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原文与赏析

作者&投稿:致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原文与赏析 张磊 原创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这是《古诗十九首》中一首写游子思念故乡和亲人的诗。《古诗十九首》系汉代无名氏作品,原非一人所作,因其各篇风格相近,梁代萧统便把它们合在一起,收入《文选》,冠以此名,后人遂沿用至今。

从感情脉络上来看,这首诗可分为三个层次。诗歌本来要抒发的是游子的忧伤情怀,可是,一开始却以“芙蓉”、“兰泽”和“芳草”这类美好的事物,描绘和渲染了一种明快的情调和热烈的气氛,以此为诗歌的末尾写游子的愁情怨绪形成反衬,为感情的跌宕变化蓄势。“芙蓉”具有形态美和色彩美,可以给读者以视觉的美感;“兰泽”和“芳草”具有芳香美,可以给读者以嗅觉的美感。然而,这些还只是构成明快情调和造成热烈气氛的静态事物。“涉”字和“采”字的使用,使静态画面出现了动态特征,于是,主人公——游子——便融入了画中。他足涉江水,手采芙蓉,眼观兰泽中飘香的芳草,心中该是多么高兴!他要把这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奉献给自己的亲人。其真挚之情,热烈之态,都饱含在人物轻松愉快的行动之中;几样美好的静态事物, 正是由人物的行动而贯串起来,组成了一个完整而美好的画面。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这是游子感情发展的第二个层次。一句自问,使感情骤然一顿, 由喜悦转入怅惘:鲜花就捧在自己的胸前, 而收花人却在遥远的故乡!这一顿,既是游子感情变化的转折点,也是感情进一步延宕的起始点。回头遥望亲人所在的故乡,只见天际无涯,道路悠长,不但赠送鲜花的心愿无法实现,而且相见的希望也极为渺茫。这样,游子的感情便由怅惘而逐步向忧伤演化了。

第三层是“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的结句。这一结句, 由开头的明快而跌入阴沉, 由开头的欢乐而跌入忧伤, 由开头轻松的动作而跌入默默的幽思,感情大起大落,结得特别深沉;这一结句,既以“同心”照应第一层所表达的真挚情感,又以“离居”照应第二层所叙述的客观事实;既以“忧伤”与开头欢快热烈的情绪作反照,又以“终老”与中间“长路漫浩浩”的思绪相接续,结得特别完满。至此,一位长期远游在外的游子思念故乡和亲人的惓惓情怀,便袒露在读者面前了,我们不得不佩服诗人深厚的艺术表现功力。

这首《涉江采芙蓉》,同《古诗十几首》中的其它作品一样,思想情绪比较低沉,但艺术成就极高。它融情入景,映衬烘托,温丽清新,自然贴切,富有“风”“骚”意味,是一首艺术上高度成熟的作品。



涉江采芙蓉中与游子望乡的感人情景对应的是什么诗句
答:“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一句。拓展:《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东汉时期作,被南朝萧统编在《昭明文选》中的《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五言古体诗。此诗用借景抒情及白描手法,抒写了妇思游子相思离别之情。作品原文: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1,兰泽2多芳草。采之欲遗3谁,所思在远道4。还顾...

涉江采芙蓉的艺术手法
答: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①,兰泽多芳草②。采之欲遗谁③?所思在远道④。还顾望旧乡⑤,长路漫浩浩⑥。同心而离居⑦,忧伤以终老⑧。[1]《涉江采芙蓉》就属于这一类。初看起来,似乎无须多加解说,即可明白它的旨意,乃在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诗中的“还顾望旧乡,长路漫...

古诗十九首 名词解释
答:从此,《古诗十九首》就成了这组无名氏的五言古诗的专有名称。《古诗十九首》绝大多数是中下层文人的抒情之作,其产生年代约在东汉末期。这些诗虽不是一人所写,但风格大致相同。《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最早见于《文选》,非一人一时一地所作,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

《涉江采芙蓉》是什么意思?
答:此诗即是《古诗十九首》中描写怀乡思亲的代表作。《古诗十九首》大约是东汉后期作品,当作于汉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作品赏析--- 《涉江采芙蓉》是一首写别的情诗。在古代封建社会里,生活是很简单的,最密切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夫妻朋友关系,由于战争、徭役和仕宦,这种亲密关系往往长期...

《涉江采芙蓉》讲解、赏析
答:哈喽,大家好!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涉江采芙蓉》;【作者】汉·佚名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这首诗借助他乡游子和家乡思妇采集芙蓉,来表达相互...

中学教材中《古诗十九首(其六)》、《西洲曲》、《采莲曲》(朱湘)各...
答:2.质朴自然。从情感说,《古诗十九首》感情纯真诚挚,没有矫揉造作;从艺术表现说,它的写境用语好像都是信手拈来,没有错采镂金式的加工,而是出水芙蓉般的自然诗境。3.情景交融。《古诗十九首》所描写的景物、情境与情思非常切合,往往通过或白描、或比兴、或象征等手法形成情景交融,浑然圆融的...

所思在远道的上一句
答:所思在远道”上一句是:“采之欲遗谁”。这句话是出自于汉朝佚名所著的《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开篇与《乐府诗集·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景象有异曲同工之妙。“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点明了思妇的忧思...

《古诗十九首》中有哪几首是闺怨诗?
答:从内容来看,闺怨诗有:青青河畔草、涉江采芙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明月何皎皎目前高等学校教学和许多学术著作,都把《古诗十九首》的基本内容仅仅归结为游子思妇的旅怀闺愁,这是片面的和错误的。其原因,是把许多朋友互相思念之诗,误解为妇人想念丈夫之作。例如《行行...

《涉江采芙蓉》的主要意象是什么?对全诗意境的营造有什么作用?
答:主要意象是:借助他乡游子和家乡思妇采集芙蓉来表达相互之间的思念之情。作用:深刻反映游子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痛苦。《涉江采芙蓉》【作者】佚名 【朝代】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白话释义: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

“还顾望旧乡”中“还顾”一词的妙处?
答:“还顾望旧乡”出自《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出自南朝萧统编在《昭明文选》中的《古诗十九首》,创作年代为东汉,作者未知。《涉江采芙蓉》原诗: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作品译文: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