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狄的介绍

作者&投稿:蒸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戎狄的简介~

戎狄是先秦时期华夏族(汉族别称)对中国北方、西北等地少数民族的统称。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戎狄的称谓最早来自周代。戎是中国西北古代各族的通称。亦称西戎。殷墟卜辞已出现“戎”字,是否作族称,还要进一步研究。“羌”用作为西方各族的通称。在周人兴起时,西戎仍是在陇济及泾洛一带游牧的鬼戎,其实也是许多部落的总称,并且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名称。狄作族称,《春秋》所记始于春秋中叶,但《国语·郑国》于西周末已有狄的记载。这是中原诸夏对北方一些部落与国家的称呼,不是他们的自称。进入战国,他们有一部分当胡人南下后已融入胡人之中,成为匈奴的重要来源之一。战国晚叶,胡人兴起,匈奴最为强大。胡人以东有东胡,胡人以北有丁灵。战国末年及秦汉以后中国古代所称北狄,都是指胡人、东胡族系各民族。其中丁灵及以后铁勒、敕勒等译名,都在语音上可以与狄相通。但丁灵、铁勒、敕勒是对这些民族的汉语译名,狄是中原诸夏对北方民族的称呼,两者语源不同,含义也不一样。春秋时期北狄与羌戎族类相近,而战国末年及以后北狄指胡人、东胡族系,与羌戎属完全不同的族系。汉武帝采取“隔绝胡羌”的政策以及赵充国在湟中屯田以制诸羌的举措,说明西汉时对羌与胡已经明确加以区分,但《史记》、《汉书》却没有为诸羌立传,羌人的祖源与史迹仅附在《匈奴传》中叙述,《后汉书》有《西羌传》。直到现在,在一些民族史的论著中,仍往往未能真正把春秋时期的北狄,与战国末及秦汉以后以胡人、东胡族系称为北狄这两者之间在族系与历史渊源方面划分清楚。然而把两者加以区分,对研究羌戎和北狄的历史与考古都是重要的。

统称简述是古代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东方曰夷,南方曰蛮,西方曰戎,北方曰狄。春秋时居民中有华夏和戎、狄、蛮、夷的区分。各诸侯国经济文化上较先进而自称华夏,他们把较为落后的小国或部称之为戎、狄、蛮、夷。随着历史的演变,不少戎、狄、蛮、夷和华夏错杂混居,不断融合,共同组成了自秦一统六合,后的汉族。

戎狄是古时候华夏族对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的统称,即北狄和西戎的合称。周朝时居民有华夏和四夷的区分:南方少数民族为蛮;东方少数民族为夷;西方少数民族为戎;北方少数民族为狄。其中戎和狄主要分布在今黄河流域或更北和西北地区。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春秋中叶以后,狄与戎在地域上有明显的不同,但整个春秋时代,乃至战国中叶以前,戎狄仍往往混称,有些部落仍兼有戎与狄两种称号。这种情况以及春秋北狄诸部的姓族,陕北、山西、河北诸地的戎狄文化遗存,都说明春秋时期的戎与狄只是地域分布有明显区分,族类却比较接近。狄作族称,《春秋》所记始于春秋中叶,但《国语·郑国》于西周末已有狄的记载。这是中原诸夏对北方一些部落与国家的称呼,不是他们的自称。《春秋》在庄公三十二年记载:“冬,狄伐邢。”这是《春秋》中第一次出现狄的记载。这时晋献公在位,与狄人的关系错综复杂,但戎与狄常常混称。确切地以戎作为族称始于周人,在灭商以前,主要用来称呼周原附近与周为敌的各部落,其劲敌集中于周原以西陇山地区,故称为西戎。至于“西戎”,在西周到战国,主要是指氏羌系各部落,秦汉以后,整个中国古代,狭义即指氐羌诸部,广义则包括中国西部各民族。



谁能大概介绍一下春秋时期的故事梗概?
答:秦晋肴之战(前627年),秦全军覆没,大将孟明视被俘虏,隔年在彭衙之战再败,虽然以后也有胜利,但终没法挑战晋在中原的地位,惟有转而向西发展,吞并了一些戎狄部族,宽地千里,称霸西戎。 楚庄王问鼎中原 楚国在城濮战后,向东发展,灭了许多小国,势力南到今云南,北达黄河。楚庄王改革内政,平息暴乱,兴修水利,国力更为...

秦汉时期西部氐羌介绍
答:随着秦人的华夏化,他们统治下的“戎狄”也逐渐成为华夏的一部分,华夏的西方族群边缘持续向西漂移。> > 战国晚期,“氐羌”一词出现在当时一些思想家的著作中,如《吕氏春秋》、《荀子》等;或出现在记载一些虚构的、神话式的地理、人群与物产的作品中,如《山海经》等。均指西方传闻中的异族。但是,记载古今人事的...

求轩辕剑系列所有的主要人物介绍
答:2009-08-05 求<轩辕剑>全部介绍 3 2006-09-03 求轩辕剑系列的介绍. 11 2006-03-17 轩辕剑的人物介绍和图片。 1 2016-05-25 轩辕剑肆:黑龙舞兮云飞扬的人物介绍 2016-05-27 轩辕剑外传:枫之舞的角色介绍 2009-04-03 求轩辕剑历代人物介绍 13 更多类似问题 > 为你推荐: 特别推荐 空气炸锅...

商鞅的两次改革故事
答:3. 划一度量衡及移风易俗:商鞅划一斗、桶,权、衡、丈、尺。令全国货物交易,有统一的度量衡制度。此外,因秦是一边远国家,戎狄风俗较多,中原各国的「卑秦」很大程度亦因为此,商鞅遂革除残留的戎狄旧俗,如禁父子兄弟同室居住,这两政策使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秦国,与东方各国的距离拉近。4....

关于凉茶文化介绍
答:1、广东地处岭南,岭南人饮用凉茶历史悠久、代代流传、相习成俗,与粤剧、粤菜、粤语等,一起体现出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2、凉茶盛行于两广、港澳地区,与岭南气候和水土有很大关系。在古时,岭南为百越之地,也是中原人称蛮夷戎狄的“南蛮”之地。所谓岭南是指五岭之南,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

秦灭巴蜀之战事件背景,经过及结果介绍
答:秦灭巴蜀之战事件背景经过及结果介绍 巴、蜀两国在今重庆、四川。蜀国都成都(今四川境),为“戎狄之长”,巴国都巴(今重庆嘉陵江北岸),与蜀不睦,而与苴国友好,这年,蜀王出兵攻苴,苴侯出奔到巴,向秦求救。秦王欲攻蜀,以道险难至,韩又来攻,犹豫不决,遂问计于臣下,张仪主张进攻韩国...

秦穆公简介
答:秦穆公乘胜前进,二十多个戎狄小国先后归服了秦国。秦国辟地千里,国界南至秦岭,西达狄道(今甘肃临洮),北至朐衍戎(今宁夏盐池),东到黄河,史称「秦穆公霸西戎」。周襄王派遣召公过带了金鼓送给秦穆公,以表示祝贺。三十九年(前621年),秦穆公死,安葬於雍(今陕西凤翔东南),殉葬而死的有一百七十七人,其中包括子...

春秋详细介绍
答:晋国原处于戎狄游牧地区,东周初期,晋献公(前676年-前651年)建都绛(山西翼城县),开始了晋国的霸业。晋国先后消灭霍、耿、魏、虞、虢等一些北方小诸侯国,统一了汾河流域。前六三六年,献公之子重耳即位,他曾被献公放逐十九年之久。在这十九年之中,重耳周游列国,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故而他...

介绍内蒙 求一点关于内蒙古的一些数据资料
答:夏代,荤粥与夏族为邻,有着密切的联系。商朝,甲骨文大量记载了在今山西、陕西境内和内蒙古自治区居住的土方、鬼方等北方民族及其同商族的经济文化联系。周朝时,散居于今陕西西北部、山西、河北和内 蒙古等地的有鬼方、犬戎、严狁等北方民族,其中鬼方和严狁是当时北方两大游牧民族。春秋时,戎狄成为...

春秋时期秦穆公简介?
答:秦穆公人物简介 秦穆公***公元前682年-公元前621年***,别名秦缪公,嬴姓,名任好,是春秋时期秦国国君。秦穆公称霸西戎,在《史记》中为春秋五霸之一;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谋臣,击败晋国,俘晋惠公,灭梁、芮两国。秦穆公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君位,周襄王时出兵攻打蜀国和其他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