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有些人喜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批判别人?

作者&投稿:宋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总有人喜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责别人?~

我认为有些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指责别人,是因为他没有办法在其他的地方去指出别人的错误,所以只能用这种方法来显示自己比别人要高明的多,他总是用别人的,道德底线来要求自己而用自己的最高标准去要求别人这样的人其实就是庸人自扰罢了,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理会他们

一、自杀不应提倡。主动放弃生命,就等于退出人生战场,是懦弱胆小行为。如果模仿者众多,人类整体的生机就没有了。
二、自杀者多半是想自己多一些,顾及的人生责任少一些。比如很多年轻人草率走上绝路,却绝没有为自己年迈的父母想一想,为自己的幼儿想一想。他们的离去太突然,比病逝、意外还要给亲朋们更多心理打击。
三、人生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儿,此一时彼一时也。等你离了那时情境再看,可能你都会为自己当时的钻牛角尖、不知峰回路转另谋出路而感到好笑。有句老话是说:“三穷三富活到老。”这个“穷”,也可指自我精神上的穷:心理脆弱。还有话刚看到,感觉很好,拿来共勉:“当时我觉得自己已老,可现在才发觉岁月尚轻。”天地久存,人生短暂。谁都有终点,何必急走太匆匆呢?路旁的风景,你都用心欣赏过了吗?该爱的人,你都真诚去爱内心无亏欠吗?你曾梦想和计划要达到的地方,真的如愿抵达了吗?还有,你到离开那一刻,真的觉得自己此生如此、了无遗憾了吗?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也许你会有新的体悟。无论我们再难,也不要轻易放弃自己基本的东西:那就是生命权。人在,一切均有希望;人没有了,其它一切也均都失去了意义。

因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批判别人时不是批判自己,所以批判时可以无所畏惧,只是为了一时的爽快而去批判它人,当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就没法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来批判自己了。



1、有人喜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批判别人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首先从人类发展的历史看,国家并不是与人类一同与生俱来的。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因为有保护个体的需要才产生的。成立国家以后,个体为国家尽义务,国家有义务保护个体。自从有国家以来,就存在治理的问题。开始是德治,个体选有德者治理国家,就是为大家服务,也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后来提出的“人民公仆”的意思。有德者可以“禅让“,那时依据的是德。但并不是每个个体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每个个体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有些个体的行为会突破道德底线,这就需要法来规范。而小的逾越道德规范,尚没有突破道德底线的行为就需要有人喜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批判别人,用道德规范来约束个体的行为,保证社会沿着道德规范的规道前进。

2、有人喜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批判别人古已有之。

从我国历史看,先贤孔子提出“宽猛相济”,孟子提出“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荀子提出“隆礼重法”,汉代董仲舒强调“阳为德,阴为刑”;唐代提出“制礼以崇敬,立刑以明威”,到宋元明清时期一直延续德法合治,都体现了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治国之道。把法治作为治国的基本原则,用道德调节人们的行为。用道德调节人们的行为,即社会用公序良俗来调节个体的行为,也就是“有人喜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批判别人”,我国古已有之,并且已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3、依德治国需要“有人喜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批判别人”。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优势,德治以法治为基础、法治以德治为保障。法治需要用强大的国家机关保障法的实施,德治则需要“有人喜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批判别人”,对于一些尚没违法犯罪的行为,无法启动法去规范,不能动用国家强制力去制止,这就需要“有人喜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批判别人”,去纠正一些有违公序良俗的违背道德的行为。

首先,它让人获得一种道德优越感。

批判者可能自己并没有什么实际行动,只是过过嘴瘾,但过完瘾后感觉自己好像真的做过了那件事,自己也好像真的成了道德楷模。

正如一个故事所讲的:

一位记者采访某农民:如果你有一百亩田,你愿意捐给国家吗?

农民:我愿意。

记者:如果你有一百万,你愿意捐给国家吗?

农民:我愿意。

记者:如果你有一头牛,你愿意捐给国家吗?

农民:我不愿意,因为我真的有一头牛。

站在道德制高点的人如同上面的农民,只需要通过虚假的承诺,便显得自己多么高尚,而实际上怎么样,你懂的。

站在道德制高点批判别人,为什么让一些人如此热衷?
其次,它是某些人经历了一些不公之后进行宣泄的出口。

比如,某人去医院被乱收费,便认为医生都是一丘之貉,从此逢人就控诉医生。

等他去其他机构办事,又内心阴暗地去揣测各种内幕,认为天下乌鸦一般黑。

喜欢以偏概全的人,说白了就是认为全世界都欠他的,只有这样他心里才舒坦一点。

站在道德制高点批判别人,为什么让一些人如此热衷?
有种感觉,似乎为了让自己不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就不能对别人的行为进行评论和定性。

这是一个错误的看法,尽管这句话也是一种定性。

比如,随地吐痰,不栓绳遛狗,高铁霸座,不能批判么?

又比如,明星出轨,官员跋扈,鉴于他们的社会影响力,不能批判么?

对于道德,如果不能讨论,这个社会就不会进步。

什么样的批判才不是站在道德制高点的信口开河,而是正当批评?

1.当事人的行为直接影响到他人或公共利益。

比如刚才说的那些,都属此类。

而诸如让座、捐款等等属自愿性质的事,即使做了可能会更好,但并不直接影响他人利益,也就不能妄加批评。

站在道德制高点批判别人,为什么让一些人如此热衷?
2.就事论事,不引申,不扩散。

有些人因为别人行为上的一点小瑕疵,进而武断地批评甚至诋毁他的整个人品。

王先生工作认真,但沉默寡言,不太合群,于是单位总有人议论他。

“他态度太傲慢了,大家一起共事,怎么能这样呢?”

“哪只是态度问题啊,我看他是有自己的小算盘,自私自利。”

“这样的人估计生活作风也不好,你有见他带他老婆出来逛过吗?”

体会过人言可畏,你就会知道,这个世界的一些好事者,他们煽风点火的能力永远超出你的想象。

3.要求自己并做到。

一个不遵守道德准则的人,可以批评别人不遵守道德准则吗?

看上去,这并不矛盾,实际上,自己做不到的,要求别人做到,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更大。

中国古话有云,“德不配位”。

类似的道理,在生活中,一个人有没有资格说一些话,是跟他的品格、言行和能力有关的。

况且,很多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批判的,常常是属于自愿性质而不应归入道德范畴的事。

有些人总想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所以他们才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批判别人。别人怎么做嗯。我们是无法干预的。只要管好自己就行了。

有些人喜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批判别人的主要原因就是一自身的制高点,并没多高,但是他想借此机会来批判别人,提高自己,显示自己的有得有失,这样的人实际就是出风头

为何总有些人喜欢拿道德去绑架他人?
答:甚至于他们用道德逼人就范之后,似乎是获得了某种满足感与成就感,于是又继续用道德武装自己,随时准备教育他人。如此循环往复。这个社会上有建设者,也有批判者 这都很正常,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然而一部分的批判者就是喜欢道德绑架,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以很正观念强加于人。却重来没考虑过自己是否道德...

...的人对自己那么宽容,对别人那么苛刻?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批评别人?_百...
答:这种人多见都是很自私的心理,站在自己的立场去评价别人,刷自己的优越感和存在感,甚至有时候用言语去思想绑架别人,这种行为最无耻也是让人无法忍受的,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远离渣人,珍爱自己!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喜欢道德绑架别人?
答:而某些人在保护自身的同时,还不忘给别人身上洒一把盐。也许说者无意,但听者有心,某些人无意的一句说辞,可能会给当事人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原本救人性命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传播不当。也很可能成为一件坏事。关键取决于素质道德的底下,对于道德原则往往没有底线,进而导致刻意的对正义者人身攻击,...

如何看待某些人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和审判别人?
答: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批评人的人,一方面说的是他没有制高点那么高道德修养,只是为了标榜自己或突显自己而硬撑在这个道德的制高点上的人。他们仅仅靠懂得一些的道德方面的大道理来维持他正义的化身而已。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是不会随随便便的站在“制高点”之上去批评别人的,有道德修养的人就是因为有修养,...

女孩用苹果手机遭大爷辱骂,为何总有人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指责别人...
答:但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在公交车上面,有一个女孩子因为使用了苹果手机,遭受到了一位老大爷的辱骂。当时这位老大爷直接的十分生气的表示,用着苹果手机,你还是中国人吗?等等。为什么用着苹果手机就不是中国人了?这样的说法未免有一些强词夺理了。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总是有一些人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

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说我?我前男友犯事被关进去,我就...
答:女孩不能白白浪费大好青春的,你没有错,错的是这个社会,社会就这样。

为什么有的人总往思想道德(道德制高点)上讲批评别人?
答:呵呵,碰到这样的人还真是会让人心里堵得慌,他占领道德制高点就有“正当”的理由来批评你了,可能他需要这种优越感来对抗内心中的自卑,也可能他批评别人的这些事情正是他内心中希望自己能克服的,需要用批评别人来“自律”。哈尔滨和昕心理咨询中心 ...

如何看待网络上有许多人喜欢站在道德至高点批判他人?
答: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说别人,有些人可能觉得这是无所谓的,大家都在这么说,之类的。有时候这样的话出来了,也不需要负什么责,可以说我是站在道德的角度上这么说的,你反驳就是不道德呀什么的,这些人自认为有理,其实最没道理的就是他们。

在网上为什么总有人,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别人呢?
答:其实,指责与被指责未必是一件坏事。社会总是在指责与被指责,漫骂与被漫骂中焕发生气与进步的,恐怖的倒是有话不敢说的“一潭死水”。于是,我们姑且不论指责人者是个什么人,站在什么高度,以什么道德标准在指责他人,因为他,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有批评指责他人的权利。当然,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

如何看待那些站在道德的至高点指责别人的人?
答:看热闹不嫌事大,事情不摊在谁身上,谁都能说些冠冕堂皇的话。可要是真轮到了他们了,说不定做的会更恶劣。所以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指责别人的时候,麻烦先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能做到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