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明清时期民间流行的几种歌舞形式

作者&投稿:蔺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明清时期的民间歌舞与风俗音乐

打连厢,又名《打花棍》、《金钱鞭》、《霸王鞭》,是北方流行的民间歌舞。舞者化装扮成旦、丑等角色,手持“霸王鞭”表演。清毛奇龄《西河词话》:“金作清乐,仿辽时大乐之制,有所谓连厢词者,则带唱带演”。清代民间画家所绘《北京民间风俗百图》中有“打莲湘”,文字说明为:“此中国打连湘之图也。其人乃戏班优〔伶〕扮成女子,手拿竹板、彩扇,用竹竿一枝,挖小孔,安铜钱数个,名为霸王鞭,在手中飞舞,或竹板上独立,口唱歌词,名曰‘打连湘’”。

花鼓是明清时期流行的民间歌舞。起源于安徽凤阳。最早是农民在田间插秧时,击鼓演唱,后来较普遍的表演形式是一男一女,男敲小镗锣,女打小花鼓,边歌边舞,有时加用其他乐器伴奏。据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早期花鼓“音节凄婉,令人神醉”。又据赵翼《陔余丛考》载:“江苏诸郡,每岁冬必有凤阳人来,老幼男女,散入村落乞食,……其唱歌则曰‘家住庐州并凤阳,凤阳原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清初人顾见龙曾绘“花鼓”演唱图。乾隆二十四年(1759)徐扬绘《盛世滋生图》,图中有苏州地区一个五彩缤纷的戏台,台上正在演出明代传奇《红梅记》中的一出——《打花鼓》,这是当时群众喜闻乐见的“时剧”。

太平鼓。原为满族人民祭祀、祈福的歌舞形式,以后用于民间娱乐活动,并流传至北京及华北各地。表演者手持太平鼓,边敲击,边歌舞。太平鼓的形制,据徐珂《清稗类钞》:“年鼓者,铁为圈、木为柄,柄系铁环,圈冒以皮,击之冬冬,名太平鼓。京师腊月有之,儿童之所乐也”。东北地区的太平鼓唱腔吸收了民歌、二人转、东北大鼓的曲调,表演形式生动活泼。北京郊区也有很多老年妇女会打太平鼓。清代宫廷和民间,在旧历除夕、灯节都表演太平鼓,求其“太平”吉祥之意。清何耳《燕台竹枝词》:“铁环振响鼓逢逢,跳舞成群岁渐终,见说太平都有象,衢歌声与壤歌同”。清乾隆七年(1742)丁观鹏绘《太平春市图》、清代杨柳青木版年画《太平世界》和年画《太平鼓》,都反映了当时太平鼓表演的情景。

我国西南地区的苗、瑶、彝(“罗罗”)、傣(“金齿百夷”)、景颇、壮(“侬人”、“沙人”、“仲家”、“土僚”等)、傈僳、哈尼、拉祜、白、怒、纳西、佤(“古剌”、“哈瓦”)等兄弟民族能歌善舞,有丰富多彩的音乐舞蹈活动。这些活动与他们的生产劳动、生活习俗密切相关,其风格古朴,保存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如苗族有“跳月”和芦笙舞。芦笙普遍流行于西南民族地区,其历史久远,古称“芦沙”(见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周去非《岭外代答》)。苗族人民有歌舞活动,常以芦笙伴奏。据明倪辂《南诏野史》载,滇中苗族“每岁孟春跳月,男吹芦笙,女振铃唱和,并肩舞蹈,终日不倦”。清刻本《广舆胜览》等书中有苗族乐舞图。图中文字注明苗族“每岁孟春,择平地为月场,男吹芦笙,女摇铃,盘旋歌舞,谓之跳月”。

彝族,当时称“罗罗”,也常奏芦笙、笛、口弦(又称“口琴”、“响篾”),歌舞娱乐。清道光年间《云南通志》引《清职贡图》:“嫚且”(当时彝族的支系)“喜歌嗜饮,男吹竹笙,女弹篾琴,谐婉可听”。清道光年间刊印的《普洱府志》:“利米”(当时彝族的另一支系)“每年秋后,宰牲祝神,吹笙跳舞而歌,谓之祭庄稼”。清代云南巍山彝族壁画中有树下踏歌图,反映了彝族人民吹芦笙和笛,在树下欢聚歌舞的情景。
清人还绘有侗族琵琶歌演唱图。表演者用侗族琵琶伴奏,即兴弹唱各种短小情歌或其他题材的曲调。这是清代以来侗族地区流行的一种演唱形式。
云南西北部纳西族地区,旧时流行东巴教。这是一种原始巫教,巫师叫“东巴”。此教信仰山、水、风、火等自然现象,以为神灵。丽江还保存着东巴画卷“神路图”,图中有东巴教祖师丁巴什罗画像。在画像下面绘有东巴乐舞。其中数人演奏喇叭、牛角、海螺等乐器,数人手持长剑、单面小钹、鼗鼓舞蹈。反映了古代纳西族人民的歌舞形象。

西藏清代布画(彩缎装裱的卷轴画)《桑耶寺》乐舞图。桑耶寺在西藏山南扎朗县境内雅鲁藏布江的北岸。画面是该寺落成开光典礼时,人们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还有人演奏着号筒、神鼓、大钹等乐器。明人绘《宪宗行乐图卷》表现了明宪宗成化二十一年(1485)京城内元宵佳节时歌舞杂技的表演场面,具有走会的性质。其中一画面上绘钟馗,前面有五人奏乐,所持乐器为轧筝、拍板、琵琶、笙、管。另一画面上有四人踩竹马、持刀枪表演。中间三人持扁鼓、笛、拍板为舞蹈伴奏。

清代,“走会”的游戏在北方更为普遍,是常见的民间艺术形式,多在传统节日,如春节、灯节或庙会期间活动。主要表演民间舞蹈,兼及杂技、武术,是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体。《燕京岁时记》载:“过会(走会)者乃京师游手,扮作开路、中幡、扛箱官儿、五虎棍、跨鼓、花钹、高跷、秧歌、什不闲、耍坛子、耍狮子之类,如遇城隍出巡及各庙会等,随地演唱,观者如堵”。清嘉庆二十年(1815)所绘北京《妙峰山庙会图》中有走会场面—:数人扮成京剧人物。表演武打动作,旁边有伴奏者。清人绘《北京走会图》和天津《天后宫过会图》则更生动地描绘了各种走会节目的表演形象。

丧事音乐是风俗音乐之一种,历史久远,因时代和地区不同,其形式也多种多样。统治者和富贵人家办丧事,讲究排场,要请和尚、道士做法事道场,有一套丧礼仪式。有的地方要唱夜歌、丧歌、葬歌,还请吹打班子,演奏锣鼓曲牌和《丧调》。民间的“鼓房”、“杠房”专门招揽民间艺人,组织乐队应承这类事宜。清代北京社会上层人物的丧事仪礼甚为繁琐,依其身份的高低有不同的规格。现存清代北京出殡行列图一幅、起杠者三十二人,棺前仪仗是一个多达数十人的队列,中间有两组乐队在行进中演奏。
婚事仪礼中也多有乐队伴奏。乾隆二十四年(1759)徐扬绘《盛世滋生图》中,有一婚礼场面,一对新人在堂上参拜长辈,阶下有鼓吹者作乐;图中另一画面是苏州中市、下塘一带的河道中,有一结彩的大船,上载花轿一顶。前行的船上有书写“翰林院”、“状元及第”字样的矗灯,似为状元府的迎亲船只。彩船旁随行的小船上有十余人组成的鼓吹乐队为之伴奏。

明清两代舞蹈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答:该时代舞蹈发展的主要趋势是民间舞蹈的繁荣和多样化。在明清时期,民间舞蹈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传播,各种地方特色的舞蹈逐渐形成,如秧歌、花鼓、龙舞、狮舞等。这些舞蹈形式在人民群众中广受欢迎,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明清时期还有一些宗教和宫廷舞蹈流传下来,这些舞蹈在历史上也具有重要的...

浙江民歌的发展历史
答:明清时期,浙江的时调俗曲发展到了高峰。其俗曲在民间流行的主要有:闹五更、寄生草、罗江怨、于荷叶等。这些俗曲名目大都可以在清乾隆六十年成书的《霓裳续谱》和嘉庆年间成书的《白雪遗音》中找到。新中国成立后,浙江的音乐工作者先后搜集民歌3000余首,编印了《浙江民间器歌曲选》、《浙江省三十年创作歌曲选》...

明清时期南方盛行的说唱音乐形式是
答:鼓词是明清时期流行于我国北方的一种说唱形式。弹词是明清时期流行于我国南方的一种说唱形式。牌子曲是在宋元唱赚、诸宫调和散曲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明清流行小曲发展而成的一种说唱形式。曲艺作为说唱艺术,虽有悠久的历史,却一直没有独立的艺术地位,在中华艺术发展史上,说唱艺术曾归于“宋代百戏”中,在...

民歌的种类
答:山歌是中国民间歌曲的代表性体裁之一,是人们在山间野外放牧、砍柴、挑担、锄草、行路等个体劳动生活中随意咏唱的一种短小民歌。歌者完全不受正在从事的劳动节奏的限制,兴之所至,引吭而歌,唱腔充满自由、奔放、舒展、悠长的特色。中国的山歌流传很广,但主要集中于西南、西北及北部高原、山区广大地带。另有豫、鄂、皖...

桐城歌的艺术特色
答: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不仅造就了享誉文坛300年的桐城派文学,还孕育出象民间文学《桐城歌》、民间故事《六尺巷》和民间音乐《十番锣鼓》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民族文化。《桐城歌》自明代就刊布成帙,冯梦龙的《明清民歌时调集》收录桐城歌25首,它是载入中国文学史的独具特色的地方民歌,是...

安徽的《凤阳花鼓》属民歌的哪一类?它的创作背景是什么?主要表达了什 ...
答:《凤阳花鼓》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传统民间表演艺术。创作背景:历史上,朱元璋建立明朝,徙江南巨户到凤阳府。由于凤阳府地区人口激增,灾荒也不断,导致这些迁徙的江南巨户希望回到江南,但朱元璋严禁他们离开凤阳府,所以他们想出了假扮卖艺、以打花鼓唱曲为生的方式离开凤阳府。又因明清两代,...

简述民歌的发展和体裁
答:原始民歌从五千余年前到今天,作为社会大众最熟悉最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从未中断,而且每个时代都留下了优秀的篇章。早期民间歌唱的篇章,一方面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内容提供了一部分依据,同时也让我们看到,数千年前的先民在以口头形式观察、概括、描述自己的劳作、婚恋、思盼、信仰等行为、感情时所...

1我国传统音乐的五大类分别是什么?请说出中国民歌的艺术特点及民歌与其...
答:传统音乐的划分最早见于中国音乐研究所编写的《民族音乐概论》,分为五大类: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和器乐 实际上,“民族音乐”、“传统音乐”和“民间音乐”又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民族音乐”包括传统音乐和新音乐;而“民间音乐”只是传统音乐的一个类别。且我国的民族音乐是非常丰富的,除了民间音乐,还包括宫...

关于民歌的知识
答:民歌,即民间歌谣,属于民间文学中的一种形式,能够歌唱或吟诵,多为韵文。 民歌是人类历史上产生最早的语言艺术之一。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创造了音乐,唱出了最早的民间歌曲——劳动号子。原始的民歌,同人们的生存斗争密切相关,或表达征服自然的愿望,或再现猎获野兽的欢快,或祈祷万物神灵的保佑,它成了人们生活的...

你了解秧歌的哪些情况
答:另外,不同的村邻之间还会扭起秧歌互相访拜,比歌赛舞。秧歌是中国农村流行的一种汉族民间舞蹈。它在色彩的运用上,体现了鲜明的民族风格。扭秧歌时人们所穿的服装色彩对比强烈,有红蓝黄绿。大家在锣鼓的伴奏声中,边歌边舞,以此抒发愉悦的心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不采纳你是猪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