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乡愁的诗句并赏析

作者&投稿:解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关于乡愁的诗句及赏析
关于乡愁的诗句及赏析 1. 关于思乡的古诗及其赏析(5首)
静夜思 李 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注释】: 1.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2.疑:怀疑,以为。 3.举头:抬头。

【韵译】: 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

【赏析一】: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

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

“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

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

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这首五言绝句从“疑”到“望”到“思”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图。诗歌的语言清新朴素,明白如话;表达上随口吟出,一气呵成。

但构思上却是曲折深细的。诗歌的内容容易理解,但诗意却体味不尽。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这首《静夜思》可以说是李白诗歌的“自然”和“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艺术特色的极好说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评析】:诗写游子思乡怀亲。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释】 1、戌鼓:戌楼上的更鼓。

2、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境。 3、长:一直,老是。

【韵义】 戌楼响过更鼓,路上断了行人形影, 秋天的边境,传来孤雁悲切的鸣声。 今日正是白露,忽然想起远方兄弟, 望月怀思,觉得故乡月儿更圆更明。

可怜有兄弟,却各自东西海角天涯, 有家若无,是死是生我何处去打听? 平时寄去书信,常常总是无法到达, 更何况烽火连天,叛乱还没有治平。 【评析】 诗作于乾元二年(759),这时安史之乱尚未治平,作教师于战乱中,颠沛流 离,历尽国难家忧,心中满腔悲愤。

望秋月而思念手足兄弟,寄托萦怀家国之情。全 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结构严密,环环相扣,句句转承,一气呵成。

“露从今夜 白,月是故乡明”句,可见造句,的神奇矫健。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释】 1、来日:指动身前来的那天。

2、绮窗:雕饰精美的窗子。 3、著花:开花。

【韵义】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出来, 一定了解家乡人情事态; 请问您来时我家绮窗前, 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开? 【评析】 这是一首抒写怀乡之情的诗。原诗有三首,这是第二首。

诗以白描记言的手法, 简洁而形象地刻划了主人公思乡的情感。对于离乡游子而言,故乡可怀念的东西很 多。

然而诗不写眷怀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却写眷念窗前“寒梅著花未?”真是“于 细微处见精神”,寓巧于朴,韵味浓郁,栩栩如生。 ⑷京 师 得 家 书 〔明〕袁 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⑸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⑹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
2. 思乡的古诗及其赏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①每逢佳节倍思亲。②

遥知兄弟登高处,③遍插茱萸少一人。④

【注释】

①异乡:他乡。 为:做。 异客:陌生的客人。

②倍思亲:加倍思念亲人。

③遥知:这里是在遥远的地方想象着的意思。 登高:古代风俗,重阳

节要登高,饮菊花酒。

④茱萸(zhūyú):一种有香味的植物。古人认为九月九日登高时佩带茱

萸,可以避邪。

【解析】

这是一首怀念亲人的诗。当时作者才十七岁,一个人客居在外,重阳佳

节时更加思念家乡和亲人。诗的大意说:我独自一个人在他乡做陌生的客人,

常常想念家乡,而每逢欢庆佳节时,就更加思念家中的亲人。我在遥远的异乡想象着,今天兄弟们登高的时候,大家插戴茱萸,就少了我一个人。

诗本来是写自己想念兄弟的,可是并不直说自己如何想,偏说想象着兄弟们登高都在想念他。这就加深了诗的感情,读来更加感人。“每逢佳节倍思亲”,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3. 乡愁的诗歌赏析
席慕容《乡愁》赏析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 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席慕容的《乡愁》一诗,虽只教了一回,我想,自己恐怕是再也忘不了了.我很为此而庆幸.是的,没有人会这样用比喻,也没有人用这样的比喻:故乡是一首歌,还是故乡这首歌像清脆而渺远的笛声,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然后情不自禁地,那自渺远而切近,由模糊到清脆,载着连同那清辉撒满大地的月亮,一齐朝自己的心海划来……“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你听到过这样的比喻吗?请你还是细细品一品吧,你就会发觉,这“模糊的怅惘”竟是如此传神、又是如此贴切,将许多年以前故乡的样子在自己脑中的印象轻轻唤出:她模糊而又真切,真切却又无法一一道出,无法一一道出,便在心灵深处生出一丝惆怅、一阵迷茫,正如那秋日早晨山间的浓浓雾气笼罩,亲人,虽在向将要远行的自己挥手,然而,不断为泪水充溢而变得迷蒙的双眼里,如何又能清晰地去拍下亲人也是自己依依难舍的那份衷肠,那声声祝愿?也许,没有人在认真品读之后不为这连环扣般的精妙比喻喝彩.不仅如此,诗人心中对故乡的思念已成为“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这不老的思念,又唤起了多少漂泊他乡的人们浓浓的情思,绵绵的期待!元人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之句,用的是直抒胸臆笔法,其感受在诗人席慕容笔下,竟化作了如此含蓄、如此隽永的诗行!……于是,童年的欢笑,小伙伴的追逐,其间忘情的嬉戏……多年前故乡留给自己的一幕幕画面,竟变得如此亲切,那割舍不断的情丝又一缕一缕重新连接……。
4. 关于”乡愁”的诗句
【有关乡愁的诗句】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5. 语文思乡古诗及其赏析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赏析

玉楼春(红梅)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这是一首著名的咏梅词。含苞待放之花,富于“欲语还休”的韵致,可以造成生成性的境界,加强鉴赏者的参与意识,用想象来补充、来创造花开时的美。词上片主要写之情态,下片写转赏梅之人。此句隐含着莫错过大好时机且举杯遣怀的意味。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赏析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这首词写秋景,寄乡愁,通篇从醉酒写乡愁,悲慨有致,凄婉情深。从而借景抒情,绘出了作者的孤独和寂寥。词中表露的乡愁因和故国沦丧,流离失所的悲苦结合起来,其中的忧愤更深。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崔颢

赏析:“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使人的心境复归于渺然的忧思而益发深沉,不能自已。尾联点题,由上联的转写实景而引出乡关何处,归思难禁的愁绪。
6. 乡愁诗加鉴赏
《乡愁》赏析 井永站 (台湾)余光中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余光中,台湾著名诗人,1928年生于南京,现任高雄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余光中将自己浓浓的思乡之情,倾注在他的诗作之中,《乡愁》便是一首代表作。 阅读此诗,首先呈现给读者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

第一小节: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第二小节: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第三小节: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第四小节: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同时,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感情,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

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阅读此诗,使我们感到回味无穷。

本诗集单纯美与丰富美于一体,物象集中明朗,如邮票、船票、坟墓等,不枝不蔓,意境幽远深邃,内容丰富含蓄,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诗的结构:以时间为顺序(即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以感情为线索,以大体相同的诗句和格式,反复咏叹,使情感逐层加深,由思乡、思亲升华达到思念祖国。

诗歌的结构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既有各小节的均衡、匀称,又有小节内长短句的变化,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诗歌有回环往复,一唱一叹的旋律。

在同一位置上,有重复,即我在这头……,有叠词:小小、窄窄、矮矮、浅浅;有变换的量词:枚、张、方、湾。作者采用这些艺术手段加强了此诗的音韵之美。

总之,本诗以朴素、简明、隽永的语言,高超的艺术技巧,表达了台湾人民盼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抒发了作者浓郁的乡思之情。
7. 乡愁诗加鉴赏
《乡愁》赏析

井永站

(台湾)余光中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台湾著名诗人,1928年生于南京,现任高雄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余光中将自己浓浓的思乡之情,倾注在他的诗作之中,《乡愁》便是一首代表作。

阅读此诗,首先呈现给读者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第一小节: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第二小节: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第三小节: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第四小节: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同时,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感情,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阅读此诗,使我们感到回味无穷。本诗集单纯美与丰富美于一体,物象集中明朗,如邮票、船票、坟墓等,不枝不蔓,意境幽远深邃,内容丰富含蓄,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诗的结构:以时间为顺序(即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以感情为线索,以大体相同的诗句和格式,反复咏叹,使情感逐层加深,由思乡、思亲升华达到思念祖国。诗歌的结构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既有各小节的均衡、匀称,又有小节内长短句的变化,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诗歌有回环往复,一唱一叹的旋律。在同一位置上,有重复,即我在这头……,有叠词:小小、窄窄、矮矮、浅浅;有变换的量词:枚、张、方、湾。作者采用这些艺术手段加强了此诗的音韵之美。

总之,本诗以朴素、简明、隽永的语言,高超的艺术技巧,表达了台湾人民盼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抒发了作者浓郁的乡思之情。

表达乡情乡愁的古代诗歌诗句
答: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译文: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2.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译文: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繁星春水 中的 乡愁 赏析
答:小时候与祖国母亲分隔两地是由于国家政策关系,那时只能通过书信的形式,用一枚小小的“邮票”承载自己厚重的乡愁,一枚小小的“邮票”成了两岸人民情感交流的枢纽,正如杜甫在《春望》中所写下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蕴含了中国人民多少的苦难与思念呀。到了中年,作者成家立室之后依然不能...

描写乡愁的诗句并赏析
答:”这是两个出语平易自然,而想象却非常新奇、意境也非常美妙的诗句。上句写春风吹梦,下句写梦逐春风,一“吹”一“逐”,都很富有表现力。它使人联想到,那和煦的春风,象是给入眠的思乡者不断吹送故乡春天的信息,这才酿就了一夜的思乡之梦。而这一夜的思乡之梦,又随着春风的踪迹,飘飘荡荡...

关于思乡诗句及意思
答:关于思乡的情怀诗句和意思 1.关于思乡情怀的诗句 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译诗: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催我写一封家书,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 捎信人即将出发,我又拆开了缄上的信封,赶快再添上几句,说不尽的心事,无奈太匆匆。鉴赏:盛唐绝句...

表达乡愁的诗句两句
答:1. 搜集两句关于乡愁的诗句 2. 关于乡愁的两句诗句 搜集两句关于乡愁的诗句 1.写出连续的两句描写乡愁的诗句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

描写乡愁的古诗句
答:描写乡愁的古诗句 一、唐代张九龄《西江夜行》遥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 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犹有汀洲鹤,宵分乍一鸣。六甲番人解读:张九龄被誉为“岭南第一人”,对于岭南文化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他的故乡在韶州曲江,也就是现在的...

关于乡愁的诗句10句
答:5. 十句描写乡愁的诗句标上出处和作者和作者资料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

5首关于思乡的诗句
答:山园小梅 林和靖 唐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早梅 南朝·谢燮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 6.描写思乡情感的古诗3~5首~ 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

表达乡愁的诗句有哪些
答:洛阳城里刮起了秋风,心中思绪翻涌想写封家书问候平安。又担心时间匆忙有什么没有写到之处,在送信之人即将出发前再次打开信封检查。四、长相思·山一程 清代: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译文: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

有关乡愁的古诗
答:译文:洛阳城里刮起了秋风,心中思绪翻涌想写封家书问候平安。又担心时间匆忙有什么没有写到之处,在送信之人即将出发前再次打开信封检查。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代: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