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有何促进作用?

作者&投稿:堂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国西部有何优势~

我国西部拥有的优势如下:
1、能源资源富集
西部地区有丰富的水力、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风能资源,国家应加强能源资源的调查评价和勘探工作,做好资源开发的统筹规划。
西部地区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资源,加快发展大型水电、火电基地,合理开发石油天然气资源,有序规划和建设大型石化基地,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地热发电等新能源,不断提高西部地区能源工业的规模、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2、矿产资源比较丰富
西部地区的有色金属、稀贵金属、稀土、钾盐、磷矿等矿产资源比较优势明显,已经具有一定的开发和加工基础。要通过加快改造一批现有的矿产资源开发基地,规划建设一批新的原材料基地,依托资源优势,做大做强资源型加工业,尽快形成开发合理有序、规模效益明显、加工链条长、资源利用效率高、产品种类多的优势产业群。
3、制造业具有优势
西部地区在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具有良好的技术和人才基础,应创造条件发挥这些产业的资金、技术、人才集聚和扩散效应,带动地方产业配套分工体系发展。
围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通讯等具有一定发展基础的产业,加大国家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具有优势的畜牧产品加工业、中成药制造业、食品工业等,努力形成有利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4、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西部地区要加大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力度,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开发并保护旅游资源。加强对旅游业的规划、引导和监督管理,稳步开放旅游市场,调动多方力量参与旅游资源开发。积极发展与旅游业相配套的餐饮、购物、娱乐等服务业,努力提高服务业的水平和档次。
5、区位优势
西部地区与十几个国家接壤,是我国联接中亚、南亚、东南亚以及俄罗斯、蒙古的重要通道,地理相通,语言、习俗相近,经济上也有较强的互补性。
要充分利用这种优势,积极引进来、走出去,大力发展与周边国家产业合作和贸易往来,加强与东、中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努力形成产业结构调整的良性互动。

扩展资料:
西部大开发成为西部地区后发赶超的助推器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重大工程先后开始建设并投入营运。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2000至2005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而2010年与2005年相比,西部地区主要经济指标翻了一番以上,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6%,高于全国11.2%的增速。2000年至2015年,西部大开发累计开工重点工程270项,规划投资总规模达56077亿元。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迅速,综合实力提高最为显著,城乡居民得到实惠多,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成效,重点地区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明显加快,社会事业薄弱环节得到加强,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加快。
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司司长田锦尘日前表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使西部地区迎来了又一个发展机遇期。西部地区要积极发挥地缘优势,发展开放型经济,不断开拓经济发展的新空间。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西部地区要发挥五个优势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西部地区“后发赶超”的助推器

西部指的是新、青、藏、陕、甘、宁、川、滇、黔、渝这九省一市。
但西部大开发又追加了广西和内蒙古两个自治区,一共十二个省、市、自治区。

原因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西部地区比较落后,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不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不利于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可以缓解中、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能源瓶颈”问题,有利于我国经济平衡与安全,使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促进西部发展,缩小东西部差异
三、是我国长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的一步,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安居乐业

首届中国东、我国西部旅游博览会于2000年4月在西安进行。陕西省之所以能够吸引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吉林、山西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家轻工局来共同主办,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号角的吹响,从而促成了新千年中国旅游业的第一桩盛事。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我国西部旅游已经显现突出的后发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西部大开发促进我国西部旅游大发展的话题空前热了起来。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我国西部在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还相当落后,但就旅游来说,我国西部幅员辽阔、山川壮丽、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奇山异水、民俗风情都是极富潜力的旅游资源。著名的区域经济学者萧金成在点评我国西部开发时就指出,我国西部地区应分步骤、分层次地开发,一个地方更应认清自己的“家底”,比如西安的优势一是高科技,另一个就是旅游。西安的旅游在中国不说是独一无二的,也和北京不相上下。不仅仅是旅游,而是以旅游为龙头发展第三产业,潜力很大。国际知名度不亚于北京,甚至超过北京。”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思路为旅游业的大发展创造了条件。

朱镕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讲道,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要集中力童抓好五方面工作:即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发展有自己特色的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扩大对外开放,这一切均与旅游业大发展的基础与环境密切相关。我国西部的发展制约因素首先是基础设施。因此“十五”期间我国西部铁路、公路、水路等交通枢纽工程建设和发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达数千亿,国家计委宣布,将投人6亿国债资金用于我国西部贫困地区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这些特大利好消息无疑发出了一个重要的导向信号,必将引发我国西部旅游的大开发、大整合,从而使我国西部旅游的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产业优势,为我国西部的整个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可以说,伴随着各项建设的快速推进,我国西部大开发也为旅游搭起了一座巨大的舞台。我国西部各省对此反应迅捷,年轻的直辖市重庆宣布将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争取和用好国债,组织专家和业务人员对拟实施的国债项目进一步细化,力求在2000年6月举行的重庆三峡国际旅游节将旅游招商项目与国债项目结合,切实管好国债资金走向和进行国债资金使用的跟踪监督检査。甘肃则表示,甘肃的旅游业不会坐等国家投人,而要全方位出击,多渠道引资,如发行旅游基本建设彩票。新璐将重点进行特色鲜明的新景点、新线路的基础建设,2000年5月起将以乌鲁木齐为龙头,以丝绸之路为主干,加快开发以喀纳斯湖为重点的生态旅游区、以吐鲁番为重点的古文化遗址旅游区等。宁夏介绍说,基础设施不配套,是严重制约宁夏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瓶颈”,扶持资金将重点用于旅游区的道路交通等基础建设。景观奇特、资源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我国西部地区寄予厚望的“摇钱树”,但要使这棵树苗壮成长,还需好好呵护,仔细培育。有专家指出,我国西部旅游开发必须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突出资源特色,确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思路,要按照产业化要求,资源开发和市场促销并举,但要防止一窝蜂,盲目上马,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生命力源于市场沃土。在我国旅游产品开发和市场促销处于新的调整升级时期的今天,如何适应市场推出新产品,如何扩大合作发挥联合优势,如何开展促销增加客源等等,已成为摆在业内人士面前的重大课题。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牢长远发展基础;:扩大铁路网规模。加强西部铁路客运专线、区际通道和“三西”煤运通道建设。强化既有线路扩能改造,加快神朔线扩能改造和兰渝、南广、贵广、太中银等一批重点铁路建设。开工建设西安至宝鸡客运专线、西安至安康铁路增建二线等。加快干线公路网和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银川至武汉、西安至合肥等8条西部开发干线公路建设。开工建设连霍高速安西至星星峡段、库尔勒至西宁西部通道敦煌至当金山口段等重点公路。加强西部地区国省道改造,继续实施西部地区乡村“畅通工程”和“通达工程”,重点解决乡镇、行政村通公路和乡镇通沥青(水泥)路问题。继续开展农村乡镇客运站、农村公路渡口码头改造和渡改桥等专项建设。进一步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北部湾沿海港口等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枢纽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快推进西安、成都、重庆等区域枢纽机场改扩建,以及阿尔山、固原、吐鲁番等支线机场建设。完善干线机场功能,新开工建设一批支线机场,积极促进支线航空发展。大力推进实施重点水利工程。继续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防洪工程建设,支持“润滇”、“泽渝”、“兴蜀”、“滋黔”等水源工程建设。加大四川都江堰、宁夏青铜峡、内蒙古河套等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力度。开工建设四川亭子口、内蒙古海勃湾、西藏旁多等水利枢纽工程。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西气东输二线、骨架电网、农村电网改造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善西电东送电网。推进宁东等大型煤电基地建设,尽快竣工投产发挥效益。加强城镇、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重庆、成都、西安等西部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做好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大力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推动西部地区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做好重点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抓紧做好中亚、泛亚、南亚等国际运输通道规划研究。加快国家高速公路、西安—成都和重庆—贵阳—南宁等铁路通道以及中国至周边国家(地区)铁路通道前期工作步伐。推进陆上能源资源战略安全大通道建设。开展引汉济渭、重庆观景口、新疆布尔津河西水东引一期工程、卡拉贝利水利枢纽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



加快发展特色农业。积极改造中低产田,大力发展旱作农业、节水农业。启动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建设一批高标准基本农田。加强四川成都平原、陕西关中平原、内蒙古河套地区、宁夏沿黄地区、甘肃河西走廊等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积极推进优质棉、糖料、油料、烟叶、水果、花卉、茶叶、蚕桑、马铃薯、畜产品、中药材、天然橡胶等生产基地建设,建成一批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支持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甘肃天水航天育种示范区和广西、云南亚热带农业示范区建设。扶持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提高产业化水平,加强农业农村先进实用技术转化应用和科技服务。推进工业优化升级。组织实施和认真落实国家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积极发展技术引领型产业,提高航天航空、现代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国防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推动陕西阎良民用航空、甘肃金昌新材料、四川成都生物、德阳重大装备制造等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优化发展资源利用型产业,促进能源化工及矿产资源加工业集约发展,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建成新疆独山子石化10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项目,加快长庆、涩北等一批重点油气产能建设。逐步建设鄂尔多斯、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四川盆地石油天然气的开发、综合利用和外输基地。进一步加大企业技术改造步伐,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在西部地区部署国家科技基础设施,继续建设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科研院所、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围绕西部地区面临的共性关键问题开展科技攻关。继续保持和加大对西部高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发挥国防工业科技优势,鼓励军民结合、军地结合,支持绵阳科技城发展。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区基础设施,积极发展自然生态旅游、乡村民俗旅游,培育和开发一批精品旅游景区线路。继续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及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积极培育电子商务服务业,着力发展文化、会展、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外包。加大地方金融资源整合力度,大力完善地方法人银行机构的公司治理,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到西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推动村镇银行等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发展,扩大西部地区农村小额贷款覆盖面。



西部大开发优惠税收政策
答:3、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抓住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时机,根据市场变化和资源特点,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加强农业基础,优化农业结构,合理开发和保护资源,加快工业调整、改组和改造步伐,大力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综上,我国对西部地区的开发非常重视,通过多部文件输送了大量优惠措施。在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

我国西部大开发的现状,国家为此所做的努力(详细点)
答:国家政策措施向西部地区倾斜,基础设施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四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建设资金投入的力度,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用于西部开发约3600多亿元,其中,长期建设国债资金2200多亿元。西部地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增加9500多亿元。国家在西部地区新开工了50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

西部大开发是什么?
答:”2000年1月,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由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担任组长,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担任副组长。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之后,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于2000年3月正式开始运作。2006年12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目标是努力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又好...

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了解
答:国家投资西部知多少 国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逐步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 2000年,在积极财政政策的支持下,国家增加了对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国家用于支持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等方面建设的国债投资达430亿元,加上中央财政预算内的基本建设资金,共计700多亿元;一批在建的大中型基建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当年完成投资762...

我国财政支持西部大开发的效果如何? 如何更好地促进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
答:自1999年以来,中国政府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旨在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这项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和医疗水平、扶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工业和服务业等。这些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西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都有所提高。然而,西部地区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一些...

西部大开发具体是些地区
答:大的中华民族又面临着一个重大抉择:为改变西部地区的落后面貌,协调东西部经济均衡发展,充分发挥我文明古国地大物博的自然优 势,党中央不失时机地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伟大战略部署。祖国的繁 荣富强是每一炎黄子孙最大的心愿,美好的生活是勤劳的中国人民共 同的愿望。西部,作为更广阔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西部大开发战略体现了我国怎样的发展理念?
答: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了快速的发展东部,想着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懂的战略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全国各地的广泛认同,沿海经济带依托自身优势迅速发展起来,成为我国经济的有力支撑点,而反观中西部地区因为资源的调配导致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发展。庆幸有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

西部大开发是几几年开始实行的
答:国家实行重点支持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增加对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和建设资金投入,并在对外开放、税收、土地、资源、人才等方面采取优惠政策。依据民族区域自治法,支持民族自治地区落实自治权。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重点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牧区建设、民族特需...

西部大开发实行的原因
答:3、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途径 我国西部土地资源丰富、动植物资源丰富,珍稀物种繁多,且中国的大部分能源贮藏在西部地区。如果将我国西部的资源开发出来,会极大的促进我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我国西部水电资源也大有潜力,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构成了中国西部地区如诗如画的旅游热点也可以拉动当地的...

我国西部有哪些潜在的优势?
答:大力加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和加快改善生态环境是21世纪我国全面推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西部地区是我国长江、黄河的发源地,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对于保证中下游地区水资源供应和防治洪涝灾害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西部大开发中尽快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不仅对西部,而且对改善全国生态环境,实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