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名言及出处

作者&投稿:勾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教育格言和出处~

●真正的教师,极力防止自己的坏习惯及于学生。
——(美)奥尔科特《神秘的格言》
●如果有人问我,教育孩子需要哪一种资格,我会说那需要异乎寻常的耐心和适量的爱心。
——(英)伊罗丝
●教师若不能取得他的学生对自己的尊敬和爱戴,那么最好让他离开教育岗位。
——(俄)乌申斯基
●你要记住,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法)卢梭
●那些在细心的抚育和亲切的教养之下成长起来的人,处于穷困而不沮丧,受到痛苦而能超脱。
——(英)狄更斯
●教育孩童首重激发兴趣和爱心,否则只是填鸭式的灌输,毫无意义可言。
——(法)蒙田
●爱迪生幼年的故事,给了我两个深刻的印象:一是科学要从小孩学起,二是科学的幼苗要像爱迪生的母亲一样爱护才能保全。
——陶行知《致育才之友书》
●家庭中正常关系的失调,是以后产生精神和情绪的各种病态的肥沃的土壤。
——(美)杜威《经验与教育》
●我们的教育是同我们的生命一起开始的……
——(法)卢梭《爱弥儿》
●多少熟悉一些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心理学的初步知识,对于带好孩子是不可缺少的。
——(英)斯宾塞《教育论》
●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12岁。在这段时间中还不采取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的手段的话,它们就会发芽滋长,及至以后采取手段去改的时候,它们已经是扎下了深根,以致永远也把它们拔不掉了。
——(法)卢梭《爱弥尔》
●某些教育应当从儿童在摇篮的时候开始。
——斯宾塞《教育论》
●体力劳动对于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的、惊人的、丰富的思想世界。这个世界激发着儿童的道德的、智力的、审美的情感,如果没有这些情感,那末认识世界(包括学习)就是不可能的。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育的建议》
●铁匠铺里烧得很旺的炉火熔掉了铁条上的杂质,铁质就变软了,等到它纯化了,就对它敲打和加压,然后又用清水淬火使它再度硬化。一个人在他老师手里经历的也是这个过程。
——(德)歌德
●教育随生命开始,在我们察觉个性已建立之前,后来的教诲已很难将它移动及改变。
——(英)莎士比亚
●决不要把他们教育成闷闷不乐,过早就想变为成年的人。
——(前苏联)加里宁
●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
——(俄)杜兰特
●教育越能更多地回想起学生模仿他就像模仿伟大的人物一样,则他对儿童的影响就越强烈,他的每一次表扬就越能使儿童感觉快乐,他的每一种责备就越深入到儿童的意识中去,因而一切教育工作也更将发生无与伦比的良好作用。
——(俄)杜勃罗留波夫 若满意望采纳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9、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2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2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篇》

  2. 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篇》

  3.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篇》

  4.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篇》

  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篇》

  6.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篇》

  7.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篇》

  8.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篇》

  9.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篇》

  10.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篇》

  11.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论语·宪问篇》

  12.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篇》

  13.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篇》

  14.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篇》

  15.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篇》

  16.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篇》

  17. 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篇》

  18.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佚名《论语十则》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这段话的...
答:“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这句话节选自——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1977)一书。原句是这样的: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因材施教”的名言有哪些?
答:一、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应用的,……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平均发达的。出自:〔中〕蔡元培《蔡元培教育文选》二、教育的作用是按一定的社会形式,培养一定的人格,为一定...

教育我们即使取得了成绩,也要继续努力的诗句有哪些?
答: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处: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白话译文:要想看到千里以外的地方,应当再登上一层楼。比喻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二、业精于勤,荒于嬉。出处:唐代韩愈《进学解》白话译文: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但它却荒废在嬉笑声中。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列举我国古代教育名言,并指出出处及教育含义?
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指出了勤奋的重要意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强调要不断补充新知识。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强调谦虚是态度是进步的基石。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指出要抓紧青春的时光进行学习。师者,传道授业解惑。韩愈《师说》,指出老师要...

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出处
答: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只有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优点的地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

寻找教育名言的出处
答:2012-07-05 中国的教育名言,有作者和出处。务必准确,非常感谢! 2 2006-12-16 寻找一句名言的出处和原话 3 2013-08-13 查找名言出处 2008-05-12 寻找一句名言的出处。谢谢! 2016-01-03 关于学习的10句名人名言(要有出处和引用) 26 2012-11-07 关于教育的名言,求原话和出处。大概是说没有哪些课程...

徐特立的教育名言推荐
答:5、想成事业,必须宝贵时间,充分利用时间。6、我从来不知道什么是苦闷,失败了再来,前途是自己努力创造出来的。7、学习要注意到细处,不是粗枝大叶的,这样可以逐步学习、摸索,找到客观规律。8、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义务,是一种光荣。出处:怎样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9、不能提高人民的文化程度...

...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这是一句教育名言出自哪里?
答:剩下的就是教育。”前面那句“一位哲人说过”,在爱因斯坦文集里能找到,爱因斯坦本人明确说不是他的原创。由于他没说出原创者的名字,后来都默认是这句话出自爱因斯坦。斯金纳和爱因斯坦差不多同时代,他是教育学当行人,那个时代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次于爱因斯坦。

关于读书的名言及作者出处
答: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

关于养成教育的名言警句简短
答:17、我们认为,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和预防不良习惯,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出处:帕夫雷什中学 18、良医终不救无病之人;导师亦不引识路之者。佳肴美膳,岂可劝饱人之餐;异宝奇珍,未必动廉士之念。 今天的世界惟科技马首是瞻,人格养成没有了,都是乱的不成器的,教育只是贩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