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国际经济发展形势,谈谈对我国现阶段国际贸易发展的看法

作者&投稿:撒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结合当前国际经济和金融形势,谈谈现阶段国际贸易的特征和未来发展的趋势,以及我国该对此的看法并如何应~

  我们处在经济社会中,国际贸易是一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国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作用,一方面出口本国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以获取利润,另一方面进口本国不具优势或必须由进口来填补空缺的稀缺资源,以为国家长远发展和提高国民物质生活水平铺平道路。
  近期来,我国面临十分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主要压力来自人民币的升值、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政策调整、各国贸易壁垒手段升级、宏观经济形势风云变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出口企业自身对未来的预期不明朗。
  一
  我国1-3月份国际贸易数据变化观察(这里我们只选取变化额度较大的几种重点商品进行比较)
  进口重点商品量值变化表
  进口量减少较多的商品与2010年1-3月累计同期相比变化率进口量增加较多的商品与2010年1-3月累计同期相比变化率
  谷物及谷物粉-29%成品油+27.7%
  肥料-25.1%原木+26.8%
  聚酯切片-28%锯材+56%
  未锻造的铜及铜材-15.6%木质胶合板+47.7%
  氧化铝-56%纸浆+29.3%
  废铝-17.1%钢坯及粗锻件+19.7%


  ---------金属加工机床+37.5%
  ---------汽车和汽车底盘+31.8%
  出口重点商品量值变化表
  出口量减少较多的商品与2010年1-3月累计同期相比变化率出口量增加较多的商品与2010年1-3月累计同期相比变化率
  大米-54.2%焦炭及半焦炭+802.6%
  玉米-78.8%贵金属或包贵金属的首饰+25.1%
  食糖-55.8%钢材+20.7%
  钢坯及粗锻件-87.9%(3月份出口量为0)未锻轧铝+36.9%
  ---------------------集成电路+22.4%
  ------------------------集装箱+150%
  (以上数据来自中国海关网)
  二
  1. 对于进口产品
  我们可以发现:(1)谷物及谷物粉和肥料的进口下降比例较大。
  (2)聚酯切片进口下降比例较大。
  (3)未锻造的铜及铜材、氧化铝、废铝的进口下降比例较大。
  (4)成品油进口上升比例较大。
  (5)原木、锯材、木质胶合板、纸浆的进口上升比例较大。
  (6)钢坯及粗锻件、金属加工机床、汽车及汽车底盘进口上升比例较大。
  其中,(1)属于农业的范畴,与农业息息相关,其进口数量下降,这与本年年初对于通胀的预期有关。我国目前的通胀尚处于较高的位置,3月份国内CPI上涨 5.4%,而初级产业-农业-对于通胀的抵抗能力是很强的,导致农业板块受到追捧而间接使肥料生产受到益处,从而国内的农业板块在本年初得到良好发展,间接降低了对农业的进口需求。(2) (3)主要应用于机电产品的制造,其进口比例下降说明我国对于机电产品需求有下降的趋势。(4)属于消费品,主要应用于制造业和汽车行业,为机械运行提供动力。其比例上升一方面受到国内油价上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出制造业的“复兴”。(5)主要贡献于造纸及家具制造,其比例上升说明国内对家具等的消费需求上升。(6)主要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重型机械的建造和汽车制造,其比例上升幅度较大,可推测未来宏观经济的向好趋势。
  2.对于出口产品
  同样,对比数据,我们可以发现:(1)大米、玉米和食糖出口下降。
  (2)钢坯及粗锻件出口比例下降。
  (3)焦炭及半焦炭出口比例上升巨大。
  (4)贵金属或包贵金属的首饰出口比例上升。
  (5)钢材出口比例上升。
  (6)未锻轧铝出口比例上升。
  (7)集成电路出口比例上升。
  (8)集装箱出口比例上升。
  其中,(1)属于基本生活资料,其出口下降说明国内对其需求增大,主要来自对通胀的预期。(2)国内重型机械建造、基础设施建设对其需求增大,降低出口。(3)主要应用于金属冶炼,其变化巨大,主要受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影响,“十二五”要求逐步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所以对于冶炼燃料我国加大了出口。(4)受到国际形势(尤其是北非和中东政府危机)极其不稳定的影响,国外对于贵金属的需求加大,而我国国泰民安,国际形势变化对我国影响不大,所以其出口比例上升。(5)钢坯进口增多,钢材出口加大,说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由粗放型向精细加工型转变。(6)说明国外对机电产品需求的增加。(7)集成电路出口增加是与国外对机电产品需求增加分不开的。(8)集装箱是用来运输货物的,尤其用于海上运输,这说明国际贸易有开始繁荣的迹象,世界经济走上复苏繁荣之路。
  三
  综合对比进出口数据的变化,我们可以得出:1我国对通胀预期加强。2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坚定。3国际贸易有繁荣趋势。4国际形势对贸易形势有巨大影响。
  1.根据我国近期以来的经济数据,我国通胀尚处于较高位置,对于通胀持续仍有预期,但随着我国政府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我国经济过热的现象将在近期被冷却,通胀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所以抗通胀能力较强的农业产品出口将会上升,估计会在下半年出现。
  2.2011年正处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二五”的任务是扩大内需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所以根据国家政策,我国产业结构会作出调整,相应的,我国的贸易形势将发生较大变化,例如,随着高污染产业的改造,我国金属粗锻件的出口会减少,进口增加,转向附加值高而污染少耗能低的中间加工环节,出口成品或半成品。
  3.从1-3月份的贸易数据看,国内基础设施建设、重型机械建造、国外对机电产品和集装箱的需求加大趋势,可推测世界经济正在开始复苏繁荣,我国在将来的时间里进出口额会加大。
  4.当前国际形势不稳定(尤其北非国家政府危机、“基地”头目宾*拉登被击毙),造成国际人民对世界格局有不同预期,所以对基本生活资料和贵金属的需求发生变化,造成国际贸易构成及形势变化。
  近期来,国内市场一直被“出口退税下调说”所笼罩,而且有传言出口退税将下调5%,有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纺织品出口总额达770.51亿美元,出口退税约785亿元,上下浮动一个百分点,就关乎纺织行业约52亿元的利润。况且,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一直在出口退税的保护伞下生存,一旦传言成为现实,国内纺织服装等出口企业将倒闭一大批。
  结语:首先,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我国贸易形势将呈现向好趋势;其次,进出口结构的变化受到国内政策和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随着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我国产业结构会作出相应调整,贸易结构也会随之调整;再次,国际贸易形势也会随世界格局的转变作出相应调整。

这次的通货膨胀严重影响了国际贸易往来,这是慢慢酝酿出的结果也是我们难以把握的,可以说是看在眼里确爱幕能助的,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我倒是有一些个人观点,就是大量停工,停产,是每个员工都放假,时间一长。就会把存在银行的钱取出来进行消费,这样就会迅速恢复通货膨胀的困境。这样做可能不禁人意,但比漫天撒钱要好得多。至少现在要过年了,本来也会有恒多企业停产。外国的事情当然我们也要关照,但中国和这次危机有很大关联。 异谋创意

  基于后发优势的我国贸易发展探讨

  [摘要] 利用后发优势是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发展本国经济的首选战略,只有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认清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采取相应的经济发展战略,才能获得后发利益并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后发优势 跨越式发展

  一、后发优势概述
  后发优势是指后发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和迟缓所形成的有利条件,或存在的各种机遇。后发优势的内容一般主要包含技术和制度两个方面。技术性后发优势蕴藏在后发国家与先发国家的技术落差中,落差越大,势能越大。制度性后发优势是指后发国家向先发国家的制度学习,即效仿和借鉴各种先进制度并经本土化改进所产生的效益和益处。
  20 世纪美国著名经济史学家亚历山大·格申克龙首次明确使用“后发优势”来表述后进国家对先进国家的追赶潜力。通过对欧洲经济史的研究,格申克龙在1952年发表的《从历史的角度看经济落后》的论文中提出了后发优势假说,即经济后起性具有积极的作用。他认为落后国家并不必然要具备先发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提才能获得经济的发展,而是可以用某些替代物来替代这些前提条件,继而获得经济的发展。他还认为相对落后程度越大,国家的替代作用就越大,在落后国家中,如果政府不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工业化的机会就会消失。
  二、我国贸易发展的后发优势分析
  我国作为一个典型的后发大国,其经济发展成绩令世界关注,近年来的贸易发展更是有目共睹,而后发优势在其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下文从制度和技术后发优势两方面分析我国贸易的发展,并透析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制度性后发优势分析。尽管促成贸易增长的原因可能很多,但制度变革毫无疑问是最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制度的效率分析难以定量化,这里就贸易制度的效率做一些定性的判断。
  (1)放权让利使得企业拥有自主经营权,企业成为贸易的真正主体。企业进出口经营权的下放使得外贸企业竞争激烈化,从而带来了贸易整体经营效率的提高,新的各个行业的分工水平也随之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率跃升到一个新的台阶。随着我国公司制度的建立和市场功能的日益发挥,经济效率不断地得到帕雷托改进。
  (2)资源实现效率化配置,产业结构趋向优化。越来越规范的符合国际惯例的保护办法,对不同的产业、对产业成长的不同阶段给以程度不同的保护,尽管在变革开始是保护的总水平可能并没有降低,但是用相对显性的保护替代隐形的计划保护本身就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同时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如出口退税、出口补贴等,以抵消保护所形成的扭曲效应,是贸易制度和贸易战略呈现趋于中性化的特征。对外贸易方面的改革促进了我国的资源配置效率,它明显地反映在我国与世界价格的逐步接近以及我国出口产品越来越真实地反映我国的比较优势上面。
  虽然制度的后发优势产生的正面令人可喜,但在学习改进过程中仍然存在令人困扰的重技术模仿,轻制度模仿问题。基于制度模仿的复杂性、敏感性,导致我国经济的发展过度依赖于技术模仿。正如杨小凯所提出的“后发优势陷阱”理论,由于技术后发优势的发挥,取得了眼前的经济效益,从而延缓了制度变迁的压力,使得长期经济发展利益受损。目前,我国制度低效率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技术后发优势进一步发挥的瓶颈。
  2.技术性后发优势分析。近20年来中国以技术许可、顾问咨询、技术服务、合作生产和成套设备或关键设备等方式进口技术,并通过引进外资,鼓励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利用技术扩散效应吸收了一定技术,由此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使中国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跨越发展。
  (1)国内技术得到填充,产业竞争优势得到提高。引进模仿国外先进技术及外商直接投资所带来技术填补了国内技术的空白,从而提高了我国各产业竞争力。例如我国的汽车行业,入世后全球十大汽车跨国公司悉数进入中国,20年前上海大众、广州本田还是靠CKD组装起步进行合资生产,而今纷纷打出自己的自主品牌荣威、飞度。近年来,中国几乎成为新车型推出频率最高的轿车市场,整体价格也与国际价格相持平。20年来形成的庞大的零部件体系也使后起的自主品牌大大降低了投资成本和采购成本,获得了走出国门的世界竞争能力。
  (2)对外贸易得到腾飞。我国技术进步的源泉之一——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产业的高速增长是密不可分的。外商投资企业日益活跃的贸易活动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增长点,其贸易额占中国贸易总额的比重从1986年的4.04%上升到2006年的58.57%。由于外资企业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迅速上升,外资企业对外贸易额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增长速度。由此可以推断,外资企业对外贸易的大幅增加,使得其对中国对外贸易增量的贡献极为突出。
  1982年~2000年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提高1.66%,其贡献有80%来自于技术进步,仅有20%来自于效率增进。从中也反映除了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严峻状况。我国目前效率增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如此之低(虽然我国每年的进出口贸易额很为庞大,但高技术含量的贸易品很少,对我国效率增进的作用不是很大),说明了我国后发优势发挥中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题。我国近年来房价暴涨,主要就是由于经济效率低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大量的社会游移资本找不到投资方向,而竞相投入到房地产这一利润回报率较大的非生产性行业,而这些恰恰都是导致“东亚危机”的主要原因。
  总之,我国在当今国际经济体中想要发挥出后发优势,在制度建设方面,可以借鉴他国的经验,吸取别国的教训,建立和谐的社会,健全的法制,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在技术学习方面,引进学习的过程中更要重视技术的消化吸收,同时要大力倡导技术创新,实现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调整与我国贸易发展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对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作了调整,主要体现在更多地寻求多边贸易体系下的合法性保护,对进口保护的重新重视,从非关税措施的明显性保护转向隐蔽性保护,从单纯贸易政策转向经济、竞争政策等,这些调整对我国贸易的发展产生了较深的影响。如何应对这些调整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新贸易保护主义;非关税壁垒;政策调整

  20世纪70年代,随着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崛起,美国经济面临的国际竞争加剧,贸易逆差与经济滞涨随之出现,美国开始中断二战以后一直奉行的贸易自由化政策,转而实行以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为主要手段的贸易保护政策,从而掀起了战后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并延续至今。为了区别于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以关税措施为主要保护手段的各种贸易保护主义,人们将这一思潮及其政策表现称为新贸易保护主义。

  一、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调整

  新贸易保护主义自产生以来,直到20世纪80年代,基本上以配额、补贴、许可证等非关税手段为主,竭力推动本国产品进入外国市场。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新贸易保护主义一味的单边保护措施不断遭到国际报复;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多边贸易体系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新贸易保护主义“以邻为壑”的保护政策日益受到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约束。新的国际背景使西方发达国家对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作出了调整。

  1.从单边保护转向多边贸易体系下的合法性保护

  WTO成立后,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如关税、配额、许可证等受到WTO规则的限制,作用日益弱化,发达国家在保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为了不丧失国际多边体系带来的利益,在政策手段上不得不考虑国际影响。于是,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WTO允许的贸易救济措施成为当今各国最主要的政策措施。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反倾销案件此起彼伏,呈直线上升:2001年,全球反倾销立案134起,2002年上半年,WTO的14个成员对43个成员做出了111起反倾销终裁,与2001年同期的82起相比,增幅达26.12%。各国还对反倾销、反补贴与保障措施纷纷立法,将这些政策法制化、制度化、合法化。

  2.从促进出口转向对进口保护的重新重视

  一般认为,新贸易保护主义奖出限进的重点是鼓励出口,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市场竞争加剧,剩余空间有限,尤其是遇到国内经济不景气时,就又重新重视起对本国进口市场的保护。以美国为例,进入21世纪,美国经济增长率从1999年的4.1%降至2001年的0.3%,于是美国政府加强了进口保护:(1)借助WTO规则,滥用反倾销、反补贴与保障条款,保护国内衰退性的纺织业、钢铁业、家电家具业,自1995年WTO成立以来,美国的反倾销立案数直线上升,1998年37起,1999年和2000年各47起,2001年则高达74起,2002年共75起;(2)恢复传统的关税与配额手段,2002年3月美国单方面决定对部分进口钢铁加征30%的关税,11月又对从中国进口的三种纺织品实行配额限制;(3)高筑技术壁垒,阻挡外国优势产品的进口,据统计,2002年上半年,仅仅因为技术壁垒,美国和欧盟的进口分别下降了6%,而日本的进口下降幅度则超过10%。事实上,新贸易保护主义国家从来没有在一个时期单独采用鼓励出口或保护进口某一种方式,而是两者结合使用,1980年,美国进口产品的大约1/8属于保护范围,而到了80年代末,该数字达到了1/4。新贸易保护主义又在向传统的进口保护回归。

  3.从非关税措施的明显性保护转向隐蔽性保护

  新贸易保护主义国家主要采用非关税壁垒,但明显性的非关税措施如进口许可证制、自动出口配额、出口补贴和进口配额等受到世贸组织规则的约束越来越严,隐蔽性的技术壁垒如技术标准、质量认证、检验程序、环境保护与国民健康标准等成为最佳选择。1995-2002年WTO成员TBT(《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和SPS(《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协议》)通报总量累计达8507件,2002年,TBT和SPS通报总量即达1429件,增长6.4%。发达国家凭借其科技优势与竞争优势,利用WTO协议的某些例外规定,大肆提高各种技术壁垒,并由流通领域扩展到生产加工领域,还延伸到金融信息等产业,形成复杂庞大的技术壁垒体系。美国制定的包括技术法规和政府采购细则等在内的标准有5万多个,私营标准机构、专业学会、行业协会等制定的标准也在4万个以上;欧盟针对各种进口产品制定的详细技术标准也达10万多个;20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对大米进口只实行几个农残检测指标,90年代中期增至数十个,现已达123个。各国的技术壁垒都以WTO的TBT、SPS协议等为依据,形式合法,名目繁多,范围广泛,手段灵活,特别是打着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旗号,具有更大的隐蔽性,为新贸易保护主义找到了一条更加实用的途径。

  4.从单纯的贸易政策转向综合的经济、竞争政策

  长期以来,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手段同传统贸易保护主义一样,以边境管理为主,基本上实行贸易政策,生效范围限于本国境内。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社会的联系进一步加强,贸易问题的普遍性突出,诸如环境保护、国民健康等问题带有全球性,因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保护措施开始由贸易政策延伸到对方国家的经济竞争政策、甚至社会政策。主要表现:(1)以“公平贸易”为由,要求对方限制国内限制性商业行为,消除对方企业的垄断地位,提高本国企业竞争力,1997年欧盟强烈反对美国波音公司与麦道公司合并,目的就是通过限制对方合并,为欧盟企业争夺国际航空市场;(2)管制对方国家政府利用行政权力防碍竞争的行为,特别是出口补贴,目的是消除对方国家歧视性商业政策造成的不平等竞争;(3)干预对方国家的经济政策,2003年9月,美国、日本激烈批评我国政府操纵“人民币汇率”,要求人民币升值,以减少我国产品的出口;(4)从对方国内的社会政策寻求借口,要求对方实行与本国相同的社会福利、劳工工资、社会保障等标准,最近美国开始强制推广SA8000标准认证,将劳工权利与订单挂钩,要求出口产品到美国的企业在赚钱的同时也要承担对环境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这是全球第一个将贸易保护政策扩展到社会责任的认证标准,直接影响到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向美国的出口。

  二、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调整对我国贸易的影响

  我国加入WTO以来,经济增长与出口贸易发展依然强劲,2001至2003年,GDP从95933亿元人民币增至116694亿元,增长速度从7.3%增至9.1%;出口总额从2661亿美元增至4383.7亿美元,增速从6.8%增至34.6%,这与发达国家形成鲜明对比,由此也引起了美国、欧盟为代表的新贸易保护主义者的激烈抵制,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制裁措施不断增多,我国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重灾区之一。

  1.频频遭受国际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严重影响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我国出口产品中比重较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历来是发达国家的敏感性产品,因此我国本来就是国际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的重点对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我国入世以后,新贸易保护主义国家对进口保护重新重视,对我国实施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更是愈演愈烈,世界上平均每6-7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案件中,就有1起针对我国产品。据统计,自1979年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的糖精及盐类进行反倾销调查以来,截至2002年10月底,已有33个国家和地区发起了544起涉及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其中反倾销调查502起,保障措施调查42起,涉及4000多种商品,影响了我国约160亿美元的出口贸易;2001年,共有17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67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比2000年增加55%,其中反倾销55起,保障措施12起,同比分别增长41%和200%,涉案金额合计近11.4亿美元,创历年最高;2002年,共有18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60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涉案金额合计近12.4亿美元;2003年我国企业遭遇反倾销案件47起,涉案金额达18.75亿美元。此起彼伏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使我国许多拳头产品被逐出进口国市场。

  2.我国贸易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日益严峻

  我国加入WTO后,其他成员对我国原有的单边设限将按WTO规则逐步取消,这些成员转而强化了针对我国出口的技术壁垒,2003年,欧盟正式禁止320种农药的销售,涉及我国农药产品60余种,对我国纺织品配额管理除执行《多种纤维协定》外,还专门制定了针对我国的单方面配额限制,并于2004年上半年取消给予我国的光学仪器和钟表等6种产品的普惠制待遇;日本把从我国进口的大米残留检测项目由1995年的56项增加到1998年的104项。为防止我国产品进口激增,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等国针对我国入世议定书,制定了对华保障措施法规,大幅度降低立案标准,从而可以仅仅针对中国,避免保障措施针对全球所带来的压力。美国还准备修改反补贴法,将反补贴范围扩大到非市场经济国家。种种迹象表明,加入WTO后,我国贸易面临的国际环境将日益严峻。

  3.我国贸易条件不断恶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下降趋势

  新贸易保护主义国家基本上都是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其对我国产品不断的反倾销与保障措施,大大限制了我国产品的出口,提高了我国产品在这些市场的竞争度,这又进一步加剧了我国产品出口价格的下降;另一方面,我国巨大的进口市场导致进口价格难以下降,因此,我国贸易条件一度改善后正在恶化。1998至1999年,我国出口价格连续两年下跌,总指数跌幅为11.6%,与美、欧、日等发达贸易伙伴的贸易条件呈全面恶化趋势,2001年我国对欧盟、美国、日本的出口分别增长7.1%、4.2%和7.9%,比2000年回落19.3、20和20.6个百分点。同时,按照公认的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净出口贡献度计算,1995年以来,净出口贡献度一度在1997、1998年增高后,虽然2002年曾经反弹,但总体上处于下降趋势(见表1、图1),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正在受到新的挑战。

  图1 1995——2003中国净出口增长度

  表1 1995——2003我国净出口贡献度 (单位:亿美元)

  年份
  进口总额M
  出口总额X
  GDPY
  净出口贡献度(%)

  1995
  1320.8
  1487.8
  6989.03
  2.42

  1996
  1388.3
  1510.5
  8153.87
  1.5

  1997
  1423.7
  1827.9
  8978.41
  4.48

  1998
  1402.4
  1837.1
  9577.18
  4.59

  1999
  1657.0
  1949.3
  9911.97
  2.95

  2000
  2250.9
  2492.0
  10797.58
  2.23

  2001
  2435.5
  2661.0
  11590.73
  1.95

  2002
  2952.2
  3255.7
  12371.84
  2.45

  2003
  4128.4
  4383.7
  14099.10
  1.8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国家外汇统计局、原对外经贸部统计数据,历年美元GDP按当年人民币平均汇率计算。

  三、我国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策

  1.积极应对贸易摩擦,调整优化贸易结构,维护国家整体利益

  针对我国面临的日益增多的反倾销、反补贴与保障措施,在发挥企业、行业与政府协调应诉的积极性,采取“谁应诉、谁受益”原则,鼓励涉案企业积极应诉,挽回市场;组织行业协会,代表全行业进行反倾销应诉;商务部专门代表国家,帮助企业与外国政府谈判。不仅要鼓励企业积极应诉国外反倾销,还要推动企业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及时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这就必须研究运用WTO规则,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自己的反倾销、反补贴与保障措施制度,实行有理有节的保护,避免国内某些产业受到严重损害。1997年我国首次对外反倾销,对来自加拿大、韩国和美国的新闻纸申请反倾销调查,最终征收9%-78%的反倾销税, 2000年12月20日,我国又对原产于英国、美国、荷兰、法国、德国和韩国等地的二氯甲烷正式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使过去基本上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有了扭转。

  2.充分利用多边机制,制约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改善我国贸易环境

  积极参与WTO的运行机制的完善建设,使其向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将着力点放在WTO允许的保护规则的优化上。不可否认,新贸易保护主义国家的政策调整主要针对的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所以,我国应同广大发展中国家一道,在环境保护、国民健康、竞争政策的国际协调等方面,争取达成相对有利的WTO条款,充分利用WTO中发展中国家的差别优惠待遇,并将这一待遇延伸至我国内地,鉴于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在经济增长水平和人均收入方面存在极大差距,无论按何种标准,仍是发展中地区,应该享有类似发展中国家的待遇,因此可以通过谈判要求欧盟继续给予我国中西部地区普惠制待遇。

  3.推进“以进带出”战略,努力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

  诚然,目前新贸易保护主义国家是我国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但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进口规模的逐年扩大,也日益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国家的重要市场。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高,1995年进口额1320.8亿美元,2003年为 4128.4亿美元,预计从2003年到2005年的3年间,我国货物进口总额将超过1万亿美元,而且我国进口的大多是发达国家的各种工业制成品,特别是各种先进的工业设备,一直占当年进口总额的70%以上,且进口增幅较大,1997年,中国进口工业制成品1137.5亿美元,至2002年进口额达到2459.3亿美元,是1997年的2.16倍,如此巨大的市场,必将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国家不可忽视的利益源泉。我们完全可以打“进口牌”,争取发达国家在贸易纠纷处理中的对等让步,引起发达国家之间的充分竞争,以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

  4.完善我国技术标准,以应对更为隐蔽的技术壁垒

  应该承认,作为新贸易保护主义主要手段的技术标准,常常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国际标准,而目前我国的很多技术标准还大大低于国际标准,这也是我国产品屡遭技术壁垒的原因之一。发达国家基于国家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原因而采取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不能认为都是故意设置,所以,我国必须大力推行国际标准化战略,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意识和规则意识,加快国内技术标准和措施的国际标准化进程,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协调工作,使国际标准尽量反映我国的意见和要求;企业也必须高度重视和积极开展国际认证工作,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此外,应充分利用TBT的例外条款,根据协定在产品法规、标准、认证和检疫制度方面实施非歧视的原则和国民待遇,坚决抵制新贸易保护主义国家违反协定的贸易技术壁垒,维护我国产品在出口国家和地区应享有的平等待遇。

  [参考文献]

  [1]商务部研究院:《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3年秋季)课题组。

  [2]刘厚俊:《中西方贸易》,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张二震、马野青、方勇:《贸易投资一体化与中国的战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张二震、马野青:《国际贸易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谢文捷:《新贸易保护主义论析》,《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年第4期。

国际形势变化莫测,全球经济复苏艰巨,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如何以自身发展...
答:国际形势变幻莫测,全球经济复苏艰巨——谈中国如何以自身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增长 在当今这个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然而,在我们面临全球经济复苏任务严峻、国际形势波谲云诡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发展却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当前国际...

结合2020年世界政治局势,谈谈经济对政治的影响
答:国际投资同样面临负面影响,联合国贸发会议估计,受疫情影响,企业盈利下降,对经济前景信心不足,投资意愿下降,因此,2020年国际直接投资或下降5%~15%。有数据...现在欧洲也是疫情的重灾区,累计确诊人数已经超过60万人,目前的经济形势非常严峻,而欧洲的巨大债务成为悬挂在头顶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有随时脱落的风险。

论当代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的影响
答:这也会影响其经济和外资的流入。工业国利率上升和新兴市场国家债务的迅速上升带来的财政困难都将削弱全球经济的发展。 二、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对中国的影响 (一)世界经济的好转和国际贸易的回升为中国出口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今年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依然保持快速增长,头5个月出口增长33.4%。其中,中国对美欧日三大...

论文请结合当前中国面 临的国际局势,谈 谈我国推动高质量 发展的必要性...
答:2. 科技领域: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人才培养和科研机构创新能力。3. 环境领域: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和低碳经济转型。4. 国际地位: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五、结论 当前中国面临的国际局势下,推动高质量发展对于我国具有重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只有通过推动高质量...

请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谈谈对稳中求进的认识以及如何处理稳与进...
答: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一片低迷,国内经济也是后继无力。在此大背景下,不管对于个人还是企业,都要有危机感,都应该稳重求进。稳,讲的是不轻易冒险投资,鉴于国内外大家都捂紧口袋过日子的现状,消费肯定大大缩水,大部分行业,购买力都大不如前几年。另外,要投资就不太可能不依靠银行,以国家为代表的银根...

结合目前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和我国国情谈谈我国强国之路 请教高手...
答:2011年gdp世界第二,国家涌现了一大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企业,同时通过改革开放,使我们能紧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潮流并走在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前列。但仍旧有相当多的不良之处,首先,人均gdp依然在世界主要工业国家中排名倒数,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城乡差异东西差异南北差异沿海与内地差异等等,还有收入...

如何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辩证的看待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
答:1、不利复因素:从国内来看制,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地方政府资金缺口压力加大,政策之间的协调性不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从国际看,世纪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2019年全球经济周期性放缓,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布局受到冲击。2、有利因素:从...

结合当前国际经济和金融形势,谈谈现阶段国际贸易的特征和未来发展的趋...
答:这次的通货膨胀严重影响了国际贸易往来,这是慢慢酝酿出的结果也是我们难以把握的,可以说是看在眼里确爱幕能助的,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我倒是有一些个人观点,就是大量停工,停产,是每个员工都放假,时间一长。就会把存在银行的钱取出来进行消费,这样就会迅速恢复通货膨胀的困境。这样做可能不禁人意...

如何看待当前国内和国际的经济形势
答:第一。第二,物价涨幅总体可控,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因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而改变。从需求结构看,在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下降的同时,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升。从需求结构看,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低于投资的贡献率。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要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既要把物价涨幅...

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发展有什么影响
答:从吸引外资看,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统计,我国在2012年上半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这说明我国经济前景仍然被跨国公司看好,我们对2013年的经济前景应保持信心。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中趋利避害、顺势而为,关键在于抓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首先,坚持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