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人物心理表现的作文

作者&投稿:夏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描写人物心理的作文~

夜幕开始降临了,我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大街上,你我擦肩而过。佛祖曾说: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得一次擦肩而过。可如今看来,上辈子岂不是扭断了脖子?我暗笑着。

“啊!”我被一个健壮的青年撞倒在了地上。他马上又把我拉了起来。我看着他,似乎感受了他内心的急迫与不安。

他开口对我说:“对不起,我刚从乡下来,钱包又被人偷了,你能借我些钱,让我到朋友家吗?”

他竟然向我借钱,他这个平生与我素不相识的人竟然向我借钱。我该怎样对待这五百次的回眸呢?妈妈说:“人世间有许多的欺骗,你千万不能被那些花言巧语所蒙蔽。我茫然了,不知所措。

他在期盼着我的回答。他似乎不敢看我的眼睛,从那瞬间的眼神相遇中,我看到了无边的黑暗,哪里是太阳从来没有照射过的角落。但我认不相信他在欺骗我,我想我知道了应如何对待这五百次的回眸……

他拿着钱消失在了人群当中……

我将电话卡一次又一次拔出,一次又一次的插入,一次又一次的拨打那个电话,电话里依旧一次又一次传出那个声音:您拨打的是空号。

我居然被他欺骗了,难道这就是五百次回眸的结果吗?我被骗了,被骗得那样悲惨,我为自己没有听从妈妈当时的话感到自卑,有为人世间有这样缺德的人感到无比的悲愤.我恨透极了.真想把刚才那个骗子狠骂一顿.但是我不知道他现在人在何方.唉,我 叹了一口气,悲着沉重的书包,回家了.

我喜欢真诚,厌恶欺骗。人世间为何要有那么多的欺骗呢?人们在充满真诚的社会中生活,不是很快了吗?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难道这样很快乐吗/我真的想不明白,这到底是为了什么,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有是是什么.?

真诚,人间不能没有真诚,只可惜他占有的比例太小了……

真诚,你在哪里?我们需要你,我么不能没有你……请你出现在每一个人身上,好吗?只要你时时刻刻在我们社会上徘徊,我相信我们的人世间不可能会出现欺骗.它将会烟消云散

我是一个好强的人
我是一个非常好强的人,你要是信的话,就听听我的故事吧.
那是一个盛夏的晚上,我下楼去散步,碰见了我的原来的好朋友武文斌.我们俩有很长时间没见面了,所以一见面便兴致勃勃地聊了起来.聊着聊着,他突然问我;“毛毛,你能做几个俯卧撑?”我摇了摇头,说:“不知道.”没等我说完,他就趴在地上做了起来,一边做,一边还说:“我能做20多个,你肯定做得比我多.”刚说完不久,他便站了起来说:“一共做了25个,你也去试试吧.”我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去作.要知道,我在体育方面可是最不行的,因为,我太胖.我趴在地上,做了不到5个,便力不从心地败下阵来,武文斌看了便说:“想不到你才做5个,我以为你多棒呢?!”听到这话,我的脸刷地一下红到了脖子根.如果地上有条缝,我真想钻进去,但这是不可能的.
回到家,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心里暗暗地想,他能做25个,我为什么不能呢?难道我比他笨?不,不可能!我绝不是比他笨,只是我比他练习的少罢了.对,我一定要努力锻炼,超过他.于是,从那天开始,我便下定决心,每天坚持做5个俯卧撑,一天、二天随着天数的增加,渐渐的,渐渐的,我一口气能做30多个.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锻炼,我已经能做40多个了.
一年很快过去了,还是在一个盛夏的夜晚,同一地点,我再次碰见了武文斌.我便先发制人,提出再比赛俯卧撑.他满不在平地答应了.还是他先做,仍是做了25个.做完后,他得意洋洋地看着我,好像在嘲笑似的对我说,你能做这么多吗?现在该轮到我了,我想起一年前那个夜晚,想起了我刻苦锻炼时所付出的代价,我便不由得为之一振,突然爆发出一种无名的力量,一口气做了50个.我做完后,一看武文斌已经看傻了.过了好长时间,他才缓过劲来,傻呆呆地问我:“你怎么这么棒?”我笑了笑,回答到:“这得感谢你呀.要不是你触动了我的好强心,我怎么会这么刻苦训练呢,怎么能超过你呢?”“噢,我明白了……”他苦笑着说.
这就是我要告诉你的一件事.
其实,我在其他方面也很好强,正因如此,所以我总能取得胜利.
这就是我,一个好强的人.

通常我们所谓的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在生活中,我们每当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心理总会产生一些想法和做法,这就是心理活动.)就是结合人物的语言行动描写,把人物是怎么想的写清楚.在描写人物时,适当地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对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文章的主题思想有着重要的作用.
要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离不开人物的面貌、行动、语言等因素.
可是为了充分展示人物的思想,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需要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直接刻画、交待人物心理
采用这种方法,一般常用“他感到……”、“他觉得……”、“他认为……”、“他想到……”“他想……”、“他回忆……”、“他思索着……”、“他想起……”等带有标志性的词语来表达.当然,也可以不用这些词语,直接通过文章中人物的内心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例如:课文《穷人》,当写到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安顿好他们之后,有一段心理活动描写,十分精彩:
他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些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事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这里,作者把桑娜没征得丈夫同意,就把邻居西蒙的孩子抱回家后的矛盾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期间有害怕,又担心,有自责,但更有决断.“嗯,揍我一顿也好!”写出了她为了两个孤儿,宁愿自己挨揍的善良品质.如果没有这段合理感人的心理描写,仅写她抱回孩子的一些行为动作,那么桑娜的这些品质也就不可能表现得这么充分.
二、通过动作,表情反映人物心理
人物的一举一动,都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在体现.刻画得好,往往能从侧面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例如:《小抄写员》中,“叙利奥忽然觉得有人用两只发抖的手抱住了他的头,不觉‘亚’的一声叫了起来.”这里,“两只发抖的手抱……”深刻地表达了父亲当时的那种复杂,微妙的内心活动,从而更深刻的表达了父子之情,令读者感动.
对人物表情进行形象的描写,对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也起这很重要的作用.
例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中,作者通过对李大钊同志在法庭上执著、坚定、慈祥、严峻的表情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李大钊同志的那种坚贞不屈,及坚决与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心理品质.
由此可见,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就是心理活动,可通过人物的动作、表情反映出来.
三、通过想象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这种心理描写方法,常常借助梦境幻觉,以想象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
例如:《买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描写小女孩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擦然一根根火柴产生了幻觉,展现初一幅幅美丽的幻想世界.点燃第一根火柴,仿佛自己坐在大火路面钱;第二根,仿佛看见了烤鹅;第三根,仿佛看到了圣诞树;第四根,仿佛看到了奶奶;点燃一整把火柴,仿佛奶奶把她带到光明快乐的地方去了.这样的幻觉描写,反映了小女孩的天真、单纯及对温饱的渴求.小女孩当时的心理活动也被刻画得细腻曲折.
所以,运用想象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能让读者深刻准确地把握人物当时当地的内心活动,这对理解文章的中心有一定的作用.
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复杂地,另外,为了揭示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心里描写还应当与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经历相吻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
阅读作文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这是某学生的一段作文,写的是他知道考试成绩前后的心理活动.
虽然,他用“紧张得要命”、“很是伤心”等词,但我们并不感觉到他有多紧张,有多伤心,
原因就是他用抽象的概述代替具体可感的描写.
思考:如何进行具体可感的心理描写呢?
可分为两大类: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直接描写包括内心独白、神态描写、梦境和幻觉描写等,
间接描写包括环境烘托、动作语言描写.
内心独白:就是自己对自己讲的无声的话.
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有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
幻觉描写:人在极度紧张的状态下,眼前或耳边会有虚幻的画面或声音,其内容往往是自己最怕看到或听到的,把这些详细地描绘下来,就能十分准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我好象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卷来,使我不得动弹,不能呼吸.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在进行幻觉描写前也要用一些提示语,如:似乎看见,仿佛听到等.
环境描写:一个人在不同的心情时看相同的景物,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因为人对使自己心灵产生感应的事物特别敏感,因此人的眼睛能根据自己的心情选择景物,并伴随着强烈的主观感受.
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颤.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啦!”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
语言行动描写:语言行动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人物的心理通过语言行动向外界传达.人在紧张的状态下他(她)的语言行动就会扭曲,就会与平时不同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
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可怜的“48”,我“唉”的一声便瘫在了桌上.
作文题目:----我错了------------------
要求:依据情节,合理描写
按顺序写,写出层次
要表现人物性格
要结合其他描写
出示习题:
能否反省自己,总结得失,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你曾经做错了什么事情?又是怎样认识到错误,纠正错误的?请记录下你的成长瞬间,给别人以启发.注意写好你的思理活动.
审题指导:
内容要点;你曾经做错了什么事情?又是怎样认识到错误的,纠正错误的?
写法要点:注意写好你的思理活动.
写法指导
在生活中,我们每当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心理总会产生一些想法和做法,这就是心理活动.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呢?
一、依据情节,合理描写
依据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合理想象,适当描写人物心理,才能够把人物写“活”写真,使文章的内容更加突出.
回家的路上
路灯亮了.我的心咯噔一下:糟了,这回又晚了.我慌慌张张地向家里跑去.一路上,爸爸黑边眼镜后面那双严厉的眼睛,不时地出现在我眼前.我的心立刻忐忑不安,七上八下的.我一路小跑,心里不住地埋怨自己:前几天爸爸刚刚说过,放学要直接回家,不要到别处去玩.可是我刚坚持三天,就又给忘了.这回爸爸一定会特别生气,说不定还要揍我呢!这时,我放慢了脚步,怎么办?现在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向爸爸承认错误,请他原谅.想到这儿,我就加快了脚下的速度,飞速地向家里跑去.
这篇短文写的是“我”在回家的路上的心理活动.片段开头清楚地交待了心理活动产生的原因.如写“我”的心咯噔一下:“糟了,这回又晚了.”这个心理活动是由于看到“路灯亮了”而产生的.接着叙述了自己心里的想法,使短文一层进一层地铺展开去.
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写心理活动的基础是叙事,有了实实在在的事情,才能写出实实在在的心理活动.
二、按顺序写,写出层次
我们看见或遇到一些事情,心理有许多想法或看法,如果全部端出来,就会使人感到像一团乱麻,不知道写的是什么.因此,要一层一层地写出心里想什么,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想等.
请看下面的短文:
大扫除
放学后,该我参加卫生大扫除了.我拿起一把大笤帚走到教室后面开始清扫地面.忽然,在一张桌子腿下发现一支笔,我捡起来一看,原来是一支“派克”圆珠笔.这笔是谁的呢?我看了一下座位,这是王明同学坐的地方,准是他丢的.我记得前些天,他还向同学们吹嘘地说,他过生日的时候,他爸爸要送他一支“派克”笔.这下别吹了,我把它藏起来,让他尝尝着急的滋味.我把笔放进口袋里,刷刷地清扫地面.忽然,我眼前浮现出王明同学着急的面孔,仿佛看见他急得抓耳挠腮.我这个玩笑开得不是地方,怎么能拿自己的快乐,去换取同学的着急呢?我得把笔给他送去,让他获得一个意外的惊喜.
大扫除结束了,我拿笔向王明家走去.
这篇短文写捡拾圆珠笔的事情,是按照:找到笔的主人——想到笔的来历——想让主人着急——决定送还失主的顺序写的.从心理活动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故事的线索、前因和后果,从而展现了小作者急人所急的精神.
因此,可以说:条理清楚,线索明确,是写好心理活动的基本功.
三、要表现人物性格
一个人面对着眼前的事情,有何想法,持什么态度,是能够表现出人物性格的.因此,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杜绝小人说大人话,杜绝不符合人物性格特点的心理活动.
四、要结合其他描写
在写心理活动时,可以穿插叙事,写出人物的动作和语言;又可内心独白,用“我想”引出心理描写;也可描写景物衬托心理活动.这样写使文章错落有致,富于变化.

通常我们所谓的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在生活中,我们每当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心理总会产生一些想法和做法,这就是心理活动.)就是结合人物的语言行动描写,把人物是怎么想的写清楚.在描写人物时,适当地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对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文章的主题思想有着重要的作用.
要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离不开人物的面貌、行动、语言等因素.
可是为了充分展示人物的思想,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需要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直接刻画、交待人物心理
采用这种方法,一般常用“他感到……”、“他觉得……”、“他认为……”、“他想到……”“他想……”、“他回忆……”、“他思索着……”、“他想起……”等带有标志性的词语来表达.当然,也可以不用这些词语,直接通过文章中人物的内心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例如:课文《穷人》,当写到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安顿好他们之后,有一段心理活动描写,十分精彩:
他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些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事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这里,作者把桑娜没征得丈夫同意,就把邻居西蒙的孩子抱回家后的矛盾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期间有害怕,又担心,有自责,但更有决断.“嗯,揍我一顿也好!”写出了她为了两个孤儿,宁愿自己挨揍的善良品质.如果没有这段合理感人的心理描写,仅写她抱回孩子的一些行为动作,那么桑娜的这些品质也就不可能表现得这么充分.
二、通过动作,表情反映人物心理
人物的一举一动,都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在体现.刻画得好,往往能从侧面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例如:《小抄写员》中,“叙利奥忽然觉得有人用两只发抖的手抱住了他的头,不觉‘亚’的一声叫了起来.”这里,“两只发抖的手抱……”深刻地表达了父亲当时的那种复杂,微妙的内心活动,从而更深刻的表达了父子之情,令读者感动.
对人物表情进行形象的描写,对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也起这很重要的作用.
例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中,作者通过对李大钊同志在法庭上执著、坚定、慈祥、严峻的表情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李大钊同志的那种坚贞不屈,及坚决与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心理品质.
由此可见,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就是心理活动,可通过人物的动作、表情反映出来.
三、通过想象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这种心理描写方法,常常借助梦境幻觉,以想象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
例如:《买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描写小女孩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擦然一根根火柴产生了幻觉,展现初一幅幅美丽的幻想世界.点燃第一根火柴,仿佛自己坐在大火路面钱;第二根,仿佛看见了烤鹅;第三根,仿佛看到了圣诞树;第四根,仿佛看到了奶奶;点燃一整把火柴,仿佛奶奶把她带到光明快乐的地方去了.这样的幻觉描写,反映了小女孩的天真、单纯及对温饱的渴求.小女孩当时的心理活动也被刻画得细腻曲折.
所以,运用想象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能让读者深刻准确地把握人物当时当地的内心活动,这对理解文章的中心有一定的作用.
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复杂地,另外,为了揭示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心里描写还应当与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经历相吻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
阅读作文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这是某学生的一段作文,写的是他知道考试成绩前后的心理活动.
虽然,他用“紧张得要命”、“很是伤心”等词,但我们并不感觉到他有多紧张,有多伤心,
原因就是他用抽象的概述代替具体可感的描写.
思考:如何进行具体可感的心理描写呢?
可分为两大类: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直接描写包括内心独白、神态描写、梦境和幻觉描写等,
间接描写包括环境烘托、动作语言描写.
内心独白:就是自己对自己讲的无声的话.
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有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
幻觉描写:人在极度紧张的状态下,眼前或耳边会有虚幻的画面或声音,其内容往往是自己最怕看到或听到的,把这些详细地描绘下来,就能十分准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我好象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卷来,使我不得动弹,不能呼吸.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在进行幻觉描写前也要用一些提示语,如:似乎看见,仿佛听到等.

虎子,你在哪儿?你还好吗? 我常常想着想着,眼泪就悄悄地流了下来。 那是一个寒假,快要出发回奶奶家了,我高兴得不得了,因为我就要见到英姿飒爽的大狼狗虎子了,我又能和虎子一起玩,一起叫了。 刚到爷爷家门口,我便象一支离弦的箭一样冲进了院子,前院后院、屋里屋外找了个底儿朝天,可就是看不见虎子的踪影,心急火燎的我不住地问爷爷:“虎子,虎子呢?虎子哪儿去了,爷爷?”爷爷听了,叹了口气,摇摇头:“虎子它„„唉!”这时,我的心底涌出一股不详的预感。我忙问爷爷:“怎么了?虎子怎么了?”“虎子走了!” 什么?“嗡”的一声,我的脑袋一片空白。不会的!虎子怎么会走呢?虎子一定还在家里!没错,爷爷一定是在逗我! 我又开始屋里屋外奔进跑出地寻找,可虎子并没有像我期待的那样,从角落里一跃而出,摇着尾巴汪汪地叫。我立刻大哭起来,脑海里不禁回忆起虎子的模样来: 黑黄相间的毛皮闪着油光,尖尖的耳朵总是竖着,睁着的大眼闪着温和的目光,看不出来的人会以为它很凶呢。又湿又粗糙的大舌头总是贴到我的手上,一下一下地,好暖和的,高兴的时候还把上唇翻上来,它会笑呢! 我还想起了喂他时的模样:张着大嘴,坐在我的脚边,那细长的尾巴带着比身上不知长几倍的毛,不知疲倦地左右摆动着,眼珠转来转去,却始终盯着我手中的筷子。我总会情不自禁地夹几块最大的排骨、最肥的肥肉给它,看它心满意足地舔着嘴巴,我的心里可真是快活。 可是现在„„ 想着想着我又哭了起来„„ 我的小小的心一直不能相信虎子已经死了,我坚持认为它还活着。直到现在,每想起虎子,想起它的身影,我的眼泪总是不自觉地流下来。 虎子,你在哪儿?你还好吗?

【例文】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

(简析:这是《最后一课》中一个失去了自己国土的儿童——小弗朗士的内心独白。当他知道这是“最后一课”之后,内心悔恨万分,懂得了上这“最后一课”的意义,感到了它的珍贵。心理描写具体细腻,形象可感)

2.幻觉描写 幻觉能折射出人物的心愿或思想感情。人在特定的状态下,耳边或眼前会出现虚幻的画面或声音,而这些往往是自己最想或最怕听到和看到的,如将这些内容详细准确地描绘出来,就是当时人物内心的最好写照。

【例文】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简析:这是《藤野先生》一文的结尾,鲁迅先生通过心理幻觉,描绘当时自己对先生的思念和敬仰之情。)

今天是我第一次升旗,我端端正正的走上了升旗台。这时我的心里非常紧张,心砰砰地跳着,仿佛是一分钟里跳了一亿次。这时校长宣布:“升旗仪式正式开始!第一项,升国旗,奏国歌。”随后一阵雄壮的交响乐声回响在整个校园的上空,我忙抓起了升旗台上的绳子,开始用力的向下拉,心里想着妈妈对我说的话:“别害怕,别紧张,国旗是不会掉下来的。”终于,国旗升上了顶端,呼啦啦的迎风招展,我心里暗暗的说“最紧张的时刻终于结束了。”

激动心理描写作文
答:1. 以“激动”为话题描写人物心理的作文 激动的时刻 在那以前,我一直以为生活是平淡的;在那以前,一直以为生活中缺乏精彩;在那以前,一直以为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是很容易回味的;在那以前,一直以为来人世走一遭只是为了履行一项任务;在那以前,一直以为拥有生命,便是为了等待死亡……但在那以后,我的一切想法都改...

运用心理描写作文500
答:6. 下课以后作文500字利用环境心理描写表现人物 失败使我前进窗外的暴风雨放肆地敲击着房屋、树木、道路……像个怪物一样,好像要将整个城市吞噬掉。 我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无奈地注视着窗外的黑暗。眼已哭得红肿,泪却还在流着。 回想起老师念分的时候,我的心跳得厉害,我无法相信这就是我多少天来努力的结果。想起...

心理描写作文一小段
答:帮助的人:35.4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 心理活动描写一段,300字 例1: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这段作文,写的是某学生知道考试成绩前后的心理活动。虽然,他用"紧张得要命","...

心理描写人物描写作文200字左右
答:点评: 这篇作文成功地运用了心理活动描写。 如在第一次做俯卧撑丢脸后,“回到家,…… 超过他。”这几句心理活动描写,真实而生动地写出了小作者“回到家”,“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进行的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决定“努力锻炼,超过他”的过程。 充分地体现了文章的中心——“我是一个好强的人”。文章在叙述一年...

优秀心理描写作文300字
答:点评: 这篇作文成功地运用了心理活动描写。 如在第一次做俯卧撑丢脸后,“回到家,…… 超过他。”这几句心理活动描写,真实而生动地写出了小作者“回到家”,“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进行的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决定“努力锻炼,超过他”的过程。 充分地体现了文章的中心——“我是一个好强的人”。文章在叙述一年...

描写人的动作心理描写作文300字五年级
答:7. 描写人物心理紧张的作文300字五年级水平 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 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可怜的“48”,我“唉”的一声便瘫在了桌上。 双手不知道该放在...

描写人物心理的作文300字
答:我是一个好强的人 我是一个非常好强的人,你要是信的话,就听听我的故事吧.那是一个盛夏的晚上,我下楼去散步,碰见了我的原来的好朋友武文斌.我们俩有很长时间没见面了,所以一见面便兴致勃勃地聊了起来.聊着聊着,他突然问我;“毛毛,你能做几个俯卧撑?”我摇了摇头,说:“不知道.”没等我说...

心理活动的描写作文200
答:点评: 这篇作文成功地运用了心理活动描写。 如在第一次做俯卧撑丢脸后,“回到家,…… 超过他。”这几句心理活动描写,真实而生动地写出了小作者“回到家”,“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进行的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决定“努力锻炼,超过他”的过程。 充分地体现了文章的中心——“我是一个好强的人”。文章在叙述一年...

人物心理描写作文三百字
答:本文的心理活动虽然不是很多,但却运用得恰到好处,生动地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好强,而且使人物形象丰满。 3. 描写人物心理的作文300字 我是一个好强的人 我是一个非常好强的人,你要是信的话,就听听我的故事吧. 那是一个盛夏的晚上,我下楼去散步,碰见了我的原来的好朋友武文斌.我们俩有很长时间没见面了,所...

心理描写作文60字
答:这篇作文成功地运用了心理活动描写。如在第一次做俯卧撑丢脸后,“回到家,…… 超过他。”这几句心理活动描写,真实而生动地写出了小作者“回到家”,“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进行的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决定“努力锻炼,超过他”的过程。充分地体现了文章的中心——“我是一个好强的人”。文章在叙述一年后的再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