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介绍一下北京天安门

作者&投稿:旁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天安门介绍~

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有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旅游游客到这里参观、游览,天安门广场被评为新北京十六景之首。
北京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原名“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当时天安门是一座黄瓦飞檐、三层楼的五洞牌坊,朱漆金钉,光彩夺目。一条笔直的中心御道,穿过端门,直通皇宫正门的午门。御道两侧,按左宗庙、右社稷的传统建制排建。御道两侧增筑红墙,一直延伸到天安门外,与两道干步廊相连,成为一个封闭状态的宫廷广场。广场外围,左为文官官署,右为武官官署,充分显示了中央集权的浩浩声势。
清顺治八年(1651年),改建为“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治民”之意。它有汉白玉石的须弥座,高大而色彩浓郁的墙台,上有两层重檐大楼,东西九间,南北五间,象征皇权的“九五之尊”。通高33.7米,36扇朱红菱花门扉,60根通天圆柱,贴金的“双龙合玺”彩锦,团龙图案的天花藻井,由一个450公斤八角宫灯和16个各重350公斤的六角宫灯组成的众星捧月图案,使整个大殿庄严雄伟,金碧辉煌。门前开通的金水河,一枕碧流,飞架起七座精美的汉白玉桥,桥面略拱,桥身如虹,构成绮丽的曲线美。桥南东西两侧,各有白玉石华表矗立,云绕龙盘,极富气势。面前是封闭状态的宫廷广场,文武百官到此下马,庶民百姓不得入内,探头一看,即犯“私窥宫门”的重罪,格杀无赦。明清五百年间,天安门是新帝登基、皇后册封而颁诏天下的地方,是皇帝金殿传诏、招贤取士的场所,也是皇帝出征赴太庙祭祖的必经之路,对老百姓来说,它是拒人千里之外的禁区。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宫廷广场两侧紧闭的大门自然而倒,东西长安街变成交通畅行的要道。自此以后,炳彪中国革命史册的“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开国大典、“四五运动”等等重大历史事件,都以此为舞台,威武雄壮地在这里演出。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天安门成了伟大祖国的象征,新扩建的北京天安门广场成了世界上最大最壮丽的人民广场。
北京天安门是人间的琼楼玉宇,集古代建筑艺术之大成。它又是封建等级制的形象体现:中间最突出的一座雕着蟠龙柱头的桥面,只许皇帝一人通过,叫“御路桥”;左右两座雕有荷花柱头的桥面,只许亲王通过,叫“王公桥”;再两边的,只许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通过,“品级桥”;最靠边的普通浮雕石桥,才是四品以下官吏和兵了走的,叫“公生桥”。
自1987年11月开始,北京天安门正式对中外旅游者开放。在此之前,极少有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像今天这样可以接近天安门,尽情瞻仰她的丰美雄姿,和像当年国家领导人一样,自由自在地扶栏远眺广场壮阔的全景。因而,自开放后,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旅游者竞相登楼畅游。
北京天安门广场旅游景点:
北京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面积有50万平方米。广场西面是人民大会堂,这里是全国人大的办公地点。东面是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在广场中央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在纪念碑南面是毛主席纪念堂,一代伟人毛泽东的遗体安放于此,人们可以入内瞻仰。每逢节假日来自全国各地来北京的旅游者聚集在这里观光游览。
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有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旅游游客到这里参观、游览,天安门广场被评为新北京十六景之首。

天安门是皇城正门,明永乐乐十五年(1417年)建,原名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初始,仅是一座三层楼式的木坊。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建为宽九楹、深五楹的重檐歇山式顶楼,改名为天安门。皇帝在此颁发诏令,其仪式称“金风颁诏”。皇帝每逢冬至去天坛祭天、夏至到地坛祭地,孟春到先农坛祈坛耕田,以及皇帝大婚或出兵亲征,都要从天安门通过。举子们的黄榜亦由此捧出。城门前面横跨着一条与故宫内相通的金水河,河上是汉白玉石建成的金水桥。天安门两侧的长安街上,在东、西面及南面原各建有一门,南边是“大华门”,东边是“长安左门”,西边为“长安右门”,其造型庄严堂皇,绝美精致,现已被拆。
作为近代中国历史的见证者,天安门目睹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衰落的悲凉,也目睹了一个动荡不安的中国所经历的苦难、屈辱和奋争。而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之上,这座历经了500多年沧桑的建筑伴随这飘扬在新扩建的雄伟壮观的广场上鲜艳的五星红旗,成为了新中国的象征。

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它位于天安门广场北端,始建于500多年前的明代,当时它并不叫天安门,而叫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当年规模也很小,明末毁于战火。清顺治年间,即公元1651年重建后,才有了今天的规模,且改名为“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治国”之意。
在明清天安门是举行“金凤颁诏”的地方。所谓金凤颁诏,即是皇帝下圣旨后,由专人在天安门城楼上把圣旨放在一只木制“金凤”的口中,然后从城楼正中垛口用黄丝带将“金凤”放下,城楼下有人以用云朵装饰的漆盘接旨,送到礼部抄写后告示天下。
也是在天安门城楼上,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伟大领袖毛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那是全中国人民期盼已久的日子,随着国歌的奏响,随着五星红旗的升起,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天安门城楼高33.7米,建筑等级很高,这从城楼的殿顶形式、彩绘等处都表现出来,处处显示着当年皇家的威严,城楼开五个门洞,正中门洞上悬挂着毛主席的巨幅油画像。在天安门城楼前对着五个门洞有五座汉白玉石桥,叫做金水桥。正中最宽广的一座名为御路桥,供皇帝出入专用;其东西两侧的两座桥为皇族桥,就是专供皇亲国戚们通行的桥;再两侧的石桥为品级桥,凡三品以上大臣才可通过。小官、杂役怎么办?对不起,那年代官大一级压死人,官小一级跑断腿,小官小吏只能跑跑腿,从当年东侧太庙及西侧社稷坛旁的两座小石桥通过金水河再到大内。
除金水桥外,天安门前陈设二对石狮二对,它们像卫士一样威严守卫着天安门,除此以外还有一对象石柱一样的陈设物,它们的名字叫华表。

华表最早的华表出现在尧舜时期,是木制的,当时称其为“诽谤木”。是“纳谏”的意思,即为了征求民众的意见而设于路边的木桩,人们可以在木桩中写下自己对当权者的意见及建议,以示“参政”。华表在当时又被称“表木”,即我们今天的路标,用以给人们提示方向。到了秦汉,“诽谤木”还在,但再没有人敢“诽谤”当权者了,它的质地从木制变成石制,位置也从路旁搬到了帝王宫殿的门口。后来,“诽谤木”便成了当时帝王们显示权利的特殊陈设品,用以标榜自己有尧舜之贤、广纳民意。又将“诽谤木”更名为华表,并用云龙纹装饰柱身,上插云板,用以“华”饰宫殿之外“表”。在华表的顶端,坐着一个象龙一样的小动物,名字叫“吼”,生来就喜欢登高望远,据说这小动物很灵异,能提醒帝王们勤政。
(在天安门内东侧的一只华表)
在天安门后也有两只华表,可华表上的“吼”可不再往南(外)看,而是往北(里)看了,因为这里的吼名叫“望君出”,意思是提醒皇帝不要沉迷于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要走出深宫,去体查民情,希“望”国“君”走“出”去、看一看。天安门前的那一对吼叫“盼君归”意思是指提醒皇帝不要在外面留恋青山秀水,不思国事,“盼”望国“君”早日“归”政。

雄伟的天安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其图形已成为我国国徽的组成部分。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开国领袖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并亲手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从此,天安门这座古老的建筑被赋予了崭新的意义,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重大庆典及活动,中国领导人都要登上天安门城楼主持仪式。

天安门位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原为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称“承天门”,清顺治八年(1651年)改建后称“天安门”。天安门城楼进深五阙,重楼九楹,象征“九五至尊”,通高33.7米,有拱门五扇。。在两千余平方米雕刻精美的汉白玉须弥基座上是高十余米的红色墩台。墩台上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楼,城楼重檐飞翘,雕梁画栋,宫灯高悬,黄瓦红墙,巍峨壮丽。城楼下是碧波粼粼金水河,河上有七座雕琢精美的汉白玉石拱桥——金水桥。两对雄健的石狮和挺秀的华表分立在天安门城楼两旁。天安门前面是宽广的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的正中心,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总面积44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万人集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庄严肃穆的毛主席纪念堂,广场西侧是人民大会堂,东侧面是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南侧是两座建于l4世纪的古代城楼——正阳门和前门箭楼,整个广场宏伟壮观、整齐对称、浑然一体、气势磅礴。天安门两边是劳动人民文化宫和中山公园,这些雄伟的建筑与天安门浑然一体构成了现在的天安门广场,成为北京的一大胜景。我国的国庆盛典均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天安门广场是中国的象征;是人们永远关注的焦点,是把中国人凝聚在一起的核心,她的动荡与宁静,欢乐与沸腾是一面镜子,折射着时代的影迹。天安门广场曾是明清封建帝王统治时代紫禁城正门外的一个宫廷广场,东、四、南三面用围墙围成一片普通百姓的禁地。在近现代,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象天安门广场这样与人们的情感世界有着如此令人感动的联系。从1919年五四运动在这里爆发,中国人民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宣战;到毛泽东主席在这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向被屈辱、被奴役告别,以及历年历次的国家庆典活动、国事活动……天安门广场是无数重大政治、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是中国从衰落到崛起的历史见证。

据说,游览天安门广场,最好是在清晨,展开想象、信步而行。如果能登上天安门城楼,站在那里将能最好地感受中国,眺望天安门广场和环视东西长安街,数百年前的古代建筑群和几岁的现代化新楼比肩而立,白色的鸽群在蓝天掠过,巨型风筝缓缓飞舞,“自行车王国”的方阵潮水般涌来,成队的汽车又蜿蜒而去……天安门广场浓缩了中国的历史与现实,那前人遗留下来的精华依然灿烂,而今人创造的奇迹使之更加辉煌。

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原名“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 当时天安门是一座黄瓦飞檐、三层楼的五洞牌坊,朱漆金钉,光彩夺目。一条笔直的中心御道,穿过端门,直通皇宫正门的午门。御道两侧,按左宗庙、右社稷的传统建制排建。御道两侧增筑红墙,一直延伸到天安门外,与两道干步廊相连,成为一个封闭状态的宫廷广场。广场外围,左为文官官署,右为武官官署,充分显示了中央集权的浩浩声势。
清顺治八年(1651年),改建为“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治民”之意。它有汉白玉石的须弥座,高大而色彩浓郁的墙台,上有两层重檐大楼,东西九间,南北五间,象征皇权的“九五之尊”。通高33.7米,36扇朱红菱花门扉,60根通天圆柱,贴金的“双龙合玺”彩锦,团龙图案的天花藻井,由一个450公斤八角宫灯和16个各重350公斤的六角宫灯组成的众星捧月图案,使整个大殿庄严雄伟,金碧辉煌。门前开通的金水河,一枕碧流,飞架起七座精美的汉白玉桥,桥面略拱,桥身如虹,构成绮丽的曲线美。桥南东西两侧,各有白玉石华表矗立,云绕龙盘,极富气势。面前是封闭状态的宫廷广场,文武百官到此下马,庶民百姓不得入内,探头一看,即犯“私窥宫门”的重罪,格杀无赦。明清五百年间,天安门是新帝登基、皇后册封而颁诏天下的地方,是皇帝金殿传胪、招贤取士的场所,也是皇帝出征赴太庙祭祖的必经之路,对老百姓来说,它是拒人千里之外的禁区。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宫廷广场两侧紧闭的大门自然而倒,东西长安街变成交通畅行的要道。自此以后,炳彪中国革命史册的“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开国大典、“四五运动”等等重大历史事件,都以此为舞台,威武雄壮地在这里演出。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天安门成了伟大祖国的象征,新扩建的天安门广场成了世界上最大最壮丽的人民广场。 天安门是人间的琼楼玉宇,集古代建筑艺术之大成。它又是封建等级制的形象体现:中间最突出的一座雕着蟠龙柱头的桥面,只许皇帝一人通过,叫“御路桥”;左右两座雕有荷花柱头的桥面,只许亲王通过,叫“王公桥”;再两边的,只许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通过,叫“品级桥”;最靠边的普通浮雕石桥,才是四品以下官吏和兵了走的,叫“公生桥”。

自1987年11月开始,天安门正式对中外游客开放。在此之前,极少有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像今天这样可以接近天安门,尽情瞻仰她的丰美雄姿,和像当年国家领导人一样,自由自在地扶栏远眺广场壮阔的全景。因而,自开放后,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竞相登楼畅游。

北京天安门的设计者是谁?
答:那么天安门这么伟大的设计是谁设计的呢?他就是蒯祥。他生于明初洪武年间,江苏省苏州府吴县香山人。他的父亲是当时很有名的工匠。蒯祥深受父亲的影响,30多岁即”能主大营缮“,是位造诣很高的木匠了。 有书记载,蒯祥“一木工起隶工部,精于工艺”。永乐十五年,明成祖重建北京城时,蒯祥跟大批...

天安门是谁做的?始建于什么时候?
答:是朱棣建的,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的第三任皇帝。据史书记载,天安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当时称承天门,是一座黄瓦飞檐三层楼式的五座木牌坊,其名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被视为皇朝承天命和敬天之首地。清入关之初,对如此直接关系统治者地位的重要城门岂敢“怠慢”,于是清世祖...

天安门是谁设计的?他是怎样设计出来的?
答:一说起中国的代表性城市,相信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起作为首都的北京,而历史悠久的北京也拥有着许多映射出厚重中华传统文化的建筑,如故宫、圆明园等。这些建筑大气而典雅,多年的屹立不倒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历史底蕴。不过这些建筑的建造的确是耗费了不少心血,就拿天安门来说,始建于明朝的天安门曾经被...

北京天安门是谁设计建造?
答:明末毁于兵火,清顺治八年,即1651年,世祖福临重新修建这座城楼,改建以后,10月31日,将承天门改称天安门。1969年12月15日至1970年4月7日,为彻底解决天安门城楼几百年来积存下的种种问题和不安全隐患,国务院和北京市委决定将旧城楼拆除,按原规模和建筑形制重建天安门城楼。重建的天安门城楼实际通高...

历史上,天安门由谁设计,竟能让其屹立600年?
答:公元1417年,明成祖朱棣把都城迁到北京。当时蒯祥是朱棣钦点的皇宫设计师,皇宫的修建朱棣十分满意,蒯祥被任命为皇宫设计师,后来又将修建宫廷正门的任务托付于他。并且将其命名为承天门,寓意美好,同时也符合君主天子的身份。在蒯祥带领下,承天门1421年竣工,明朝的承天门与现在的天安门结构相似,但是...

现代中国的象征天安门,那么有人知道它的建造者是谁吗?
答:只不过平常的时候进行任何活动的时候,这里还是一个对外开放场所品尝,作为一个旅游景点还是很合适的,算是北京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其他的一些名人故居什么的和天安门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北京也有很多其他经典的建筑,比如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双秀公园,都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在北京完全可以形成一...

介绍北京的景点作文300字左右,旅游景点作文300字
答: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旅游景点作文300字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旅游景点作文300字 篇1天安门是著名的旅游景点,也很出名。天安门在北京的中心,...

天安门经历了600年风雨,设计者是谁?
答:二、天安门的建造者永乐大帝从南京迁都到北京以后,就下旨命人修建皇宫,这个时候的蒯祥才二十来岁,按理说这么年轻的蒯祥被任命设计承建天安门的几率并不大,不过谁叫蒯祥有一个好家世啊,蒯祥的父亲就是当时鼎鼎有名的建筑设计师,很多人也就理所当然的认为蒯祥自幼随父亲学习技艺,而且青出于蓝胜于蓝...

北京天安门故宫摄影攻略北京故宫摄影姿势
答:它被称为世界五大宫殿之首(世界五大宫殿是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和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北京的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历代宫殿建造像天空一样的宫殿以表明君主的权力是天空下令。因为你是天帝,天帝宫就像天帝居住的紫宫禁地一样,所以又被称为紫禁城。作为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建筑,自然有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