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好道安贫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样的典故和故事?

作者&投稿:佘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成语: 好道安贫 成语简解

编号 : 3568

成语 : 好道安贫

注音 : ㄏㄠˋ ㄉㄠˋ ㄢ ㄆ|ㄣˊ

汉语拼音 : hào dào ān pín

参考词语 : 安贫乐道

释义 : 义参「安贫乐道」。见「安贫乐道」条。

Emoji符号 : 贫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好道安贫”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 此处所列为「安贫乐道」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文子》又称《通玄真经》,为道家经典。〈上仁〉篇中有一段藉著文子与老子间的问答,以阐述道家所崇尚的自然无为。文子问:「为什么仁义礼等法则不如道德重要呢?」老子回答道:「行仁义者,不可能将其施为广布于天下,所以不如修道行德,顺应天地间的自然法则,那么不必有什么作为,万事万物便自然合于仁义了。……真正的圣贤之人,应该顺其自然,安于任何处境,即使贫困,也信守天道,不因求取额外的欲望或私利而损害了生机,当然也不会任意索求而违逆正道。」其实道家的中心思想便是自然无为。文子所揭示的即此理念,所以要人安于现况,即使贫困,也能乐于信守正道,不作他想,也就是所谓的「安贫乐道」了。后来「安贫乐道」演变为一句成语,用来比喻能安于贫困的处境,并仍以信守道义为乐。

典源 : 此处所列为「安贫乐道」之典源,提供参考。《文子.上仁》文子问:「仁义礼何以为薄于道德也?」老子曰:「为仁者必以哀乐论之,为义者必以取与明之。四海之内,哀乐不能遍;竭府库之财货,不足以赡万民。故知不如修道而行德,因天地之性,万物自正而天下赡,仁义因附。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德过其位者尊,禄过其德者凶。德贵无高,义取无多。不以德贵,窃位也。不以义取者,盗财也。圣人安贫乐道,不以欲1>伤生,不以利累己,故不违义而妄取2>。……」 〔注解〕 (1)欲:欲望。 (2)妄取:随便拿取。

书证 : 01.汉.刘向《列女传.卷八.梁鸿妻》:「君子谓梁鸿妻好道安贫,不汲汲于荣乐。」

成语接龙

“好”字结尾的成语

投其所好

阿其所好

忘年交好

趋其所好

从其所好

忘年之好

“好”字开头的成语

好逸恶劳

好事多磨

好高骛远

好事多妨

好利忘义

好事难谐

好事多阻

好道安贫

好事天悭

好事多悭

好事多魔

好高务远

“贫”字结尾的成语

乐道安贫

好道安贫

守道安贫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好道安贫”分成的单字详解:

好, 道, 安, 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