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考研党?

作者&投稿:并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对于考研党,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观点:

1. 积极进取:一些人认为考研党是积极进取、有追求的学生群体。他们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通过攻读研究生学位来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和竞争力。

2. 竞争压力:另一些人可能认为考研党代表了就业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他们可能认为这是一种追求更高学历以应对就业挑战的方式。

3. 忽略其他发展机会:有些人认为考研党可能过于专注于攻读研究生学位,而忽视了其他学习和发展机会,如实习、职业培训等。

4. 个人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动机,选择考研与否应该是个人的自由决定。无论选择攻读研究生还是直接就业,关键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目标和职业规划做出适合自己的决策。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考研党还是其他学生,每个人的选择和努力都应该受到尊重。无论选择攻读研究生还是直接就业,关键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目标和职业规划做出适合自己的决策,并为之付出努力和奋斗。


                                   




我是12年开始考研,14年考上的华中科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的。考研对我来说非常熟悉,因为我考了三次,我执着于华科是因为高考失利导致本科是个普通的二本。
读研之后我特别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因为考研我改写了自己的命运。因为这之前我爸已经给我计划让我留在我们县城,然后买房子找对象,然后一辈子就这样度过了。考研打破了老爸对我人生的规划,我走出了新的道路。
目前已经成功毕业答辩,等待入职,公司待遇还不错,第一年大概有16万。

我是15年考上的研究生,今年刚毕业工作,待遇1w左右,在杭州这边,不是浙大哈,当初报考的华中科技大学,没考上,调剂到杭州。说研究生充不充实,就看导师的项目多不多,多的话天天有活干,没有的话就打酱油,每天打卡。
我同学考上浙大研究生,后来去了华为,我们学校的上华为的比例就比较小,所以能上名校的话我只能说很值。我那同学导师每天都有任务,项目比较多,导师经常出国,交流只用英文,所以他过的比我充实,我是有任务做,没任务就清闲下来。因为今年才找的工作,所以瓶颈什么的我就不多说了,还有就是我学的是自动化,找的工作跟自己的专业不相关,跑去做产品经理了。

我14年上海一个普通一本(非211)毕业,跨专业考交大研究生,结果专业课惨败,但过了国家线,可以调剂回本校;拒绝导师挽留,决定先工作几个月后二战,当时工作于一家私企,月薪转正6000左右。
15年7月份辞职复习二战,结果顺利考上上海交大,今年毕业。
现在我们专业的同学基本大部分去了华为和一些其他知名企业,特别是今年,我上一届的师兄师姐们待遇基本都是20万以上,最高的都超过30万了。而我个人,来交大后也比较上进,感觉这一年多来自己进步特别大,以前本科毕业是特别不自信,觉得自己啥都做不来;而现在的我感觉自己已经基本具备了去工作的能力,明年自己的目标是BAT等的special offer(当然还需继续努力啦!)

我研究生已经毕业好些年了,目前在一家国内大型A+H股上市公司工作,待遇整体来说还可以,目前也挺有奔头。但我清楚的知道,能有现在的际遇很大一部分因素是跟自己考上了某C9的研究生有关,也很幸运有这段经历。所以,对于有野心、不甘于平常的同学来说,哪怕现在已经工作了,最好还是努力考取名校研究生。站的平台高了,视野才更宽阔,命运或许会因此而发生极大的转变,是向好的方面。

本人13年最后一批免费生考的研究生,某事业单位研究所就业一年多。首先说下,考研过程痛苦是必然的。我准备的早,刚上大三就开始复习,期间压力大有一年的失眠,曾经也有过考不上自杀的极端想法。但现在看来还是值得的。
但是,不是每个研究生毕业后都会过的好。这个看社会形式,专业方向,以及个人性格。
首先,研究生越来越多。但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招聘时更愿意本科生,人力成本低。也就国企,事业单位和部分大型私企招研究生。待遇比本科高不了多少。当然有不少IT企业愿意招研究生不收本科。研究生就业方面虽然比本科有优势但招的少,同学历竞争很大。再者如果报研究生最低标准也是211,最好是重点211和985。招研究生的大型私企基本都只看这个。部分国企和事业单位还要求本科也必须是重本。所以,如果进的学校不是重点211和985,那就相当于延迟两三年毕业从一个小坑掉入另一个大坑。
第二,专业方向。其实很多专业工作中就用不到研究生,因此企业压根就不招人。另外,研究生是在本科专业的基础上更细化研究某个专业。他其实变相缩小了自己的就业范围。
第三,看自己性格。不是什么人做研究生都好做,尤其是重点高校,同门师兄弟有些因为性格或者说思想觉悟不够就做不了研究。最后找到的工作跟自己专业不相关。女同学还要考虑年龄问题。不是考上研究生就万事大吉,也不是考上研究生就一定能毕业,每年挂掉的多了。
很多人说过,你想遇见更好的人,就要努力把自己变成更好的人。因为只有站在那个高度,才有接触的可能。
这个世界其实很现实,你的学历,在很多情况下,代表着你的水平。它是一块必要的敲门砖,因为能力这种事,口说无凭。而如果你一纸985的毕业证甩过去,处境绝对不一样,它直接证明了你的学习能力。
虽然学历向来不是能力的唯一证明,但不得不承认,这却是最直接的证明。
当然说这些,我并没有想要误导或者倡导大家都盲目去考研(这得看个人的综合考虑),只是,如果你坚定了的认定了这一条路,我想努力的推你一把,让你走的更加勇敢一点!
虽说这个年代,“梦想”这个词已经快被说烂了,但是我还是认为,能为自己的梦想去努力一次,换得实现它的机会,它就是一件值得钦佩的事!
所以如果你坚定的选择了考研,那就请一路勇敢的走到底吧~

如何看待考研?
答:有些大学生在大三的时候才开始准备考研的事情,有些学生是在大一就已经准备了。每天的课程学完后,剩余的时间都留给了考研,他们争取一次上岸。近些年来,有不少的高校对研究生的录取人数进行扩招,这只是杯水车薪,并没有有效地改善考研人数多的问题。这也就导致了有很多人落榜,落榜的人,又该如何选择...

如何看待大学生跟风似的考研?
答:第一类是最令人羡慕的,他们有明确的目标,在进入大学的那一刻起就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我有个朋友,高考时成绩不理想,只能考到学校的一般专业,但他对自己的未来有清晰的规划,在所以人都在放纵时,他在大学几乎门门可都是专业第一,然后顺利转专业,接下来就是准备考研,在所有人懵懵懂懂的时候,...

如何看待周边的同学直言“我要考研,需要党员身份”、“近期我在准备考...
答:这些人的想法完全是错误的,这样的同学是不会让他们入党的,这些行为完全是动机不纯,这是入党坚决抵制的行为,很多时候很多公务员岗位并没有要求必须是党员,同样,考研更加不需要必须是党员,所以这些流传的没有根据的事情,我们不要去信,我们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我们需要的是好好去准备,准备笔试和...

如何看待大龄考研这一现象?
答:大龄考研这一现象在近年来越来越普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这一现象,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来看待。首先,大龄考研是一种个人选择和追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和追求也在不断提高。一些大龄考生可能因为工作、家庭等原因错过了传统的考研年龄,但他们仍然希望通过考研来提升自己的学历和...

考研人数逐年攀升,如何看待考研热的现象?
答:但是并不是所有专业考研都合适,还需要根据职业特点,结合自身情况,对未来发展方向有一个清晰认识后,再决定是否考研。要结合自身学业水平,综合考虑自身优势和专业背景以及学术兴趣后作出理性选择。千万不要盲目跟风,避免浪费自己的时间不说也没能给自己带来正面的影响,所以说一定要理性看待这个事情。

如何看待考研?
答:考上研究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现实和挑战。以下是一些考上研究生后可能会说的大实话:1. **选专业并不一定是真爱:** 考研过程中可能因为某个热门专业或高分率而选择了专业,但真正进入后发现并不是自己真正的兴趣领域。2. **研究生并不意味着高收入:** 虽然研究生学历...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人数和全国比例持续上升,如何看待“考研热”这一现象...
答:首先因为大部分高校在本科生面临毕业的时候都是鼓励考研的。这种行为其实不难理解。因为随着我校更多的学生进入更高层次的高等院校,今年高校就业率将继续提高。同时,高等教育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和更光明的未来,这些各行业的未来领袖将成为我们学校最宝贵的资源。他们不仅会给学校带来荣誉,也会给学校的学生...

怎么看待考研白嫖党
答: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想用最少的钱,考上研,是最好的。也为家里节省了很多钱。关于早期白嫖这个词的说法,也颇受争议,有人认为话粗理不粗是这么个道理,也有人认为这是花钱人,对不花钱的人优越感的称呼。现白嫖多指什么事情都不为偶像做,包括买专辑,打榜投票,评论点赞等,只是窥屏但标榜...

如何看待现代社会的“考研热”?
答:这是跟目前的社会状态所离不开的,社会竞争压力大,然后大家的工作都不好找,以前老板可能会需要一些高质量的人才,比如说学习好的,学历高的,这样会比较受老板的欢迎,所以大家都在争相的去考研,如果考研热风已经掀起,这是可以理解的一种状态。

如何看待考研?
答:看待考研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问题,每个人有不同的观点和动机。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你思考和评估是否考研适合你:1. 职业目标:考虑你的职业目标和未来发展计划。如果你的职业领域或职位需要研究生学位,那么考研可能是一个必要的步骤。2. 学术兴趣和研究动力:考虑你对深入学术研究的兴趣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