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什么治学的大度?

作者&投稿:姜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孔子的治学三境界分别指什么?~

第一境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即能够感受到辛勤学习温故知新之乐。学习本来并不是一件人人都会感到愉快的事。学习‘为人’以及学习知识技能而实践之,当有益于人、于世、于己,于是中心悦之,一种有所收获的成长快乐。一个人修养达到这种境界,则能感受到学习的愉悦;达不到这种境界,学习就会变成一件相当痛苦的事。所以,这是最起码的境界。进入不了这种境界,所谓学习就无从谈起。《论语》首章首句便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还反复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这种精神不只是儒家的教义,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普遍意识或潜意识,成为一种文化心理结构或民族性格。”换言之,孔子所说治学的第一境界,数千年来已经为中国人所普遍接受,成为治学者的一种共识。

第二境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即能够感受到朋友之间切磋批评之乐。过去许多人只从字面上理解,把这句话作为热情好客的口头禅,其实只是看到其表象。“朋”的本义,是“以劝善规过为先”的人。方苞《与翁止园书》云:“仆又闻古人之有朋友,其患难而相急,通显而相致,皆末务也。察其本义,盖以劝善规过为先。”朋友从远方来,“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左传》襄公十四年),既说明孔子当时影响巨大,同时也说明孔子对知己的渴求和对批评的渴望。孔子的号召力、吸引力、凝聚力从何而来?我看,不仅来自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热情,更多的则来自他尊重他人批评,“过而能改”的人格魅力。他提倡“朋友切切、偲偲”;又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可见他盼望诤友,欢迎批评。能不能真心欢迎批评,尤其是自己有了一定成就之后能否继续真心欢迎批评,就成为治学的第二境界。这一步跨不过去,治学就很难有什么大成就。

第三境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即能够感受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之乐。如何对待“人不知”,其实就是一个如何对待名誉地位利益实惠的问题。真正成为一个大学问家,决不会一天到晚去揣摩如何出名牟利、升官发财,揣摩走什么路子讨谁人欢心,决不会一时一刻看不见“粉丝”追捧自己就大叹寂寞难受。而学问一旦成为名缰利锁,成为飞黄腾达的敲门砖,既是对治学的亵渎,更是治学者自己的耻辱。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所以说,“人不知而不愠”,才是治学的最高境界。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

孔子的治学三境界:

第一境界,是“学而时习之”,包括读书、练习、复习、实习,甚至包括社会实践。这是治学的基础,初级阶段。

第二境界,是与志同道合者讲谈、研讨、论辩,从而加深造诣,使学问提升到高级阶段。

最难达到的是第三境界,学问有相当造诣之后,却也没有受到当权者的赏识和重用,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当不了官,发不了财,评不上职称……然而也不因此怨恨,仍然安贫乐道,孜孜以求,就象身居陋巷的颜渊一样,那便是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达到的“君子”了。第三境界实际上说的是才与德、治学与修身的关系。

孔子儒家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荀子是战国晚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继承了孔子的治学传统,是儒家经学的主要传播者之一;在政治思想上发展了孔子的“礼学”,倡言礼法兼治;哲学上主张“天人相分”,“制天命而用之”;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孙氏之儒”中除那些传承荀子经学的弟子之外,有名者是韩非和李斯,但他们...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什么
答:孔子的教育思想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作为春秋末期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教育上,孔子倡导教育面前人人平等,倡导根据每个人特点的不同因材施教,同时也提倡严谨的治学态度。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什么 作为中国历史上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

孔子治学名言有什么
答:孔子治学名言如下: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后及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聪明而好学,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孔子的学习之道是什么
答:3、二、要恒学。恒就是持之以恒的意思,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状态呢。有人说是数月,有人说数年,其实这根本没有一个时间的限定,就像是孔子自己也是一生都在学习,然后教书育人,所以选择了治学。4、三、要用学。这是所有学问最终的入海口,是为了检验我们最终的学习程度和水平的唯一手段。“用”...

如何理解孔子的人生观,治学观?
答:他的人生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无论达于穷,而仁是二者的共同之处,即:给予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庸,即:既不过分也无不及的恰到好处的程度和状态。治学观:因材施教。1.做人为先,德才兼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

孔子论语
答: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其二,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

孔子的学说主要内容包括四方面?
答:以“仁”道”、“德”、“义”、“礼”这五个中心概念,并论述了孔子的伦理思想、教育思想以及政治思想等道德范畴的阐发为主要内容,鲜明地体现了儒学伦理的思想特色。关于孔子的治学态度,作者认为,孔子的治学态度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不知不作。二、择善而从。三、由博求约。四、学思并重。

孔子的治学精神是怎样的?
答:第一,勤奋刻苦、坚韧不拔的治学品格.第二,学习一定要实事求是,虚心向一切人请教.第三,由学而思而行的主张.第四,和而不同的学习方法.第五,营造“切磋琢磨”、“待坐言志”宽松合作的学习氛围.

孔子的治学精神是怎样的?
答:第一,勤奋刻苦、坚韧不拔的治学品格.第二,学习一定要实事求是,虚心向一切人请教.第三,由学而思而行的主张.第四,和而不同的学习方法.第五,营造“切磋琢磨”、“待坐言志”宽松合作的学习氛围.

写出《论语》中的十则治学名言。急急急急
答:孔子治学名言第一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注释:(1)学而时习之——时,时时,经常;习,演习,复习。 (2)说——同“悦”。译文:孔子说,学了,又经常复习它,不也是高兴的吗?点评:这里,孔子掌握了一条很重要的学习规律。对有的需要牢记,加深理解的文化,以及又有些复杂的文化,看一遍、两遍是不行的,必须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