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网络钓鱼??

作者&投稿:龙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网络钓鱼、钓鱼网站是什么意思啊?~

一、网络钓鱼 (Phishing)是指网络不法分子,利用欺骗性的电子邮件和伪造的 Web 站点来进行网络诈骗活动,受骗者往往会泄露自己的私人资料,如信用卡号、银行卡账户、身份证号等内容。
网络钓鱼其实就是网络上众多诱骗手法之中的一种,由于它的手段基本就是通过网络用一些诱饵(比如假冒的网站)等使用者上当,很像现实生活中的钓鱼过程,所以就被称之为“网络上的钓鱼”。它的最大危害就是会窃取用户银行卡的帐号、密码等重要信息,使用户受到经济上的损失。
诈骗者通常会将自己伪装成网络银行、在线零售商和信用卡公司等可信的品牌,骗取用户的私人信息。是通过大量发送声称来自于银行或其他知名机构的欺骗性垃圾邮件,意图引诱收信人给出敏感信息(如用户名、口令、帐号 ID 、 ATM PIN 码或信用卡详细信息)的一种攻击方式。
二、钓鱼网站通常指网络不法分子,伪装成银行及电子商务,窃取用户提交的银行帐号、密码等私密信息的网站,可用电脑管家进行查杀。
“钓鱼”是一种网络欺诈行为,指不法分子利用各种手段,仿冒真实网站的URL地址以及页面内容,或利用真实网站服务器程序上的漏洞在站点的某些网页中插入危险的HTML代码,以此来骗取用户银行或信用卡账号、密码等私人资料。

扩展资料
防范办法:
第一、查验“可信网站”
通过第三方网站身份诚信认证辨别网站真实性。不少网站已在网站首页安装了第三方网站身份诚信认证——“可信网站”,可帮助网民判断网站的真实性。 网民在网络交易时应养成查看网站身份信息的使用习惯,企业也要安装第三方身份诚信标识,加强对消费者的保护。
第二、核对网站域名
假冒网站一般和真实网站有细微区别,有疑问时要仔细辨别其不同之处,比如在域名方面,假冒网站通常将英文字母I被替换为数字1,CCTV被换成CCYV或者CCTV-VIP这样的仿造域名。
第三、比较网站内容
假冒网站上的字体样式不一致,并且模糊不清。仿冒网站上没有链接,用户可点击栏目或图片中的各个链接看是否能打开。
第四、查询网站备案
通过ICP备案可以查询网站的基本情况、网站拥有者的情况,对于没有合法备案的非经营性网站或没有取得ICP许可证的经营性网站,根据网站性质,将予以罚款,严重的关闭网站。
第五、查看安全证书
大型的电子商务网站都应用了可信证书类产品,这类的网站网址都是“https”打头的,如果发现不是“https”开头,应谨慎对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钓鱼网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路钓鱼

网络钓鱼(Phishing�6�0,与钓鱼的英语fishing�6�0发音相近,又名钓鱼法或钓鱼式攻击)是通过大量发送声称来自于银行或其他知名机构的欺骗性垃圾邮件,意图引诱收信人给出敏感信息(如用户名、口令、帐号 ID 、 ATM PIN 码或信用卡详细信息)的一种攻击方式。最典型的网络钓鱼攻击将收信人引诱到一个通过精心设计与目标组织的网站非常相似的钓鱼网站上,并获取收信人在此网站上输入的个人敏感信息,通常这个攻击过程不会让受害者警觉。它是“社会工程攻击”的一种形式。

案例

早期的案例主要在美国发生,但随着亚洲地区的因特网服务日渐普遍,有关攻击亦开始在亚洲各地出现。从外观看,与真正的银行网站无异,但却在用户以为是真正的银行网站而使用网络银行等服务时将用户的账号及密码窃取,从而使用户蒙受损失。防止在这类网站受害的最好办法就是记住正宗网站的网址,并当链接到一个银行网站时,对网址进行仔细对比。在2003年,于香港亦有多宗案例,指有网站假冒并尚未开设网上银行服务的银行,利用虚假的网站引诱客户在网上进行转帐,但其实把资金转往网站开设者的户口内。而从2004年开始,有关诈骗亦开始在中国大陆出现,曾出现过多起假冒银行网站,比如假冒的中国工商银行网站。

什么是网络钓鱼?
   网络钓鱼 (Phishing)攻击者利用欺骗性的电子邮件和伪造的 Web 站点来进行网络诈骗活动,受骗者往往会泄露自己的私人资料,如信用卡号、银行卡账户、身份证号等内容。诈骗者通常会将自己伪装成网络银行、在线零售商和信用卡公司等可信的品牌,骗取用户的私人信息。
如何防备网络钓鱼?

不要在网上留下可以证明自己身份的任何资料,包括手机号码、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码等。
不要把自己的隐私资料通过网络传输,包括银行卡号码、身份证号、电子商务网站账户等资料不要通过QQ 、MSN 、Email 等软件传播,这些途径往往可能被黑客利用来进行诈骗。
不要相信网上流传的消息,除非得到权威途径的证明。如网络论坛、新闻组、 QQ 等往往有人发布谣言,伺机窃取用户的身份资料等。
不要在网站注册时透露自己的真实资料。例如住址、住宅电话、手机号码、自己使用的银行账户、自己经常去的消费场所等。骗子们可能利用这些资料去欺骗你的朋友。
如果涉及到金钱交易、商业合同、工作安排等重大事项,不要仅仅通过网络完成,有心计的骗子们可能通过这些途径了解用户的资料,伺机进行诈骗。
不要轻易相信通过电子邮件、网络论坛等发布的中奖信息、促销信息等,除非得到另外途径的证明。正规公司一般不会通过电子邮件给用户发送中奖信息和促销信息,而骗子们往往喜欢这样进行诈骗。

网络钓鱼是通过大量发送声称来自于银行或其他知名机构的欺骗性垃圾邮件,意图引诱收信人给出敏感信息(如用户名、口令、帐号 ID 、 ATM PIN 码或信用卡详细信息)的一种攻击方式。最典型的网络钓鱼攻击将收信人引诱到一个通过精心设计与目标组织的网站非常相似的钓鱼网站上,并获取收信人在此网站上输入的个人敏感信息,通常这个攻击过程不会让受害者警觉。这些个人信息对黑客们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因为这些信息使得他们可以假冒受害者进行欺诈性金融交易,从而获得经济利益。受害者经常遭受显著的经济损失或全部个人信息被窃取并用于犯罪的目的。这篇“了解你的敌人”文章旨在基于 德国蜜网项目组 和 英国蜜网项目组 所搜集到的攻击数据给出网络钓鱼攻击的一些实际案例分析。这篇文章关注于由蜜网项目组在实际环境中发现的真实存在的网络钓鱼攻击案例,但不会覆盖所有可能存在的网络钓鱼攻击方法和技术。攻击者也在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发展,目前也应该有(本文未提及的)新的网络钓鱼技术已经在开发中,甚至使用中。

在给出一个简要的引言和背景介绍后,我们将回顾钓鱼者实际使用的技术和工具,给出使用蜜网技术捕获真实世界中的网络钓鱼攻击的三个实验型研究的案例。这些攻击案例将详细地进行描述,包括系统入侵、钓鱼网站架设、消息传播和数据收集等阶段。随后,将对其中普遍应用的技术及网络钓鱼、垃圾邮件和僵尸网络等技术进行融合的趋势给出分析。钓鱼者使用恶意软件进行自动化地 Email 地址收集和垃圾邮件发送的案例也将被回顾,同时我们也将展示我们在网络扫描技术及被攻陷主机如何被用于传播钓鱼邮件和其他垃圾邮件上的发现。最后,我们对本文给出结论,包括我们在最近 6 个月内获得的经验,以及我们建议的进一步研究的客体。

这篇文章包括了丰富的支持性信息,提供了包含特定的网络钓鱼攻击案例更详细数据的链接。最后声明一下,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没有收集任何机密性的个人数据。在一些案例中,我们与被涉及网络钓鱼攻击的组织进行了直接联系,或者将这些攻击相关的数据转交给当地的应急响应组织。

引言
欺骗别人给出口令或其他敏感信息的方法在黑客界已经有一个悠久的历史。传统上,这种行为一般以社交工程的方式进行。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互联网所连接的主机系统和用户量的飞速增长,攻击者开始将这个过程自动化,从而攻击数量巨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最早系统性地对这种攻击行为进行的研究工作在 1998 年由 Gordon 和 Chess 发表。( Sarah Gordon, David M. Chess: Where There's Smoke, There's Mirrors: The Truth about Trojan Horses on the Internet , presented at the Virus Bulletin Conference in Munich, Germany, October 1998 ) Gordon 和 Chess 研究针对 AOL (美国在线)的恶意软件,但实际上他们面对的是网络钓鱼的企图而不是他们所期望的特洛伊木马攻击。网络钓鱼 (Phishing) 这个词 (password harvesting fishing) 描述了通过欺骗手段获取敏感个人信息如口令、信用卡详细信息等的攻击方式,而欺骗手段一般是假冒成确实需要这些信息的可信方。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234280.html?si=2

网络钓鱼(Phishing‎,与钓鱼的英语fishing‎发音相近,又名钓鱼法或钓鱼式攻击)是通过大量发送声称来自于银行或其他知名机构的欺骗性垃圾邮件,意图引诱收信人给出敏感信息(如用户名、口令、帐号 ID 、 ATM PIN 码或信用卡详细信息)的一种攻击方式。最典型的网络钓鱼攻击将收信人引诱到一个通过精心设计与目标组织的网站非常相似的钓鱼网站上,并获取收信人在此网站上输入的个人敏感信息,通常这个攻击过程不会让受害者警觉。它是“社会工程攻击”的一种形式。

网络钓鱼(Phishing‎,与钓鱼的英语fishing‎发音相近,又名钓鱼法或钓鱼式攻击)是通过大量发送声称来自于银行或其他知名机构的欺骗性垃圾邮件,意图引诱收信人给出敏感信息(如用户名、口令、帐号 ID 、 ATM PIN 码或信用卡详细信息)的一种攻击方式。最典型的网络钓鱼攻击将收信人引诱到一个通过精心设计与目标组织的网站非常相似的钓鱼网站上,并获取收信人在此网站上输入的个人敏感信息,通常这个攻击过程不会让受害者警觉。它是“社会工程攻击”的一种形式。

案例

早期的案例主要在美国发生,但随着亚洲地区的因特网服务日渐普遍,有关攻击亦开始在亚洲各地出现。从外观看,与真正的银行网站无异,但却在用户以为是真正的银行网站而使用网络银行等服务时将用户的账号及密码窃取,从而使用户蒙受损失。防止在这类网站受害的最好办法就是记住正宗网站的网址,并当链接到一个银行网站时,对网址进行仔细对比。在2003年,于香港亦有多宗案例,指有网站假冒并尚未开设网上银行服务的银行,利用虚假的网站引诱客户在网上进行转帐,但其实把资金转往网站开设者的户口内。而从2004年开始,有关诈骗亦开始在中国大陆出现,曾出现过多起假冒银行网站,比如假冒的中国工商银行网站。

什么是网络钓鱼?
网络钓鱼 (Phishing)攻击者利用欺骗性的电子邮件和伪造的 Web 站点来进行网络诈骗活动,受骗者往往会泄露自己的私人资料,如信用卡号、银行卡账户、身份证号等内容。诈骗者通常会将自己伪装成网络银行、在线零售商和信用卡公司等可信的品牌,骗取用户的私人信息。
如何防备网络钓鱼?

不要在网上留下可以证明自己身份的任何资料,包括手机号码、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码等。
不要把自己的隐私资料通过网络传输,包括银行卡号码、身份证号、电子商务网站账户等资料不要通过QQ 、MSN 、Email 等软件传播,这些途径往往可能被黑客利用来进行诈骗。
不要相信网上流传的消息,除非得到权威途径的证明。如网络论坛、新闻组、 QQ 等往往有人发布谣言,伺机窃取用户的身份资料等。
不要在网站注册时透露自己的真实资料。例如住址、住宅电话、手机号码、自己使用的银行账户、自己经常去的消费场所等。骗子们可能利用这些资料去欺骗你的朋友。
如果涉及到金钱交易、商业合同、工作安排等重大事项,不要仅仅通过网络完成,有心计的骗子们可能通过这些途径了解用户的资料,伺机进行诈骗。
不要轻易相信通过电子邮件、网络论坛等发布的中奖信息、促销信息等,除非得到另外途径的证明。正规公司一般不会通过电子邮件给用户发送中奖信息和促销信息,而骗子们往往喜欢这样进行诈骗。

1、个人与机构应该分别做哪些防范?

对个人用户的建议:
1、提高警惕,不登录不熟悉的网站,键入网站地址的时候要校对,以防输入错误误入狼窝,细心就可以发现一些破绽。
2、不要打开陌生人的电子邮件,更不要轻信他人说教,特别是即时通讯工具上的传来的消息,很有可能是病毒发出的。
3、安装杀毒软件并及时升级病毒知识库和操作系统(如Windows)补丁。
4、将敏感信息输入隐私保护,打开个人防火墙。
5、 收到不明电子邮件时不要点击其中的任何链接。登录银行网站前,要留意浏览器地址栏,如果发现网页地址不能修改,最小化IE窗口后仍可看到浮在桌面上的网页地址等现象,请立即关闭IE窗口,以免账号密码被盗。

对于企业用户的建议:
1、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
2、加强电脑安全管理,及时更新杀毒软件,升级操作系统补丁。
3、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及时培训网络安全知识。
4、一旦发现有害网络,要及时在防火墙中屏蔽它。
5. 为避免被“网络钓鱼”冒名,最重要的是加大制作网站的难度。具体办法包括:“不使用弹出式广告”、“不隐藏地址栏”、“不使用框架”等。这种防范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一旦网站名称被“网络钓鱼”者利用的话,企业也会被卷进去,所以应该在泛滥前做好准备。

利用社会工程学 揭开网络钓鱼(Phishing)秘密

网络钓鱼(Phishing),并不是一种新的入侵方法,但是它的危害范围却在逐渐扩大,并成为近期威胁网络安全的最大危害之一。你了解Phishing吗?与传统的入侵方式相比,它有什么显著特点呢?典型的Phishing案例有哪些?如何防范被Phishing呢?
南方的早春总是伴着绵绵细雨,难得今天是个晴朗天,某服装公司的张经理带着十几个重要员工来到郊外一个鱼塘进行垂钓活动。张经理放置好钓具后,便打开了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并连上网络,他想利用这点时间处理一下最近的一笔生意。秘书见他在这种时候还离不开工作,便劝他:“经理,今天是游玩的日子,难得放松一下,今天还是不要处理公司业务了吧……您不怕钓竿被鱼叼走了?”张经理对秘书笑了笑,看着身前的钓竿缓缓说道:“都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但是如果不知道提竿的时机,即将到手的鱼也会溜走的。等这笔生意谈妥,我再休息也不迟。”说罢又继续低头敲键盘。
生意终于谈妥,客户把货款转入张经理的银行账户,张经理笑了:“这条大鱼终于被我钓到了。”然后他登上网络银行账户查看转账情况。当页面上显示出账户剩余金额时,张经理心里一紧,接着有了晕眩的感觉:账户里原来的存款不翼而飞,页面里惟有客户刚刚转入的货款,仿佛在嘲笑着张经理。
张经理做梦也没想到,这一次,他成了别人钓上的鱼,而且是大鱼。
释疑网络钓鱼
网络钓鱼(Phishing),并不是一种新的入侵方法,但是它的危害范围却在逐渐扩大,成为近期最严重的网络威胁之一。Phishing就是指入侵者通过处心积虑的技术手段伪造出一些以假乱真的网站和诱惑受害者根据指定方法操作的email等方法,使得受害者“自愿”交出重要信息或被窃取重要信息(例如银行账户密码)的手段。入侵者并不需要主动攻击,他只需要静静等候这些钓竿的反应并提起一条又一条鱼就可以了,就好像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看到这里,有些读者可能会说,这不是社会工程学吗?两者都是骗人的手段啊。不错,网络钓鱼里面的确有社会工程学的影子,但是与后者相比,网络钓鱼更趋向于技术方面,因为它不仅仅是欺骗,里面还必须掺入技术成分,否则如果连“垂钓者”自己都无法控制“钓竿”的话,又怎么可能钓到鱼呢?
视觉陷阱:网页背后的钓竿
警察正在分析张经理那台笔记本电脑硬盘里的数据,张经理本人在报案时因心脏病发作而住进了医院。由于无法得知张经理最后一次登录网络银行的时间,而且系统里也没有感染任何偷盗账号的后门程序,案件变得有点扑朔迷离起来。一个分析员无意中打开了Foxmail,发现最后一封信件是银行发送的,主题为“XX网络银行关于加强账户安全的通告”,分析员预测案件与这封信件有重大关系,马上打开阅读。这是一封HTML网页模板的信件,内容大意为银行为了加强账户安全而升级了系统,请各位客户尽快重新设置账户密码,末尾还给出了设置密码的URL链接。
幕后黑手果然在这里!分析员马上查看信件源代码,很快就找出了其中的猫腻:正如常说的 “说的一套,做的一套”,这个邮件的作者采用了“看的一套,进的一套”这种简单的欺骗手法,入侵者利用HTML语言里URL标记的特性,把它写成了这样:“〈A HREF="http://www.xxxbank.com.cn/account/index.asp"〉http://www.xxbank.com.cn/account/index.asp〈/A〉”,由于心理作用,受害者潜意识里都会直接点击那个写着“http://www.xxbank.com.cn/account/index.asp”的URL链接,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这个点击实际上是把他们引向“http://www.xxxbank.com.cn/account/index.asp”这条钓竿!而这个所谓的更改密码页面,当然伪造得与真正的银行页面完全一致,但是它的“更改密码”功能却是把账号和密码发送到了幕后的“垂钓者”手上,然后“垂钓者”登录上真正的网络银行改了受害者设置的密码,并顺手牵羊把银行账户里的存款转移掉。这样钓来的鱼,即使是小鱼也会让“垂钓者”在梦里发出笑声来了,即使一条太小,积累起来的数目也会变得相当可观了。在金钱的诱惑下,“垂钓者”一次又一次提竿,殊不知,他自己也是被金钱钓竿钓上的一条鱼。
拙劣手段成功的关键
为什么如此拙劣的技术却能频频得手呢?在你的实际生活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情况呢?你会采取什么样的预防措施呢?
因为网络钓鱼充分利用了人们的心理漏洞,首先,人们收到银行这类影响力很大的商务邮件时几乎都会紧张,很多人都不曾怀疑信件的真实性,更会下意识地根据要求打开邮件里面指定的URL进行操作;其次,页面打开后,我们通常都只会留意页面内容而不会注意浏览器地址栏的显示,正是这点让“垂钓者”有了可乘之机。
其实“垂钓者”们是可以利用IE的URL欺骗漏洞把自己伪装得更像一回事似的,只是现在IE普遍打了补丁,这种情况下还使用这个漏洞就会“不打自招”了,所以只有极少数“垂钓者”会采用这个方法,有的“垂钓者”根本连个看起来“比较正规”的域名都没有,而是采用IP地址形式甚至直接光明正大把真实地址显示在浏览器的地址栏里——因为他们知道,除非出现意外情况,否则大部分人根本是不会注意浏览器的地址栏的。
这里顺便提一下那封email,为什么张经理会上当呢?纵然,如果那封email的发件人地址不是银行网站的,那么白痴都看得出来这是伪造的邮件。但是问题就出在这里,这封email的发件人地址清清楚楚写着该银行网站的技术支持信箱地址!“垂钓者”是怎么做到的呢?很简单,一些未经设置的email服务器并不会验证用户信息是否真实,于是骗子用这样的邮件服务器发送一封伪造了发件人地址的信件简直是易如反掌。反钓鱼攻击是IE 7在安全方面的一个重要更新。每次打开新页面,为了检测该页面是否存在钓鱼攻击,我们可以看到在IE窗口的右下会显示一个警报的标志。
看到这个警报的提示,我们可以手动进行反钓鱼攻击的检测程序,或者打开自动检测检测功能。另外,还可以向微软汇报一个带有钓鱼攻击的站点URL,微软的网上数据库会将此地址收入,并提供给其他用户作为参考。采用这种群策群力对抗系统威胁的方式,使得遭受攻击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采用欺骗手段骗取你帐号密码的网站
比如他制作一个和建设银行类似的主页,让你以为是建设银行的官方网站,当你输入你的银行卡号和密码后,你的帐号信息就被掉鱼网站的幕后黑手知道了,然后你卡上的钱就被转走了。这种手法类似掉鱼,谁上当谁就是鱼儿被“掉”住了,固曰掉鱼网站。
预防掉鱼的办法是留意网站的网络地址是否是官网地址,比如腾讯公司的官方地址都是以qq.com或者tencent.com结尾的.而qq.hexgs.com结尾的就不是腾讯的网络地址,要留心察看。另外下载一些反掉鱼软件也能预防被掉鱼

什么是网络钓鱼?
答:网络钓鱼(Phishing,与钓鱼的英语fishing发音相近,又名钓鱼法或钓鱼式攻击)是通过大量发送声称来自于银行或其他知名机构的欺骗性垃圾邮件,意图引诱收信人给出敏感信息(如用户名、口令、帐号 ID 、 ATM PIN 码或信用卡详细信息)的一种攻击方式。网络钓鱼 (Phishing)攻击者利用欺骗性的电子邮件和伪造...

网络钓鱼、钓鱼网站是什么意思啊?
答:(Phishing)这个词 (password harvesting fishing)描述了通过欺骗手段获取敏感个人信息如口令、信用卡详细信息等的攻击方式,而欺骗手段一般是假冒成确实需要这些信息的可信方。最典型的网络钓鱼攻击是将收信人引诱到一个通过精心设计与目标组织的网站非常相似的钓鱼网站上,并获取收信人在此网站上输入的个人...

何谓网络钓鱼?其危害有哪些?
答:“网络钓鱼”是一种利用网络骗取用户个人信息的程序。黑客可以利用这个程序假扮成信誉良好的银行、网店等公司,以此向用户索要账户名及密码等信息,进而利用信息进行诈骗、间谍等经济犯罪。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加州、内华达州和北卡罗来纳州的执法人员10月7日逮捕了33名涉嫌参与国际“钓鱼”犯罪的嫌疑人。该...

网络用语钓鱼是什么意思?
答:钓鱼有两种含义:一种故意发布愚蠢言论,吸引其他网友评论攻击的行为;第二种是网络诈骗行为。1、故意发布愚蠢言论:在争议较多的话题中,不同人对“愚蠢”的定义不同,而钓鱼者希望钓到的对象也并不明确,因此无论一个人发布的观点位于主流的一方还是非主流的一方,他都有可能正在钓鱼。2、网络诈骗:攻...

网络钓鱼是什么意思呀?
答:()网络钓鱼是指通过虚假的电子邮件、网站或信息来诱骗用户提供个人敏感信息或登录凭证的一种网络欺诈行为。这种手段可以通过模仿信任的机构发送邮件、仿造正规网站等方式来达到骗取信息的目的,容易让人措手不及。()网络钓鱼犯罪行为日益增多,不仅仅是个人用户受害,连企业机构也可能成为网络钓鱼犯罪的目标...

“网上钓鱼”是什么意思?
答:窃取用户提交的银行帐号、密码等私密信息的网站,可用电脑管家进行查杀。“钓鱼”是一种网络欺诈行为,指不法分子利用各种手段,仿冒真实网站的URL地址以及页面内容,或利用真实网站服务器程序上的漏洞在站点的某些网页中插入危险的HTML代码,以此来骗取用户银行或信用卡账号、密码等私人资料。

网络的钓鱼是什么意思
答:网络钓鱼其实就是网络上众多诱骗手法之中的一种,由于它的手段基本就是通过网络用一些诱饵(比如假冒的网站)等使用者上当,很像现实生活中的钓鱼过程,所以就被称之为“网络上的钓鱼”。它的最大危害就是会窃取用户银行卡的帐号、密码等重要信息,使用户受到经济上的损失。诈骗者通常会将自己伪装成网络...

什么是网络钓鱼?
答:网络论坛等发布的中奖信息、促销信息等。最典型的网络钓鱼攻击将收信人引诱到一个通过精心设计与目标组织的网站非常相似的钓鱼网站上,并获取收信人在此网站上输入的个人敏感信息,通常这个攻击过程不会让受害者警觉。它是“社会工程攻击”的一种形式。2009年有超过九成网民遇到过网络钓鱼。

网络钓鱼是什么?
答:“网络钓鱼(Phishing)”作为一种网络诈骗手段,算不上新鲜事物,而且没有太多技术含量,主要是利用人们的心理来实现诈骗。尽管在安全技术人员眼里“网络钓鱼”只是小菜一碟。但在最近几年中“网络钓鱼”在全世界范围内变得非常猖獗,数量急剧攀升。而最近,这股风气也渐渐吹入了我国。尤其对于近期接连出现的...

网络里钓鱼是什么意思
答:网络钓鱼是指一种网络诈骗行为,骗子通过伪造网站或电子邮件等方式,诱骗用户输入个人敏感信息,如银行账户密码、信用卡号码、社交网站登录密码等,以达到非法获取财物或者非法盗用用户身份和财产的目的。网络钓鱼的手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仿冒网站、伪造电子邮件、钓鱼链接等等。骗子通常会伪装成银行、电商、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