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作者&投稿:褒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是什么时候?第二次结合呢?~

1、第一次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
第一次结合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和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三大改造”)。第一次结合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2、第二次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结合。
第二次结合的理论成果包括:发展了的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等等)。

扩展资料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与第二次飞跃就出现一个明显不同:第一次飞跃同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而且这次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本身就包含毛泽东哲学思想。而第二次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其哲学基础是什么,是否同时产生了继毛泽东哲学思想形态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第二个形态,或者仍是第一个哲学形态——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新发展,目前国内哲学界说法不一。
一些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第二个新形态正在形成之中。不过,这个新的哲学形态有什么特征,何以命名,尚无定论。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或者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形态、新理论成果究竟是什么,是继续发展了的毛泽东哲学思想抑或其他,将在今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中来加以解决。

错。1956年,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 “第二次结合”的任务,其背景是
1、经济建设上只得照抄苏联,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  
2、经过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践,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已经积累了进行建设的初步经验
3、1956年2月召开的苏共二十大,暴露了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缺点和错误,必须引以为戒。
新中国建立初期,由于没有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在工业化建设中所取得的高速度显示了苏联模式的威力,所以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选择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
毛泽东认为,在经济建设上学习苏联的做法,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但同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
经过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践,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已经积累了进行建设的初步经验。随着苏共二十大对苏联模式弊端的进一步披露,中国共产党人决心走自己的路,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56年4月初,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我认为最重要的教训是独立自主,调查研究,摸清本国国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制定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
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鉴于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出现过一些缺点和错误,中共中央又指出,现在我们应当更加强调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强调开动脑筋,强调创造性,在结合上下工夫。
毛泽东说: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自己的道路。
毛泽东提出的关于实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任务,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原则。

扩展资料
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将全面铺开,客观上提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从社会革命转到经济建设上来的要求。
探索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需要经历复杂的考验。当时中国主要面临两大问题:一个是如何处理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一个是如何处理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和速度问题。
由于我们对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准备不够,我们未能避免大的曲折。
参考资料:十五、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 - 人民网

  1、毛泽东同志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2、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基本完成、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毛泽东就向全党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考,是同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从中国实际出发深入思考如何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相联系的。他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因为我们没有经验,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只得照抄苏联","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这当然不应当是长久之计"。1956年,苏共20大以后,毛泽东认为它对我们最重要的教益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要"以苏为鉴",探索自己道路。他明确指出,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找到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在这个探索中形成了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方针政策和实践经验。比如,党的八大的正确思想、毛泽东在1956年和1957年先后作的《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重要讲话,以及许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观点,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国防、外交、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这些都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初步探索中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观点,尽管有的还是不够成熟的设想,有的并未付诸实施,有的后来也没能坚持下去,但它们都为后来的探索做了开创性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同时,也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提供了良好的开端,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基础。

毛泽东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邓小平。
邓小平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毛泽东完成了第一次结合,找到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毛泽东提出的实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结合,邓小平实现了“第二次结合”,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谁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答:毛泽东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相关知识: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谁提出的?
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提出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出自哪里
答: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出自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科学命题。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科学命题,并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和方法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是怎样提出的?这一命题的提出对中国革命胜利...
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的提出,是毛泽东探索适合中国革命道路实践的产物,是毛泽东在用马列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过程中,在反对教条主义的斗争提出来的。五四时期,早期的共产党人如李大钊就敏锐地意识到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还须使之与中国的实际结合。当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并遇到挑战,李大钊在阐述马克...

第一个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是谁
答:第一个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是李大钊。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等都曾经提出过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去的思想,但在党的幼年时期,对于这个问题还没有形成深刻的、完整的、统一的认识。特别是由于1931年开始在党内占统治地位的“左”倾路线,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是谁
答: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是毛泽东。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为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基于建党17年以来的经验教训,明确提出并系统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他郑重提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按照中国的特点...

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什么时候
答: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作《论新阶段》政治报告中第七部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原则...
答:【答案】:D 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概论。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桥儿沟召开。这是一次被毛泽东称为“决定中国之命运”的重要会议,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贡献。毛泽东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是谁
答:毛泽东之所以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源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经历过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特别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学说应用于中国实际,创建了工农红军,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和工农政府,...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是谁
答:最早提出马克思中国化的是毛泽东。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并初步阐述了这个命题的思想内涵。衍生知识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