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哲学家有哪些

作者&投稿:慈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分类: 文化/艺术
解析:

很多,包括明末清初三大哲学家。

王夫之(1619~1692)

中国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学家。字而农,号涢斋,学者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曾积极组织抗清斗争,失败后到南明桂王的政权中任职,南明亡后,更名隐居,潜心著述。在哲学方面,认为气是宇宙本原,气有聚散,但无生灭,是永恒无限的实种方法即格物和致知是互相补充的,不能互相偏废。在知行关系问题上,他强调行的主导作用,认为“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他还提出“知之尽,则实践之”的命题,认为“知行相资以为用”。在社会历史方面,他批判“泥古薄今”的观点,认为人类历史是不断进化的。他反对天命观,认为历史发展具有规律性,是“理势相成”,他还提出民心向背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在伦理思想方面,他认为人性是变化的,“日生而日成”。他根据“性者生理也”的观点,强调理欲统一。要“以理节欲”、“以义制利”。他还提出人既要“珍生”,又要“贵义”,要有“志节”,“以身任天下”。在美学方面,他认为美不是一成不变的,美是经过艺术创造的产物。他对文学创作中许多传统美学范畴都有发挥。王夫之的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在中国近代产生了很大影响

。遗著总称为《船山遗 书》,有100多种,主要有《张子正蒙注》

、《读四书大全说》、《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通鉴论》等。

顾炎武

顾炎武(1613年(明万历四十一年) - 1682年(清康熙二十一年)),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

曾参加抗清斗争,后来致力于学术研究。晚年侧重经学的考证,考订古音,分古韵为10部。著有《日知录》、《音学五书》等,他是清代古韵学的开山祖,成果累累; 他对切韵学 也有贡献,但不如他对古韵学贡献多。

顾亭林学术的最大特色,是一反宋明理学的唯心主义的玄学,而强调客观的调查研究,开一代之新风,提出“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顾亭林强调做学问必须先立人格:“礼义廉耻,是谓四维”,提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卷十三:“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黄宗羲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梨州,亦号南雷,浙江余姚人。他的父亲黄尊素为万历进士,天启中为御史,是东林党人,因弹劾魏忠贤而被削职归籍,不久又下狱,受酷刑而死。十九岁的黄宗羲乃进京讼冤,并在公堂之上出锥击伤主谋,追杀凶手,明思宗叹称其为“忠臣孤子”。黄宗羲归乡后,即更加发愤读书,“愤科举之学锢人,思所以变之。既,尽发家藏书读之,不足,则钞之同里世学楼钮氏、澹生堂祁氏,南中则千顷堂黄氏、绛云楼钱氏,且建‘续钞堂’于南雷,以承东发(疑系“林”字——笔者按)之绪”(《清史稿》480卷)。又从学于著名哲学家刘宗周,得蕺山之学。清军入关后,黄宗羲召集里中子弟数百人组成“世忠营”参加反清战斗,达数年之久。失败后返乡闭门著述,清庭屡次诏征,皆辞免。

黄宗羲的启蒙思想完全没有外来思想的影响,空前绝后,被称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

黄宗羲多才博学,于经史百家及天文、算术、乐律以及释、道无不研究。尤其在史学上成就很大。清 *** 撰修《明史》,“史局大议必咨之”(《清史稿》480卷)。而在哲学和政治思想方面,更是一位最先从“民主”的立场来抨击君主专制制度者,真堪称是中国思想启蒙第一人。他的政治理想主要集中在《明夷待访录》一书中。

《明夷待访录》一书计十三篇。“明夷”本为卦名,为六十四卦中第三十六卦,卦象为“离下坤上”。“明”即是太阳(离),“夷”是损伤之意。从卦象上看,太阳处“坤”即大地之下,是光明消失,黑暗来临的情况。这暗含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愤懑和指责,也是对太阳再度升起照临天下的希盼。“待访”是等待贤者来访,让此书成为后人之师的意思。另外,“明”就是太阳,亦称为“大明”,暗合“大明朝”;“夷”有“诛锄”之解,又有“视之不见”之解,暗含作者的亡国之痛。该书通过抨击“家天下”的专制君主制度,向世人传递了光芒四射的“民主”精神,这在当时黑暗无比社会环境下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原君》是《明夷待访录》的首篇。黄宗羲在开篇就阐述人类设立君主的本来目的,他说设立君主的本来目的是为了“使天下受其利”、“使天下释其害”,也就是说,产生君主,是要君主负担起抑私利、兴公利的责任。对于君主,他的义务是首要的,权力是从属于义务之后为履行其义务服务的。君主只是天下的公仆而已,“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然而,后来的君主却“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益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并且更“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均见《原君》)。对君主“家天下”的行为从根本上否定了其合法性。

唐甄

1630~1704) 中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和政论家。初名大陶,字铸万,号圃亭。四川省达州(今达县)人。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清顺治十四年(1675)中举人。曾在山西长子担任过10个月的知县,因与上司意见不合被革职。后曾经商,因赔本乃流寓江南,靠讲学卖文维持生活。著作主要有《潜书》。

唐甄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大胆的揭露和批判。他认为皇帝也是人,没有什么神秘,并指出皇帝是一切罪恶的根源,“自秦以来”的皇帝都是贼,他们为了夺取皇位常常无故杀人,残害百姓。唐甄愤然地说:“川流溃决,必问为防之人,比户延烧,必罪失火之主,至于国破家亡,流毒无穷……,非君其谁乎”(《潜书·远谏》)。唐甄提出了“抑尊”,即限制君权的主张,要求提高大臣的地位,使他们具有同皇帝及其他权贵作斗争的权力,以 “攻君之过”,“攻宫闱之过”,“攻帝族、攻后族、攻宠贵”之过,使皇帝有所顾忌。唐甄还发展了产生于先秦的民本思想,强调民是国家的根本,离开了民,便没有国家的政治。他指出,国防靠民来巩固,府库靠民来充实,朝廷靠民来尊崇,官员靠民来养活。君主只有爱护人民才能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如果无道于民,纵然 “九州为宅,九州为防,九山为阻,破之如椎雀卵也” (同前)。他还提出了爱民、保民、富民的具体政策,主张打击贪官污吏,强调“刑先于贵”;呼吁 *** 帮助农民种值农桑,发展生产,提高人民生活。针对当时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唐甄提出贫富要相对平均的主张。他指出“天地之道故平,平则万物各得其所”(《潜书·大命》),否则,必然引起社会动乱。唐甄还提倡为民的功利主义,反对理学家们“儒者不计其功”的说法。他认为儒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能定乱、除暴、安百姓。如果儒者不言功,只顾自己,那就同一个匹夫匹妇没有什么区别。

唐甄的反君主专制的思想和民本思想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戴震

戴 震( 1724 ~ 1777 )

清 代 考 据 学 家, 思 想 家。 字 东 原, 安 徽 休 宁 隆 阜 (今 属 屯 溪) 人。 进 士, 曾 任 纂 修、 翰 林 院 庶 吉 士 之 职。 在 哲 学 上, 他 认 为 物 质 的 气 是 宇 宙 本 原, 阴 阳、 五 行、 道 都 是 物 质 性 的 气。 认 为 理 是 事 物 的 条 理, 是 事 物 的 规 律, 不 能 脱 离 具 体 事 物 而 存 在, 理 就 在 事 物 之 中,“ 理 化 气 中”。 他 还 认 为 宇 宙 是 气 化 流 行 的 总 过 程, “天 地 之 气 化 流 行 不 已, 生 生 不 息”。 在 认 识 论 方 面, 他 认 为 人 的 认 识 能 力 是“ 天 地 之 化”, 通 过 耳 目 鼻 口 之 官 接 触 外 物, 心 就 能 发 现 外 物 的 规 则, 致 知 格 物 就 是 对 事 物 进 行 考 察 研 究, 只 有 经 过 观 察 和 分 析, 才 能 认 识 事 物 的 道 理。

他 还 提 出 “光 照 说”, 认 为 心 之 认 识 如 同 火 光 照 物, 光 小 照 得 近, 光 大 照 得 远, 这 实 质 上 是 一 种 朴 素 直 观 的 反 映 论。 在 伦 理 思 想 方 面, 认 为 人 “有 欲、 有 情、 有 知”, 这 是 人 的 本 性, 否 定 情 欲, 也 就 否 定 了 “人 之 为 人”。 他 主 张 要 区 别 欲 与 私 的 界 限, 认 为 私 是 “欲 之 失”, 不 能 “因 私 而 咎 欲”。 要 “理 存 乎 欲”, 使 人 的 自 然 情 欲 得 到 合 理 的 满 足, 而 不 能 只 “存 理 灭 欲”。 他 还 提 出 “以 情 洁 情” 的 主 张, 反 对 道 学 家 的 伪 善, “以 理 杀 人”。 一 生 著 作 很 多, 包 括 算 学、 天 文、 地 理、 声 韵、 训 诂、 考 据、 哲 学 等 多 方 面 内 容。 有 《戴 震 文 集》 (中 华 书 局 版, 1980)、 《戴 震 集》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版, 1980 ) 等。

戴震是音韵学家江永的弟子。他对经学、天文、地理、历史、数学都有研究。乾隆年间为《四库全书》纂修官。对于音韵学很有研究,创立了古音九类二十五部之说以及阴阳入对转的理论。此外,他也精通训诂学。

魏源

魏源,名远达,字良图,号默深。著名学者,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清乾隆五十九年三月二十四日(1794年4月23日)生于邵阳县金潭沙洲上(今隆回县金潭乡),嘉庆二十五年(1820)全家迁居江苏扬州新城。

魏源7岁从塾师刘之纲、魏辅邦读经学史,常苦读至深夜。母怜其过勤,每夜定时熄灯令卧,他伺二老熟寐,以被遮灯默读。9岁赴县城应童子试,考官指着画有“太极图”的茶杯提出“杯中含太极”嘱对。魏源摸着怀中二麦饼对曰:“腹内孕乾坤。”考官大为惊异。嘉庆十五年(1810)庚午科取秀才。明年辛未岁试补廪膳生。嘉庆十八年癸酉科选拔贡。道光二年(1822)壬午科中式举人第二名。道光五年受江苏布政使贺长龄之聘,辑《皇朝经世文编》120卷;又助江苏巡抚陶澍办漕运、水利诸事。撰《筹漕篇》、《筹齿差篇》和《湖广水利论》等。

道光九年应礼部会试,与龚自珍双双落第,房考刘逢禄作《两生行》哀之,从此龚魏齐名。魏捐内阁中书舍人候补,内阁藏书丰富,乃博览史馆秘阁官书及士大夫私家著述。时社会动乱加剧,他目睹江华瑶民起义,已深感清政权的腐败;道光二十年爆发了鸦片战争,外国侵略危机使他更加愤激,进一步激发了爱国热情。

道光二十一年,魏源入两江总督裕谦幕府,直接参与抗英战争,并在前线亲自审讯俘虏。后见清 *** 和战不定,投降派昏庸误国,愤而辞归,立志著述。道光二十二年完成了《圣武记》,叙述了清朝开国到道光年间的军事历史及军事制度。在文中提出“今夫财用不足国非贫,人材不竞之谓贫;令不行于海外国非赢,令不行于境内之谓赢。故先王不患财用,而惟亟人材;不忧不逞志于四夷,而忧不逞志于四境。官不材,则国祯富;境无废令,则国柄强”的人才论观点。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魏源再次参加礼部会试,中进士,以知州用,分发江苏,任东台、兴化知县。在改革盐政、筑堤治水方面功绩卓著。他依据林则徐所辑的西方史地资料《四州志》,参以历代史志、明以来《岛志》及当时夷图夷语编成《海国图志》50卷,后经修订、增补、到咸丰二年(1852)成为百卷本。它囊括了世界地理、历史、政制、经济、宗教、历法、文化、物产。对强国御侮、匡正时弊,振兴国脉之路作了比较深入的探索。提出“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和“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观点,主张学习西方制造战舰、火械等先进技术和选兵、练兵、养兵之法,改革中国军队。为了捍卫中国的独立自主,他号召“以甲兵止甲兵”,相信中国人能战胜外国侵略者。他告诫人们在“英吉利蚕食东南”之时,勿忘“鄂(俄)罗斯并吞西北之野心”。他提倡创办民用工业,允许私人设立厂局,自行制造与销售轮船、火器等,使国家富强。他主张革新,要求“去伪、去饰、去畏难、去养痈、去营窟”;“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并在《默觚》中发挥了“变古愈尽,便民愈甚”和“及之而后知,屦之而后艰”的主张,实为近代中国改良思想的前驱。对清王朝长期昧于世界大事,夜郎自大,固步自封,封关锁国的闭关政策和 *** 求和的投降路线予以犀利的批判。正如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指出:“《海国图志》对日本‘明治维新’起了巨大影响,认为它是“不龟手之药”。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指出:“《海国图志》之论,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直至今日犹未脱离净尽,则其在中国历史上关系不得谓细也。”

咸丰元年(1851),魏源授高邮知州,公余整理著述,咸丰三年完成了《元史新编》。后以“迟误驿报”,“玩视军机”革职。旋复职,他以年逾六旬,遭遇坎坷,以世乱多故而辞去。晚年,潜心学佛,辑有《净土四经》。

魏源著述等身,除《圣武记》、《默觚》、《海国图志》等巨著外,主要著述还有:《古微堂诗文集》、《书古微》、《诗古微》、《公羊古微》、《曾子发微》、《子思子发微》、《高子学谱》、《孝经集传》、《孔子年表》、《孟子年表》、《小学古经》、《大学古本发微》、《两汉古文家法考》、《论学文选》、《明代兵食二政录》、《春秋繁露注》、《老子本义》、《墨子注》、《孙子集注》等若干卷。20世纪80年代末其诗文被辑为《魏源集》。

咸丰七年三月初一日(1857年3月26日)卒于杭州东园僧舍。终年63岁。葬杭州南屏山方家峪。

明清之际与清代哲学思想概述有哪些?
答:顾炎武(公元1613~1682年)清代哲学家、思想家。初名绛(jiàng),字宁人,号亭林。早年加入“复社”,反对宦官权贵。清兵人关后,曾参加武装抗清;失败后,奔走于大江南北,联络同道,以复明,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生著述甚丰,代表作有《日知录》等。哲学上赞同张载“太虚即气”的观点,提...

王夫之简介:清朝著名哲学家船山遗书年传世
答:王夫之,湖南衡阳人,清代著名哲学家。而字农,名蒋斋,南明从官到行人,传圣旨,作玺书。被排挤迫害后成为瑶族人,在湘西避难。当清兵入侵湖南时,他和好友关并肩作战。回到家乡后,他隐居写作。他一生坚持反抗民族压迫,维护民族气节。本着爱国主义精神,40年来坚持学术创作。有船山遗书传世。王夫之家有个优良传统,就是他...

中国清朝思想家有那些?
答:王夫之(1619-1692) 中国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学家。字而农,号姜斋,别号一壶道人,是明清之际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与方以智,顾炎武,黄宗羲同称明末三大学者。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学者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汉族。明崇祯年间,王夫之求学岳麓书院,师从吴道行,崇祯十一年(1638)肄业。在校期间...

颜元,阮元分别是哪个朝代的哲学家?
答:颜元(1635~1704),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清代直隶博野县北杨村(今属河北省)人。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他8岁发蒙,从学于吴持明。吴能骑、射、剑、戟,精战守机宜,通医术,又长术数。因此,颜元从小所受的教育就与众不同。19岁,又师从贾珍。贾主张以“实”为生活的准则,提倡“...

清代思想家龚自珍简介,龚自珍的思想主要是什么?
答:龚自珍的思想 龚自珍又名巩祚,出生于官宦世家,浙江仁和人,是清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他的思想更是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龚自珍的思想第一大特色是倡导通经致用,他强调学术起源于政治,如果舍弃了政治那学术也就没有了立足基础,它们本身就是统一的。龚自珍画像 他号召士大夫从传统的纸堆中...

朱光潜的生平有哪些介绍?
答:朱光潜(1897~1986年),我国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哲学家、翻译家、教育家。1897年10月14日出生于清代著名文学流派桐城派发祥地安徽桐城县。朱光潜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他的《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谈美》、《诗论》、《谈文学》等学术著作,蜚声于海内外学术界。朱光潜...

《袁姗姗家族》——清代语言学家、哲学家王钧生平简介
答:王钧,山东安丘县宋官段人,清代语言学家。我的父亲,王,继承了丙午的职位,并获准在安宫任教。历任遂宁、千山、霍邱、阜阳等地知府,并升任寿州,为当时名臣。为方便孩子阅读,已编140册《海岱简史》,是安丘第一部历史名著。二哥王建,生于即墨,嘉庆人,陈赓连洁进士。三哥王建,道光纪海,副榜。...

从春秋到清朝的哲学家与其思想
答:传世著作有《伸蒙子》三卷、《续孟子》二卷,是唐末不可多得的儒学专著,为福建历史上第一位思想家、亦为宋代理学崛起的先声。 吕才,唐朝人,在哲学方面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思想。主要观点有4: 一、“极微”是世界本原。“极微”即物质实在。他认为,有行的万物都是产生于无形的元气; 二、义理产生于实录。他...

宋元明清四个朝代,产生了哪些著名思想家或哲学家?
答:朱熹 (1130—1200)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贡献。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程颢、程颐)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世称...

清朝李姓的名人有哪些
答:李中孚:明清之际哲学家。在理学上的造诣,被称为“海内大儒”。李鱓: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李方膺: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李渔:(公元1611 ~1680年),戏曲理论家、作家。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中年改名李渔,字笠鸿,号笠翁。浙江兰溪人。李调元:清代戏曲理论家,诗人。其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