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高考钉子户梁实?

作者&投稿:羊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高考钉子户梁实平时是怎样学习的,为何24次高考都落榜?~

首先,从这种新闻媒体对他的背景的一个挖掘,他是一个老板,所以说他不可能在一年里面全部都花时间来学习,他还要做自己的生意,所以说我觉得他的学习就是像我们大学突击期末考一样,在考试前夕,或者前一个月开始学习,因为毕竟他已经学了24年了,不可能还会有毅力,从一年的开始学到高考的那一天,这也是现实不可能允许的。

作为一个经历过高中三年的一个学生,我们都知道高中三年我们是怎样经历过来的,首先前两年你得学习所有的高中三年的全部知识点,然后高三就开始进行各种模拟考试,刷题刷卷子,从根本上来说,对于一个全日制上高中的学生来说,高考的各种题型,我们已经练的得心应手。而梁实他不是在高中全职学习,他刷的题也不可能有我们这么多,或者说就算他24年累积下来的题比我们多,但是他的复习是比较断断续续的,因为他还有各种生活的一种困扰,他得担心自己的生意,照顾自己的家庭。所以说他刷题的质量没有我们的好,高考是一种应试,就算你知道全部的知识点,如果没有足够的刷题的技巧,或者足够的刷题的经验,那么也是不容易取得高分的,况且他的竞争对手是一群连续学习和刷题三年的高中生,落榜很正常。

不过对于生活已经无忧,财富自由的他,要坚持自己想上大学的梦想,是很值得我们钦佩的。每年的高考新闻缺了他,感觉这次高考不是很完整,他的存在也是对高中生的一个激励,让他们知道坚持追求梦想是多么重要的一个事情。是我不得不说,梁实先生,你注意自己学习的方法了,多去看一下高中生是怎么学习的,借鉴一下他们的经验。

由于每年的六月份都是高考的时候,所以在这个时候,关于高考的话题总是会引起人们的热议。有些考生是第一次参加高考,也有些考生是第二次参加高考,但是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在第二次参加高考之后,无论考试的成绩,理想还是不理想都不会再选择复读,毕竟选择复读的精神压力也是比较大的。但是有一位被称为“高考钉子户”的人,今年已经是第25次参加高考了,那么他为什么这么执着呢?之前的高考成绩又怎样呢?关于这个话题。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吧。

一、为什么这位高考钉子户要参加这么多次高考?
这个名叫梁实的人从1983年到2020年,这期间一共参加过二十四次高考,今年是他第25次参加高考。至于她为什么这么执着的要高考呢?原因是它的目标是要考上川大。以前考试的成绩有高也有低,不过今年他的语文考完之后,感觉心情还挺好,他认为今年比去年的这事可能会高一些,而且今年的目标同样是川大。据他自己介绍,如果今年考试成绩不理想,明年他会继续参加高考。

二、对于这种行为,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呢?
对于参加20多次高考的事情,很多人都觉得不太理解,毕竟这个人已经50多岁了,考上川大之后又能怎么样呢?难道真的要去上大学吗?不过也有人认为,这个人的坚持实在是让人佩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应该向这个人学习,这种坚韧不拔的做法。

关于““高考钉子户”梁实第25次高考,之前的成绩如何?”这个话题,各位有什么观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对于这位高考钉子户梁实先生,本人的评价如下。

年龄大了,应该放弃。1967年出生于四川的梁实,已经54岁了,25次高考中只被录取过一次,今年又只考了403分,可是偏偏想考上四川大学,有点太过偏执了,实力不够 ,年龄已大,理想过高,很不切实际,应该放弃,干好自己该干的事为好。

精神可嘉,做法欠妥。“高考最牛钉子户”梁实的执着学习精神和理想追求,是十分可嘉的,也是应该肯定的,且是令人佩服的,但至今还是宁愿放下一切,年复一年地复读考大学的做法是欠妥的,他真的应该要好好感谢理解和支持他的好妻子。

360行,行行出状元。梁实的生意做得不错,已经有了自己的事业,想上大学当然可以,拼上几年也就行了,差距太大,明知道考不上四川大学,尽心尽力即可,即使不做高考“状元”,还是可以做自己行业的状元的嘛。

“五十而知天命”,梁实已经50多岁了,且已证明了25年,就应该早点放弃,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而把学习当成爱好,或者就去某个大学读书去,哪怕是随便某大学的大专也行。所以,他还是应该面对现实,做自己能够做到又能够做好事情,人生岂不是同样有价值和意义吗?



看到很多人支持他,作为一个同样经历过高中三年,经历过高考的学子,我想说。

对于他为什么参加高考的原因,他的理由,从他的回答里看出,他将大学当成一种荣耀,忽视了大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知识人才。

因此他每年都是在盲目地努力,未从学知识的角度出发,面对应试考试的目的,不只要综合性的打好基础知识,他还应该注重应试考试方法性的,针对应试考试本身,做出加强答题的高强度练习。

由此,我们不得不谈及他的学习方法问题,毕竟如果单从梁实的成绩来说,要是放在一个高中生的身上,基本认定这个高中生的三年是混着过的,肚里的墨水没多少。

即便他是因为一边顾及家庭和事业,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专门研究高考习题。

但梁实作为一个参加了十几年的人……他似乎梁实越考越有些老油条了感觉。

把高考当玩儿似的,一副认为试题简单,考重点大学,四川大学简单一样。

他对自己的目标与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没有真正正确的认识。

所以,才导致他年年考不中,还考成了老油条。

高考,想考进重点大学,考的不只是答题能力,还有其它综合实力,以及对待高考的重视程度。

对于高中三年整片密密麻麻的知识网络,每一步都牵扯着许多知识原理,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内化。

而且考试的技能是考生们经历上百次大大小小的考试磨练出来的,梁实他自己说的少有练题,还发现自己很少动笔,甚至是答题速度特别慢。

这些都说明他的问题!

每一次高考失败,他都应该反省自己的不足,下次改正,坚决不犯。

而他明知道有问题,却依然重复。

这样的坚持,是方法错误的坚持。



5月7日,2018届高考正式开启,今年考生人数创历史新高,高考中也有很多感人有趣的事情。被称为“最牛高考钉子户”的梁实再一次踏进考场,梁实51岁,已经第22次参加高考。有人拿他开玩笑,他仍然坚持。



1梁实参加高考

梁实从考场出来给媒体和关注他的人打招呼,问考得怎么样,他说,心里感觉还是可以的,靠运气吧。



梁实接受采访

梁实还说今年语文作文写的还可以,估计可以得到四五十分,考完语文,感觉自己的目标川大又没什么希望了。





梁实

有支持的网友说,

首先梁先生参加高考合法合规,同时不存在占用高考资源,大家没必要喷,其次没有影响到生活,老婆孩子照样养活,没有为了钱而服输,要参加高考肯定得复习,复习难道不涨知识吗,所以我支持,

考到老,学到老。

没什么不好的,给大叔点赞。能坚持自己内心去做想做的事,就已经比很多耍嘴皮子的厉害不少了。

但也有不看好的,读书这东西还少年的强项,"少年不努力,老大徒耗时 " 奉劝阁下还是忙你该忙的吧!切不可成为第二范进,没意思。



这件事要应理性看待,只要政策允许的情况,他考多少次都是允许的,这也是他的权利,无可厚非,多次考试而不能考上,证明他这方面的能力还是有待提高,在学习方法和知识方面都还需努力,他的坚持精神是可敬的,有理想有抱负,我们应该尊重他,社会还可以对这有理想有抱负而无法实现的人,适当加以帮助,助其实现梦想。



我的前半生都在高考中渡过

梁实,今年已经52岁。自从1983年,第一次参加高考落榜后,他连续复读五年仍没考上。再后来,他结婚、生子、经商,中间1991年单位破例出具相关证明考过一次,结果那年梁实还是差了10多分才上线。2001年全国高考取消年龄与婚否的限制,梁实再次走进考场。

▲梁实走出通锦中学考场时的情景

工作、学习两不误

每年临近高考,都是他最忙的时候,既要做生意,又要抓紧时间复习备考。他每天从家里往返于附近茶楼,早上9点到晚上10年,每天都在茶楼度过,复习高考资料、大量地做试题,那股拼劲,可谓一点不比应届的高三学生差。梁实去年底高考成绩是469分,超过二本线11分。

目标明确,不能填报想要的专业就从头再来

为了心目中那个“伟大的目标”,梁实利用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复习高考,他开始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考进四川大学数学系。但由于太难,一直难以实现,后来他将目标调整为调整为:二本一类学校。2016年,他曾考过了二本线,但他以“没达到向往的专业”为由,没有填报志愿。

part.2

23次失败,为何还能保持斗志昂扬

有人觉得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去学习,试想,都经历二十多次失败,还依旧斗志昂扬,那么初次复读的压力感,就会被顺其自然的释放。可也有人觉得,“考王”有些不懂得变通,一年一次,坐穿岁月,与命运拧巴。

早在16年的时候,连续参加20年高考的梁叔曾经向媒体表示,“今年再不成功,我就把一切都结束了”。没想到,今年又来了。看来梁实内心是不甘的。今年,他的目标是考上重本线。

高考会成为一个人的执念,这是一种悲凉,也是一种现实。

这么多年来,梁实早就习惯了别人嘲讽的目光和言辞,他有一套“自我保护机制”,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待自己。在他看来,这对于他的意义来说已经不是考上大学那么简单了,那是他前半生一直追逐的梦。

part.3

二十多年前的梁叔,和你们一样

在这之前,也遇到过很多的孩子,在考虑要不要复读。他们当中有选择了复读,第二年考上了不错的学校的;也有的在我的帮助下,填报了一个他的分数能填报的最优解的大学;还有的,第二年还是失利,选择三战。

其实复读与不复读只是一种人生选择罢了。没有哪个选择好,哪个选择不好。区别只是在于选择的人。

在我看来,复读一年,不仅是对考生和家长的一场严峻考验,也要付出不菲的代价。

一年的复读费用在6000~7000元不等,有的复读班还要求在本科线下、专科线上这部分基础比较薄弱的考生必须参加“额外”的查缺补漏,为此还需要多付出1000元左右。

如果是外地的学生还要包括食宿费用,一年不少于5000元。这还不包括参加高考需要购买的各类书籍、材料费、报名费等等开销。这么算下来,复读一年的成本不低于1万元。

part.4

哪些考生不适合复读

分数过低或过高

每年报考复读学校的学生中,高考分数在300分至600分不等。如果高考分数距离录取线还差100分以上,比如200多分,即便复读也难有大幅提高,莫不如学习某种适合自己的技能,以便寻找工作;对那些600分左右的学生来说,同样也没有多少提高的空间了,若发挥失常反而考分不如上一年。

遇到大考容易紧张

选择复读需要具备更加优秀的心理素质

高考次数最多的学霸
答: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总有一位特殊考生引发了大家的持续关注。如果他出现在考场中,你一眼就可以认出他,因为他的两鬓斑白太过显眼。如果他出现在考场外,不认识他人会以为他是在等待考生的家长,却不知他自己才是考生。他就是网友被称为中国“最牛高考钉子户”的梁实。说起中国的“高考钉子户”,有...

54岁的“高考钉子户”梁实再次受到大家的关注,你觉得他此次能考过...
答:我觉得他的成绩也不会理想,并不看好这种自信。事情的经过是什么样的呢?从1983年至2020年,54岁的“高考钉子户”梁实共参加了24次高考,为了实现他的目标—考上川大。然而从1983年至今,每年的高考他都有参加,然而成绩都不理想,今年已经是54岁的梁实第25次参加高考,引起了很多网友...

如何看待高考24次的53岁大叔落榜,明年还继续这个事?
答:有不少网友因为他连续参加了24次高考而调侃他,说他是高考钉子户,是中国第一铁脑门。如果仔细听听这位53岁大叔的求学过程,可能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他为什么要坚持参加高考了。这位大叔,名叫梁实,出生在四川的教师家庭中,家中兄弟姐妹五个,但是一个考上大学的都没有。在梁实16岁时参加了第一次高考,...

高考钉子户梁实第26次参加高考,他这一次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答:有很多人都说这位男子就是想靠着高考这股东风走红,还有人说他这就是在占有国家资源,毕竟26字的复读也占用了不少复读生的资源,26次的报考也占用了公众名额。还有一些人说,如果一个人不是读书的那块料,那么不管读多少年都是没有用的,你怎样看待这位高考钉子户的行为呢?

中国最牛高考钉子户
答:中国最牛高考钉子户叫做梁实,人物介绍如下:一、人物简介:1、梁实是高考最牛钉子户,1967年出生于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文宫镇高家公社,1983年起梁实开始报名参加高考,至2022年已经参加过26次高考均以失败告终,被网友戏称之为中国第一铁脑壳,高考最牛钉子户,中华第一考王等。2、从1983年第一次参加...

梁实26次高考未过二本线,明年继续引热议,他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答:梁实是四川眉山人,截至2022年他已经参加过26次高考。梁实本人曾在新闻中提到,他今年的最高目标是考取四川大学。作为一位高考钉子户,55岁的梁实并没有因为第26次参加高考仍未能进入理想大学而感到痛苦或迷茫。提起自己的梦想时,他仍然能够满怀赤诚召告天下自己的目标。2022年他实现了理转文,梁实认为...

2021年的高考结束了,54岁的考生梁实考的怎么样?
答:关于他什么时候会放弃高考,他表示哪天考不动才会投降,否则不会放弃的。大叔级别的考生一位54岁的考生从高考的场地出来的时候,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位大叔按照正常人来说,这个年纪应该处于退休的状态,过着安逸的生活,但怎么会出现在高考的场合呢。这个人就是高考钉子户-梁实,他可以高考界鼎鼎有名的...

高考最牛钉子户又开始备战高考了希望能够上一个好的本科院校
答:高考最牛钉子户又开始备战高考了 10月10日,在成都海昌路一家茶楼里,有着“高考最牛钉子户”称号的梁实开始备战2024年的全国高考,这已经是他的第28次了。今年6月,56岁的梁实参加了个人第27次高考,获得总分424分,离本科线还有几十分的差距。梁实坦言,今年这个分数自己很不服气,很失望。他相信...

成都连续参加高考25次的梁实,考完之后现身考场,他的状态看起来如何
答:这位高考钉子户的话,在考完第1科以后的时候,整个人都非常的信誓旦旦,也很自信,说自己的作文估计能拿到40多分。但其实考到理综的时候就信心明显下降,而且表示自己只做了1/3的题目。因为题目的难度比较大,计算的时间需要很长,所以的话并没有做完所有的理综的题目。感觉自己对于一只理想的四川大学...

"高考王"梁实第21次落榜,如何看待多次高考的行为?
答:"高考王"梁实第21次落榜,如何看待多次高考的行为?我相信,高考这个词眼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太不陌生了,因为作为中国最牛逼的一项大规模的考试,高考每年都要吸引大量的眼球。再加上现在媒体以及各种社交软件的兴起,导致"高考王"梁实第21次落榜的事件炒的沸沸扬扬。在我高三时,我们学校就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