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尊严的文言文

作者&投稿:家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有关尊严的小故事文言文

不食嗟(jiē)来之食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与,可去,其谢也,可食。“

译文:

齐国有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饥饿的人来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脚步拖拉,两眼昏昏无神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食物,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那个饥民抬起头看着他,说:“我正因为不吃别人施舍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最终饿死了。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恐怕不用这样吧!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就可以去吃。”

2. 有关尊严的诗句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燮以《题竹石》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咏石灰》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唐)李颀《送陈章甫》 人必自悔然后人悔之,家必自毁然后毁之,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

―――《孟子》。

3. 关于“尊严”的诗句有哪些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题竹石》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咏石灰》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李颀《送陈章甫》

人必自悔然后人悔之,家必自毁然后毁之,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孟子》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1] 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孟子》“四书 ”之一。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为孟子、孟子弟子所作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86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古代考试主要考四书五经。



追求价值和尊严的文言文
答:5、无论什么时刻,处于何种境况,都不能失去自己的尊严。成功属于时刻保有尊严的人。 (7)一个人需要有尊严,才能有举世的成就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恪守人格尊严 追求人伦和谐张岱年① 小题1:甚于生者,指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2分),即人格尊严(1分);“甚于死者”,指比死亡更可怕的情况(2分),即丧失...

关于尊严的故事文言文
答:1.尊严使人不再丑陋,尊严让美丽永恒。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是我在电视上看到的。有一位母亲因家中老人瘫痪,丈夫患有脑瘤和精神病,她独自支撑着整个家庭。 有一天,儿子忽然感觉身体不适,在持续几个月不见好转的情况下,这位母亲便带着儿子来到成都的大医院给儿子看病。可谁也没有想到,儿...

关于尊严的历史文言文
答:6、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 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7、叶天士拜师谦学。 叶天士自恃医术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叶天士...

关于尊严的文言文
答:1. 有关尊严的小故事文言文 不食嗟(jiē)来之食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与,可去...

自尊自爱自重的文言文
答:有关尊严的: 1:人必自悔然后人悔之,家必自毁然后毁之,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 ―――《孟子》 2:人受到震动有种种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经上;有的是在道德感受上;而最强烈的、最持久的则是在个人尊严上。 ―――约翰•高而斯华馁 3:每一个正直的人都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 ――...

人要互相尊重文言文
答:1. 有关尊重的古文 《师说》--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於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

文言文怎么形容我的尊严
答:参考:过去:可以翻译为“初”大家:众人不靠谱:竖子之辈现在:今尊严:不失于敬句子:初,吾不为众许,暂列竖子辈。今乃应重归,不失于敬也!

自尊文言文
答:4. 自重自爱古文名言要是中国古文的,不要自尊的, 人必自悔然后人悔之,家必自毁然后毁之,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 ―――《孟子》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民无信不立 ———孔子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诸葛亮 君子忧道不忧贫. —— 孔丘 贫...

明德修身的文言文
答:1. 有关修身明德的古诗和古文(多一点)八点以前 明德赋 胡秉言 日月交融,万泰亨通。 刚柔相抱,阴阳平衡。 金乌赐正能量,冰魄泽睿气生。 昕光熠熠普照,嫦娥澄澄启灵。 置身于正,勇于攀登。立本于道,遵循本性。 顺乎自然,标有准绳。惟初太始,万物化成。 本心本善无我,舍欲舍得心升。 大道无言无形,感知善良心...

形容尊敬的样子文言文
答:3. 夸一个人谦虚的古文 折节下士折节:屈己下人。 屈己下人,尊重有见识有能力的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63376538人。朝闻夕改早晨闻过,晚上即改正。 形容改正错误之迅速。移樽就教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 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洗耳恭听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 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