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著名寺观园林

作者&投稿:集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章介绍了唐代长安城中那几种类型的园林~

唐长安城园林的类别唐长安城的园林的类别划分方式有很多。
从园林的位置来看,唐长安城园林可分为城内、城郊、离宫、陵园四类。
城内主要是皇家、贵族的私家园林及寺观园林;城郊分布私家大型园林、公共园林;离宫和陵园主要分布在长安城周边的山谷水泉之旁。
2.按用途这些园林可分为皇家园林、寺观园林、私家园林和公共园林共四大类。
目前遗留下的园林遗迹中,皇家园林如华清宫、九成宫、玉华宫等,以及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构成的宫殿园林区等,此外唐代帝陵陵园也应算作皇家园林;寺观园林如长安城内著名的大慈恩寺、大兴善寺、青龙寺等;私家园林如兴化坊园池遗址等;公共园林中最负盛名的当属长安城贵族平民踏青登高的乐游园和节日旅游的曲江池。
(摘自中国论文网,原文地址:http://www.xzbu.com/4/view-4435939.htm )供参考

唐代城市园林以长安城为代表,与当时的里坊制紧密结合,设计建造水平高超,在世界园林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唐长安城园林分为皇家园林、寺观园林、私家园林和公共园林四大类。皇家园林如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寺观园林如著名的大慈恩寺、玄都观、青龙寺等;私家园林如城内各坊宅院内的“池沼”“林亭”“山池”等;公共园林中最负盛名的当属贵族平民踏青娱乐的曲江池。

在这些园林中,皇家园林“吞吐山川、体象天地”,规模最为宏大,现存文献和考古资料也最为丰富。它们主要分布在城东北的“三大内”之中。从建国以来的考古勘探、发掘情况来看,大明宫、兴庆宫的结构布局最为清晰。大明宫内的园林以其北部的太液池为主体,由城墙隔离成独立园区,周边配以廊庑、亭台、假山、宫殿等,面积巨大。从现存的建筑遗址和砖瓦堆积来看,确实具有“蓬莱池周廊四百间”的规模。再加上池中还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山的景致(现仅发现蓬莱),使得大明宫园林景观更加丰富,也成为中国古代“一池三山”园林的典范。兴庆宫经勘探发现有两道南墙,把整个宫城分为南北两区,南区为园林区。在南区钻探时发现了一处椭圆形水池遗迹,与文献记载的布局一致。从水池近20万平方米的面积,各类亭楼基址及发现的大量琉璃瓦、莲花纹瓦当来看,兴庆宫也应是“庭如过沛日,水若渡江时。绮观连鸡岫,朱楼接雁池”的胜景。

唐长安城内寺观林立,作为宗教传播和清修之地,也成为大量贵族、平民日常朝拜、游览之处。因而其园林既要清静雅致,有宗教特色,又要注重绿化,精心布局。从现存唐代遗迹和文献看,唐长安城寺观园林以佛塔、大殿为核心,以树木花草种植为主要装点手段,园在寺中,寺园结合。《长安志》卷八《进昌坊》记载:“(进昌坊)半以东大慈恩寺”注曰:“寺南临黄渠,水竹森邃,为京都之最。”而刘禹锡曾在《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中描写了玄都观“桃千树”的景象。此外,朱庆馀的《题青龙寺》中也有“红叶满僧廊”“竹色连平地”的诗句。这些诗文体现出了当时寺观园林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也是城中花草繁盛的静谧之处。

从史料来看,唐长安城内的私家园林数量较多,其设计精巧,有的规模十分可观。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曾统计出唐长安城内有多达140余处的园林,分布在58个坊内,也就是说,长安城外郭城内的109个坊中半数以上都有园林分布。从《独孤公燕郡夫人李氏墓志》一段话可以看出,有些私家园林的形制与规模确实不一般:“永宁里,先人之旧庐也,有通渠转池,巨石嵚嵰,喷险淙灂,洄潭沈沈,殊声异状而为形胜游衍之处者十四五。前夫人之孙苏氏之妇,若岁嬉而坠焉,举家环流,惮莫能救,夫人投身赴水,或沉或浮,久之提挈仅免。”文中第一句对园林设计的精妙进行了描绘,而第二句用一次溺水事故从侧面反映出私家园林亦有规模浩大者。由于历代建筑叠压其上,长安城的私家园林全貌难以完全揭露。不过,1959年在西安西郊一座唐墓中出土的三彩庭院模型随葬品,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线索。在模型中,有一座带水池假山、一座四角攒尖亭、一座八角攒尖亭十分引人注目。这些出土文物从某种程度上展现了唐代私家园林以山水为中心、与宅院紧密结合的特点。韩愈为官时曾居住在靖安坊,写下了如下的“庭内无所有,高树八九株。有藤娄络之,春华夏阴敷。东堂坐见山,云风相吹嘘。松果连南亭,外有瓜芋区。(《示儿》)”以及“庭楸止五株,共生十步间。各有藤绕之,上各相钩联。(《庭楸》)”等诗句。这些句子体现了唐长安城普通私家园林中树木、藤蔓、瓜果相配的特点,以及长安市民的日常生活状态。

  (一)南京灵谷寺

  灵谷寺是南京市东郊紫金山东南坡下佛寺,是古代钟山70多座南朝佛寺中唯一留存至今的寺院,更有"灵谷深松"之称。 “天下第一禅林”的美誉,不能错过的肯定就是美景了。

  灵谷寺的入口前面有一泓月牙池,就是寺庙前常见的放生池,又被称为“万工池”。 万工池北侧是灵谷景区的大门,叫做红山门。红山门为仿古建筑,顶覆绿色琉璃瓦,下辟三拱文武方门,两边红色围墙的墙脊上是绿色的琉璃瓦。方门门额上原来刻着蒋介石手书的“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 无梁殿,它是明代灵谷寺唯一保存下来的建筑,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因全部砖石拱券结构,不用一木一钉,故又称无梁殿。同时正因为无梁它才得以在战火中幸存,是我国现存五大无梁殿中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一座。无梁殿内还布置有辛亥革命名人腊像馆。

  灵谷塔,建于 1931年至1933年。塔的正面有石阶,石阶正中是一幅长5.8米、宽2.8米的白色花岗石雕“日照山河图”。灵谷塔高61米,九层八面,塔顶覆盖绿色琉璃瓦,飞檐翘角,正中塔尖上竖有镀金相轮,塔内正中有螺旋型扶梯,直上九层,共252级。这一造型美观的九层塔的设计者是美国著名建筑师茂菲和中国建筑师董大酋。

  (二)武当山南岩宫

  武当山三十六岩中最美的一处便是南岩宫了,南岩宫又名独阳岩、紫霄岩,是道教所称真武得道飞升之“圣境”。南岩峰岭奇峭,林木苍翠,上接碧霄,下临绝涧。据传说,在唐朝,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就曾在南岩修道,至今这里还留有他作的一首诗。史书盛赞南岩是“分列殿庭,晨钟夕灯,山鸣谷震”。现仅存宫中石殿,石雕仿木结构,殿内有“天子卧龙床”组雕和“三清”塑像,四面环立500铁铸灵官塑像,均生动逼真。殿外远近有叠字峰、金鼎峰、滴水崖、崇福崖、白龙潭等胜景,更有仙山楼阁之妙。殿外崖前有雕龙石柱,横出栏外2.9米,宽仅30多厘米,上雕盘龙,龙头置一小香炉,俗称龙头香。石殿右下方崛起一峰,上建梳妆台、飞身岩、相传为“真武”舍身成仙之所。

  南岩宫属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道教著名宫观,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内的武当山的南岩上。南岩之上林木森翠,山色秀美,其上接碧霄,下临绝涧。的确,这么景致的地方,南岩宫。真是应了那句,非玄武不足以当此山。

  (三)杭州灵隐寺

  杭州灵隐寺的闻名,早已超越了它的自然性的美。相传1600多年前印度僧人慧理来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以为是“仙灵所隐”,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 灵隐寺,江南著名古刹之一。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至今已有约一千七百年的历史,为杭州最早的名刹,也是中国佛教禅宗十大古刹之一。地处杭州西湖以西灵隐山麓,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两峰挟峙,林木耸秀,深山古寺,云烟万状。 灵隐寺中的文化遗产更是深厚。

  敦煌石室藏唐人书《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灵隐藏品中最古的一件文物。明代董其昌所书《金刚经》册页是一件有很高艺术价值的珍品。水陆画是水陆法会不可或缺的圣物之一。灵隐寺这批水陆画中的两幅题有“崇祯明代水陆画十三年”款。还有22幅明代菩提叶《庄严三宝图》,其描绘对象包括诸佛菩萨罗汉,故事内容为佛教典故。明代弘治四年金书《佛顶心大陀罗尼经》也是弥足珍贵的。贯休《十六罗汉图》,原石在今杭州碑林,灵隐寺共有两套拓片。这对研究宗教和石刻艺术具有一定价值。

  灵隐寺内香火鼎盛、信徒纷至。特别是大年初一凌晨抢头香,甚为壮观。寺中的旅游景点更是能带来心灵的洗礼。

  (四)成都文殊院

  文殊院,位于四川成都市区中心地带,是集禅林圣迹、园林古建、朝拜观光、宗教修学于一体的佛教圣地。始建于隋朝大业年间,康熙帝御赐“空林”匾额一块,因此文殊院又名“空林堂”。

  文殊院文物荟萃,宝物众多。寺内供奉着大小三百余尊佛像,有钢铁铸造,有脱纱、木雕,有石刻、泥塑,十分丰富。护法韦驮像,观音大士像,另有一尊缅甸玉佛,是文殊院和尚性鳞一九二二年一路募化,历尽艰苦,步行到缅甸请回的,也十分珍贵。在藏经楼,收藏了各种佛经上万册,其中有康熙皇帝御赐的《药师》、《金刚经》等,十分珍贵。

  寺内还珍藏明清以来书画珍品。最著名的是康熙皇帝御赐文殊院的“空林”墨迹,此外,还有印度贝叶经、唐代玄奘法师头骨、唐代日本鎏金经简、千佛袈裟、发绣观音、挑纱文殊和舌血含宝等佛教文物。

  金刚经宝塔是清光绪八年,杨光坼用绳头小楷抄写《金刚经》,全部经文组成一座宝塔,远看是图,近看是经。舌血含宝是指清朝时有三位和尚用舌血书写的《华严经》、《楞严经》和《法华经》等经书。

在著名的一些原理四元的话,那么,说是根据当时的一个建筑特点。

隋唐时期园林的发展趋势以及特点
答:唐代寺观遍布城内和郊野,风景名胜之地几乎都建有寺观,著名的如五台山、普陀山等。这些寺观与自然的山水环境相融合,成为景点的“风景建筑”,起到点缀和美化自然山水的作用。 现代园林发展的趋势及时代特征 (一)现代园林发展趋势 现代世界园林发展的趋势是与生态捉护运动相结合的。强调引入自然,回到自然,即千方百计...

惠州西湖与佛学文化
答:惠州西湖的佛学文化”是伴随着佛寺兴建而来,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兴衰交替的过程,和西湖的历史人文,寺观园林艺术,可学、可居、可观、可游,紧密的融合在一起,特别是唐代的“永福寺”、“开元寺”(元妙观)、明末清初兴建的“准提寺”、是岭南著名的禅院,促进了惠州佛学文化的交流,提升了惠州佛学文化的影响力,一首...

苏州园林的发展历史
答:到汉代,吴王刘濞在苏州建造了著名的“长洲茂苑”。三国时东吴建造了芳树苑、洛星苑、和桂林苑等著名园林,他还建塔营寺,并附设寺观园林。晋朝时开始出现官绅的私家花园,最著名的是东晋顾辟疆营造的”辟疆园“,其池馆林泉之胜,当时号称吴中第一。这一名园一直到唐代都还...

水亭属于隋唐时期的寺观园林形式吗
答:水亭属于隋唐时期的寺观园林形式之一。寺观园林的普及是宗教世俗化的结果,城市寺观园林发挥了城市公共园林的职能,而郊野寺观的园林把寺观本身有宗教活动的场所转化为点缀风景的手段,吸引香客和游人,促进了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与建设。魏晋隋唐时的陵寝园,流行“因山为体,以山为陵”的筑墓方式。唐太宗修...

盛唐文化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答:唐代是继秦汉以后我国历史上的极盛时期。此时期的造园活动和所建宫苑的壮丽,比以前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如在长安建有宫苑结合的“南内苑”、“东内苑”、“芙蓉苑”及骊山的“华清宫”等。著名的“华清宫”至今仍保留有唐代园林艺术风格,是极为珍贵的。这一时期的园林也大为发展。北宋时期的李...

西安十大名胜古迹
答:大雁塔是唐代著名的佛教建筑,也是西安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它见证了唐代佛教文化的繁荣,是研究唐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3. 华清池 华清池是一处融温泉、宫殿、园林为一体的旅游胜地。这里曾是唐代皇家度假胜地,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和历史遗迹。 4. 西安城墙 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它...

中国园林大致可分为什么?
答:3. 寺观园林:许多寺观位于山水名胜之地,道士和僧人利用他们独特的闲情逸致,将这些地方营造成绝妙的园林。如南京灵谷寺、常熟县破山寺等,都是著名的寺观园林。4. 名胜风景园林:这类园林指的是非私人所有、为广大民众所共有的园林,即现代所称的公园。东晋时期兰渚山下的兰亭是中国最早的名胜风景...

说明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并例举出有代表性的园林
答:按建园者可分为皇家园林,如颐和园,故宫等;私家园林,如苏州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寺观园林,各大型有名的寺庙如白马寺,少林寺等。按园林所处位置分类 北方园林: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皇家园林是北方园林的代表;江南园林: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

造景丰富建筑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是什么
答:所有的皇家园林内部的几十乃至上百个景点中,势必有对某些江南袖珍小园的仿制和对佛道寺观的包容。同时出于整体宏大气势的考虑,势必要求安排一些体量巨大的单体建筑和组合丰富的建筑群,这样也往往将比较明确的轴线关系或主次分明的多条轴线关系带入到原本强调因山就势,巧若天成的造园理法中来了,这也就使皇家园林与...

中国园林大致可分为什么?
答:(三)寺观园林 “天下名山僧占多”,许多寺观建在山水名区、风景如画之地,僧人、道士又以他们特有的闲情逸致去勾画经营,所以一些道观、寺院,本身就是一座绝妙的寺观园林。如南京灵谷寺、常熟县破山寺,为江南著名的寺观园林。(四)名胜风景园林 所谓风景名胜园林是指非私人拥有而为大众所共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