多类似问题 > 为...

《上林赋》全文白话文翻译是什么?
答:《上林赋》全文白话文翻译如下: “楚国是有错误,但齐国也未必正确。若说让诸侯交纳贡品,并不是为图财物,而是要他们定期来朝陈述政事方面的情况。划定封地的疆界,也不是护守边境,而是防止诸侯放纵有越轨的行为。 如今齐国被封为东方的藩属,对外却私自与肃慎往来,超出国土远离须界,越过东海而去游猎,本来从道理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