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党时间、党籍、党龄的区别在哪里?

作者&投稿:不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入党时间、党籍、党龄的区别在哪里?”等10则~

入党时间、党籍、党龄的区别在哪里? 答:按照党章规定,申请入党的人,“要经过支部大会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并且经过预备期的考察,才能成为正式党员”。 入党时间指的是支部大会讨论通过之日,而不是指上级党组织批准为预备党员之日。因为,上级党组织批准的就是支部大会的决定。 所谓党籍,是指党员资格。一个同志被批准入党,取得了预备党员资格,就算有了党籍。 所谓党龄,应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被延长预备期的,其党龄从延长预备期满后被批准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这就是说,预备期不算党龄,只有正式党员才有党龄。因此,党龄和党籍是有区别的。 党员借阅党内文件有哪些要求? 答: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党员应享有的权利之一。党组织应根据党内文件的传达范围,及时对党员进行传达,组织党员学习。因故没有传达到的党员,如果人数较多,可以选择适当时机,进行补充传达;如果只是个别党员,可以把文件借给个人阅读。借阅文件的办法,要符合保密规定,一般个人不能带走,可以由保管文件的同志指定地点、规定时间借给阅读,阅毕及时交还。 特殊情况下的党龄应如何计算? 答:在特殊情况下,党员的党龄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进行计算:一、被延长预备期的党员,其党龄从延长预备期满后被批准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二、受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在他们恢复权利之后,留党察看期间的党龄连续计算;三、被错误开除后又恢复党籍的党员,其党龄应连续计算;四、因自行脱党、劝退出党、要求退党而出党的或被开除党籍的人重新入党后,其党籍从重新入党后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以前一段的党籍不能计算在内。 预备党员和刚受处分的党员是否要参加民主评议? 答:预备党员应该参加民主评议,但不做合格或不合格结论,待预备期满时讨论其是否能转为正式党员。在评议工作期间预备期满,可以结合评议,讨论他的转正问题。如果在评议中发现有的预备党员严重违犯党的纪律,经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可以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 受处分的党员,也应参加评议。对于受党内警告、严重警告处分时间不足一年的,对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两年的,可以评定是否合格,但均不能被评为优秀党员。对受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也应参加评议,但不评定合格或不合格。在评议中如发现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又犯有新的错误,应按有关规定由纪检部门审查并作出处理。 复转军人如何办理组织关系转移手续? 答:复转军人党员组织关系的转移,应按如下要求办理:已经落实了工作单位的,应及时将党员组织关系转到所去单位的党组织。因某些原因单位尚未落实的,可将党员组织关系转到父母、配偶居住地的街道或乡镇党组织。党员在落实单位过程中将人事关系和档案材料暂时保存在县以上政府人事(民政)部门所属复转安置部门的,这些部门的党组织如具备管理条件并经同级地方党委同意,也可以接收这些党员的组织关系,并根据不同情况,组织这些党员过组织生活。 代表选出后,因特殊原因推迟召开党代表大会时,是否需要重新选举代表? 答:党组织召开党代表大会之前,应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代表选出之后,要按照党的委员会所作决定和上级党组织批准的时间,按期召开党员代表大会。如发生特殊情况不能如期开会,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不能自行决定推迟召开。 党代表大会代表选出之后,确有特殊原因,经上级党组织批准推迟召开大会时,如果原来选出的代表变化不大,一般可不再重新选举代表。个别代表出缺,可由其选举单位根据有关规定补选。如果原来选出的代表变动较大,应报经上级党组织同意,重新进行选举,并应向所属党组织以及原选举产生的代表说明重新选举的原因,认真做好工作。 在党代表大会召开之前,选出的代表已调离原选举单位后,其代表资格是否有效? 答:党员代表大会召开之前,选出的代表在本级党组织所辖范围以内调动工作的,其代表资格仍然有效。如已调离本级党组织所辖范围,并已将党的组织关系转出,则不能作为代表出席党员代表大会。在这种情况下,如工作需要和条件允许,原选举单位可以补选代表。 在什么情况下代表视为出缺?出缺后怎么办? 答:经党员大会(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代表,在党代表大会召开之前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般可视为出缺:死亡;患精神病不能履行代表职责;本人辞去代表资格,并经选举单位多数党员(代表)同意;由于各种原因被取消代表资格;在党代表大会召开之前,调到本级党组织所辖范围以外单位工作,并已将党的组织关系转出。党代表大会的代表出缺时,可由原选举单位补选。因时间关系来不及补选的,经召开党代表大会的党的委员会讨论决定,也可以不再补选。 受党内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党员,能否被提名为代表候选人? 答:受党内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党员,在党内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以被提名为代表候选人。 在选举党代表大会代表的过程中,对于那些曾经受到过党内警告、严重警告以及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党员,要具体分析他们的一贯表现和受到党内处分以后改正错误的情况。只有那些能够认识错误,并在实践中证明已经改正错误,在工作中做出成绩,各方面表现好,得到所在党组织大多数党员的信任,确实具备代表条件的,才能够提名为代表候选人。 党的临时组织关系转到外单位的党员,能否被提名为代表候选人? 答:按照党章和党内有关规定的精神,因参加短期培训、学习或参与完成某项临时性任务等原因,按规定转出临时组织关系的党员,由于党的正式组织关系还在原工作单位,在原单位党组织进行选举时,可以被提名为代表候选人。 鉴于出席党代表大会的代表,要参与讨论决定党内重要问题,选举党的领导机构,所以,在提名和选举党代表时,既要充分考虑代表人选的政治素质和代表性,也要考虑选出的代表能否按期参加代表大会。对于因前面所述几种原因转出临时组织关系,确实不能按期回来参加党代表大会的党员,一般以不提名为代表候选人为好。

党员的入党时间,就是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接收预备党员的时间。党员的党龄,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
《中国共产党党章》第七条,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党组织对预备党员应当认真教育和考察。
预备党员的义务同正式党员一样。预备党员的权利,除了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外,也同正式党员一样。
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党的支部应当及时讨论他能否转为正式党员。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按期转为正式党员;需要继续考察和教育的,可以延长预备期,但不能超过一年;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取消预备党员资格。
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或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都应当经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从支部大会通过他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党员的党龄,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

扩展资料:
特殊情况下党龄计算:
一、被延长预备期的党员,其党龄从延长预备期满后被批准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
二、受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恢复党员权利以后,其党龄连续计算。
三、被错误地开除后又恢复党籍的党员,其党龄应连续计算。
四、因自行脱党、劝退出党、要求退党而出党或被开除党籍的人重新入党后,其党龄以重新入党后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以前一段的党龄不能计算在内。
五、由于各种原因失掉一段时间党籍的同志党龄的计算,应根据不同情况处理:
六、凡经党组织决定恢复这段时间党籍的,其党龄从原被批准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
七、被批准重新入党,有预备期的,其党龄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
八、按有关文件规定重新入党,没有预备期的,其党龄应从上级党委决定重新入党之日算起,前一段党龄不能连续计算。
参考资料来源:共产党员网-【党务】入党时间和党龄怎么算?

入党时间、党籍、党龄这三者唯一的区别就是性质不同:

入党时间:指的是被确定为预备党员的时间,也就是支部大会通过,组织上吸纳你为预备党员的那天。

党龄: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就是你入党的时间长短。

党籍:是指党员资格。一个申请入党的同志,当他履行了入党手续,从被批准为预备党员之日起,就取得了党员资格,就有了党籍。

扩展资料:

党籍,是一个人从组织上被承认为党员的依据。党员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劝退出党、除名、自行脱党、不予登记、开除党籍的,就失去了党籍。党籍是党员的政治生命,党员个人应十分珍惜,党组织在处理有关党员的党籍问题时,也应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

党员的党龄,应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被延长预备期的,其党龄从延长预备期满后被批准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党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入党时间



党章规定:申请入党的人,要经过支部大会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并且经过预备期的考察,才能成为正式党员。
入党时间指的就是支部大会讨论通过之日,而不是指上级党组织批准为预备党员之日。因为,上级党组织批准的就是支部大会的决定。由于党的十一大党章规定: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从上级党委批准他入党之日算起。所以,在十一大党章通过之后到十二大党章通过之前,这一期间入党的同志,他们的入党时间,应按照当时的党章规定执行,即从上级党委批准他入党之日算起。所谓党籍,是指党员资格。一个同志被批准入了党,取得预备党员资格,就算有了党籍。所谓党龄,应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被延长预备期的,其党龄从延长预备期满后被批准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这就是说,预备期不算党龄,只有正式党员才有党龄。
可见,入党时间和何时有党籍是一个概念。党籍和党龄则是有区别的。

入党时间、党籍、党龄这三者唯一的区别就是性质不同:

入党时间:指的是被确定为预备党员的时间,也就是支部大会通过,组织上吸纳你为预备党员的那天。

党龄: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就是你入党的时间长短。

党籍:是指党员资格。一个申请入党的同志,当他履行了入党手续,从被批准为预备党员之日起,就取得了党员资格,就有了党籍。

入党时间从什么时候算起?
答:入党时间计算我党对入党时间的规定,共有9个时间段。九个时间段的具体规定:一、1921.7.1—1923.6.9,入党时间为上级党委批准之日。无预备期,党龄同时开始计算。二、1923.6.10—1927.4.26,入党时间为上级党委批准为预备党员之日。党龄从转正之日算起(转正之日等于入党时间加预备期;劳动者预备期...

党籍和党龄如何计算
答:法律分析:党员的党龄,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党籍是指一个申请入党的同志,当他履行了入党手续,从被批准为预备党员之日起,就取得了党员资格,也就有了党籍。法律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七条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党组织对预备党员应当认真教育和考察。预备党员的义务同正式党员一...

党籍和党龄的计算
答:党员的党龄应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被延长预备期的,其党龄从延长期满后被批准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受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恢复了党员权利之后,其党龄应连续计算。错被开除党籍而恢复党籍的党龄应连续计算。对由于多种原因失掉一段时间党籍已恢复党籍的党员,应根据不同情况处理:凡经党...

一般几月份确定预备党员
答:但不计党龄。所谓党籍,是指党员的资格。一个同志被批准入了党,就有了党籍,即从支部大会通过他为预备党员之日起,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后,他就有了党籍。所谓党龄,则是指其成为正式党员起,到现在所经过的时间,党籍和党龄是有区别的。 由于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因而他...

入党时间和党龄怎么计算
答:党员的入党时间和党龄,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入党时间就是被确定为预备党员的时间。入党时间指的是被确定为预备党员的时间,也就是支部大会通过,组织上吸纳为预备党员的那天。入党时间就是党员的政治生日。党龄是指成为正式党员的年龄,是预备党员从成为正式党员以来所经过的年数。党员的党龄...

中国共产党员党龄如何计算?
答:3.被错误地开除后又恢复党籍的党员,其党龄应连续计算。4.因自行脱党、劝退出党、要求退党而出党或被开除党籍的人重新入党后,其党龄以重新入党后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以前一段的党龄不能计算在内。5. 由于各种原因失掉一段时间党籍的同志党龄的计算,应根据不同情况处理:凡经党组织决定恢复这段...

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入党时间是指?
答:预备党员违犯党纪,情节较轻,尚可保留预备党员资格的,应当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或延长预备期;情节较重的,应当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应当经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的历届党章对入党时间及党龄计算有不同的规定。具体规定如下:...

党员的党籍从什么之日算起
答:党籍是指党员资格。一个申请入党的同志,当他履行了入党手续,从被批准为预备党员之日起,就取得了党员资格,也就有了党籍;取得了党籍,是一个人从组织上被承认为党员的依据。党龄是指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后在党内生活的时间。根据党章第七条的规定,党员的党龄,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党...

入党时间和党龄计算公式入党时间和党龄计算
答:2、只有正式党员才计算党龄,预备党员虽有党籍,但不计算党龄。3、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有些时期有预备期,有些时期则没有预备期;有些时期入党时间从党员大会通过之日算起,有些时期入党时间则从党委批准之日算起,情况不尽相同。4、这样,在不同的时期,党龄的计算就有了不同的情况。5、 19...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党员的党籍和党龄如何计算?
答:预备期从支部大会讨论通过成为预备党员之日起算,一般为一年;成为预备党员之后,即取得了党籍;党龄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起计算。入党时间也是从支部大会讨论通过成为预备党员之日起计算。