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发生前都有一个短暂的渐进性变化过程

作者&投稿:翟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有哪些~

地质灾害发生是有前兆的,不同的地质灾害其前兆特征各异。
滑坡发生的前兆特征有:滑坡前缘出现裂缝,土体隆起,出现小崩小塌;滑坡后缘裂缝急剧加大加宽;岩体因摩擦错动出现声响,裂缝冒热气或冷气;泉水复活或干枯,水位突变;动植物有异常,例如蚂蚁、老鼠搬家、蛇出洞、狗叫、鸡鸭不回笼等现象。
崩塌发生前的前兆特征包括:1、有小崩小塌发生;2、裂缝加大加宽,或出现新的裂缝;3、岩石崩塌前有时可听到摩擦声、撕裂声、错碎声;4、出现热、气、水等异常;5、动植物异常。
泥石流发生的前兆特征:1、河(沟)床中正常流水突然断流或洪水突然增大并夹有较多的柴草、树木;2、上游山谷中传来轰鸣声;3、有轻微的振动感;4、动物有异常。
地面塌陷发生的前兆特征:1、井、泉水位骤升或骤降,突然浑浊或翻沙、冒气;2、地面出现环状裂缝并不断扩展,局部产生地鼓或下沉;3、地下有响声。
但是,有的现象并不一定都是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需要进行科学认真的分析。

一、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的目的
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的目的是通过揭示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规律,评价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及其所造成的破坏损失和人类社会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抵御灾害的能力,并运用经济学原理评价减灾防灾的经济投入及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张梁等,1998)。
二、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的类型
(一)根据评估时间划分
地质灾害灾情评估分为灾前预评估、灾期跟踪评估和灾后总结评估3种类型(张梁等,1998)。
灾前预评估是对一个地区地质灾害事件的危险程度和可能造成的破坏损失程度的预测性评价。它是制定国土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以及减灾对策预案的基础。
灾期跟踪评估是在灾害发生时对灾害损失的快速评估。主要评估内容:一是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阐述已发生的灾种、数量、分布、规模、形成机制、危害对象、稳定性等;二是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按灾种分别进行评估。它是制定救灾决策和应急抗灾措施的基础。
灾后总结评估是指在灾害结束后对灾害损失进行的全面评估。它是决定救灾方案、制定灾后援建计划和防御次生灾害的重要依据。
(二)根据评估范围或面积划分
地质灾害灾情评估分为点评估、面评估和区域评估3种类型(表4-1)。
三、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的主要内容
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危险性评价、易损性评价、破坏损失评价和防治工程评价4个方面,其中危险性评价和易损性评价是灾情评估的基础,破坏损失评价是灾情评估的核心,防治工程评价是灾情评估的应用(张梁等,1998)。

表4-1 地质灾害灾情评估范围分类及其特征
(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地质灾害危险性是地质灾害自然属性的体现,从定性分析看,地质灾害的活动强度越高,危险性越大,灾害的损失越严重。评价的核心要素是地质灾害的活动强度,地质灾害危险性分为历史灾害危险性和潜在灾害危险性。
历史灾害危险性指已经发生的地质灾害的活动强度,评价要素为灾害的类型、规模、活动周期,以及研究区内灾害的分布密度。评价已发生的地质灾害,为应急抢险、救援、灾害预判等服务。
潜在灾害危险性指具有灾害形成条件但尚未发生的地质灾害的潜在危害性,评价要素包括地质条件、地形地貌
2)经初步分析判断,凡符合泥石流形成基础条件的冲沟,应为调查的重点。例如,泥石流形成区山坡坡度多在30°~60°,是泥石流松散固体物质和水源的供给区,沟谷的中下游,多地形较顺直,沟槽坡度大多为泥石流流通区。泥石流堆积区是固体物质停积的场所,位于冲沟的下游或沟口处,多呈扇形、锥形或带形。
3)依据区域岩溶发育程度、松散盖层厚度、地下水动力条件及动力因素的初步分析判断,圈定出的可能诱发岩溶塌陷的范围,应作为调查的重点。
4)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圈出的各类特殊性岩土分布范围,可作为调查重点。
(二)地质灾害调查的主要内容
1.崩塌调查
1)崩塌区的地形地貌及崩塌类型、特点、规模、范围,崩塌体的大小和崩落方向。
2)崩塌区岩体的岩性特征、风化程度和水的活动情况。
3)崩塌区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岩体结构类型、结构面的产状、组合关系、闭合程度,崩塌的力学机制、力学属性。
4)地下水的影响,气象(重点是大气降水)、水文和地震情况。
5)崩塌前的迹象和崩塌原因,地貌、岩性、构造、地震、采矿、爆破、温差变化、地下水(降水)的变化,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6)当地防治崩塌的经验,以往灾害发生及治理、防护的情况等。
2.滑坡调查
1)搜集当地滑坡史、易滑地层分布、水文气象、工程地质图和地质构造图等资料,并调查分析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山体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人类活动情况等。
2)调查微地貌形态及其演变过程;圈定滑坡边界、滑坡壁、滑坡平台、滑坡舌、滑坡裂缝、滑坡鼓丘等要素;查明滑动带部位,滑痕指向、倾角,滑带的组成和岩土状态,裂缝的位置、方向、深度、宽度、产生时间、切割关系和力学属性;分析主滑方向、主滑段、抗滑段及其变化,分析滑动面的层数、深度和埋藏条件及其向上、下发展的可能性。
3)调查滑带水和地下水的情况,泉水出露地点及流量,地表水体、湿地分布及变迁情况。
4)调查滑坡带内外建筑物、树木等的变形、位移及其破坏的时间和过程。
5)对滑坡的重点部位宜摄影或录像。
6)调查当地整治滑坡的经验,分析滑坡的成因机制、滑坡的类型,提出治理方案,防治次生灾害的发生。
3.泥石流调查
调查范围应包括沟谷至分水岭的全部地段和可能受泥石流影响的地段。
1)调查泥石流形成的水源条件:冰雪融化和暴雨强度、前期降雨量、一次最大降雨量、平均及最大流量、地下水活动情况。
2)调查泥石流形成的物源条件:物源区内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现象,松散堆积物的物质组成分布、类型、结构、性状和储量。
3)沟谷的地形地貌特征,包括沟谷的发育程度、切割情况,坡度,粗糙程度,并划分泥石流的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及整个沟谷的汇水面积。
4)形成区的水源类型、水量、汇水条件、山坡坡度、岩层性质及风化程度。查明断裂、滑坡、崩塌、岩堆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情况及可能形成泥石流固体物质的分布范围、储量。
5)流通区的沟床纵横坡度、跌水、急弯等特征。查明沟床两侧山坡坡度、稳定程度、沟床的冲淤变化和泥石流的痕迹。
6)堆积区的堆积扇分布范围,表面形态、纵坡、植被、沟道变迁和冲淤情况;查明堆积物的性质、层次、厚度、一般粒径及最大粒径,以及分布规律;判定堆积区的形成历史、堆积速度,估算一次最大堆积量。
7)调查泥石流沟谷的历史,历次泥石流的发生时间、频数、规模、形成过程,爆发前的降雨情况和爆发后产生的灾害情况,并区分正常沟谷或低频率泥石流沟谷。
8)开矿弃渣、修路切坡、砍伐森林、陡坡开荒及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情况。
9)当地防治泥石流的措施和经验,调查泥石流的运动特征与机理,包括泥石流的流态特征、流速流量特征、直进性、爬高性和周期性。
4.地面塌陷调查
地面塌陷包括岩溶塌陷和采空塌陷。
(1)岩溶塌陷
1)调查过程中首先要依据已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掌握区内岩溶发育、分布规律及岩溶水环境条件。
2)查明岩溶塌陷的成因机制和形成条件,塌陷的成因、形态、规模、分布密度、土层厚度与下伏基岩岩溶特征。
3)地表、地下水活动动态及其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关系。
4)划分出变形类型及土洞发育程度区段。
5)调查岩溶塌陷对已有建筑物的破坏情况,圈定可能发生岩溶塌陷的区段。
(2)采空塌陷
1)了解矿体的埋藏位置、分布、矿体层数、厚度、深度、埋藏特征和开采层的岩性、结构等。
2)查明矿层开采的深度、厚度、时间、方法、顶板支撑及采空区的塌落、密实程度、空隙和积水等。
3)地表变形特征和分布规律,包括地表塌坑、台阶、裂缝位置、形状、大小、深度、延伸方向及其与采空区、地质构造、开采边界、工作面推进方向等的关系。
4)地表移动盆地的特征,划分中间区、内边缘和外边缘区,确定地表移动和变形的特征值。
5)采空区附近的抽、排水情况及对采空区稳定的影响。
6)搜集建筑物变形及其处理措施的资料等。
5.地裂缝调查
1)单缝发育规模和特征以及群缝分布特征和分布范围。
2)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构造断裂等)。
3)地裂缝成因类型和诱发因素(地下水开采等)。
4)地裂缝发展趋势预测。
5)现有防治措施和效果。
6.地面沉降调查
主要调查由于常年抽汲地下水引起水位或水压下降而造成的地面沉降,不包括由于其他原因所造成的地面沉降。主要通过搜集资料、调查访问来查明地面沉降原因、现状和危害情况。着重查明下列问题。
1)综合分析已有资料,查明第四系沉积类型、地貌单元特征,特别要注意冲积、湖积和海相沉积的平原或盆地及古河道、洼地、河间地块等微地貌分类,第四系岩性、厚度和埋藏条件,特别要查明压缩层的分布。
2)查明第四系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埋藏条件及水力联系;搜集历年地下水动态、开采量、开采层位和区域地下水位等值线图等资料。
3)根据已有地面测量资料和建筑物实测资料,同时结合水文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初步圈定地面沉降范围和判定累计沉降量,并对地面沉降范围内已有建筑物损坏情况进行调查。
7.潜在不稳定斜坡调查
主要调查建设场地范围内可能发生滑坡、崩塌等潜在隐患的陡坡地段。
1)地层岩性、产状、断裂、节理、裂隙发育特征,软弱夹层岩性、产状,风化残坡积层岩性、厚度。
2)斜坡坡度、坡向,地层倾向与斜坡坡向的组合关系。
3)调查斜坡周围,特别是斜坡上部暴雨、地表水渗入或地下水对斜坡的影响,人为工程活动对斜坡的破坏情况等。
4)对可能构成崩塌、滑坡的结构面的边界条件、坡体异常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以此判断斜坡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及可能的影响范围。
二、地质环境条件分析
1)一切致灾地质作用都受地质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控制。地质环境条件分析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基础。
A.分析地质环境因素的特征与变化规律。
a.岩石物性:岩石类型、组分、结构、工程地质特征。
b.地质构造:构造形态、分布、特征、组合形式和地壳稳定性。
c.地形地貌:地貌形态、分布及地形特征。
d.地下水特征:类型、含水岩组分布、补径排条件、动态变化规律和水质水量。
e.地表水活动:径流规律、河床沟谷形态、纵坡、径流流速与流量等。
f.地表植被:种类、覆盖率、退化状况等。
g.气象:气温变化特征、降水时空分布规律与特征、蒸发与风暴等。
h.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形式和规模。
B.分析各地质环境因素对评估区主要致灾地质作用形成、发育所起的作用和性质,从而划分出主导地质环境因素、从属地质环境因素和激发因素,为预测评估提供依据。
C.分析各地质环境因素各自和相互作用的特点及主导因素的作用,以各种致灾地质作用分布实际资料为依据,划出各种致灾地质作用的易发区段,为确定重点区段提供依据。
2)综合地质环境条件各因素的复杂程度,对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的复杂程度做出总体的分区段划分。
3)各种致灾地质作用受控于所有地质环境因素不等量的作用。主导地质环境因素是致灾地质作用形成的关键,从属地质环境因素总是以主导地质环境因素的作用为前提或是通过主导地质环境因素发挥作用,激发因素在致灾地质作用孕育成熟的条件下,因其作用而导致灾害发生。因此,在预测评估过程中,应首先分析某些地质环境因素可能发生的变化及进而出现的不稳定状态,评估地质灾害发展趋势。

地质灾害发生前总会有一些以渐进性变化为特征的异常现象,即所谓“前兆”。例如地震、滑坡、地面塌陷发生前会出现地面变形、沉降,地下水位、水质的异常。这些前兆与渐进性地质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有许多相似之处,只不过前兆呈现的地段有限,大多集中在灾点附近,且变化的速率较快而已。

通过上述关于地质灾害与渐进性地质环境问题两者关系的讨论,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地质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在因果关系上存在着“多因单果”、“单因多果”的现象。前者是说某一种地质环境问题(现象)可以有多种成因;后者是说某一种地质作用或人为活动可以引发多种不同的地质环境问题。除此之外,一种地质环境问题的出现又有可能为另一种问题的发生创造条件,即存在着“因果长链”。地质灾害与渐进性地质环境问题之间的相互影响,充分体现了各种地质环境问题之间复杂的因果关系。因此,环境地质工作要格外重视地质背景及其地段性差异的调查,调查的内容既要做到全面充分的揭示岩土、水等时空结构的特征,又要结合成因机理,对已出现和可能出现的地质环境问题发生的地点作出全面的综合判断。那种脱离地质背景和成因分析的灾害现状调查或者仅仅围绕某一特定地质环境问题而开展的调查评价应尽量避免。

(2)地质环境系统是自然-人工复合系统,许多地质环境问题的出现都与人为活动有着紧密联系,由于未来人为活动的方式、强度在许多情况下,是难以准确把握的,尤其在中小尺度上超前作出判断几乎是不可实现的,所以,人为活动信息的不充分往往是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面临的难题。对此,环境地质工作指导思想应有所改变。

首先,要弄清环境地质工作的社会职能,其职责是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关环境地质正、反两方面的论证依据,环境地质工作者既不能越俎代庖视自己为决策者,又不能始终站在后台扮演可有可无的角色。例如在城市化进程中,环境地质工作与城市建设、规划是一个相互紧密配合的过程。一方面环境地质工作者要向规划、建设部门提供有关地质环境的基础背景资料;另一方面又要针对规划、建设方案可能遇到的地质环境问题风险作出论断。也就是说要改变环境地质部门只提供基础资料,规划部门独家制订规划的做法。规划是个多学科综合,多方利益权衡,城市多功能合理配置的运筹过程,只强调城市经济功能和美学价值,忽视人与地质环境的正、负关系是导致城市地质环境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反之,不考虑未来人为活动的方式,只分析地质背景强调地质环境脆弱的一面,单方面提出适宜或不适宜的结论也是不妥的。

其次,要注意地质环境系统是不断演化的,人为活动可以破坏环境,也可以改善环境。因此,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环境地质工作与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和防治措施的制定也必然要适时到位。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对还在发育中的地质作用和过程(包括人为的)的时空关联关系要及时捕捉、分析,尤其要注意对人为活动方式、施加地点、作用强度等资料的收集。那种以地质背景现状调查为主,不考虑地质环境问题与人为活动对应关系的调查成果,不仅不能全面了解地质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而且对现状和未来可能施加的人为活动的合理性也难以作出科学的论断。总之,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提出风险评估和应对的建议是环境地质工作者长期的任务,换句话说,环境地质调查评价不是一次性、一劳永逸的工作。

(3)地质环境系统演化规律的科学探索任重而道远。有些理论用于解决现实的环境地质问题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特别是有关地质灾害(突发性的地质环境问题)发生时间、地点、规模的准确预测、预报目前还难以实现。在这方面目前切合实际的办法就是重视突发前各种“前兆”的捕捉和综合分析。相关的工作有两点:一是尽可能多地收集已有灾害点的“前兆”资料,包括岩土变形、水位、水质和地表景观变化的数据和形态描述,结合地质的和人为活动条件,对它们的运动频率、变化速率、趋势及各状态指标的关联过程进行统计分析,寻找出不同条件下突变出现的时机和主要特征,从中提取有助于推断灾害发生时间、地点、规模的规律性认识;二是对潜在的或有可能近期发生的灾害点加强监测,特别是对规模较大,后果严重的且处于渐变阶段的灾害点,应加密监测点,缩短监测时间间隔,增加监测内容,并快速进行数据处理和相应的专家会商。实践表明,在地质灾害预测理论和预测方法还不完善的今天,上述工作对于防灾减灾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有哪些
答:地面塌陷发生的前兆特征:1、井、泉水位骤升或骤降,突然浑浊或翻沙、冒气;2、地面出现环状裂缝并不断扩展,局部产生地鼓或下沉;3、地下有响声。但是,有的现象并不一定都是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需要进行科学认真的分析。

请问地质灾害有哪些前兆特征?
答:地面塌陷发生的前兆特征:1、井、泉水位骤升或骤降,突然浑浊或翻沙、冒气;2、地面出现环状裂缝并不断扩展,局部产生地鼓或下沉;3、地下有响声。 但是,有的现象并不一定都是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需要进行科学认真的分析。

历史上发生过的地震,在震前是否有异常现象发生?有预警意义吗?_百度...
答:地震是一种灾害程度比较大的地质灾害,震级比较大的地震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的强震,遇难人数:69227人。多少家庭因这次地震而破碎,亲人永隔。很多自然灾害都可以被预测,地震是否可以被预测?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还不能做到提前...

地震的前兆都有哪些?
答:主要有:天气异常闷热,人们焦灼烦躁;再或者久旱不雨或阴雨绵绵;黄雾四散;日光晦暗;怪风狂起;六月冰雹(飞雪)等等。其他的:如 1:浮云在天空会呈极长的射线形,射线中心指向的位置就是中心地震的位置,这样的射线云很容易被人们观察到(射线云)2:地震发生前云体的颜色为:白色、灰色、橙色或者橘...

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不包括( )。
答:(2)滑坡前兆是:滑坡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裂缝,前缘土体出现隆起现象;滑体后缘裂缝急剧加宽加长,新裂缝不断产生,滑坡体后部快速下座,四周岩土体出现松动和小型塌滑现象;滑带岩土体因摩擦错动出现声响,并从裂缝中冒出气或水;在滑坡前缘坡角处,有堵塞的泉水复活或泉水、井水突然干枯;动物出现惊恐...

彭州山洪灾害曾多次预警被忽视,事发前曾有过哪些异常?
答:彭州山洪灾害发生前云顶出现异常,当地相关部门发出了多次预警都被游客忽视,而且游人自己发现云顶异常,有出现强对流天气的可能,也不以为然。在接到当地气象部门发出的预警时,游客还是意识不到危险,直到山洪到来的时候,游人才知道山洪真的出现,才叫慌乱之中逃离。彭州当地的游客,如果能在事发前注意到...

为什么地质灾害前一小时才能预测到呢?平时想预测都无法预测呢?_百度...
答:无法预测发现的时间。像唐山大地震一个月前就发现异常,但不可能将几十万人迀到外地避一个多月。再一个也无法预测准确地点及灾害大小。相对比较准确的算台风了,但有时登陆地与预测相差几百公里,更不要说地震与火山了。

地震是大型地质灾害之一,破坏性极大,人类是否能提前预测地震的发生呢...
答:人类目前还不能提前预测地震的发生。但是地震之前会有一些前兆发生,有一些气象异常,水异常,动物异常,地声异常,电磁异常等等。1、地震是大型地质灾害之一,破坏性极大 人们最害怕的就是天灾人祸,地震是大型地质灾害之一,对人类的破坏性极大。地震是突然发生的自然灾害,很多人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难道...

发生地质灾害怎么办
答:一、灾害前有哪些征兆?地质灾害发生前有以下自然现象: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或出现泉水(井水)突然干枯、井水水位突变、水色突然浑浊或翻砂、冒气等异常现象;动、植物异常,如蛇挡道,蚯蚓上路乱窜,蚂蚁成群结队携幼搬迁上树,猪、狗、牛、羊、鸡等惶恐不安、不入窝圈不入睡,老鼠乱窜,植物形态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