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音乐的特点有哪些?

作者&投稿:支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中国近代音乐的特点主要有:
一、近代西洋文化的传入
1.随着西方文明的传入和新式学堂的建立,自从20世纪初,就产生了“学堂乐歌”;
2.而学堂乐歌的传播,使西洋音乐的基础知识、技能和表现手法,在一般民众中广泛的扎根下来,为后来“五四”新音乐文化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对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群众歌咏的产生和发展
1.在普通教育的发展和城市革命斗争的影响下,群众歌咏活动在人民音乐生活中的影响逐渐增强,各类声乐体裁得到发展。
2.20世纪30年代后,群众性的进步音乐在整个中国近代音乐文化发展中产生重大影响。
三、两种音乐文化的并存和发展
1.我国的新音乐不断迅速发展。
2.我国传统音乐和中国新音乐相互影响,不停地向前演变。

学堂乐歌在中国近代新音乐发展中的启蒙作用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出现了学习西方的洋务运动。自1860年起,清政府为抵御外辱,为培养急需人才,开办了新式学校,尽管在这些学校中,没有近代意义上的学校音乐教育,但客观上为中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出现作了教育体制上的准备。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一次又一次丧权辱国的条约,迫使政治精英们认识到,只有向日本学习,走西方的路,才能避免亡国的危险。由于地域、交通运输和通讯的局限,中国人看到的世界首先是日本那块“扶桑岛国”,于是效仿日本成了一时之风。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极力鼓吹“变法维新”,主张效法日本学习西方科学文明,积极提倡在学校中设立乐歌科,发展音乐教育,记述乐歌作者和评论作品,提出改革音乐的主张。康有为主张:“远法德国、近效日本、以定学制”;梁启超认为:“今日不从事教育则已,苟从事教育,则唱歌一科,实为学校中万不可缺者。举国无一人能谱新乐,实为社会之羞也”,“乐堂渐有发达之机,可谓我国教育界前途一庆幸”。

为建立全国范围内的近代学校制度,清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章程。其中,清朝廷在接受“戊戌变法”、“义和团”、“八国联军侵华”等一系列事件的教训之后,于1901年颁布实行“变法新政”的决定。于是,在国内译自日本的各种各样的唱歌书得以陆续刊出,国内许多新学堂逐渐普遍开设了“乐歌”课。此外,从1902年后不断有人志愿到日本及欧洲专学或兼学音乐(如萧友梅、高寿田、冯亚雄、陈从志、路黎元等人)。至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建立后,政府教育当局又明令规定“乐歌”课为中小学校的必修课,并提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唱歌已成为当时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一种新风尚。这些新的歌曲,当时统称为“乐歌”课,后来音乐界将这时期的学校歌曲统称为“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辛亥革命以前的将近10年;辛亥革命以后的将近10年;“五四”运动以后至全国解放以前。第一个阶段可以说是它的逐步萌发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由于是将对学堂乐歌的编写和传播直接同宣扬“富国强兵”的爱国教育和所谓“军国民教育”相联系,大家对此赋予很高的热情,也产生了一批具有明显爱国倾向的、对当时社会引起不小影响的、优秀的学堂乐歌代表作。第二个阶段可以说是它比较顺利地向全国普及的阶段,对所发生的种种复杂的政治斗争缺乏精神准备,因而反映在学堂乐歌中的题材内容是从关心政治到逐步回避政治,开始较多地注意联系青少年的生活现实和他们的审美要求,并相应产生了一批与之相连的学生特点更鲜明的作品。第三个阶段则是它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延续,由于这时在学校中的音乐课一般均已改称为“音乐课”,因此对它的称呼也就不再沿用“学堂乐歌”,而改为“学校歌曲”。

  流行音乐主要分为五类:爵士乐,摇摆乐,摇滚乐,乡村音乐,迪斯科
  爵士乐——

  在众多流行音乐中,爵士乐是出现最早,并且是在世界上影响最广的一个乐种。爵士乐形成于新奥尔良。可以说爵士乐就是美国最有代表性的民间音乐。
  爵士乐的音乐特点:摇摆(听众有摇摆的欲望);即兴,围绕一个音乐框架尽情发挥;个性化的声音,苍劲有力。
  爵士乐演奏乐器:钢琴、小号、萨可斯、长号等。
  摇摆乐——

  从30到40年代,大型爵士乐队风行美国。由于他们演奏的舞曲曲调动听、活泼节奏鲜明,又有很强的艺术性和挑逗性,听到这种音乐,人们不禁会随着它的节奏和韵律,扭摆着身子翩翩起舞。故人们称之为Swing。Swing这个词的意思是"摇摆"。在我国称之为摇摆乐。
  甜美爵士的基础是取材于一些时尚的流行曲。这些曲子速度一般都采用中速或慢速,旋律优美、动听。演奏的基本方法是,乐队先合奏一段引子,继而独奏者演奏一个短小的主题, 然后其它乐器先后呼应,进行发展和变化。由于这些曲子曲调一般都很甜美,故人们称之为甜美爵士。
  冷漠爵士则是更多地注重演奏技巧。这种爵士速度一般都较慢。曲调中多采用连续的切分节 奏和乏力的音符,以突出忧郁的情调。在演奏现场,演奏者旁若无人,表情淡漠,更谈不上与听众沟通情感,尤其是用萨克管演奏,或用加有弱音器的小号演奏时,那冷漠的音色,更增添了人们凄凉、孤寂的情感。冷漠爵士的代表人物有迈尔斯•戴维斯等。
  这三种风格的爵士相比起来,年轻人多喜欢比-波普;中老年人多喜欢甜美爵士,而多愁善感的人则喜欢冷漠爵士。

  摇滚乐——
  摇滚乐特点:发泄、自由、叛逆。
  摇滚乐演奏乐器:四大件 电吉他、电贝司、电子琴、爵士鼓。摇滚乐以演唱为主。

  乡村音乐——
  这个名字是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它的源流很广。那时歌曲的内容,除了表现劳动生活之外,厌恶孤寂的流浪生活,向往温暖、安宁的家园,歌唱甜蜜的爱情以及失恋的痛苦等都有。
  在唱法上,起先多用民间本嗓演唱,形式多为独唱或小合唱,用吉他、班卓琴、口琴、小提琴伴奏。
  乡村音乐的曲调,一般都很流畅、动听,曲式结构也比较简单。多为歌谣体、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
  在服饰上也比较随意,即使是参加大赛及音乐厅重要场合演出,也不必穿演出服,牛仔裤、休闲装、皮草帽、旅游鞋都可以。
  最重要的是,歌手的嗓音是乡村音乐的标志(民间本嗓),乡村音乐的歌手几乎总有美国南部的口音,至少会有乡村地区的口音。
  迪斯科——

  七十年代,美国出现了一种唱片夜总会。这里伴舞用的音乐既不是爵士,也不是摇摆乐和摇滚乐,而是一种节奏强烈、单一为"蓬-蓬-蓬"的流行乐唱片,它的名字叫迪斯科。迪斯科不应算是流行音乐中的一个流派,而是对乐曲进行特殊的改编,不管是现代还是古典曲目,都可以编成Disco舞曲,它的重点放在了节奏和打击乐上。
  由于电声乐器和电子合成器的不断完善,一些乐手充分利用现代电声音响设备,将电子舞鼓,高、低音吉他等各种乐器与电子合成器进行技术性的编配和制作。使它们产生奇异、节奏强烈的音响。它给舞者尤其是青年人以极大的感官刺激,常常使他们产生不可抑制的狂热情绪。
  迪斯科音乐大多带唱,歌词简单,节拍是双拍子,曲调就那么几句来回反复,速度比进行曲略快,每分钟约为125拍左右。

五四运动之前的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特征?
答:当时中国的传统音乐影响较大,新乐多是从日本传来的校园歌曲,当时叫学堂乐歌,比如《中国男儿》和《送别》,种类少,不成熟,影响弱。

学堂乐歌的主要内容和创作方式
答:学堂乐歌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的一种音乐形式,它是在20世纪初期由中国音乐家聂耳、李叔同等人创作的。学堂乐歌的创作方法和内容具有以下特点:1、以民族音乐为基础:学堂乐歌的创作方法是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与西方音乐元素相结合,以民族音乐为基础,融合了西方音乐的和声、节奏和器乐演奏方式。2、反映社会...

中国音乐有什么艺术特色?
答:3、歌舞相随:中国传统音乐与舞蹈等姊妹艺术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古代,音乐一般都离不开舞蹈,如远古时期的《六代乐舞》、唐朝的歌舞大曲以及唐宋以后兴起的戏曲音乐都体现了音乐与舞蹈结合。4、民族特色: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唱法强调声音的明亮与甜美,语言生动与感情质朴,强调行腔的圆润和咬字吐字的清晰...

明清音乐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答:明清是宋元以来的戏曲与曲艺音乐空前发展的时期,在戏曲音乐上,至明代中期逐渐形成了“海盐”、“余姚”、“弋阳”、“昆山”四大戏曲声腔。清代中叶以后,“梆子”与“皮簧”应运而生,与“弋阳”、“昆山”成为中国近代四种主要唱腔。每个声腔都演变出许多不同剧种的腔调。曲艺音乐发展到明清两代时,...

想了解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要很准确、很权威的资料!
答:如"天韵社","大同乐会"等等。这反映出民族器乐的发展有着深厚的民间活动基础。这种民族音乐民间活动的特点造就出许多卓越的民间艺人,其中华彦钧(瞎子阿炳)就是杰出的代表。此外,各种琴谱、琵琶谱的编定、出版也多了起来。 西洋音乐的传入中国虽可以上溯到元、...

近代音乐与时代的关系
答:中国近代音乐的特点主要有:一、近代西洋文化的传入1.随着西方文明的传入和新式学堂的建立,自从20世纪初,就产生了“学堂乐歌”;2.而学堂乐歌的传播,使西洋音乐的基础知识、技能和表现手法,在一般民众中广泛的扎根下来,为后来“五四”新音乐文化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对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二、群...

中国和西方对音乐的审美有何区别
答:因此,中国的艺术歌曲如同坚忍的中华民族,具有高雅、细腻、含蓄、理智的性格特征,常常用音乐语言描写外在的环境和气氛,歌曲曲调清新优美悠长,词曲的结合如同中国的国画,音乐与中国诗词的结合表现出一种语言的音乐性,营造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 20世纪初产生的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是我国音乐文化中的...

求一篇关于 中国近代音乐发展史的论文啊 2000字左右。。。谢谢了...
答:作为近代新文化一个方面的近代中国音乐的形成和发展,上海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与上海城市独特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以及经济社会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上海在近代中国音乐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不但会使我们对近代中国音乐发展史有深入的理解,也通过一个侧面使我们对上海城市的个性有深切的体会①。 一、...

近现代音乐史中我国传统音乐发展的新方向
答:一、亚洲音乐的史料及其性质东西方音乐的历史记载,在其形态的表述中有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于音乐本 身的性质与叙述音乐史料的性质的不同而形成的,实际上也是构成音乐史特征的重要依 据。乐谱、传记、手稿等在欧洲的音乐史研究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它们在亚 洲音乐史中却并非如此,乐谱在音乐演奏和实践...

中国音乐历史分哪些时期和其特点?
答:一、区分:1.以年代之分的主线:赵,卫之音,俗称靡靡之音也。其发展在战国时代,赵、卫二国。通俗的说就是现代的流行音乐。不过极美,属于古代典型贵族音乐这类。其余的从远古一直到近代中国的都是以正统音乐为主;现代中国发展的音乐就有西方元素的引入,这里的元素指的是思想,其具代表性的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