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格瓦拉真值得一些人如此崇拜吗

作者&投稿:斗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切·格瓦拉被称为最完美的人?~

格瓦拉死后,随着他的尸体的照片的传播,格瓦拉的事迹也开始广泛为人所知。全球范围内发生了抗议将其杀害的示威,同时出现了许多颂扬他,和记录他生平以及死亡的文学作品。即便是一些对格瓦拉共产主义理想嗤之以鼻的自由人士也对其自我牺牲精神表达了由衷的钦佩。他之所以被广大西方年青人与其他革命者区别对待,原因就在于他为了全世界的革命事业而毅然放弃舒适的家境。当他在古巴大权在握时,他又为了自己的理想放弃了高官厚禄,重返革命战场,并战斗直至牺牲。
特别是在60年代晚期,在中东和西方的年轻人中,他成为一个公众偶想化的革命的象征和左翼政治理想的代名词。一幅由著名摄影师阿尔贝托·科尔达在1960年为切·格瓦拉拍摄的生动的肖像照片迅速成为20世纪最知名的图片之一。而这幅格瓦拉的人像,也被简化并复制成为许多商品(比如T恤衫、海报和棒球帽)上的图案。格瓦拉的声望甚至延伸到了舞台上,在蒂姆·莱斯和安德鲁·洛伊·韦伯的音乐剧《贝隆夫人》中他成为了旁白者。该音乐剧讲述了格瓦拉由于胡安·贝隆的受贿和专制,而对贝隆夫人和她的丈夫感到失望。这个旁白者的角色是虚构的,因为格瓦拉与贝隆夫人并不是同一时代的人物,而且他一生中唯一一次与埃娃·贝隆有关的事情是他在孩提时代曾经给贝隆夫人写过信,信中向贝隆夫人索取一辆吉普车。
格瓦拉的遗体,同其他六个一同在玻利维亚战斗的同志的遗体一道,于1997年被安置于一个叫埃内斯托·格瓦拉司令广场(Plaza Comandante Ernesto Guevara)特别的陵墓之中。该陵墓位于古巴圣克拉拉,2004年,大约205,832人参观了格瓦拉的陵墓,其中127,597人是外国人,包括来自美国、阿根廷、加拿大、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的游客。该处陈列了格瓦拉写给卡斯特罗的道别信(信中,格瓦拉宣称他将切断与古巴的一切联系,投身于世界其他角落的革命运动)的原稿。
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称许格瓦拉是“我们时代最完美的人”,格瓦拉的支持者认为,格瓦拉被证明是继拉美独立运动的领导者西蒙·玻利瓦尔之后,拉丁美洲最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格瓦拉无疑是拉丁美洲桀骜不驯、浪漫骑士化的游击战传统的最后一位伟大继承人,在他前面则是卡兰萨、潘乔·比利亚和帕萨塔。当这个共产主义的堂吉诃德端起长矛时,曼德拉还是个默默无闻的南非律师,南美洲诸多国家仍然是个分裂的前殖民地国家,整个拉丁美洲被形形色色的军人独裁政府占据。在他死后,拉美的革命游击战争再没有能达到他期望的效果和高度。里吉斯·德布雷在《革命的革命》中强调,缺乏长期系统化的农村动员和结构严密的干部队伍,精英化、具备高度献身精神的起义者只是丛林中的一撮暴乱分子。1964年,阿根廷军政府消灭了马蒂赛游击队;60年代末委内瑞拉民族解放阵线因新总统雷奥尼的政治宽容改革而分崩离析,在哥伦比亚,“黑色骑士”费尔明·查理和“神枪手”马鲁兰达创立的“民族革命武装”也因既没有系统的土地分配纲领,也不愿意动员印第安原住民,始终未能摆脱殖民时代的盗匪形象。1968年,秘鲁游击运动领导人约瑟夫·汉森在第四国际大会上承认,拉丁美洲的游击革命主义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它孤军作战,在国内无法发动农民,无法和教会、知识分子、工人达成任何一致,在国际上从未得到过莫斯科或哈瓦那的支持。
格瓦拉的牺牲与古巴式武装输出革命模式的暂时失败,反而激发着拉美乃至整个发展中世界对于经济、政治、社会公正的追求。从60年代中期开始席卷拉美的“解放神学”运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切的“新人”观念影响,智利的弗雷斯诺·红衣主教与尼加拉瓜的布拉沃主教,分别成为桑地诺、皮诺切特等军事独裁者最有威胁、最激烈的反对派领袖。而巴西的卢拉·席尔瓦和委内瑞拉的查韦斯则把在拉美湮没已久的“民众主义”,与格瓦拉式的社会平均分配理想重新拾起,当作反击国际经济贸易不平等和自身经济结构恶化的全新武器。


我觉得,是否值得崇拜,是不是去崇拜,从理性来说,要建立在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的。凡是建立在懵懂基础上的崇拜,都是不理性的盲从。

首先,要了解切(个人评价):

一,切是一个坚定而又狂热的理想主义者。

切的理想主义,体现在为了自己的理想能够不顾一切,他的理想就是为了建立一个没有压迫和剥削的平等而又高尚的社会。这点来看,用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来将他解释为一名共产主义分子是不恰当的,将切作为一名共产主义分子是一种误读。
切确实研究过社会主义学说,也和苏联、中国关系密切(所谓密切并非简单的亲疏),甚至在他最后的战斗时光玻利维亚游击战起始阶段,也和波共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凭这点,不能认为他是一个共产主义战士。在他的言论和行为中,并没有明显表示亲近共产党,在古巴协助卡斯特罗执政期间对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也表示了不满,在中苏关系恶化期间,也对卡斯特罗亲苏远中的政策也持有保留态度。

之所以称切的理想主义是坚定而狂热,主要是:他能将理想贯穿一生。虽然他最伟大的成就是参与了古巴革命,推翻了巴蒂斯塔独裁政权,但他有更伟大的理想,那就是掀起丁美洲革命,将拉丁美洲变为一片没有压迫和剥削的理想社会。从他初涉暴力革命:参加危地马拉革命,到在墨西哥入狱;从参加古巴革命战争,到夺取圣克拉拉战役胜利;从出走古巴到远赴非洲进行游击战争;从奔赴玻利维亚,到最后的壮烈牺牲。他无比狂热践行自己的信仰。在这个过程中,他离开了自己的祖国阿根廷,放弃了在古巴安逸生活,离开了妻子和孩子,甚至贡献了自己的生命。所以,可以说,切是一个用生命诠释理想主义的狂热分子。

二、他的传奇人生和非凡个人魅力。

他是一名先天哮喘病人,却疯狂热爱激烈运动,投入条件艰苦的游击战争,积极参加义务劳动屡创纪录;他出身富裕,却放弃安逸的家庭对拉丁美洲革命热心参与;他身居高位,却头也不回去“解放”另一个国家,另一个大陆的的人民;他的一生,曲折、精彩、壮烈。
一个阿根廷人,一夜深谈后参加了古巴革命,进行了三年的游击战争后与卡斯特罗兄弟一直执政古巴,掌管过经济、负责过外交、联合国大会上舌战群儒、亲历了古巴导弹危机,随后远赴非洲继续革命,失败后不屈不挠,潜入玻利维亚继续战斗,直到最后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无花果村结束了39年的生命。
这本身就是跌宕起伏的传奇,也是多少人幻想的波澜壮阔的人生。
其次就是他的个人魅力:
先开玩笑说,现在多少人期待人生必需经历的两件事情: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切和朋友在大学时期从“大力神”背上开始的环游南美的摩托旅行,见识了历史悠久而又灾难深重的拉丁美洲。
一场奋不顾身的爱情:古巴游击战争,切遇见了阿莱达,他的第二任妻子。于是一起参加革命,一起见证了辉煌的圣克拉拉战役胜利,古巴革命胜利后与第一任妻子离婚与阿莱达结婚。
经历成就人生,造就性格,仅仅这两点,就能与很多人产生共鸣吧?

另外:
他够勇敢:切对于危险有着病态般的痴迷,早在危地马拉革命期间,他就写信告诉家里:战争的枪声从来不使得他恐惧,反而让他兴奋。在古巴战争期间,由于他的英勇,卡斯特罗甚至下令他不许在前线直接参加战斗。切的勇敢,似乎已经不能用对危险无所畏惧来形容,更甚至于热爱危险,热衷于挑战危险和战胜危险。

他够率性:切不拘小节、随心所欲。能够说走就走,敢于一条道走到黑,在参加古巴革命之前就和卡斯特罗约定,当古巴革命胜利,如果我要走,不要拦着我。仗义执言,爱憎分明。1964年他代表古巴参加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大会,军装皮靴雪茄烟,会场上公然叫板,惊煞全场。

他够义气:他仅凭一腔热血和对卡斯特罗革命的认同,就能奋不顾身参加未知战斗;他与挚友卡米洛西恩福格斯情同手足,甚至将自己儿子的取名卡米罗以缅怀逝去的朋友;他能够振臂一挥,让多少人放弃高官厚禄随他一起走刚果入玻利维亚。

他够帅气:这里就是时代周刊对于切的评价”“切是一位危险人物,他的脸上充满着使妇女为之动心的伤感微笑。这种着装使他与20世纪60年代那种革命激情与充满北美大陆的反叛气质相吻合。美国的激进分子把他当成自己的目标与榜样。即使那些整天在台上嘶吼的摇滚歌手也是如此。因为没有多少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会像他一样,性感、不拘一格,甚至有些放肆。这些都是执政者与革命者令人难忘的形象,切轻易就做到了。

他够才华:他是出身医生,可治病救人;他热爱哲学,编纂个人哲学辞典;他热爱运动,参加男人运动橄榄球;他博览群书,不折不扣文艺青年...

三、他对世界革命的贡献

一是他帮助卡斯特罗一起推翻了巴蒂斯塔独裁政权,虽然从结果来看,古巴已成为了卡斯特罗家族的独裁政权,但就当时情况来看,还是有积极作用。

二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游击战争理论体系。他的著作《游击战》可以说是一本教科书般的著作,从战术、战略、战备等角度来指导游击战争的开展。

三是部分改变了美洲势力格局,起码卡斯特罗政权后的古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美国,而且古巴也参与了美苏争霸,古巴导弹危机也算得上冷战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上面都是正面的,下面说一下关于切的负面:

一是他不是一个好父亲。这点其实很明显,遇到阿莱达之后,就抛弃了第一任妻子伊尔达,让他和伊尔达的孩子承受一个残缺的家庭(当然,并没有放弃抚养孩子);远征玻利维亚,留下年幼的女儿(据说也他最疼爱的女儿),客死他乡,让孩子彻底没有了父亲。

二是他搞乱了古巴经济。切并不是一名经济学家,他在任工业部长和国家银行行长期间,所应用的经济知识(除了部分政治经济)都有待商榷。他对国家经济过多行政干预(不科学的改变古巴农业与工业经济);实行企业管理的集权政策(对国有企业决策亲力亲为);对古巴外汇储备使用不当(对外汇之于国家的重要作用没有深刻的认识);分配制度不科学(对工人的奖惩机制忽视物质作用)……其中最明显的体现,切极力支持取消货币!这完全就是赤裸裸地无视经济运行规律。

三是他是一个唯意志论者。作为一个人,其实这点本无可厚非,但将之运用到国家治理上,就尤其不合适。在掌管古巴经济期间,他推行义务劳动制度,实质上是打击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而且,他不同意对工人成绩进行物质奖励,认为精神奖励最重要。在游击战期间,他同样如此,过多的强调意志力对于胜利的作用,有时候甚至忽略了客观条件的制约。

四是他的革命输出有待商榷。其实,从本意上来说,我并不认同他极力推动的革命输出是好战。承认,切一定程度上对战争以及危险有执着和热爱。但无论是对非洲还是对玻利维亚的革命输出,都是因为他真实见到了人民生活的疾苦,确实想改变。但是,在革命输出的同时,他更多是凭崇高的理想和满腔的热血,忽略了当地人民对革命以及战争的观点,不从实地出发,因地制宜实践自己的理想。

简单介绍了一下我眼中的切,如果问我:切值得你崇拜吗?我会说,值得!但是,我不会盲目崇拜,我欣赏他的性格、经历中那些闪光以及与我价值观契合的地方,对于其他我所不认同的,我同样会进行批判和抵制。

为什么切·格瓦拉这么出名?
答:为何切·格瓦拉在全世界那么火呢?会受到那么多人的迷恋或爱戴呢?看完他自己的语录和别人对他的评价,你就明白了。这其中的“别人”包括哲学家、总统、诗人、作家以及各行业名流。切·格瓦拉语录——1,我愿意诚恳地把我生活中这种如此现实的爱与你分享,我每时每刻都在自觉地享受着这种生活。2,我...

切格瓦拉留给世人最珍贵的是什么?
答:个人认为,切格瓦拉已经化为一种象征着理想与革命的符号,激励着世人为了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而不断奋斗。切格瓦拉用他极富革命主义与理想主义的生命经历,向世人展现出凭借着热血与精神所成就得解放人类的革命事业。切格瓦拉之所以能够被人铭记至今,虽然确实有上个世纪下半叶在西方萌芽的激进主义文化潮流以及...

切·格瓦拉是好人吗?
答:所以他成为西方青年和第三世界革命运动的偶像。他的生平及影响:切·格瓦拉(Che Guevara,1928年6月14日~1967年10月9日),生于阿根廷,阿根廷马克思主义革命家、医师、作家、游击队队长、军事理论家、国际政治家及古巴革命的核心人物。他是古巴共产党、古巴共和国和古巴革命武装力量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为什么那么些人喜欢 切·格瓦拉
答:他是阿根廷人 出生在中产阶级家庭 生活还算富裕 但看到拉美人受的苦 他决定为拉美解放事业奋斗 他第一个解放的国家就是古巴 和卡斯特罗一起战斗 后来放弃古巴国籍 继续为拉美解放事业奋斗 最后被美国军方杀害 去了解一下他的生平事迹吧 你会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

切·格瓦拉的人物评价
答:就象我们的盲动主义似的,脱离群众,没有党的领导。这种思想,在世界上相当一部分群众中有影响,我们过去没有注意。这一年各方面来的人多一点,谈一谈,才发现了。格瓦拉跟卡斯特罗在某些问题上有点不同意见,但基本上他们是一致的。 (周恩来)在展览中,不仅可以看到切·格瓦拉如何理解生活与艺术,也可...

切·格瓦拉为什么会出现在很多时尚的品牌上?
答:切·格瓦拉 全名:埃尔内斯托·切·格瓦拉 简称:“格瓦拉”“切·格瓦拉”,古巴人民尊称、敬称“切CHe”。广告大使问题:“切CHe”是全世界年轻人崇拜的革命偶像,已经成为一种精神符号。随着时代的变迁,更多的年轻人之所以喜欢切·格瓦拉,只是觉得他很“酷”。在他们心目中,切•格瓦拉是名牌钟表...

切·格瓦拉的人物评价
答:被印在不同文化背景的青年人T恤衫上以及酒吧的墙壁上。 切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传奇般的经历影响和鼓舞了许多渴望思想和行动的青年人。他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精神气质恰好是今天这个时代所极度匮乏的。人们对格瓦拉的颂扬、崇拜和尊敬也就是对日益堕落的俗世的贬斥、愤恨和反叛。

如何评价切 · 格瓦拉?
答:回答:切格瓦拉,1928年6月14日出生在阿根廷,是阿根廷马克思革命家、医生、作家、游击队队长、军事理论家、政治家和古巴革命的核心人物。 参与革命在1928年6月14日,切格瓦拉出生于阿根廷的中产阶级家庭。在1947年考上了布宜诺斯艾利斯国立大学,读大学期间他们第一个拉丁美洲的美国之旅。当他们从大学毕业后,...

切·格瓦拉什么意思?王石回应婚变说反叛的时代不需要偶像,一个切.格瓦 ...
答:绰号“切”(或El司令官,车),这名埃内斯托格瓦拉(格瓦拉)[1],全名埃内斯托拉斐尔·格瓦拉德拉塞尔满意(西班牙语:德拉·埃内斯托·拉斐尔·格瓦拉,塞尔纳)阿根廷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者,医生,作家,游击队领导人,军事理论家,政治家和古巴革命的核心人物,一次侧与卡斯特罗并肩作战。由于切割后死亡...

如何通过《摩托日记》展现年轻时的格瓦拉形象与内心转变?
答:在世界的舞台上,切·格瓦拉,一个古巴革命的传奇人物,他的形象深深地烙印在每个年轻人的心中,仿佛青春、革命与理想的象征。他那贝雷帽、大胡子和革命装束,无论是巴黎的街头,还是哈瓦那的广场,都成为了全球性的符号,激发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投身改革的洪流之中。影片《摩托日记》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