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是哪三国,统治者分别是那个人啊

作者&投稿:穰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国演义》是指哪三个国家?统治者有分别是谁?~

继东汉而出现的时代称号,由于魏、蜀、吴三个国家鼎立而得名。三国始与220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代魏。但史家往往以184年爆发黄巾起义为三国上限,以280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魏武帝曹操
蜀君主刘备
吴国孙权

《三国演义》指的是魏蜀吴三国。魏国是有曹操建立的,曹丕称帝。蜀国是刘备建立的。而吴国是孙权建立的。

分别是:魏国(统治者是曹操、曹丕、曹叡)、蜀国(统治者刘备、刘禅)、吴国(孙权)。

一、魏国

1、曹操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曹操曾担任东汉丞相,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

2、曹丕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魏武帝曹操次子,与正室卞夫人的嫡长子 。

曹丕自幼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击败了其弟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

曹丕在位期间,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 (220年)命其制定九品中正制,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而且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割据势力,最终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对外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在西域的建置。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四十岁。谥号文帝,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葬于首阳陵。

3、曹叡

曹叡,即魏明帝,字元仲,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任皇帝(226年至239年在位)。魏文帝曹丕长子,母为文昭甄皇后。

黄初三年(222年),曹叡封平原王,黄初七年(226年)五月,魏文帝病重,立曹叡为皇太子,即位于洛阳。

曹叡在位期间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并且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设置律博士制度,重视狱讼审理,与尚书陈群等人制《魏律》十八篇,是古代法典编纂史上的重大进步。

魏明帝在军事,政治和文化方面都颇有建树,但在统治后期大兴土木,广采众女,因此留下负面影响。

景初三年(239年),曹叡病逝于洛阳,时年三十六岁,庙号烈祖,谥号明帝,葬于高平陵。

二、蜀国

1、刘备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又称先主,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

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

赤壁之战时,刘备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

《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

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葬惠陵。

2、刘禅

刘禅(shàn)(207年-271年),即蜀汉怀帝(223年—263年在位),又称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在位四十一年。

刘禅出生于荆州,幼年时多遭难,幸得大将赵云两次相救,刘备定益州后入蜀,蜀汉建立后被立为太子。

于蜀汉章武三年(223年)继位为帝,改元建兴,拜诸葛亮为相父,并支持其北伐,后又支持姜维北伐,后期宠信黄皓,致使蜀汉逐渐走向衰弱。景耀六年(263年),魏将邓艾从阴平入,克绵竹,杀诸葛瞻父子,刘禅投降。

蜀汉灭亡后,刘禅及一些蜀汉大臣被迁往洛阳居住,受封为安乐公,西晋泰始七年(271年)在洛阳去世,享年64岁。谥号思公。

三、吴国

1、孙权

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

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

建安十三年(208年),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并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派吕蒙成功袭取刘备的荆州,使领土面积大大增加。

黄武元年(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册封为吴王,建立吴国。同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黄龙元年(229年),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后迁都建业。

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他又多次派人出海。黄龙二年(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抵达夷州。

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引致群下党争,朝局不稳。太元元年(252年)病逝,享年七十一岁,在位二十四年,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



分别是:魏国(统治者是曹操、曹丕、曹叡)、蜀国(统治者刘备、刘禅)、吴国(孙权)。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扩展资料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在军事政治描写和人物塑造上。小说最擅长描写战争,并能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注意描写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指导作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较量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中的三国原型就是三国时期的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

魏国统治者如果不算曹操依次是文皇帝曹丕(在位时间220年-226年,后面都是在位时间),明皇帝曹睿(226年-239年),邵陵县厉公曹芳(239年-254年),高贵乡公曹髦(254年-260年),元皇帝曹奂(260年-265年);

蜀国为昭烈皇帝刘备(221年-223年),孝怀皇帝刘禅(223年-263年);

东吴为大皇帝孙权(229年—252年),孙亮(252年—258年),景皇帝孙休(258年—264年),孙皓(264—280年)。

扩展资料:

魏文帝曹丕除军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学,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及其弟曹植并称三曹,在位期间削夺藩王权力,重视文教,恢复社会生产,魏国国力有一定的提升。

魏明帝曹叡在位期间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并且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设置律博士制度,重视狱讼审理,与尚书陈群等人制《魏律》十八篇,是古代法典编纂史上的重大进步。

魏明帝在军事,政治和文化方面都颇有建树,但在统治后期大兴土木,广采众女,因此留下负面影响。

曹髦与曹芳、曹奂合称三少帝。都因司马家当权,没有很大的作为,曹髦在甘露五年(260年)被司马昭处死,曹芳是曹魏的第一位傀儡皇帝,曹奂禅让帝位给司马炎,司马炎于咸熙二年(265年)篡位,魏亡。

刘备在位时间不长,主要因为关羽之死刺激了刘备,决定南下伐吴,被陆逊于夷陵之战击败,不久后病死,于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正史里是李严和诸葛亮),刘禅继位。这段故事也是《三国演义》全书中的高潮部分。

刘禅继位后,放权于诸葛亮处理军政大事,“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在位期间,蜀国进行了多次北伐,但始终没有成功。公元263年,刘禅接受谯周的建议,在农历十一月向曹魏投降。蜀汉亡。

孙权即位后,对外招纳人才培养部下,以怀柔策略笼络不服从孙家的江南豪族,以白手兴家统合内部对抗外压,巩固孙家政权在江南的地位,另一方面通过平定扬越叛乱进行强兵吸收老幼弱者补户的政策,同时给予落后山越民提供汉文化的学习。

作为开创基业的帝王,孙权以出色的政治智慧及战略判断,深谙纵横捭阖,最终缔造一方霸业。赤壁之战后加强控制江东,并将江东六郡扩展到扬、荆、交三州,积极开发南方的荒芜之地,稳健控制中国东南。

孙亮即位之初,诸葛恪、滕胤、孙峻、吕据受顾命之托辅政孙亮,又有旧臣吕岱、丁奉等人。在位期间发动了多场伐魏的战争,均未成功。永安三年(260年),孙亮被贬为候官侯,在前往封地途中自杀(一说被毒杀),终年18岁。

孙休在位仅6年,比孙亮还少,在位时孙綝已经权倾朝野,后孙休与张布丁奉合谋,遂除孙綝。孙休在位期间,颁布良制,嘉惠百姓,促进了东吴的繁荣。

孙休逝世时,太子非常年幼。因当时吴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大臣们便合议改立较年长的孙皓即位。

孙皓即位后,初期虽然英明施政并多行善举,在西陵之战一度挽回吴国的厄运,但中后期实行暴政并过度役使民力,加深了亡国危机。最终,吴国于280年被西晋征服,三国时代也因此终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蜀汉



三国分别是魏蜀吴三个国家
魏国,统治者有曹丕,曹睿,曹芳等
蜀国,统治者有刘备,刘禅
吴国,统治者有孙权,孙亮等

魏蜀吴,分别对应曹丕刘备孙权

三国演义指的是哪三国,这三个国是由哪三个人带领的,最后谁成为了这三...
答:《三国演义》指的是魏蜀吴三国。魏国是有曹操建立的,曹丕称帝。蜀国是刘备建立的。而吴国是孙权建立的。

三国鼎立是指哪三国 三国的皇帝分别是谁?
答:三国时期魏国皇帝:曹操;三国时期汉朝皇帝:刘备;三国时期吴国皇帝:孙权。 从公元220年起,在我国历史上先后建立了曹魏、季汉、东吴三个国家,它们三分东汉州郡之地,各霸一方,称王称霸,互相对峙,这种政治局面称为“三国鼎立”。 历史记载 背景 魏、蜀、吴三国鼎立期间,虽然兼并战争仍旧继续进行,但是,由于三国的统治者为...

三国演义里面的三国是指哪三国
答:三国演义里面的三国是指曹魏、蜀汉、东吴三国(三个主要政权)。扩展阅读:三国(220年-280年)是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190年,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崩溃,军阀四起,天下大乱。208年发生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

三国演义里的三国是指哪三国?哪国中有诸葛亮?
答:主要指魏国、蜀国、吴国。蜀国有诸葛亮。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

《三国演义》中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的时期是什么内容
答:吴国(229年5月23日 —280年5月1日),三国之一,为孙权所建立,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之为孙吴(公元222年孙权称王,229年正式称帝)。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居于三国之东,故亦称东吴。至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西晋(公元266年—316年)...

三国演义里面的三国是指哪三国?
答:三国演义是指:曹魏、蜀汉、东吴三国。1、曹魏 随着汉丞相曹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对北方的统一和屯田制、租调制的施行, 魏武帝·曹操(字孟德),北方社会趋于稳定,生产逐渐恢复。政府修整道路,兴建水利,便利了交通和槽运。2、蜀汉 188年,汉宗室刘焉出任益州牧。刘焉死,子刘璋继任。

三国演义三国有哪三国
答:三国演义中的三个国家分别是:1. 魏国:魏国的首府是洛阳,统治者是曹操。魏国统治区域包括了现在的华北地区和部分中原地区,是三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之一。2. 蜀汉:蜀汉的首府是成都,统治者是刘备。蜀汉统治区域包括了现在的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地,是三国时期最忠诚于汉室的国家之一。3. 吴国:...

三国演义中的三国指哪三国
答:魏、蜀、吴三国,曹魏政权的魏国是曹丕建立的,首都在许昌;西蜀政权的蜀国是刘备建立的,首都成都;东吴政权的吴国是孙权建立的,首都建业。三国演义是以东汉末年三国慢慢的创建,到三足鼎立,最后被西晋所灭的160多年的历史演义。

三国演义中三国是指哪三国
答:三国演义中三国是指曹魏、蜀汉、东吴三国(三个主要政权)。扩展阅读:三国(220年-280年)是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190年,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崩溃,军阀四起,天下大乱。208年发生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

《三国演义》中三国指的是哪三国?
答:公元220年,也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曹操之子曹丕篡汉,在洛阳建立魏国,又称曹魏,国土为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公元221年,也即章武(刘备年号)元年,汉景帝阁下玄孙、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刘备在四川(当时的益州)成都建立蜀汉政权,又称季汉——为三国之中的蜀国,国土大致分布在今四川省大部(巴、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