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作者&投稿:郸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环境具有三个最基本的特征:整体性、区域性、变动性。
1、整体性――指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和要素之间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2、环境的区域性――在于各个不同层次或不同空间的地域,其结构方式、组成程序、能量物质流动规模和途径、稳定程度等都具有相对的特殊性,从而显示出区域的特征。
3、环境的变动性――是指在自然和人类社会行为的共同作用下,环境的内部结构和外在状态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
4、开放性——指环境是一个开放系统,有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
5、有限性——环境为人类发展提供的资源都不是用之不竭的;环境对污染的容纳量野不是无限的。
6、综合性——自然环境已不是纯粹的天然环境,而是综合了一定的社会因素。
7、可调节性——自然环境是高度复杂的系统,当人类作用引起的环境结构与状态改变部超过一定限度时,环境系统的调节功能可以使这些改变逐渐消失,使其结构和功能恢复原貌。

中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1、季风影响显著,范围广阔;
2、地形复杂,高原山地和丘陵占很大比重;
3、独特的自然发展历史,土壤生物资源丰富;
4、人类活动是自然界发生深刻变化.

自然环境特征具有地区差异。
自然环境指地球或一些区域上一切生命和非生命的事物以自然的状态呈现。这是一个环境涵盖了所有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自然环境可分为几个主要组成部分:
完整的生态单位,是指没有受到人为大规模干扰下自我运作的自然系统,包括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土壤,岩石,大气,和在其范围内发生的自然现象;
不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普遍的自然资源和物理现象,如空气,水和气候,以及能源,辐射,电荷和磁性。

1、区域位置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南到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处。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陆上边界2万多千米。

2、地势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复杂多样,各类地形占全国陆地面积的比例是:山地33. 3%,高原26%,盆地18. 8%,平原12%,丘陵9. 9%。地势自西而东构成三级阶梯:西部有世界最高大的青藏高原,地势最高,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由极高山和高原面组成,有“世界屋脊”之称。

3、地貌

中国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山脉多呈东西和东北一西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阴山、秦岭、南岭、大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武夷山、台湾山脉、巫山和横断山等山脉。

4、河流

主要有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淮河、海河、辽河、雅鲁藏布江、塔里木河、澜沧江、怒江、闽江、钱塘江、韩江、鸭绿江、图们江、汉江、湘江、赣江、浊水溪、南渡江、滦河、弱水、疏勒河、伊犁河、额尔齐斯河及京杭大运河、灵渠、胶莱运河、里下河等运河。

5、气候

中国的气候复杂多样,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等气候类型,从南到北跨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气候带。

扩展资料: 

中国的主要自然资源:

1、矿产

中国幅员广大,地质条件多样,矿产资源丰富,矿产171种。已探明储量的有157种。其中钨、锑、稀土、钼、钒和钛等的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煤、铁、铅锌、铜、银、汞、锡、镍、磷灰石、石棉等的储量均居世界前列。

2、土地

中国土地资源有四个基本特点: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类型复杂多样,耕地比重小;利用情况复杂,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地区分布不均,保护和开发问题突出。

3、森林

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全国森林面积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1.63%,森林蓄积151.37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0.69亿公顷,蓄积24.83亿立方米,居世界首位。

4、水资源

中国水资源总量占降水总量的44.2%,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29万立方米。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第6位,人均占有量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排在第88位。

5、动物

中国是世界上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中国陆栖脊椎动物约有2070种,占世界陆栖脊椎动物的9.8%。其中鸟类1170多种、兽类400多种、两栖类184种,分别占世界同类动物的13.5%、11.3%和7.3%。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



我国自然环境的特点,最突出的是:

1)季风影响显著,范围广阔。季风环流使东亚大气运行发生明显改变,也大大改变了气候要素的组合形式与分布规律。季风的强弱和影响的范围,各年不同,各月不同,但季风在一年中的交替和南北推移,对我国自然景观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东部和西部的差异以及东部季风区自然地带的南北递变,在很大程度上受季风的控制。我国亚热带有着广阔的面积,从南到北跨纬度12°之多,我国的亚热带植物在世界同类植物中所占面积也最大。广大亚热带地区不像世界同纬度许多地区那样表现为荒漠或草原,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在高温季节降水丰沛,气候温暖湿润,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农业发达地区。

2)地形复杂,高原、山地和丘陵占有很大比重。青藏高原雄踞我国西部,高原上耸立着许多著名的高大山系,位于中尼边境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高山高原,占国土面积的25%。我国东部有广阔的平原,其间也散布着许多中山、低山和丘陵。在自然地域分异中,水平地带与垂直地带犬牙交错。不同水平地带内的山地各具不同的垂直带结构,从而加深了我国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我国自然地域分异具有世界罕见的独特性。特别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500米,面积约为国土总面积的1/4。它的存在极大地破坏了通常的水平地带结构。高原上的土壤、植被既与同纬度低海拔的水平地带不同,属于垂直地带性的高寒类型,又与同纬度的山地土壤植被有明显区别。而类型相似的土壤植被在高原上分布的海拔界限也远比同纬度的山地为高,植被的旱生性也比同纬度的山地强烈。

3)独特的自然发展历史,土壤、生物资源丰富。在我国,某些从地质时期(主要是新生代)承袭下来的因素,在现代自然界中仍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由于第四纪冰川作用远没有欧洲、北美同纬度地区那样广泛、强烈,生物演化受到的影响较少,所以生物种属(包括特有种属)特别繁多,地理成分复杂,分布亦比较混杂。古代红色风化壳分布范围很广,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但甚至在大兴安岭还可见到。在现代土壤中也可能反映古代红色风化壳的残留特征。对历史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许多自然痕迹,必须和现代自然过程比较才能获得合理的解释。

4)人类活动使自然界发生深刻的变化。我国历史悠久,长期的人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加速或延缓了自然景观的演变过程,强烈地改变着自然面貌。

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开垦草原,砍伐森林,疏干沼泽,圩湖筑垸,围海造田,修塘筑堰,开河修渠,在祖国大地上开拓了十多亿亩耕地,培育了许多作物和牲畜品种,建成了都江堰、大运河等驰名中外的水利工程。解放以来,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展生产,改造山河,使过去经常泛滥成灾的黄河、淮河、海河等重要江河得到了治理,修建了许多水库、分洪、滞洪和水利枢纽工程,发挥了防洪、灌溉、发电、运输等多方面的综合水利效益。营建了大面积防风固沙林与海防林,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同时也使祖国的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

但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复杂的,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由于带有不同程度的盲目性,也使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从而导致自然环境的恶化。例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生产力低下,固然有其自然因素,但和历史上砍伐森林、滥垦草原、破坏植被等人为因素也直接关联。严重的水土流失,又引起黄河下游的河流演变与洪水泛滥,造成华北平原的旱、涝、盐、碱、风沙的危害。乌兰布和沙漠、毛乌素沙地和浑善达克、科尔沁等地沙丘的出现,也是人类活动破坏草原使草场退化,风沙漫延的结果。不合理的砍伐,过度的捕猎,使森林资源、野生动物大为减少,甚至绝迹。二三百年前祁连山“野牛出饮,数以千计”的情景,已不复见。大兴安岭的黑貂、麋鹿(又名四不象,Elaphurus dividianus)也已绝迹。我国林木种类丰富,但森林覆被率只有12.98%,和世界许多国家相比,和经济建设对木材的需求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基本特征为:1.季风影响显著, 范围广阔。2.地形复杂,高原、山地和丘陵占很大比重。3.独 特的自然发展历史,土壤、生物资源丰富。4.人类活动使自 然界发生深刻的变化。

基本特征为:1.季风影响显著, 范围广阔。2.地形复杂,高原、山地和丘陵占很大比重。3.独 特的自然发展历史,土壤、生物资源丰富。4.人类活动使自 然界发生深刻的变化。

中国的地理环境有什么特征
答:中国地理环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受地形和气候影响,中国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差异明显。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一个区域的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主要的。自然环境特色与气候一致。自然环境各因素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地形地貌对地理环境影响明显。高山地区形成垂直分异的...

中国的自然环境概况是怎么样的?
答:的分布特点。88、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一方面要考虑自然环境的差异,另一方面要考虑经济条件的制约。 已赞过 已踩<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其他类似问题 2007-05-04 急寻中国的自然环境概况 41 2011-01-...

举例说明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
答:起伏显著的地表,在各地形成不同类型的山地垂直景观,使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更加复杂。 3.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构造、地表组成物质及气候水文条件都很复杂,按地貌形态区分可分为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五大基本类型。以山地和高原的面积最广,分别占全国面积的33% 和26%;其次是盆地,占19%;丘陵和...

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年赖于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具有三个最基本的特性:整体性、区域性、变动性. (1)整体性――指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和要素之间构成了一个有...

地理环境包括哪些方面 主要特点有哪些
答:西北地区深居内陆,不受夏季风影响,形成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和荒漠景观。青藏地区海拔高,形成高寒为主的地理环境。 中国地理环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受地形和气候影响,中国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差异明显。 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一个区域的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主要的。自然环境特色与气候一致。自然环境...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气候特点及成因
答:(2)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区是南方地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最少,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该地区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3)“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是青藏地区的地形显著特征,该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4)西北地区沙漠和戈壁广布,历史上“丝绸之路”经过西北地区。(5)...

分析我国各省的自然环境并阐述环境对省内经济带来了哪些影响
答:由于中国处于世界最大大陆与最大海洋之间,海陆分布所产生的热力差异大,再加上青藏高原的隆起,破坏了对流层低层行星风带的分布,因而中国气候的最大特点就是季风特别强盛,对中国自然环境的形成有着广泛而重大的影响。其主要特点是冬夏控制天气的气团和基本气流截然不同,冬夏盛行风向有明显的变化;主要雨带的位置与夏季...

中国的自然环境地势特征
答:中国地大物博自然环境优越,地势以北髙南低山脉平原丰富,四季多平衡利于植物成长,地下矿藏丰富,可为保地一片。

概述我国民族地区自然环境特点
答:1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包括:疆域、政区、民族、人口、地形、地貌、气候等。2 、中国历史上只有月氏族的主体在公元前2 世纪迁到中亚了,其他各民族都没有完全离开过中国。3 、从境外迁入中国的民族是朝鲜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4 、中国历史上,除汉族以外,匈奴、鲜卑、羯、氐、羌、契丹...

中国一些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
答:除上述自然因素外,与人类活动,特别是滥垦滥伐,破坏天然植被等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新中国成立后,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植树造林、种草,将坡耕地改为水平梯田,以及水利工程等措施,黄土高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地貌差异 根据地貌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①陇中高原。一称陇西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