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练书法哪种字体比较好

作者&投稿:闾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学习书法从哪种字体入手好呢?~

对于这个问题,书法家们各自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说从篆书入手好;有的说从隶书入手好;有的说从行书入手好。
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对于只想通过学习书法写出工整美观的楷书、行书以适应学习、工作需要的人来说,可以不学篆书。隶书比篆书易识易写,但与楷书比较起来,点画显得优柔有余,刚劲不足,并且结构易于分布平正,学好隶书再学楷书难,而学好楷书再学隶书易——这是就初学而言的,如果要想窥其堂奥,达到高深的艺术境界,学好任何字体都不是轻而易举的。
宋代书法家苏东坡说:“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意思是楷书如站立,行书如行走,草书如奔跑。楷在这里是楷模、典范的意思。楷书点画分明,搭配匀称,形体方正,应规入矩,宜于初学。明朝书法理论家丰坊说:“学书须先楷法..楷书既成,乃纵为行书。行书既成,乃纵为草书。”对于初学者来说,绕过楷书,直接学行书或草书,就会因为忽视了楷书的基本点画、结构的训练、写出的字容易出现点画不规矩,笔力不刚劲,疏密不匀称,结构不安稳,比例不适当等弊病。所以唐孙过庭说:“图真不悟,习草将迷。”明代汪砢玉也说:“近世多尚行草,未始学真而先习草,如人未学立而欲走,盖可笑也。”
对于初学书法从哪种字体入手为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必要也不可能强求一致,只要得法并下得深功,从任何字体入手都能取得成就,可谓殊途同归。但其所花费的时间精力,所走路程的远近曲直恐怕就大相径庭了。在这个问题上,我还是固执地认为宜从楷入。
我认为从唐楷入手学书,有法可依,能把笔画写得方中矩,圆中规,直中绳,长短合度,轻重合宜,结构稳健,从而奠定坚实的基础。有人认为,唐楷法度森严,学习时容易被那严格的规矩所束缚,而提出初学应从魏晋入手,说这样可以把字写得天真烂漫,自由放纵。我认为要把字写得或古拙,或俊俏,或庄重,或飘逸,或丰伟,或潇洒,或肃穆,或飞动,总之具有一定的风格特色,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初学者却应力求结构的工整规矩。正如孙过庭所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学不学平正,字就会歪斜无仪;但过于平正,又将呆板而无生气,所以又必须追求险绝;险绝过甚,便会狂怪无态,因此又要归于平正。这就是学书循环往复,不断升华的过程。以平正论,唐楷当之无愧。清代梁说:“学书须临唐碑,到极劲健时然后归到晋人,则神韵中自俱骨气,否则一派圆软,便写成软弱字矣。”先学法度森严的还是先学自由放纵的,唐徐浩《论书》云:“初学之际,宜先筋骨,筋骨不立,肉何所附。”这话很有见地。我赞成先从点画瘦硬的唐楷起步。初唐书法家欧阳询的楷书,用笔洁净,结构精严,对后世影响很大。欧书《皇甫君碑》最足以代表欧书险劲的风格,而且是已印行的欧体字中最清晰、神气最完足的。《九成宫醴泉铭》用笔朴厚凝重而又挺拔劲健,结体平稳中追求险峻。梁对欧字极为推崇,说:“写透欧书,碑版皆可书矣。”清朝杨守敬说:“欧阳信本之醴泉铭,赵子固推为楷法极则,人无异议。”初学者学此二碑,可避免结构松散的毛病。
中唐书家颜真卿44 岁时书写的《多宝塔碑》多用方笔,横轻竖重对比鲜明,富于立体感,结构方整严谨,宜于初学。颜真卿晚年某些作品笔画丰满雄强,结体宽舒,往往追求天真烂漫,返朴归真的意趣,初学易失于臃肿丑怪,不宜作为入门途径。
晚唐书家柳公权所书《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用笔方圆兼备,点画清劲,有如铮铮铁骨,结体中心紧聚,四外舒展,学之能够得到瘦硬的笔画与严谨的结构。
以上所举各碑,只要教授得法,学者持之以恒,在半年至一年内“入帖”是不成问题的。

楷书。
原因如下:
1、首先从难易程度来排序,相对于行书、隶书、小篆等字体而言,楷书最简单,最实用,对于小孩子来说,肯定从简单的,最实用的开始练字,这也符合教育部门对小学生练字要求的基本规律。
2、楷书都是比较基础的,笔画和架构变化不刁钻,只有练好楷书,基础牢了,再写行、草就容易了。

扩展资料:
把一个字比作一台机器的话,要先把“零件”加工好,也就是把基本笔画练好;然后把各个零件组装成部件,这个过程就是把笔画组成偏旁部首;最后把偏旁和部首结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字。也就是说,要先把笔画练好部首和偏旁才能写好,部首和偏旁练好了才有可能把字练好。所以说,楷书是练字的基础,而笔画就是基础的基础。只有练好楷书,写出的字,好看而又有章法。
小学生练字正确步骤:
先正双姿
一练基本笔画
二练笔画顺序
三练偏旁部首
四练字形结构
五练章法布局

您好,根据我学习书法的经验,从篆书和隶书入手比较好,因为篆隶在技术上相对简 单,在气息上很高古。

可以先学篆书里的中锋行笔,再经由隶书掌握方笔。方与圆是笔法构成的最基础的表达方式,这些技法为之后的楷书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同时又解决了重要的气息问题。然后,可以系统地学习唐楷,在颜真卿处学会把笔铺展开,在欧阳询处学骨力和结构,在褚遂良处学线条的表现力,再在虞世南处学到一种由精神到笔端的虚静……如此再到行书、草书,都有次第。

我把自己学习的顺序分享一下,供您参考。

从临写《峄山刻石》入手,通过一段时间练习使线条达到“圆、转、厚、通”,为书法打下良好基础,然后可以临写邓石如的《白氏草堂记》和吴让之的《宋武帝与臧焘敕》 等,感受一下篆书墨迹作品;然后可以练习一下经典的隶书碑刻如《张迁碑》,《曹全 碑》等,再写写汉简如《居延汉简》,清人隶书如伊秉绶作品等感受一下墨迹隶书。

峄山刻石

张迁碑

之后再选择合适的楷书字帖临写,比如颜真卿大人的《勤礼碑》,欧阳大人的《九成 宫》,虞世南大人的《孔子庙堂碑》,褚遂良大人的《雁塔圣教序》等,学习唐人书法的法度,提高对字的结构的认识。

雁塔圣教序

孔子庙堂碑

之后可以临临小楷的经典法帖如钟繇《宣示表》,王羲之《黄庭经》,王献之《玉版十三行》,钟绍京《灵飞经》,赵孟頫《道德经》等,练习对毛笔笔尖弹性的认识及 控制。

宣示表

玉版十三行

接着再进行行书的学习,比如练习智永禅师《千字文》,怀仁禅师的《集字圣教序》,王羲之的《兰亭序》,赵孟頫的《洛神赋》等等,继续练习对毛笔的控制。之后,可以选择再喜欢的隶书、唐楷、魏碑、行草书等等进行临写,增加见识。临写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开始脱帖进行创作。

千字文

兰亭序



书法字体大致可分为篆书(大篆/小篆)、隶书(秦隶/汉隶)、楷书(或称之为正书/真书)、行书(行楷/行草)和草书(章草/今草/狂草)。
在日常生活中,楷书和行书的应用非常广泛,其中又以行书为最,行书是楷书的快写,具有舒展流动而又不失端正平稳的特点,深受大众欢迎。

以下几点习字建议供参考:
1.书法字体的演变有一定的规律,而书法讲究功底,原则上须从楷书练起,基础扎实了,再练习其他字体则事半功倍。就硬笔书法而言,如果阁下仅仅是希望把字写得好一点,满足平时考试或工作需要的话,那么你可以直接练习行书,行书的实用性很强,入门的难度亦相对较低。
2.中国书法源远流长,习字尤其强调入古!无论练习何种字体,临帖都是必须的!所以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字帖非常重要,何为适合自己的字帖?即你看起来很顺眼、很舒服、很喜欢的字帖。毛笔楷书方面建议临摹颜真卿的《颜勤礼碑》、《多宝塔碑》和柳公权的《玄秘塔碑》,而硬笔书法各书体则可以临摹田英章或庞中华的字帖。切记:临帖要专注,忌频繁换帖。
3.勿盲目练习,先学会读帖,即看准范字之基本笔法和结体,对运笔的轻重、快慢、起止等做到心中有数,进而通过不断练习形成“手感”,再加以强化,形成自己的风格。
4.务必坚持每天练习,不间断!所谓练字,重在“练”,贵在持之以恒!初学者必须坚持每天练习,每天不少于一小时,这一小时必须用心练习,决不能视之为任务完成即可。如此坚持一个月,定小有成效,但这仅仅是小有成效而已!只要坚持不断地练习,必会有持续的进步!
5.初学者建议先描红再临帖。

写字最根本的是练好一手毛笔字,只要毛笔写的好,硬笔自然也就好,近代书法大家都有一手好硬笔字。

最容易出效果的是篆书和隶书,很容易写好,但是对现代的实用作用不大。最好就是学习楷书,再进一步转为行楷,进而可以草书,实用性好。

软笔楷书字帖最好是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欧阳询,褚遂良看个人兴趣,但要抓住一本持续练下去。

行楷是以王羲之为最,至今没人可以超越,草书可以学米芾。

如果求又快又好的练硬笔,建议也照着他们的帖子写,学字体的间架结构。

贵在坚持,学书发也有修身养性的作用,长期写书法的人都很长寿。

不知楼主是想学毛笔还是硬笔。
如果是想学毛笔的话,我想楼主还是先不要想什么飘逸潇洒,毛笔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飘逸潇洒的。
本人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练习毛笔字,到现在也有十一二年了,我是从颜真卿的楷书练起的,足足练了六年的颜体才开始学隶书,直到三年前才开始接触飘逸潇洒的行书。
所以如果楼主想练毛笔字的话,我奉劝你还是从规规矩矩的楷书练起,因为只有楷书的功底深厚了才能容易掌握潇洒的行书。
此上只是本人练习过书法后的心得,主要还是看楼主自己怎么想了。
至于硬笔书法我觉得如果要刻意去练的话,我觉得效果不会很大,主要靠平时写字的时候自己要求严格(如果楼主是学生的话)

喜欢潇洒飘逸的字体,就是草书了。可以看怀素的《自叙帖》、《宋拓怀素千字文》,张旭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肚痛帖》、《古诗四首》。功夫在书外,需要长时间练习,功到自然成。硬笔书法就练行楷。

小学生初学毛笔书法应学习什么字体
答:颜真卿有多个碑帖,而入门最好是《多宝塔》,因为这个范本是作者较40左右岁时期的作品,比较规范和漂亮,初学者比较能看懂和理解。《多宝塔》是大多数学书法人的入门选择。而其它作者晚年的范本如《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对初学者难度较高,不适合初学。如果喜欢欧体字,建议从《九成宫醴泉铭》练起...

字帖选择哪种比较好
答:摘要:俗话说“字如其人”,所以写得一手好字很重要,大多数人在练字时会选择练字帖进行临摹,那么字帖选择哪种比较好呢?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哪种字体、哪个书法家,然后再进行练习。目前在售的练字帖有很多,在选练字帖时还要注意版本、印刷、纸质等细节,下面就具体介绍下字帖的选择技巧。一、...

书法有几种字体那种最易学
答:全面的说,汉字书法有七种字体:1、甲骨文 2、金文 3、小篆 4、隶书 5、楷书 6、行书 7、草书 哪种最易学?隶书比较易学:笔法简单,比较正规易识,体型偏扁。楷书也可以,相对隶书,笔画复杂了些,颜、柳、欧、赵、褚都比较成熟规范,可选一种,作为规范,加以训练。行书最具才情,看起来容易,...

练书法的字体顺序
答:清人隶书如伊秉绶作品等感受一下墨迹隶书。之后再选择合适的楷书字帖临写,比如颜真卿大人的《勤礼碑》,欧阳大人的《九成 宫》,虞世南大人的《孔子庙堂碑》,褚遂良大人的《雁塔圣教序》等,学习唐人书法的法度,提高对字的结构的认识。之后可以临临小楷的经典法帖如钟繇《宣示表》,王羲之《黄庭经...

学习书法从哪种字体入手好呢?
答:所以唐孙过庭说:“图真不悟,习草将迷。”明代汪砢玉也说:“近世多尚行草,未始学真而先习草,如人未学立而欲走,盖可笑也。”对于初学书法从哪种字体入手为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必要也不可能强求一致,只要得法并下得深功,从任何字体入手都能取得成就,可谓殊途同归。但其所花费的时间...

开始练习行书书法,哪个字帖比较好
答:《圣教序》全称为《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圣教序》为唐朝怀仁和尚集王羲之行书字而成,虽是集字成碑,且缺失之字为拼接组合而成。但是因为是由当时存世的王羲之真迹中直接摹写上石,所以历代书家倍加推崇。其书法高雅遒劲,笔势流畅,气韵生动,是学习行书的极好范本。我认为你最好用《圣教序》来练...

有哪些推荐练习的好看的字体?
答:更适合软笔书写;楷书由隶书发展而来,更简单的笔法适合硬笔书写;行书则由楷书发展而来,更追求书写的快速;草书则有行书演变而来,更能体现书法者的个性。无论楷书、行书,不同的书法者也是略有不同的,我们可以在书法大家中选一个合适自己的开始练习。楷书字帖大师推荐田英章、卢中南、顾仲安、丁永康。

小学生练哪种字体比较好?
答:楷书。原因如下:1、首先从难易程度来排序,相对于行书、隶书、小篆等字体而言,楷书最简单,最实用,对于小孩子来说,肯定从简单的,最实用的开始练字,这也符合教育部门对小学生练字要求的基本规律。2、楷书都是比较基础的,笔画和架构变化不刁钻,只有练好楷书,基础牢了,再写行、草就容易了。

练书法写什么字体好
答:在刚练书法的时候,选择什么样的书法字体来训练自己的书法水平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练书法写什么字体好,希望对你有用!楷书书法作品欣赏 楷书书法作品图片1 楷书书法作品图片2 楷书书法作品图片3 楷书书法作品图片4 书法从楷书学起 什么是书法?《现代汉语词典》里说:书法是“文字的书写艺术。特...

练硬笔书法用什么字帖
答:8.字由心生 希望你能把字练好! 问题二:硬笔书法初学选择什么字帖好? 女孩子练柳体的字比较的好,笔的话,先用黑水笔,等练得好了再改用钢笔。1~2个小时就够了。记住一定要懂得享受这个练字的过程,这样进步的快 问题三:想练硬笔书法,谁能推荐几种好的初学者字帖? 练硬笔书法的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