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理解科学技术

作者&投稿:项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正确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

  马克思曾经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一部分、生产力中包含科学的论断,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科学技术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1953年,毛泽东就提出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建设我们的国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等重要论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其丰富的内涵,择其要者:第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必须注重发展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第二,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
  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飞轮.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党中央相继提出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这既是生产力提高的一种结果,同时又为生产力的进
一步提高创造了条件。正因为这样,
小平同志才会断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并不是每个人
都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报以欢呼。相反, 有相当多的人
, 坚持这样一种观点: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
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又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



现在银行利用高科技设备如计算机帮助工
作,这既提高了工作效率
, 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
强度,又方便了顾客。但是
, 计算机的普遍使用又
带来另类问题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各种高科技手
段破坏计算机网络、盗窃银行机密文件
, 侵犯储户
利益,
获取非法利益。尤其让人不安的是
, 随着科
技水平的提高
, 这种所谓的高科技犯罪越来越多
, 让人产生一种
“道高一尺
,
魔高一丈”的感觉。再

,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和平利用原子能
,
解决人
类能源危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杀伤力极大
的原子弹也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生产出来了
,
过来又给人类带来了更大的危机。类似现象都给
支持

科学技术是双刃剑”这一观点的人提供了证
据。因此当上世纪末科学家成功培育出

克隆羊”

,
有些人不是欢呼
,
而是忧虑
,
担心这种技术的

[收稿日期]2005-07-01

滥用给人类带来灾难
!

应该承认这种担心有其理由
,
但是坚持这种担
心不利于我们去提高科技水平。比如:克隆技术可
以用于器官移植等诸多方面
,
为许多病人解除痛
苦。但是由于担心被不当利用
,
所以许多国家禁止
或者限制发展克隆技术。这会不会成为一种新的


因噎废食”呢
?
科学技术到底是第一生产力还是双
刃剑呢
?

要回答清楚这些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
先我们需要清楚什么是科学技术。对这一问题
,

科书这样回答
:
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的知识体系
,
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一种精神力量。技术是生
产过程中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
,
是人们科学知识、
劳动技能和生产经验的物化形态。这段话其实是比
较浅显易懂的,但是必须指出的是
,
这里提到的


然”这一概念它的范畴非常广
,
不仅包括一般意义
上的大自然”
“ ,
“。


或自然世界”更包括人类社会”
而我们容易犯一个错误:只承认自然科学的研
究对象是自然,而不承认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也是

反自然。比如当说到某某是科学家的时候
,
我们会想
当然的认为此人是研究自然科学的
,
而不会想到此
人是研究社会科学的。好象科学家这个称呼是研究
自然科学的学者的专利
,
研究社会科学的学者配不
上这个称号。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理解上的误区。这

[作者简介]何国正
(
1973-
)
,男,湖北宜昌人,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44

何国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

个误区多少说明我们对科学理解的片面。其实
,

仅研究自然科学的学者可以是科学家
,
研究社会科
学的学者同样也可以是科学家。只要他在本专业领
域的水平足够高就可以了。



毛泽东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世界上的知识只
有两门
,
一门叫做生产斗争知识
,
一门叫做阶级斗
争知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就是这两门知识的结
晶。”现在很多人不同意这种说法,大概是认为这种
观点有点“左”

是右”

吧。这种观点是左”

暂时不去
讨论
,
笔者认为
,
这句话至少把科学技术
(
知识
)

内涵进行了全面的概括。也就是说
,
完整的科学体
系应该是既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只研
究自然科学的科学
,
是不完整的科学体系。只有既
研究自然科学
,
又研究社会科学
,
才是完整的科学
体系。

甚至有必要给自然科学改个名字
,
因为自然科
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
,
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也是自
然。也就是说,自然科学这个名称应该是双方的共

,
凭什么让一部分科学把自然科学这个名字给


霸占”了
?
不过改名字是很困难的
,
因为习惯成自
然嘛。所以在本文中自然科学只是科学的一部分
,
如物理、数学、医学等,而不包括社会科学。
但是我们至少要有这种意识
,
切不可让自然科
学把科学给

霸占”了
!
具体到实际科学研究中,也
是如此。以我们前面提到的克隆技术为例:克隆技
术无可非议是科学
(
技术),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但
克隆技术本身和由谁来掌握克隆技术、由谁来使用
克隆技术以及克隆技术为谁服务等是两个完全不
同的概念。
克隆技术是科学,需要我们去研究。但由谁掌
握克隆技术、如何使用克隆技术、使克隆技术为人
服务更是一门科学
!
更需要我们去研究
!
克隆技术
是纯自然科学的
,
但它的掌握和使用一定带有社会
科学的因素。只研究自然科学
,
不研究它被谁掌握
和为谁服务
,
不是对科学的一知半解
,
就是对科学
的一种偏见。
遗憾的是现在就存在这样一种一知半解和偏
见:大家都是热衷于研究自然科学
,
而对于自然科
学掌握在谁手上
,
在为谁服务并不关心
,
更不去研
究它。好象这些问题不是科学家需要研究的问题似

,
即使有所注意
,
也只是非常抽象地说什么科学
要为人类服务。

为什么需要研究科学技术掌握在什么人手中、
在为谁服务这些问题呢
?
难道科学技术不是普照之

?
难道它还会偏爱某些人
,
歧视另外一些人
?

的,至少到目前为止,科学技术还不是普照之光
,

某种意义来说
,
它甚至是一种奢侈品
,
只为少数人
服务。很多人不同意这种观点,他们坚持,科学无国
界,是为全人类服务的。这种想法当然好,但可惜的
很,到目前为止这还是一种空想。

西方早期有位经济学家叫奈克尔
,
他曾经说过
这样一句话:(在西方国家),对财富占有的不均又扩
展到对知识的占有上。这句话说得不那么直接
,

果说直接一点就是:有钱人才能读得起书
,
能够掌
握更多的知识
,
没钱的人就读不起书
,
掌握的知识
也少。其实,不仅西方国家如此
,
中国也不例外,中
国历史上的知识分子
,
大多数出自比较富裕的家
庭,真正从下层社会里走出来的
,
只是少数,即便是
这一少部分
,
也在

学而优则仕”的

改造”下被


造”了。也就是说,在私有制条件下
,
掌握科学知识
需要一个重要条件,即当事人必须要有足够的经济
实力
,
如果没有的话
,
掌握科学的道路将是非常艰
难和崎岖的。

有教无类”在私有制社会中只是一个
美丽的幻想。

通过这些分析
,
可以确定
:
科学的内涵非常复
杂,其中的部分内容
,
是全人类的财富
,
按照马克思
的观点
,
这部分内容不带有阶级性
,
是科学的自然
属性。所有的科学家都可以团结在一面旗帜下。另
外一部分内容,并不是普照之光
,
反而带有阶级性
,
即是为一定的阶级或集团服务的
,
这是科学的社会
属性。

正因为这样
,
所以才会出现一方面

科学技术
是第一生产力”
,
另一方面

科学技术是双刃剑”这
一奇怪现象,才会出现有人反对发展科学技术的现
象。可以用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很多
时候使用某项技术需要向技术所有者交专利转让
费。如果不交的话就不能使用它
,
那就更谈不上服
务了。而在一个弱肉强食的竞争社会里
,
掌握技术
的强者对于没有掌握技术的弱者来说
,
难道不会构
成威胁吗
?
科学技术不是双刃剑又是什么
?



通过上述分析
,
笔者觉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产力”这一观点和

科学技术是双刃剑”这种说法都
有各自的局限或片面性。前一种观点没有考虑科学
的社会属性,过于乐观。后一种说法则不利于我们

何国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

提高科学技术水平,过于悲观。因此,有必要把二者动者的利益就越大,所以他们只会利用科学技术来
综合起来。把这二者综合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相反。
事,幸运的是,前人已经替我们做了这项工作
,
只不在笔者看来,我们讨论这个问题最大的现实意
过现在很多人大概都忘了。这个人就是列宁,因为义在于:把这个问题讨论清楚后
,
我们就知道降低
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全人类的首要的生产力就是工普通老百姓接受教育的成本的重要性了。近十年
人,劳动者。来,尤其当政府事实上实行

教育产业化”这一政策

为什么说这句话把上述二方面都综合起来了后
,
普通百姓接受教育的成本越来越高
,
已经到了

?
第一,科学不仅包括自然科学本身,还包括由谁相当多家庭无法承受的地步。对于教育收费为什么
掌握,由谁使用及为谁使用等内容。而这些内容都提高这么快
,
政策制订者有自己的理由
,
比如学校
与人有关。撇开人来谈科学谈生产力
,
谈不出什么经费紧张,要用收来的学费增加教育投入等等。可
结果。第二,是不是只要人掌握了科学技术,这个科是,这项政策短期内也许可以使学校的教育经费增
学技术就会成为生产力
,
甚至成为第一生产力呢
?
加,但它的直接后果却是剥夺了许多老百姓及其子
这也未必,因为不同的人利益不同
,
或者说
,
人分属女受教育及掌握科学技术的权利。既然老百姓无法
不同利益集团。科学技术为某一个利益集团创造效走进大学走进课堂,那么大学增加的教育投入与他
益并不一定会给其它集团也带来好处
,
有时候反而们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甚至可以分析得出
:
教育投
会带来灾难。所以不能笼统地谈人类
,
而必须细化入增加的越多,他们越不利。因为教育投入增加越
到底是哪一类人。第三,为什么只认定工人或者劳多,就使得那些能够享受这些投入的学生可以更方
动者是首要生产力而不是把全人类都看成生产力便快捷地掌握知识,这些学生在竞争中的优势会更
呢?这样说是不是阶级性太强了?的确,这句话带有明显。而那些无法走进校园接受教育的学生则被越
比较明显的阶级性,所以很多人不愿意接受。不过
,
甩越远。最后的结果是:国家增加教育投入是一把
在一个真实的社会里
,
谁敢拍胸脯说他是站在全人双刃剑。能够享受这些投入的人得到的是正效益
,
类的利益这一角度来说话的
?
能够不仅仅站在自身不能够享受这些投入的人得到的是负效益。最严重
角度而是站在本利益集团角度说话已经非常不容的是,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会导致一种恶性循环
,
易了。第四,从整个人类进步的历程来看,劳动者在无异于饮鸩止渴。
其中起的作用最大
,
如果让他们掌握科学技术
,
对因为我们本来是想解决教育经费不足这个问
加快人类的进步最有帮助。第五
,
劳动者靠什么来题,但出现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是因为学
创造财富呢?一个是靠体力,另一个是靠智力。体力费太低吗?不是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不高。我
是有限的,智力是无限的。如果不让他们掌握科学们以为是学费太低导致教育经费不足
,
因此提高学
技术,生产力的提高就是一句空话。第六,劳动者掌费标准。这就使得大量劳动者无法掌握科学技术
,
握了科学技术会不会反过来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呢
?
劳动者不能够掌握科学技术
,
生产力怎么能够提
如果从某个劳动者来看,这种可能性存在。但从整高
?
生产力不提高
,
教育的投入又怎么能够增加
?
体上来看,就没有必要过于担心。因为劳动者的利

教育产业化”不是饮鸩止渴又是什么
?
这就是研究
益与生产力的发展是同方向的
,
生产力越发展,劳这个问题的现实意义
!

如何正确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
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其丰富的内涵,择其要者:第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必须注重发展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第二,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

如何正确理解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科学技术从根本上决定着国家的经济实力,发展中国家要成为经济发达国家,必须依靠科技进步。(3)科学技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近代科学诞生以来,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新发明,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史上科学曾经在反对宗教神学的统治中起着解放人们思想的重要作用。今天,仍然有必要在全体公民中大力...

如何正确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第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科学技术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进人生产,使生产力成为一个复杂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它自身不但直接体现为生产力,而且它作用于其他诸因素,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生产工具和生产工艺的进步,扩大了劳动对象的来源和种类,从而成为推...

如何正确理解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5、科学是一种精神活动现象,属于意识形式范畴,它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规律的理性认识;技术是科学知识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它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方法、技巧、工艺和能力等的总和,是物化的科学。6、长期以来,科学和技术的革命总是平行地分别发生的。7、从19世纪开始,特别是...

怎么正确认识和运用科学技术?
答:首先,要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就要把它看作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一种技术本身。科学技术是一种系统性的思维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其次,要正确运用科学技术,就要把它作为一种工具,而不是一种目的。科学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但它不能代替我们的思考,也不...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和工程三者的联系和区别
答:(1)科学的意义:科学是对已知世界通过大众可理解的数据计算、文字解释、语言说明、形象展示的一种总结、归纳和认证;科学不是认识世界的唯一渠道,可其具有公允性与一致性,其为探索客观世界最可靠的实践方法。(2)技术的意义:反映在技术情报或技能中,或者反映在专家为设计、安装、开办或维修一个工厂...

在《自然辩证法》中: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3)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科学——技术——生产;理论——认识——应用;科学理论——管理模式——经济效益。3.科学技术的政治功能 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有力杠杆,是社会革命的催生剂,有着重要的政治功能。4.科学技术的军事功能 科学技术对军事实力的影响是:第一,科学技术...

你如何正确对待科学技术的发展?
答:关于如何正确对待科技发展的回答如下:1、科学技术是双刃剑,它们既能够带来巨大的利益,也可能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我们需要谨慎地使用科学技术,避免其负面影响。2、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它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机会,如医疗技术、信息技术等,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因此,...

科学和技术的概念及他们的关系
答:1、科学是一种追求知识和理解自然现象的学问。它通过观察、实验、推理和验证,探索并解释自然界的规律和现象。科学的目的是探索未知,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运作原理。这种理解可以推动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进而实现技术进步和创新。2、技术则是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手段和方法。它是一种实践性的应用科学...

什么是科学技术?
答:真正的科学家应当是个幻想家。谁不是幻想家,谁就只能把自己称为实践家。——〔法〕巴尔扎克发达的科学技术是应当用来造福人类的,原子能应当为人类的进步服务。——巴金科学需要一个人有极紧张的工作和伟大的热情。——〔俄〕巴甫洛夫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假定你们每个人有两次生命,这对你们来说也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