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德国进攻法国,都拟定了哪些作战计划?

作者&投稿:秦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二战德国进攻法国初期,是谁提供的作战计划?内容如何呢?~

是1891年到1906年任德国参谋总长的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伯爵,设计了一个通过广阔的比利时平原侵入法国的战略略做修改,  
施里芬这位能干的战略家,是军事史上博览群书的人之一。他从坎尼之战中得到许多启示,汉尼拔用包围两翼和后卫击败了较强的罗马人。施里芬将军的相似的计划集中在梅斯,这是一个最靠近法国边境的德国城市,距离巴黎一百七十八英里。
  以这个筑垒地区为枢轴,由七十九个师组成的右翼,将以闪电战经过比利时进入法国,后面马上由战时后备军之类的第二后备军跟上来。由八个师组成的较小的左翼,将留在法德边界。象一扇巨大的旋转门一样,德国人在这个绕着枢轴旋转的运动中,将一直横扫到法国沿海地区,从北面、西面和南面包围巴黎,然后转向东面。
  如果法国士兵离开他们的洛林要塞,把八个德国固定师赶向莱茵河,这样就更好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东进的德国人将从后面来攻打法国人。法国的要塞炮只面对德国,不能转向西面来对付从法国方面进攻的德国人。
  施里芬制订的战略,包括一支十万人的英国远征军“和法国人协同作战”在内。考虑到俄国的原始铁路系统会造成蜗牛般步伐的动员,施里芬只在东线安排十个师以推迟沙皇部队的前进,直到法国被压倒为止。在他临终时,这位伟大的战术家据说曾强烈要求:“战争一定会来……要加强右翼。”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的继任人毛奇将军改变了这个计划,以应付他认为是不同的情况。他不去加强右翼,反而减少右翼的实力三分之一,在左翼增加了八个师——此举对法国是幸运的。由于其他障碍和延误,毛奇缩短了以梅斯为枢轴而转动的德国入侵战线,以致他的部队开到巴黎的东面而没有加以包围。几个星期后,当德国人企图用正面突击攻占巴黎时,他们在马恩之战中被击退了。
曾经看过一幅施利芬的肖像画,作为德国参谋本部的著名参谋总长之一,施利芬的长相离标准的职业军人差得很远:脸色苍白,身形消瘦,略有些谢顶,恰如一个文弱书生。最令人诧异的,莫过于这位近代史上著名的战略大师的眼睛一如普通人一样灰暗无光,全不见战略家独有的灵气与智慧。自然,熟悉施利芬的人则对这一点不太会感到惊讶――他本是一个高度的近视眼。

自19世纪至二战结束前,世界陆军之强,莫过于德国,而作为德国陆军的最高指挥机构的德国参谋本部,特别是一战前的德国参谋本部,更是藏龙卧虎、人才辈出,至今仍然令无数热血男儿心向往之。在德国参谋本部的历届参谋总长之中,成就最高的当数辅佐俾斯麦先后打赢丹麦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统一德意志的毛奇(Moltke);而最为中国人所熟悉的,当数毛奇的继任者、1900年出任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元帅的瓦德西(Waldersee)。施利芬是瓦德西的后任,任参谋总长的时间是1891年至1906年,共15年时间

【1】占领法国时,德国动员141个师,兵力335万,坦克2445辆,火炮7378门,战机5446架 【2】【3】 在德国进攻西欧初期的时候,A集团军群参谋长曼施坦因提出自己的看法:把德军的进攻矛头对准中央,而不是右翼。用强大的德国装甲部队对阿登森林地带实施主要突击,也可以说阿登森林地带是一个具有战略决定性的突破口吧 1940年2月22日,希特勒把曼施坦因的设想命名为“挥镰行动”,根据当时第十九装甲军军长古德里安说,“除了元首,曼施坦因和他本人外,几乎没有任何人对这个计划有信心”。 这个计划帮助德国攻占了法国,为法国成就了历史上最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而最终这个号称欧洲最大的陆军强国沦陷。 因为德军绕过法国的“马其诺防线”。法军毫无准备,仓促中32万人从敦刻尔克海峡撤往英国。德军控制了法国全境。留在法国的德军共计70个师84万人,其中55个师62万人部署在加莱,5个师7万人部署在诺曼底,其余基本在巴黎和沿海地带。

首先就是战术上的改变,在德国准备进攻法国的时候,法国人民认为,德军仍然会就是采用一战时的老战术,从比利时一方的平原地区开始向法国进攻。但是德国却改变了战略。进入比利时的部队只是德国军队的一个不主要的部分,而德国的主力军此时正在从阿登森林。准备穿越阿登森林以后,向法国进攻。

而在德国进攻法国的时候,更是动用了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战机,虽然说当时法国的装甲部队还是非常强大的,但是面对德国的战机的轰炸,可以说是有心无力,这一场战争在德国战机的轰炸之下,又使是法国损失惨重。

而对于德国来说,之所以能够这么迅速的攻占一下法国这个可以说是当时的一个强国的存在了,其主要原因就是德国在战前这时,战争路线的规划,可以说是一反常态,既骗过了法国,也骗过了法国的盟军英国,将敌人的大部分主力军转移到德国所要面对的战力的另一方,而自己方的主力军却去面对法国仅剩的比较薄弱的部队。

而另一方面就是德国充分的战前部队准备,虽然说法国只有当时最强大的装甲部队,但是德国在面对法国的时候并没有选用于它相等的军事力量去选择去攻击他,而是在出动自己装甲部队的同时更是选用当时拥有绝对力量的飞行部队,去攻占法国,才达到在短时间内使法国沦陷的目的。



德军仍然会就是采用一战时的老战术,从比利时一方的平原地区开始向法国进攻。但是德国却改变了战略。

进攻法国时准备了很多的作战计划,德国和法国是宿敌,他们恩怨已久,所以对待法国应该是势在必得。

在德国进攻西欧初期的时候,作战计划首先是由德国陆军参谋总部制定出来的,代号是“黄色方案”

他们确实制定了好几部的作战计划,而且分析了各种人性,甚至假装泄露的一些情报给法国。

二战期间,德国怎么才能够全占法国本土?
答:1940年5月10日,德国国防军对法国发动军事进攻,1940年6月14日,德军进入法国首都巴黎,法国政府旋即垮台,分裂成在法国本土由贝当元帅所组成亲德国的和平派政府,以及在英国由戴高乐所建立的流亡政府。随即,贝当维希法国政府向德国提出休战,根据双方签署的停战协定,法国被分为“占领区”和“自由区”两大...

二战期间,英国伦敦是如何成为“法国首都”的?
答:巴黎作为法国首都已有千年历史,这座历史名城早已成为了法国的象征。但法兰西民族也是多灾多难的,在血雨腥风的二战时期,法国不但沦亡,巴黎也丧于敌手。而英吉利海峡彼端的伦敦,则变成了“法国首都”。法国自以为法德边境的“马奇诺防线”固若金汤,结果被德军绕路进攻打乱部署。英法联军中计,40万英法...

二战时,为什么德国要!同时!进攻荷兰,比利时和法国?
答:告诉楼主,比利时和荷兰波兰当时都是英法的盟国,法国拥有当时欧洲规模最庞大的陆军,集中兵力进攻法国比利时和荷兰英国的军队就会牵制德国的后备力量相互掣肘!与其进攻法国最后再来消灭比利时和荷兰还不如大规模进攻法国之前先消灭比利时和荷兰,最后集中力量收拾英法。其次英法军队已经大规模集结在比利时和荷兰两...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对法国的迫害的小故事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开始是德军入侵波兰以至西欧各国。战争分五个阶段。 战争第一阶段(1939年9月1日至...到战争第一阶段末,几乎全部西欧和中欧国家都已被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占领或沦为附庸,其经济和资源被用于...他发现,二战期间在纳粹德国、维希法国和法西斯意大利属北非和中东土地上--当时这些地方共居住了50多万名...

二战中,法国是哪一年投降的?
答:1940年6月22日,法国在贡比涅森林中的向德国递交投降书。这是世界大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向轴心国投降的国家。在二战期间,德国自1940年5月10日开始进攻法国,6月10日法国政府就撤出了首都巴黎迁往图尔,此时战争刚刚开始一个月。6月14日,德军占领巴黎。6月18日,法国政府宣布停止...

二战时德国没有直接进攻法国,原因是什么?
答:因为法国和德国签订了协议,所以德国没有直接进攻法国。二战时德国的装备可谓是非常的精湛,在欧洲大陆上所向披靡,但是德国并没有进攻法国并不是法国的军事力多么的强大而是有协议在先。德国首先进攻的是波兰。一战德国是战败国,而波兰是个内陆国家,为了给波兰划出海岸线,把德国的但泽地区,划给了波兰...

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在1940到1942年一月期间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_百度...
答:1940年,德国发动“闪电”攻势。攻占丹麦和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随后进攻法国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向英国法国宣战。6月22日法国投降。三国轴心形成。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二战中法国都被德国侵略了,为什么中国上海还有法租界?
答:1、虽然法国被德国侵略,并且投降了,但是法国政府依然存在,加入了轴心国阵营,所以法国是日本的盟友,当然日本还需要从欧洲进口大量的工业品、战略物资、以及高端技术,这需要德国、法国的支持,日本也就给了德国、法国一点面子,没有进入法租界。1942年10月,英、美两国分别发表声明,将与中国政府谈判...

一战、二战德国都坚持打法国,法国到底怎么得罪德国了?
答:在一战、二战中我们能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德国太热衷于打法国了,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已经准备好东扩了,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闪击波兰这一系列行为明显看出德国的主要扩张方向是向东,结果德国掉头攻打法国,为什么德国偏偏还要掉头回来打法国?而且纵观法德历史,德国都在坚持打法国,普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侵略法国
答:1940年5月10日,德军西线攻势,6月12日,德军进入巴黎,22日,法国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