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是怎样的一个人?

作者&投稿:巢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叶圣陶是个什么样的人?~

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人,是一个和蔼可亲、平和温暖的人。

相关说明
叶圣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叶圣陶先生是中国文艺界、教育界的老前辈,他为人敦厚,彬彬有礼。著名诗人臧克家曾经说过:“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大字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我觉得叶老先生身上兼而有之。” (臧克家、新浪网评)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1]

叶圣陶先生是中国文艺界、教育界的老前辈,他为人敦厚,彬彬有礼。著名诗人臧克家曾经说过:“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大字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我觉得叶老先叶老虚怀若谷,平易近人,办起事来刚强果断,认真负责。比如编讲义,写教材,他不但不满意有的人只是照搬照抄,而且指出其中须包括自己的研究,带有自己的心得,这种主张是他负责精神的表现。又如编制“引得”,尤其为大部头的书编制“引得”,许多人虽明知有益于学术研究,但觉得这毕竟是为他人的工作,又耐不住工作进程中的辛苦和单调,不肯去尝试。叶老却曾用商务印书馆铜版《十三经》白文做底本,编出一部巨册的“引得”。初着手时,困难重重,又缺乏助手,但他既已认定这是有益于广大读者的工作,就成年累月不知疲劳地去做,决不半途而废,这是他工作中负责精神的又一表现。生身上兼而有之。”

叶圣陶(1894—1988),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张中行写的一篇文章,出自他的作品《谈文论语集》 。2017年本文入选人教社新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13课 ,课文由杨波朗读。

这篇课文是张中行回忆叶圣陶的文章。作者通过回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中的几件小事,表现了叶圣陶谨严自律、待人宽厚的节操和风范,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追思景仰之情。



叶圣陶是一个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为人高风亮节,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人。叶圣陶先生是我国文艺界、教育界的老前辈,他为人敦厚,彬彬有礼。著名诗人臧克家曾经说过:“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大字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我觉得叶老身上兼而有之。如此高的评价叶老也是当之无愧。


2、叶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品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是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行得通。叶圣陶热切的主张规范现代汉语包含规范的语法、修辞、词汇、标点、简化字和除去异体汉字。他又编纂和规范了出版物的汉字并且规定了汉语拼音方案。他所做的努力改进了编辑工作的质量与组织结构。为我国文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育家、文学大师———叶圣陶
我读了他一些“五四”时期问题小说的书,觉得他写了好多关于贫弱妇女的生活,用的笔墨极具冷酷,不讲一点情面,笔下的生灵都任他摆布,好似他笔下人物中的苦难是一定的,比如【遗腹子】中的连生七个女孩终生一个男孩却让男孩夭折,这还不算,连孩子的父亲都要跟去一命呜呼,最可恨的让这母亲还要发了疯,活着的人也不得安生,诸如此类,甚是可恶。
而他就像一个不相干的看客,冷眼相待不带有一丝罪孽之心,就像不知这一切都是他笔所创。
感觉就是,唉,不知该如何评判叶圣陶先生。
但是可能是因为写了当时现实中的事情吧,才能这样冷酷,毕竟现实是残酷的。

我认为叶圣陶是一位我喜欢的作家。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两大品质举了什么例子对叶圣陶先生的评价是什么
答:连声致谢。作者去拜访,他因与朋友有约不在家而他非常悔恨,以为朋友住旅店而悲伤。2、“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写文章方面要求自己言文如一,文风方面要求简洁,重视语文求完美。课文第二段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作者表现了叶圣陶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品格。...

叶圣陶的性格特点怎样
答:叶圣陶的性格特点是谦虚温顺

叶圣陶的资料
答:“我的第一职业,我会说,是个编辑。” “如果有人问我的职业,我会说,我的第一职业是编辑,叶圣陶作品(8张)我的第二职业是老师,” 叶圣陶说。 叶圣陶曾花费他人生的许多时间于编辑和出版工作。上海商务印书馆是叶圣陶编辑工作的起点。他于1923年成为该馆的编辑。 在1930年底,叶圣陶辞去上海商务印书馆的工作,成...

叶圣陶的故事
答:叶圣陶的父亲叶仁伯,是“吃知数饭的”,即经管账务,平常人家称呼他“账房”或“账房先生”。他主要是替一位姓吴的地主家收租子,另外,一些大户人家逢到婚丧喜庆之事,也请他去临时料理账务。叶圣陶家里除了父母亲和两个妹妹之外,还有祖母和外祖母,全家七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微薄的收入来维持,日子...

叶圣陶的教育思想的精髓
答: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精髓:不追求教科书式的抽象、静态的理论体系构建,而是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植根中国社会变革和教育改革实践,与广大师生的教育与学习生活息息相通,不断地提出、探索和回答教育改革特别是基础教育改革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不懈地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以及传入中国的外国近现代教育理论进行反思批判和...

问题小说的叶绍钧
答:他认为文章是为读者而作的,同时他把文章看作是读者与作者交流的工具。当时的作者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是他们不是拥有优秀写作技巧的素养。他们的表达是不准确且意义模糊的。只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能够欣赏他们的文章。作者不注意实用的重要性。因此,文学作品难于被普通大众接受。叶圣陶认为一个人只有把文章...

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叶老是一个宽以律己,严以待人的人?
答:在《荷塘月色》这篇课文中,有几个语句可以看出叶老是一个宽以律己,严以待人的人:“叶老一向是这样,对他自己很严厉,对别人也很严厉。” 这句话可以看出叶老对自己的要求和对别人的要求都很高。“叶老不喜欢这样,可是他也不肯明着说他的意见,只是慢慢地提醒。” 这句话可以看出叶老对于别人...

写出400字左右文学星空的播音稿
答:它意味着读者更有效率的感知和理解文章内容。他认为文章是为读者而作的,同时他把文章看作是读者与作者交流的工具。当时的作者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是他们不是拥有优秀写作技巧的素养。他们的表达是不准确且意义模糊的。只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能够欣赏他们的文章。叶圣陶认为一个人只有把文章写得实际且易于...

叶圣陶先生是怎么的一个人
答:叶圣陶先生惩罚教育的方式(转载)我国已故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惩罚过学生:一次,他看到一名男生拿起砖头要砸同学,立即上前制止,并责令该男生马上到他的办公室。等叶先生来到办公室,那名男生已经到了。叶先生拿出一块糖,递给男生:“这是奖励给你的,因为你比我早到了,说明你很守时。”接着又...

这个题目有两重含义:一是叶圣陶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二是为什么说“我们的...
答:明确:“过去的印象”指:中先生的作品叶先生只是平实规矩而已。“失之太浅”指:评价只看到了作品这一表面现象,没有触及品格。2.作者为什么要写汉魏以后中国读书人思想搀合的情况?明确:强调叶圣陶先生的思想没有搀合,是单一的儒。3.作者强调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的目的是什么?明确:强调叶圣陶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