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背后感人故事!!4个以上!在线等!

作者&投稿:实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航天感人故事~

2008年的最后一天,雪花轻轻地从天空飘落,带给这个世界美好的期盼。一曲高音的《我像雪花天上来》,如天籁之音随雪花飘乎而至,呼唤着我的耳朵,震动着我的内心。歌中唱道:我像一朵雪花天上来,总想飘进你的情怀,我像一片秋叶在飘零,多想汇入你的大海。你可知道雪花坚贞的向往,就是化做水珠也渴望着爱,你可知道秋叶不懈的追求,就是化做泥土也追寻着爱……

回首2008,发生过足以罗列成一厚卷的令人感动的瞬间。

一月,当全国人民都沉浸在迎接传统新春佳节的时刻,南方数省的雪灾却不期而至。大雪给习惯于温和冬天的南方带来了灾难,从电视画面上我们看到了交通、电力、服务战线的职工和广大官兵一起,日夜战斗在第一线,奉献出自己的温暖和爱心,甚至生命,让国人感受到大雪无情人有情,尤其在年关的当儿,这份感情尤为重要。为总理沙哑的声音回荡在火车站候车室而感动,更为在作业中殉职于电线上的普通工人而感动。

五月的星期日,震撼了大地也震撼了世界的大地震发生了。在最危急的时刻,解放军战士用毅力和身体打通了平安的通道,医护工作者从纪念护士节的活动上直接奔赴前线,新闻工作者坚持在最危险的地方捕捉最宝贵的新闻,那么多坚强的生命与死神抗争......每个人都在挑战自我,生命、体能、情感、爱心......沉甸甸的爱汇聚成涌动的海洋,势不可挡。所有的泪眼都是最美的,所有的感情都是最真的。为灾难中同胞深情而感动,也为个体的大爱而感动。

八月,百年奥运,梦想实现。《义勇军进行曲》成为最动听的声音,它深入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让激动的眼泪情不自禁地从心底流淌。中国的语言太丰富了,但是富有激情和梦想才能的文人也是如此之多,以至于在描述奥运感想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美好的语言都被用尽,运动员实现了奋斗与超越的梦想,而所有的文字也都在键盘间飞奔,超越了所有的从前。光荣、伟大、经典、永恒,每一次国旗升起都令人激动得泪眼朦胧。

九月,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进行,中国人的足迹第一次印在了茫茫太空。航天事业的突破和进步,让世界不得不关注着这个国家不断前进的足迹。大国地位、强国地位再一次用事实论证,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大力提升,激励着民族前进的步伐。

......

国家的、民族的、集体的、个人的,2008和每年一样,都是不平凡的,都是由付出和收获共同支撑起来的一年。这一年,又度过了一次没有回程的旅行,处于顺境时,有繁复多姿的美丽和炫目多人的光芒,处于逆境时,也有凝重肃穆的高山和彻骨入髓的凄凉。有艰辛时也有成果,有挫折时也有期望,有感动时必有心动。回首望去,每一个日子都是美丽的,都有与众不同的风景和启示。让我用心迎接明早的日出吧,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又是新的一年了!

第一个利用火箭飞行的人
火箭是现代发射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的运载工具,是我们祖先首先发明的。起初,只是用于过年过节放 万户
烟火时使用,到13世纪,人们把火箭用作战争武器,以后传入欧洲。 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是聪明的中国人--明朝的万户。14世纪末期,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加上风筝的力量飞起。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这个说法还是人家国外的专家说到人类对太空的探索的时候说到的,之前我们国家并没提出。 目前,只有火箭才能把人送上太空。以此为标准,最早的载人航天应是约600年前的万户飞天。西方学者考证,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 万户考虑到加上风筝的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这是很少有人能想到的。为纪念万户,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这位古代的中国人命名。

在我国的一部古书《山海经》里,还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从前,西方有个奇肱[jī_gōng基宫]国。那个国家的人会猎取飞禽,还会造飞车。人坐着飞车就可以随着风飞到老远的地方去。汤①的时候,有一次刮西风,刮来了奇肱国的人和飞车;隔了十年,有一次刮东风,又把人和飞车刮回去了。
墨子重视实践,曾亲手制作守城的器械,技术很高明。据说,他曾经带领三百多个弟子专心研究飞行原理,花了三年的时间,制成一只会飞的木鸟,古书上把它叫作“竹■[què却]”或者“木鸢[yuān冤]”。

关于这件事,我国很多古书里都有记载。有的说:“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飞)一日而败(坏)。”有的说:“墨子削竹为■,飞三日不下。”有的称赞那只木鸟,说它反映了当时制作技术的最高水平。有的讥笑墨子,说他浪费三年时间造出一只飞了一天就坏了的木鸟。

根据古书上记载的材料,我们可以推想:那是一架用木或竹制成的鸟形的飞行器,它或者利用高坡下滑的力量,或者凭借风力,可以上升起来,并且在空中飞行一段不短的时间。这种凭借空气的浮力在空中飘飞的飞行方式,叫作滑翔[xiáng祥]。但是,也有人猜测,那只木鸟是模仿飞鸟制作的,因此,可能是振动翅膀来飞行的,不是滑翔。这种振动翅膀的飞行方式,叫作振翼(也叫扑翼)飞行。至于那只木鸟有多么大,古书也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从三百人专心研究试制了三年这一点来看,我们可以推想,那只木鸟的制作规模是比较大的,不会是仅仅象小鸟般大小。

神话传说中 嫦娥是中国人飞行的应该算是比较早的一种梦想或者说是试探性的期盼吧,中国古代的神话中飞行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直接御空飞行。孙悟空的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算是中国最美好的对飞行的设想。御风飞行,也能体现中中国最早对于飞行原理的发现,即应用风的浮力。
关于飞行现实中明朝有个叫万户的人,第一个想到了利用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浮力送自己升空,但是最终火箭爆炸,他死了。

飞行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制作有“机关”的飞行器。我国古代史籍有关这方面的记载也比较多。古书《山海经》里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从前,西方有个奇肱〔jīgōng基宫〕国。那个国家的人会猎取飞禽,还会造飞车。人坐着飞车就可以随着车飞到老远的地方去。商朝第一个君主汤在位时,有一次刮西风,刮来了奇肱国的人和飞车;隔了10年,有一次刮东风,又把人和飞车刮回去了。在这个故事里,人们不仅不再把希望寄托在从来没有见过的会飞的“龙”的身上,而且也不再依赖什么上天神灵了。他们想靠自己的双手,制造出一种器械来乘风飞行。
到了我国春秋战国交替的时期(公元前5世纪初),生产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铁制的工具已经开始广泛使用了,机械学、物理学、军事工程学的初步原理,也被一些人掌握了。在这些思想和物质的基础上,出现了墨子(约公元前486年—约前376年)制造的飞鸟。据说大哲学家墨子曾经带领300多个弟子专心研究飞行原理。花了三年的时间,制成一只会飞的木鸟,古书上把它叫作“竹鹊”或者“木鸢〔yuān冤〕”。关于这件事,我国很多古书里都有记载。但是也有把制作“木鸢”的功劳,算在春秋时期最著名的匠人鲁班帐上的。我们认为,那只木鸟不管是墨子造的,还是鲁班造的,它飞一日也好,飞半日也好,总之,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在2300多年以前,我国就出现了第一架飞行器。东汉时期的大科学家张衡,也制作过一只“木雕”。这个“木雕”飞行器的最大特点,是在它的腹中安上了“机关”,只要开动机关,它就能够独自飞出好几里远。张衡首先设计用机械作为飞行的动力,这是一项了不起的试验。
到了唐朝,一个天才的工匠韩志和又制作了一架极为精巧的飞行器。有一次,他先给皇帝制造了一张能飞起来的“龙床”,差点把皇帝吓着。后来他又制作了一个形状像鸟儿那样的飞行器,能够做出饮水和吃东西等动作,还会鸣叫。更令人惊奇的是,只要开动机器,它就能够凌空高飞,升高100尺左右,飞行距离约为四五百尺。韩志和生活的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文化科学发展较快的一个时代。据古书记载,当时的其他工匠也有会制木鸡、木鹤的,有的会舞,有的会飞。这些精巧的木制器物,反映了八九世纪时我国劳动人民在木工技术方面的高度成就,也反映了当时对飞行技术的研究和探讨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宋元以后,我国还有关于制作“飞弹”、“热气球”等的记载。早在14世纪初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在制作风筝和火药箭的基础上发明了最早的“飞弹”,《武备志》里所记载的“飞空击贼震天雷炮”和“神火飞鸦”,就是现代飞弹的雏形。这些飞行火器的发明,在世界飞行史上应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火药到火箭,再进一步发展到飞弹,这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人类飞行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此外,同飞行有关的气球,我国劳动人民也早就发明了。据说公元10世纪,我国就出现过一种能够飘浮在空中的“飏灯”。到了元朝,飞行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有一个叫哥德斯春的美国人,在他写的《西洋航空发达史》一书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14世纪初期元朝仁宗登位时,在首都北京上空,升起了一个大气球。据说,这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气球。还有,现代直升飞机的螺旋桨在高速旋转时,会产生很强的上升力量的现象,在我国也很早就发现了。古代民间一直流行着一种为儿童喜爱的玩具竹蜻蜒。竹蜻蜓有几种做法,最简单的就是在一个两端扭成或削成相反斜角的、长三四寸宽约半寸的小叶片(木片或竹片)的中间,垂直固定上一根小圆木杆就行了。玩的时候,我们只要搓动木杆,然后放手,竹蜻蜓就会脱手飞起来。这种竹蜻蜓的叶片同现代直升飞机的螺旋桨,不论在形状上,还是在飞行原理方面,都是一样的。

李涛:神舟“第一开”

9月28日16时38分,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舱安降于内蒙古中部草原。第一架搜救直升机舱门打开的瞬间,一名搜救队员快速冲向返回舱落点,在指挥长下达开舱命令后,熟练地打开返回舱,三名航天员稳坐其中,我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打开舱门的搜救队员就是李涛,主着陆场救生回收队空中分队一班班长。从1999年至今,李涛参加了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所有任务,每次返回舱的舱门都是由他打开,因此,他也被队友们亲切地称为神舟“第一开”。

1999年7月,装备指挥技术学院毕业的李涛被幸运地分配到了刚刚组建的着陆场站救生回收队,成了一名搜救队员。当知道救生回收队是中国航天部队中唯一一支专业担负航天器回收任务的部队时,李涛激动万分,自己的工作同载人航天事业联系在了一起,与宇航员的生死安危联系在了一起,这是多么神圣、多么自豪的工作啊!特殊和神圣,使李涛在兴奋之余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

1999年8月,李涛被派往北京航天部五院学习返回舱的扶正、开舱门、吊装固定技术和某型号电台的操作使用技术。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专业学好,把业务搞精,做一个优秀的搜救队员。在方师傅的指导帮助下,李涛对飞船返回舱及其舱门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学习研究,通过数百次的操作练习,熟练地掌握了返回舱吊装固定工具的安装方法和返回舱舱门的开启技术。并对某型号电台的原理及操作、组网方式、系统原理、频率频段、信道分配,及电台的接收机、发射机、双工器等集成电路中的具体电路进行强化学习,详细作了学习笔记,这也促使他迅速成长为救生回收队的骨干力量。

神舟七号任务前,李涛独立编写了《返回舱吊装固定操作规范》,并和其他同志一起编写完成了《返回舱现场处置程序》,使返回舱现场处置有据可循,有章可依,为任务中返回舱舱门的快速顺利开启提供了可靠依据。

张学亮:神舟“第一抬”

刚听到抬航天员的工作时,笔者一直以为是个体力活,只要有把子力气就行了,是与张学亮的谈话改变了笔者的这种印象。

初见张学亮,只见他黑黑的脸庞,一米八几的大个,感觉像是有使不完的力气。但与他细细聊起抬航天员的工作,笔者却发现他是个非常细心周到的人。抬航天员,首先要的是两个人的配合,自己再有力气,如果与同伴配合不好也不行。两名队员不仅要身高相似,而且还要经过长时间的磨合,步伐、手势和所用力气都要均匀相等,这就需要他们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有任务时的默契。

神七任务前,每次训练张学亮都格外认真。“航天员从太空回来,身体很虚弱,我们轻微的晃动,对他们来讲都是难以承受的。”长期的训练磨合,他与队友几乎达到了每迈一步都一致的地步。

9月28日傍晚,航天员出舱并进行了近1个小时的地面重力适应后,由6名搜救队员抬上搜救直升机。张学亮与队友是第一组,抬的正是翟志刚。“当时心里甭提多激动了,我能听到他均匀的呼吸声。”当把翟志刚送到医监医保直升机后,张学亮才意识到,由于刚才过于专注,手都有些抽筋了。

裴俊:神舟“第一吊”

“虽然没有见到航天员,但我的工作却是载人航天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神舟七号救生回收队的一员,裴俊每次都见不到航天员本人,他的主要职责是,开着特装吊车,处置神舟返回舱,被誉为神舟“第一吊”。

参加过6次神舟飞船任务的裴俊,在站里细心是出了名的。开特装吊车,不仅要有过硬的驾驶技术,还要对返回舱的外部结构很熟悉,才能在吊装时一步到位。为熟练操作,他对自己的要求也近乎苛刻,由于吊装返回舱平时很难有机会练习,他便自己想办法,在吊钩上固定一支筷子,操作着吊臂往啤酒瓶子里放,每次的精准度都在厘米级,就是像这样长时间的磨炼,终于锻造了他“一抓准”的本领。

神七任务前,裴俊还针对场区风沙大、草原夜间温度低,吊装照明设备极易损坏的特点,对设备重点加以检查和保养,减少故障的出现率。有一次,他发现照明设备的电动升降装置异常。他在寒冷的天气里对设备的机械装置进行检修,检修过程中由于天气冷三用表失效,他就将三用表放到自己的怀中,用体温为三用表加热,当三用表能正常工作时他赶紧拿出来测量;一会温度下降,显示器失效,他又放入自己的怀中……就这样,他一次次的反复,经过一个下午的时间,终于把故障排除。

其他的贴不下了/到这儿来看

http://www.wnxk.com/jiazhang/anli/2008072312637.html

http://hi.baidu.com/%F6%CE%D3%EE%CE%DE%CF%DE/blog/item/61f0a7fc14a675fbfd037f36.html

北京08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1、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民族脊梁

这位科技界巨擘,历经艰难于1955年回到祖国后,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他为组织领导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研究发展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颁奖词】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2、闵恩泽:为中国制造了催化剂——人生如炬

上世纪60年代,闵恩泽为中国自主开发了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也为我国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奠定了基础。近年来,闵恩泽进入绿色化学的研究领域,把催化剂科学技术扩展到了应用于生物质资源的加工利用。2001年起,他指导的生物柴油生产和应用的研究已经取得长足进展。

【颁奖词】

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他站出来!燃烧自己,照亮能源产业。把创新当成快乐,让混沌变得清澈,他为中国制造了催化剂。点石成金,引领变化,永不失活,他就是中国科学的催化剂!

3、胡鸿烈 钟期荣:散尽家产培养人才——树仁立德

这是两位均已89岁高龄的老人,香港树仁大学创办人。

胡鸿烈及钟期荣夫妇1953年学成回香港后,一直是执业律师。因感于许多年轻人没钱上大学,1971年他们出资创办树仁学院,培养数以万计的人才。两人创立树仁学院,奉上毕生积蓄估计至少4至5亿元。

【颁奖词】

狮子山下的愚公,香江边上的夫子。贤者伉俪,本可锦衣玉食,却偏偏散尽家产,一生奔波。为了学生,甘为骆驼。与人有益,牛马也做。我们相信教育能改变社会,而他们为教育做出楷模。

4、李剑英:16秒内的选择是牺牲——天地英雄

2006年,李剑英完成训练任务驾机返航途中,遭遇鸽群撞击。此时,飞机高度194米,跳伞就能保住生命。从鸽群撞击点到飞机坠毁点2300米跑道延长线的两侧680米范围内,分布7个自然村。如果跳伞后飞机失去控制,坠入村庄,后果不堪设想。16秒的时间内,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迫降,壮烈牺牲。

【颁奖词】

烟笼大地,声震蓝天。星陨大地,魂归长天,他有22年飞行生涯,可命运只给他16秒!他是一名军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倾斜。飞机无法转弯,他只能让自己的生命改变航向。

5、孟祥斌:年轻军人舍己救人——义无返顾

2007年11月30日,孟祥斌带着妻子和女儿到金华市区购物。在经过通济桥时,一名轻生女青年从10多米高的桥上跳下,孟祥斌一边冲向桥边,一边脱掉身上的衣服,跳水救人。10分钟后,前来救援的摩托艇渐渐靠近了他们,孟祥斌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女青年托出水面,交到救援人员的手中,自己却沉入水中,28岁的年轻生命陨落了。

【颁奖词】

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回另外一个生命。别去问值还是不值,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交换体现。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启示。

6、李丽:用轮椅画出爱心轨迹——心灵强者

李丽在1岁时患小儿麻痹症,童年从未站起来过;40岁时再遭厄运,车祸让她下半身完全瘫痪,从此与轮椅为伴。

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选择了一条向社会传播爱心之路。她创办了“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和公益网站“丽爱天空”,长期从事公益事业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她还成了很多服刑人员的“偶像”。

【颁奖词】

残疾打不垮、贫困磨不坏、灾难撞不倒,坚强和她的生命一起成长。身体被命运抛弃,心灵却唱出强者的歌。5年时间,温暖8万个冰冷的心灵,接受、回报、延伸,她用轮椅为爱心画出最美的轨迹。

7、方永刚:生命保持在冲锋姿态——实践信仰

入伍20多年来,方永刚先后出版16部政治理论专著,完成10项国家和军队重点科研项目,被誉为“平民教授”“大众学者”和“科普专家”。2006年11月,方永刚被确诊为晚期结肠癌,他从医院回到学院,坚持为学生上完最后两节课,还躺在病床上完成了对3名研究生的学期教学和毕业论文写作辅导任务。

【颁奖词】

一个真正的战士,在和平年代也能找到自己的方向;一个忠诚的战士,在垂危的时候,不会忘记自己的使命。他是一位满怀激情的理论家,更是敢于奉献生命的实践者。在信仰的战场上,他把生命保持在冲锋的姿态。

8、陈晓兰:无私无畏坚守医德——大医医心

陈晓兰曾是上海一家地段医院的理疗科医生。近年来她一直从事医疗器械行业打假,被她揭露的各种医疗器械超过20种,其中8种假劣医疗器械被查处。

在与假劣医疗器械10年的斗争中,为了取得一手证据,陈晓兰曾假扮病人,冒着危险“以身试针”。

【颁奖词】

曾经艰难险阻,她十年不辍,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对生命负责。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良心远比技巧重要得多。

9、谢延信:细心侍奉亡妻家人33年——有信延信

55岁的谢延信是河南焦作的一名普通工人。1973年,刘延信(后改姓为谢)与同村姑娘谢兰娥喜结良缘。第二年7月,谢兰娥去世前,嘱咐丈夫要好好照顾自己的爹妈和智障兄弟。此后,刘延信付出了33年的忠贞与孝心,成就了一个大孝至爱、感天动地的谢延信。1979年岳父患重度脑中风,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谢延信的肩上。

【颁奖词】

当命运的暴风雨袭来时,他横竖不说一句话,生活的重担压在肩膀上,他的头却从没有低下!用33年辛劳,延展爱心,信守承诺。他就像是一匹老马,没有驰骋千里,却一步一步地到达了善良的峰顶。

10、罗映珍:700个日夜唤醒沉睡爱人——真爱无疆

2005年10月1日,罗映珍和在云南省永德县公安局当民警的丈夫罗金勇回家探望父母,途中罗金勇与3名毒贩殊死搏斗,身受重伤,成了“植物人”。从那以后,罗映珍每天守候在丈夫身旁,含泪写下了600多篇爱的日记。现在,罗金勇已从深度昏迷的植物人状态中苏醒过来。

【颁奖词】

她用一个传统中国女人最朴素的方法诠释了对爱人不离不弃的忠贞。甜蜜不是爱情的标尺,艰难才能映照爱情的珍贵。

★集体奖:“嫦娥一号”研发团队

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平均年龄仅30岁。副总指挥34岁,副总设计师37岁,总体主任设计师36岁。这是一群航天才俊,3年多来先后攻克了轨道设计、月食问题、数传定向天线研制、卫星热设计、导航与控制分系统设计、测控数传分系统设计、紫外月球敏感器、数管分系统设计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拿下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2007年11月7日,当“嫦娥一号”卫星以超出设计预期的精准度进入环月工作轨道的那一刻,举国欢庆、全民振奋,中国人千年奔月的愿望终于梦想成真。
自互联网 圣凡力百转载

9月28日16时38分,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舱安降于内蒙古中部草原。第一架搜救直升机舱门打开的瞬间,一名搜救队员快速冲向返回舱落点,在指挥长下达开舱命令后,熟练地打开返回舱,三名航天员稳坐其中,我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打开舱门的搜救队员就是李涛,主着陆场救生回收队空中分队一班班长。从1999年至今,李涛参加了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所有任务,每次返回舱的舱门都是由他打开,因此,他也被队友们亲切地称为神舟“第一开”。

1999年7月,装备指挥技术学院毕业的李涛被幸运地分配到了刚刚组建的着陆场站救生回收队,成了一名搜救队员。当知道救生回收队是中国航天部队中唯一一支专业担负航天器回收任务的部队时,李涛激动万分,自己的工作同载人航天事业联系在了一起,与宇航员的生死安危联系在了一起,这是多么神圣、多么自豪的工作啊!特殊和神圣,使李涛在兴奋之余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

1999年8月,李涛被派往北京航天部五院学习返回舱的扶正、开舱门、吊装固定技术和某型号电台的操作使用技术。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专业学好,把业务搞精,做一个优秀的搜救队员。在方师傅的指导帮助下,李涛对飞船返回舱及其舱门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学习研究,通过数百次的操作练习,熟练地掌握了返回舱吊装固定工具的安装方法和返回舱舱门的开启技术。并对某型号电台的原理及操作、组网方式、系统原理、频率频段、信道分配,及电台的接收机、发射机、双工器等集成电路中的具体电路进行强化学习,详细作了学习笔记,这也促使他迅速成长为救生回收队的骨干力量。

神舟七号任务前,李涛独立编写了《返回舱吊装固定操作规范》,并和其他同志一起编写完成了《返回舱现场处置程序》,使返回舱现场处置有据可循,有章可依,为任务中返回舱舱门的快速顺利开启提供了可靠依据。

张学亮:神舟“第一抬”

刚听到抬航天员的工作时,笔者一直以为是个体力活,只要有把子力气就行了,是与张学亮的谈话改变了笔者的这种印象。

初见张学亮,只见他黑黑的脸庞,一米八几的大个,感觉像是有使不完的力气。但与他细细聊起抬航天员的工作,笔者却发现他是个非常细心周到的人。抬航天员,首先要的是两个人的配合,自己再有力气,如果与同伴配合不好也不行。两名队员不仅要身高相似,而且还要经过长时间的磨合,步伐、手势和所用力气都要均匀相等,这就需要他们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有任务时的默契。

神七任务前,每次训练张学亮都格外认真。“航天员从太空回来,身体很虚弱,我们轻微的晃动,对他们来讲都是难以承受的。”长期的训练磨合,他与队友几乎达到了每迈一步都一致的地步。

9月28日傍晚,航天员出舱并进行了近1个小时的地面重力适应后,由6名搜救队员抬上搜救直升机。张学亮与队友是第一组,抬的正是翟志刚。“当时心里甭提多激动了,我能听到他均匀的呼吸声。”当把翟志刚送到医监医保直升机后,张学亮才意识到,由于刚才过于专注,手都有些抽筋了。

裴俊:神舟“第一吊”

“虽然没有见到航天员,但我的工作却是载人航天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神舟七号救生回收队的一员,裴俊每次都见不到航天员本人,他的主要职责是,开着特装吊车,处置神舟返回舱,被誉为神舟“第一吊”。

参加过6次神舟飞船任务的裴俊,在站里细心是出了名的。开特装吊车,不仅要有过硬的驾驶技术,还要对返回舱的外部结构很熟悉,才能在吊装时一步到位。为熟练操作,他对自己的要求也近乎苛刻,由于吊装返回舱平时很难有机会练习,他便自己想办法,在吊钩上固定一支筷子,操作着吊臂往啤酒瓶子里放,每次的精准度都在厘米级,就是像这样长时间的磨炼,终于锻造了他“一抓准”的本领。

神七任务前,裴俊还针对场区风沙大、草原夜间温度低,吊装照明设备极易损坏的特点,对设备重点加以检查和保养,减少故障的出现率。有一次,他发现照明设备的电动升降装置异常。他在寒冷的天气里对设备的机械装置进行检修,检修过程中由于天气冷三用表失效,他就将三用表放到自己的怀中,用体温为三用表加热,当三用表能正常工作时他赶紧拿出来测量;一会温度下降,显示器失效,他又放入自己的怀中……就这样,他一次次的反复,经过一个下午的时间,终于把故障排除。
黄市无

北京08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1、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民族脊梁
这位科技界巨擘,历经艰难于1955年回到祖国后,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他为组织领导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研究发展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颁奖词】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2、闵恩泽:为中国制造了催化剂——人生如炬
上世纪60年代,闵恩泽为中国自主开发了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也为我国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奠定了基础。近年来,闵恩泽进入绿色化学的研究领域,把催化剂科学技术扩展到了应用于生物质资源的加工利用。2001年起,他指导的生物柴油生产和应用的研究已经取得长足进展。
【颁奖词】
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他站出来!燃烧自己,照亮能源产业。把创新当成快乐,让混沌变得清澈,他为中国制造了催化剂。点石成金,引领变化,永不失活,他就是中国科学的催化剂!
3、胡鸿烈
钟期荣:散尽家产培养人才——树仁立德
这是两位均已89岁高龄的老人,香港树仁大学创办人。
胡鸿烈及钟期荣夫妇1953年学成回香港后,一直是执业律师。因感于许多年轻人没钱上大学,1971年他们出资创办树仁学院,培养数以万计的人才。两人创立树仁学院,奉上毕生积蓄估计至少4至5亿元。
【颁奖词】
狮子山下的愚公,香江边上的夫子。贤者伉俪,本可锦衣玉食,却偏偏散尽家产,一生奔波。为了学生,甘为骆驼。与人有益,牛马也做。我们相信教育能改变社会,而他们为教育做出楷模。
4、李剑英:16秒内的选择是牺牲——天地英雄
2006年,李剑英完成训练任务驾机返航途中,遭遇鸽群撞击。此时,飞机高度194米,跳伞就能保住生命。从鸽群撞击点到飞机坠毁点2300米跑道延长线的两侧680米范围内,分布7个自然村。如果跳伞后飞机失去控制,坠入村庄,后果不堪设想。16秒的时间内,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迫降,壮烈牺牲。
【颁奖词】
烟笼大地,声震蓝天。星陨大地,魂归长天,他有22年飞行生涯,可命运只给他16秒!他是一名军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倾斜。飞机无法转弯,他只能让自己的生命改变航向。
5、孟祥斌:年轻军人舍己救人——义无返顾
2007年11月30日,孟祥斌带着妻子和女儿到金华市区购物。在经过通济桥时,一名轻生女青年从10多米高的桥上跳下,孟祥斌一边冲向桥边,一边脱掉身上的衣服,跳水救人。10分钟后,前来救援的摩托艇渐渐靠近了他们,孟祥斌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女青年托出水面,交到救援人员的手中,自己却沉入水中,28岁的年轻生命陨落了。
【颁奖词】
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回另外一个生命。别去问值还是不值,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交换体现

裴俊:神舟“第一吊”

“虽然没有见到航天员,但我的工作却是载人航天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神舟七号救生回收队的一员,裴俊每次都见不到航天员本人,他的主要职责是,开着特装吊车,处置神舟返回舱,被誉为神舟“第一吊”。

参加过6次神舟飞船任务的裴俊,在站里细心是出了名的。开特装吊车,不仅要有过硬的驾驶技术,还要对返回舱的外部结构很熟悉,才能在吊装时一步到位。为熟练操作,他对自己的要求也近乎苛刻,由于吊装返回舱平时很难有机会练习,他便自己想办法,在吊钩上固定一支筷子,操作着吊臂往啤酒瓶子里放,每次的精准度都在厘米级,就是像这样长时间的磨炼,终于锻造了他“一抓准”的本领。

神七任务前,裴俊还针对场区风沙大、草原夜间温度低,吊装照明设备极易损坏的特点,对设备重点加以检查和保养,减少故障的出现率。有一次,他发现照明设备的电动升降装置异常。他在寒冷的天气里对设备的机械装置进行检修,检修过程中由于天气冷三用表失效,他就将三用表放到自己的怀中,用体温为三用表加热,当三用表能正常工作时他赶紧拿出来测量;一会温度下降,显示器失效,他又放入自己的怀中……就这样,他一次次的反复,经过一个下午的时间,终于把故障排除。

航天人背后的故事,简写
答:景海鹏、刘旺、刘洋———当这份充满悬念的名单在大漠深处的载人航天发射场揭晓,神舟九号也就到了出征太空的最后时刻。他们是谁?他们经历了怎样的训练?他们眼中的对方是什么样?发射前夕,三位航天员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刘旺 等待了14年的飞天者 刘旺,男,汉族,山西省平遥县人,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69年3...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背后的故事
答:载人首飞,中华民族千年头一回,航天员的一举一动都令世人瞩目,过程中稍有闪失,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指挥发射各大系统的老总坐不住了,焦急地询问:“怎么回事?”发射场指挥长一个电话打到测控站,责令测控站尽快解决问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前,细心的光测室副主任陈辅锋发现,飞船发射...

中国为航天事业而献身的人及事迹,详细一点拉,谢谢。
答:中国为航天事业而献身的人及事迹,详细一点拉,谢谢。杨利伟小档案(来源:解放军报) 民族:汉出生年月:1965年6月21日 籍贯:辽宁省绥中县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身高:168厘米 体重:65公斤 家庭成员:妻子张玉梅,

中国航天英雄费俊龙的感人故事
答:费俊龙担任飞行教员期间,精心带教每一个学员,让他们早日成为合格的蓝天雄鹰曾是他的追求。小王是费俊龙曾带教的一名学员,他怎么也忘不掉费俊龙用“手电筒”帮他解难题的故事。小王说,那时他刚学飞行,飞着陆课目时不是靠前就是靠后,情绪一度十分低落。当时费教员对我很操心,每次带飞前,他放手让...

中国航天感人故事
答:为灾难中同胞深情而感动,也为个体的大爱而感动。八月,百年奥运,梦想实现。《义勇军进行曲》成为最动听的声音,它深入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让激动的眼泪情不自禁地从心底流淌。中国的语言太丰富了,但是富有激情和梦想才能的文人也是如此之多,以至于在描述奥运感想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美好的语言都被...

神舟十四号飞船成功发射,关于航天故事你知道多少?
答:景海鹏一边写手写板安慰地面工作人员不要紧张后,自己和陈冬去检查仪器是否出现问题,过了一段时间后,语音终于恢复。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两个人的沉着冷静深刻地表现了我国航天员的心理素质极其强大。最后就是神舟13号飞船。王亚平带着对女儿的承诺说妈妈要上天去摘星星,最让人感动的是在王亚平下飞船以后...

中国航天英雄的故事100字
答:故事1: 翟志刚,汉族,黑龙江省龙江县人。曾入选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梯队及神舟六号航天载人飞行乘组梯队。浓眉大眼、英俊帅气的翟志刚,在当空军飞行员时就曾成为《中国空军》杂志的封面“模特”。然而,从神五到神六,“人气”极高的他两次入选梯队,却两次与飞天失之交臂。翟志刚能一次次突破...

“神七”飞天背后的故事:自主研制的舱外航天服受赞誉
答:神七飞天的壮丽征程:揭秘航天员背后的科技奇迹 5月6日,友谊校区国际会议中心的激情燃烧,中国航天员工程的领航者陈善广总指挥与总设计师,亲自莅临,为500多位师生带来了一场震撼人心的演讲。他以“神七”任务为线索,深入讲述了航天员系统面临的挑战与突破,以及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早在1992年,年轻...

有关航天英雄的事迹
答:2005年10月12日9时,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升空,两名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代表中国,向太空又一次挺进。在他们出发前,笔者倾听他们讲述了选拔和训练的珍贵内幕、个人成长的感人故事和5天6夜的太空生活。当上飞行员 费俊龙:我小时候很羡慕军人,可能是小时候挺喜欢看战争片,我感觉到军人特别伟大。

记录下我国航天事业中最让你印象深刻的一个人物或一个事件
答:1981年,中国首次成功发射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标志着中国气象预报和气候监测能力得到大幅提升。4、1990年中国首次成功发射气象卫星风云二号A星 1990年,中国首次成功发射气象卫星风云二号A星,标志着中国气象预报和气候监测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5、2003年中国首位宇航员杨利伟进入太空 2003年,中国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