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本慈悲

作者&投稿:翁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看到“幸福护航心理沙龙”发出的通告,闺蜜是主讲人,毫不犹豫报名,我知道她的水平,定不会辜负听众。

果不其然,沙龙会上的分享一如她本人所散发出来的气质一样迷人。从我们日常饮食到疾病的发生,以及如何自我救助,顺应天时,合乎天道,她都娓娓道来。讲座之后的分享会更是异彩纷呈,众位姐妹纷纷发表感言,同时提出困惑,闺蜜不急不躁,一一解答。

这场分享会,让我感受到最深的是:疾病本慈悲,庸人自找之。很多人会感到奇怪,不是病找人的吗?难道是人找病吗?是的,人类的不自知或者是错误的认知,引导自己一步一步走上疾病的道路。那么,我们是如何将疾病引到身上的呢?

不规律的生活方式引发疾病

冷饮、空调为我们带来了凉爽的夏天,但同时也给我们埋下了疾病的祸患。冬冷夏凉,四季轮回。人体亦是顺应天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很多人非要逆天而行,晨昏颠倒,四季颠倒,将本该夏天生发出去的浊气、浊水硬生生闷到身体里,将生发的阳气一次次浇灭。

“阳化气,阴化形”。身体长期处在一个阴寒、冰冷的环境中,那些没有生发出去的浊气、浊水便会化成肿瘤与身体共存。这不就是人找病吗?

情绪引发疾病

中国人都知道有句老话,“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恐伤肾”。情绪会引发身体疾病这早就经过科学验证的。

现代化的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人们不自觉得对自身的生存环境产生焦虑。拼房、拼车、拼娃,有钱就是成功,有权就是地位,人们为了成功不自觉地陷入内卷中,焦虑应运而生。

情绪积压在身体里,就会气滞。“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统”。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瘀则成结。所以,容易生气的人身体就会有大量结节。结节的存在就是提醒人要注意自己的情绪,若是再不注意,那就要用肿瘤、癌症来提醒你,依然故我,那就只能失去生命。

人用一年的时间学会走路,却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停下来;人用三年学会说话,却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学会闭嘴。人和人之间,少些猜疑,多些理解;少些抱怨,多些尊重,何来情绪?又何来找病?

人类贪婪的本质引发疾病

人类繁衍到如今,食物种类不断丰富。尤其是中国人的餐桌,种类丰富、琳琅满目。但我们依然没有满足,大鱼大肉、生猛海鲜,我们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不停得摄入,不停得索取。过量的摄取,终于让身体不堪重负,不堪其扰,于是身体用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方式提醒我们,不可贪婪。

要知道,这个星球上,不光是人类存在的,天地万物都是共生共存的,当人类过度的杀戮,过度捕捞,过度砍伐的时候,大自然就会用瘟疫、洪8水等灾害来提醒人类,停止杀戮、停止贪婪。当这样的提醒依然不能奏效的时候,人类贪婪的本质就会将恶果引向战争、争斗,用自相残杀的方式毁灭生命。

2000多年前的智者用各种方式提醒我们,要顺应天道。中国的道家学派提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儒家学派提出“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思想,印度的佛教提出因果轮回之说……所有这些思想体系,都在提醒人们摄入不要过度。但是人类控制不住贪婪的欲望,于是就用疾病来提醒你。

疾病本慈悲,庸人自找之。愿你我都怀有一颗敬畏之心、自查之心、慈悲之心,开启智慧人生,走上健康之路!

广东老僧,一身病痛悟自心,一声叹息度孤残:100孩童心中的再生佛_百度...
答:在广东大地,一位身患病痛的孤寺老僧,释耀凯禅师,以他非凡的慈悲与坚韧,演绎了一段震撼人心的故事。他原本在紫峰寺中,安享岁月,却因一念慈悲,毅然成为了一百多名孩童的再生佛。这些孤儿,遭受着疾病的困扰与生活的无望,他们的哭声回荡在破败的寺门外,而禅师那年迈却坚定的身影,却如同一道光,...

如何理解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答:年迈不便的人,渴望着青春永驻;疾病缠身的人,幻想着健康长存:人们往往不能免于衰老与疾病,而常常希望它们彻底消亡。若果真有上帝,且愿意大发慈悲,将横亘于生死之间的“老”“病”抹去——那么,人们便如同定了时、却不知何时爆发的炸弹;而彼时对死亡的恐惧,将比如今对衰老和疾病的厌恶,更为可怕...

如何对待自己的疾病---《佛门医学》
答:1·要热爱自己,对疾病无所畏俱。 2·要宽恕一切憎恨的人和事。 3·要原谅自己的过失,要爱惜自己。喜、怒、哀、乐、悲、恐、惊,是造成疾病的原因。长期的憎恨、内疚、批评和恐惧,会导致身体发生疾病,如风湿病、癌症等。佛祖释迦牟尼很慈悲,一定会宽恕你曾经憎恨的人和事,宽恕了别人,就可以原谅自己,人非圣贤,...

念佛人怎样对待疾病?
答:(文钞三编卷二复郭汉儒居士书一)佛以慈悲为本,汝既吃肉,即无慈悲之心。此语乃为汝真实修行者说。若泛泛悠悠之人,虽不吃素,亦可念佛。非吃荤者,就念不得佛,不可不知。(文钞三编卷二复陈莲英女居士书)按理宜净素。虽势难即净,但宜少食。即食,亦当存一怜悯度脱之心。非吃荤人念不得佛也。(文钞三...

认知,情绪与疾病
答:心理作用的力量非常强大,神奇,难以捉摸,我们的身体会以各种方式回应心灵,而这些方式通常表现为疾病。所以,逆所看到的身体治病,绝大多数都有着心灵上的根源。...慈悲,就是共情,就是敞开心扉理解别人,在理解别人的同时,你自己的能量也就走了出去,开始循环流淌,你的能量流动了,你的生命就流动了,你会变得越来越好。

慈悲心是这样炼出来的
答:我们修慈悲心、菩提心的时候,要这样发愿:当众生疾病缠身、痛苦无奈的时候,愿我及时出现,缺医生我就化成医生,缺药物我就化成药物;如果已经有医生,也有药物,但是没有侍奉病人的,我就变成侍奉他的人,好好地照顾他,让他迅速恢复健康。这样想,这样发愿,也是为了锻炼心态。然而我们现在就根本不敢...

老人病重的心情句子
答:2、人生自由生老病死,疾病就像说话喝水开玩笑,每个人都免不了,不要揪心不要郁闷,平安幸福的日子早晚来临,黎明前的黑暗只是让你斗志更劲。3、亲爱的,让我的爱一直陪伴着你,我知道你累了,我希望我的爱能够像心灵鸡汤一样,能够缓解你疲惫不堪的身心,为你带去一份轻松清爽的心情!4、凡是有阳光的地方,就有我...

什么是慈悲?
答:佛陀之悲乃是以众生苦为己苦之同心同感状态,故称同体大悲。又其悲心广大无尽,故称无盖大悲(无有更广、更大、更上于此悲者)。大智度论卷二十九将慈、悲赅摄于四无量心中,而分别称为慈无量与悲无量。另据大智度论卷四十、北本大般涅盘经卷十五等载,慈悲有三种:(一)生缘慈悲,又作有...

真正慈悲的人是怎样的
答:真正的慈悲是让众生成佛。所以真正慈悲的人是引导众生成佛的人,也就是真正具有德相的上师。《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云:“如此具有一切德相之上师,犹如大船,能救度众生脱离轮回大海;犹如商主,能无误开示解脱遍知的圣道;犹如甘露雨,能息灭业惑炽燃的烈火;犹如日月,能遣除深深的无明黑暗,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