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统一六国之后,为什么大秦国会覆灭得那么的快?

作者&投稿:枝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主要还是百姓的问题,六国贵族就算再想恢复他们的国,没有百姓支持又有什么办法呢?如果秦国百姓奋起反抗再怎么也可以延缓秦国灭亡的时间,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


首先秦国百姓无作为,他们既不加入反秦势力,也没有强烈反抗反秦势力的意志,对付反秦势力的主要是入伍的秦军,有些还是徭役被强征入伍的,没有充足准备。

就说秦国强大的两支兵力,北方有三十万大军驻守边疆抵御匈奴,南方有征服百越的部队,他们是怎么做的呢?王离带领北方军团南下速度异常缓慢,南军做起了吃瓜群众。

由于秦国战争、徭役等都是需要国库资金的,长时间地发动战争和修建筑会使国库空虚,玩游戏《皇帝成长计划》深有体会,如果国库空虚,官员没工资忠诚度会下降哦。

所以即便刚开始对抗反秦势力还有力气,但只要反秦势力不停止,国库又拿不出资金出来,那么军队人数下降,没有粮食支撑,没有兵器补给,全军覆没是时间问题。

这时还活着不想死的士兵可能会倒戈,官吏会选择逃亡,朝廷都没有忠心的大臣了,皇帝被刺杀被自尽被强迫投降还远吗?


那么为什么秦国百姓自己都不支持秦国呢?

其实不是这样的,他们可能还是向着故土的,但那时候大部分人应该还没有普遍产生现在“国”的概念,有秦人甚至流亡他国。也有不少六国人来秦国做官。

换句话说,只要秦王是爱民的,他们就向着自己的王,秦王要让他们出征,哪有不从的道理?与子同袍!如果连自己的百姓都不放过,稍有不慎就获罪而死,谁敢跟随?

但是他们因为长期习惯了秦国律法,知道如果加入反秦势力会有什么后果,即便律法被乱改,越来越严苛,他们也不敢公然反对,不然还是死,左右为难。

那么六国贵族怎么就能号令那么多百姓反秦呢?

首先六国人是被征服对象,本来就对秦不满,但有一点必须要说明,那就是他们并没有否认始皇统一天下的功绩,也没有那么强烈恢复故国的意志。

汉朝建立与民休息,百姓就不反对这样实行仁政的朝廷呀,于是刘邦可以专心对付六国残余势力和分封地王,还有抵御匈奴。

六国人之所以反秦,首先是不适应秦国的律法,根据秦简上的规定,总归是罚多奖少,动不动就“罚二甲”,且不提倡奢侈浪费,也就是说很多娱乐活动也没有了。


他们还要修陵墓修长城,如果看到别人犯罪你不报官就犯了知情不报之罪,即便什么也没做也要躺枪。一不小心就变成奴隶,始皇虽然很多思想超前,但他支持要有奴隶的。

本以为统一就不用打仗了,结果还是要打,抵御匈奴是没有办法的事,但“灭胡”却是一个大工程,南征百越就更是主动攻击 在当时百姓眼里,这是没有必要的事。

他们没有办法休息,自然与秦的矛盾更加激烈,所以六国贵族说去反秦,他们其实并不在乎是不是真的能恢复故土,能结束这种辛苦的生活状态就行。

既然大部分百姓都是这样,那秦国不灭亡怎么可能呢?



这与秦的暴政是逃脱不了的,秦的残酷刑罚、繁重的赋税、苛政导致了农民的不满,导致了秦的覆灭。

因为他们是第1个封建王朝,没有先前的事例可以借鉴,他们都是凭借着自己的想法来行事的。秦始皇作出的开创性改革过多,他的继承者胡亥荒淫暴政,胡作非为引发了暴乱,最终覆灭

因为秦国的法律很严苛,让百姓民不聊生,而且秦朝统一之后大兴土木,让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通天帝国中的大秦国是哪个国家
答:“大秦国一号犁靬,在安息、条支西大海之西,从安息界安谷城乘船,直截海西,遇风利二月到,风迟或一岁,无风或三岁。其国在海西,故俗谓之海西。”大秦所临的“西海”如此辽阔和奇幻,就有许多学者说“大秦是罗马”了。究其实,西海是西域诸国正西的里海,因此大秦国应该是在南高加索一带 ...

通天帝国中的大秦国是现今的哪个国家?我还以为大秦国是中国古代的秦国...
答:大秦,汉唐之时的中国对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的称呼。以下为《后汉书·西域传》有关“大秦”的记载:“大秦国一名广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地方数千里,有四百余城。小国役属者数十。以石为城郭。列置邮亭,皆垩塈之。有松柏诸木百草。”《后汉书·西域传》亦记载了当时罗马的政治、风貌及特产...

为什么扶苏的功绩被掩盖,秦二世真的是历史罪人
答: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割断六国贵族与其臣民之关系,勒令六国之贵族必须脱离其国土,迁至咸阳附近,几年之内就有三十余万户六国贵族之家族人等迁居至咸阳,增加了咸阳的压力,六国贵族不忘破国亡家之恨,都想造反复辟,大秦国像坐在过山口上,时刻都有被颠覆的危机,扶苏看到了这一点,他通过上卿蒙毅...

中国最早的皇帝是谁?
答:“皇帝”两字,取“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之义, 最早由秦王嬴政在统一六国后确定之,也由他最先使用的,也就是所谓始皇帝也。 儿时历难 少年成帝王。 励精图治 十年灭六国。 政治改革 建立大秦国。 焚书坑儒 苛政猛于虎。 向东求仙 寿终却归西。 秦始皇于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赵国邯郸,是秦庄襄王与吕不韦的...

关于秦字的来源
答:秦的来源:秦国的“秦”字原作“琹”。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认为“琹”字有一国二王之嫌,想造一个同音字以代替它。一日他问群臣:“自开天辟地以来,谁的功绩最大,史书有无记载?”一臣对曰:“自开天辟地,古人的功过是非,都记载在《春秋》一书中。”秦始皇听了大喜,曰:“寡人乃千古一帝,就...

问一个问题(历史)150分!
答:五月,宋江率众登岸后遭伏击,船只亦被焚,退路断绝,战败被俘,起义遂被镇压。据史家考证研究,在宋代徽宗宣和年间,确有宋江其人及其领导的梁山泊起义,但不像《水浒传》所写的有108将,也没有那么多生动的戏剧性场面。宋江起义的导火线是宋朝廷为解决财政困难,宣布将整个梁山泊八百里水域全部收为“...

为什么扶苏的功绩会被掩盖?
答: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割断六国贵族与其臣民之关系,勒令六国之贵族必须脱离其国土,迁至咸阳附近,几年之内就有三十余万户六国贵族之家族人等迁居至咸阳,增加了咸阳的压力,六国贵族不忘破国亡家之恨,都想造反复辟,大秦国像坐在过山口上,时刻都有被颠覆的危机,扶苏看到了这一点,他通过上卿蒙毅...

李斯为什么背叛秦始皇
答:李斯的背景与背叛秦始皇原因:李斯这个人是一个传奇,是用战争统一六国的大秦国的第二位交椅。然而在这么封建的国度,李斯是战国末期的楚国上蔡人,作为一名外客,竟然能在秦朝爬到如此高的位置,肯定是有其手段,他的仕途必是流血的。李斯和韩非是同窗学子,同拜于荀子门下,韩非和李斯都是传奇人物,...

李斯为何要帮助胡亥继位,害死自己的女婿扶苏?
答:除此之外,不论是商鞅、公孙衍,还是张仪、魏冉、范雎、吕不韦、李斯等人,都是无一例外,来自于山东六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当时执掌国政的左右丞相分别是来自韩国的冯去疾和来自楚国的李斯。自始至终,六国士子在秦国朝堂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在秦国统一之路上的这一百五十年的历史上,秦国老...

秦汉时代 是中华帝国格局形成的时期 的理由
答:在此同时,秦汉对东北、东南、西南各地加强了开发,与各族加强了联系与融合,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就是在这种既和平相处、又时而争战中逐渐融合而成的。这是秦汉帝国一大成果与贡献,也是人类史上一大奇迹。 第二,它奠定了祖国辽阔疆域的基础。汉代在秦统一六国的基础上,又开疆拓边,“地东西九千三百三十里,南北万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