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作者&投稿:夹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在人生道路上站稳脚跟,四十岁心中不再迷惘,五十岁知道上天给我安排的命运,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分辨是非真假,七十岁能鲔心所欲地说话做事,又不会超越规矩。
这句话出自孔子《论语》:为政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扩展资料1、【注释】
①有(yòu):同“又”。古文中表数字时常用“有”代替“又”,表示相加的关系。
②立:站立,成立。这里指立身处世。
③耳顺.对于外界一切相反相异、五花八门的言论,能分辨真伪是非,并听之泰然。
2、【解读】
在本章中,孔子阐述了道德修养的过程在于不断地进取和完善。他在叙述自己一生的经历时,体会到了道德修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能一下子就完成,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上的融合,发自内心的自愿去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违背心意地勉强去做。另外,孔子这些做人做事的经验,也是想让后人拿来借鉴,给他们指明正确的修道之路。
“吾十有五志于学”,是说孔子十五岁的时候就立志做学问了。当时,男子十五岁就属于成人了,也是人们开始懂事的开端。而且,从十五岁到三十岁之间,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黄金时段,此时立志向学,也是做好的选择。
三十而立”,经过十五年学习和磨砺,到了三十岁才算有点儿成就。在孔子眼中,自己二十岁的时候还属于“不知礼,无以立也”的阶段。直至三十岁时,才学成知礼,得以立身。这也就是说,通过十五年的学习,他才算确定了自己的人生观点,明白了做人处世的道理,以及安身立命的行为准则。不过,这时虽然得以立身,但是还存有怀疑,思想上容易出现摇摆。
在现代,此句大多被理解为开始创立自己的事业,这与孔子的意思完全是两回事情,大家应当有所区分。
“四十而不惑”,这句话是紧承上句而言的,也就是说又过了十年,到了四十岁的时候,才确定了自己坚持的观点和准则,按照既定的人生理想努力前行。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有着明确的行为准则,以及判断是非的标准和处世原理,不会再出现犹疑不定的现象了。不过,做到这一步只是对人生的一般性理解,若想做到更好,还需要继续努力才行。
“五十而知天命”,到了五十岁时,方知天命,此时他才真正了解自己到底能做些什么。在他看来,天命不仅是一种未知的存在,还有着一定的合理性,自己既然没有能力改变这种天命,就应做好今生该做之事。“五十而知天命”属于人生思想上的理解了,要比“不惑之年”的理解深入许多。
“六十而耳顺”,到了六十岁时,才能辨明善恶是非。另外,大家应当注意,此处的耳顺并不是生理上的问题。孔子的意思是说,自己从十五岁开始学习做人处世,好话坏话都听了不少,到了六十岁的时候,才不会因为这些话而喜怒无常,真正做到明辨是非和内心的平静。到了这个境界以后,遇事才会有着镇定自如的表现。
“七十而从心而欲,不逾矩”,又经过了十年的洗礼,孔子才算如愿到达了“从心而欲”的境界。然而,“从心而欲”并不代表着自己可以随便胡来,也是有限制的,即“不逾矩”,这个规矩就是“礼”。在孔子看来,人的行为应当受到“礼”的约束,即便是自由也不能超越礼制,进而衍变成无止境的欲望。
只要自己的言行合乎礼制,看透人生世相,做到无欲无求,这种境界才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儒家士子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民“安居乐业”,世界上几乎所有优秀的政治家都为这四个字而努力过。孔子这些话,是为了告诫后学,道德修养的过程是很漫长和艰难的,只有在工作中多多体会,才能真正理解为人之道和为政之道,修成君子。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便立定志向于学习之上;三十岁时,能立身处世;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已经能够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就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终于能做到随心所欲而行,且所为都能合于规矩的境界了。

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通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能立足于世;四十岁能不被迷惑;五十能懂得天命;六十岁能冷静听取各种言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又不越出规矩。
【解义】
其一,经世至言。孔子只活了73岁,但他一生从来是朝前看,68岁回鲁国仍有从政渴望。这段话应是晚年即70岁以后,内心真正安于现状了,对自己回首所作出自我总结和人生提炼。这话具有共性,也只有到了这个年龄才会有这个切肤之感,所谓事非经过难认至理。
其二,人生旅程。人生看过去很长久,看过来很短暂。一步一个脚印,一生就那么几个门槛。今天有人用“狗”或用“球”等来比喻,虽不无道理,但终为戏说。孔子是正说。十几岁之前是立学起步,二十几岁是立身处世——当然今天为了减轻就业压力,各国普遍增长了学习时间,二三十岁还在读书;三十几岁是立业有成;人到四十当有质的飞跃,立世当有不惑定力;至于五十,立思当有知天境界;至于六十,听言当有海纳胸怀;至于七十,古代人生七十古来稀,世故而已。
其三,启思训诫。孔子此言是自我反思,也是启发门徒。能达到是成熟,能提前是境界。懂得这个人生旅程的规律,如何遵循它,如何提早进入下一个境界,这就是聪慧和练达,今天所谓智商情商超常。这或许是此语录编在《为政》篇的缘由。
【启示】
人生之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路怎么走,取决于立志。孔子三岁丧父,又为家族不容而随母离乡,但“有志于学”,三十岁施教于人,虽一生求政未果,但授徒有成,治学卓著,留名青史。
学习是人生择路的起点。学习能让自己增加知识的丰度,从而提高视野的广度,理解的程度,思想的深度,进而提高选择的高度和立身的宽度。孔子故用自己人生之路始于“有志于学”来教导弟子。
当然,今天早已告别简牍刻书而学富五车的孔子时代,也有了国家义务教育体系,学习不仅可从幼儿开始,而且有了基本保障。于是,让孩子自幼直至成人这一段漫长的知识学习历程,同时成为正确和准确的人生“有志”历练,也就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和公共责任。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
十有五,而志于学,一个人十五岁的时候就应该立志于学习。也许,有人都说我们从很小就开始学习了吗?但是,这种“学”很多时候是被动的学,缺少发自内心的真正的学习的原动力,这种学应该是“知道学”、“真心学”。
三十而立,说的是人三十岁就应该确立的做学问的方向。《礼记 学记》中记载:学生入学,天子、诸侯不急着到学校去视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发展志向。所以,孔门弟子中出现了四科十哲(德行:颜渊、关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我想,这应该与三十而立有关。
四十不惑:就是说,人到了四十岁了,就应该确定自己一生的原则,不再迷惑、不再动摇了。
五十而知天命:到了五十岁才知道现在状况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不再怨天,不再尤人。进而达到天地相交,理解天道。我曾经打趣地和朋友们说,为什么孔子49岁才读《易》,就是因为他达到了洞悉天道、天人相交的境界。所以,我不到四十九,咱也不学《易》,否则,学偏了,走火入魔。
六十而耳顺:耳顺,可以理解成这边这个耳朵入,那个耳朵出。入的可能是好话,也可能是坏话。对我来说,这些都只是话而已,对我的心理没有什么影响了。也就是说,对于一切,我都能平心静气地对待,当然,包括一些打击甚至死亡。
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到了七十岁,无论做什么事都能够游刃有余、潇洒自如,任心而为,但却不会违反一定的法度。这个法度也许是一定的道德标准,也许是自己的做人标准。
这是我个人的一些见解,其实对于这一章,每人都有自己的经历和认知,也希望你自己通过学习《论语》得出自己的结论。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穷其现实之“立”,尽其现实所“立”之“不患”而“不惑”于时,以其当下之时让智慧鲜活地呈现而“知天命”,然后才有“耳顺”的内圣、“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外王。
详解:一句无人不晓的话,却一直无人真的晓得,甚至连并列成分省略的简单语法现象,都没被指出过。“十有五而志于学”后的“立”、“不惑”、“知天命”, m“于”,相当于“被”、“用”;“志”,“志”的古字,标记。“志于X”,用X来标记。这里有两层意思:一、十有五、三十等年岁数字,大致和孔子达到某种相应境界的实际年龄相关,但并不表明这个体经验有着任何绝对的意义,例如,并不是任何人“三十”就一定“立”,“三十”与“立”之间并不必然相关,这些境界也并不一定按年龄机械地被赋予某种必然的次序,只是一种标记;二、所有以往解释都忽视了“志于”的省略,而把后面的境界当成“学”的必然结果,更把每种境界当成一个固定的标准,却不知每种境界是自足而动态的,每种境界都有其“成住坏灭”,之所以是“志于”,只是把每种境界用一个名言标记而已,决不能掩盖其鲜活的当下呈现。
“学”,“闻见学行”“圣人之道”,“闻见”而“学”,“学”而“行”,“学”是贯通“闻见”与“行”的枢纽,“学”,包罗万有,相应境界、所为,以“学”为标记。
“立”,世间一切,皆有所“立”,有所位次,究底穷源,首先就要究其“立”、穷其位次,如此境界、所为,就以“立”为标记。
“不惑”,“立”则有其“患”,“患”则有其“惑”,而“立”皆“不患”而“立”其“患”,不穷其“不患”,则不能“不惑”,这“不患”而“不惑”的境界、所为,就以“不惑”为标记。
“天”,时也;“时”,当下也;“命”,生存、存在;“知“,智慧。“知天命”,当下生存而呈现智慧。所有的智慧,都离不开当下的生存,否则都是虚无幻想,智慧的成就,必须是当下生存的鲜活呈现,这境界、所为就以“知天命”为标记。
“顺”,遵循;“耳顺”,“耳”,“闻”也,“闻”与“见学行”是不可分的,“闻见学行”遵循什么?就是“知天命”。“闻见学行”遵循当下生存鲜活呈现的智慧,这才是真正的“耳顺”,这种境界、所为,以“耳顺”为标记。
“从心所欲不逾矩”,“心”,非指一已之私心,民心也,依从民心期望不越“矩”,何谓“矩”?“闻见学行”“圣人之道”在当下现实中可能实现的位次。依从民心所期望但不超越“闻见学行”“圣人之道”在当下现实中可能实现的位次,这境界、所为以“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标记。
“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穷其现实之“立”,尽其现实所“立”之“不患”而“不惑”于时,以其当下之时让智慧鲜活地呈现而“知天命”,然后才有“耳顺”的内圣、“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外王。只有这样理解,才算大致明白本章的主旨。
白话直译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的境界、所为用“从此闻见学行圣人之道”来标记,三十岁的境界、所为用“穷尽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现实可能位次”来标记,四十岁的境界、所为用“透彻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现实可能位次的不患”来标记,五十岁的境界、所为用“闻见学行圣人之道让智慧依当下生存鲜活地呈现”来标记,六十岁的境界、所为用“遵循当下生存鲜活呈现的智慧而闻见学行圣人之道以成就内圣”来标记,七十岁的境界、所为用“依从民心期望但不超越闻见学行圣人之道在当下现实中可能实现位次而成就外王”来标记。

1、“志于学”——孔子15岁就立志于学习周公之礼,亦即立志于继承中国文化。
2、“而立”——孔子30岁就已经能够独立思考(“仁”学思想体系基本成型),独当一面,自成一家(开始招收弟子,逐渐形成儒家学派)。
3、“不惑”——孔子40岁就已经对于各种人生问题深入思考而没有疑惑了。
4、“知天命”——孔子50岁就已经体会上天所赋予自己的使命而勇敢承担了。
5、“耳顺”——孔子60岁就已经能够虚心听取各种不同立场的观点而分别肯定其合理之处。
6、“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70岁就已经修养纯熟,心中念头纯善无恶,完全合乎规范规矩了。

这个太有深度了,我差不多意会了,但说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